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弘扬佛教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法国发表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
 佛教是我国五大宗教之一,对社会各方面,都曾发生过重要影响,就是今天,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阐述的就是和谐世界之根本在于人心的精辟理论。弘扬佛教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许多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就简略谈几条心得:
一、佛教的和谐理论可以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近代圆瑛法师临终之前留下遗嘱:“愿我全国佛教徒同心同德,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致力于和平事业,应思利民护国,饶益有情,乃成佛之基,众善之首”。弘一法师则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 佛教有着悠久地爱国爱教的传统,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契合当时的社会,对促进社会的有序、良性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心安,众生安;众生安,社会和;社会和,天下平。由此可见,人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开发心的潜能对培养健全的人格、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世界和平,无疑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维摩诘经》云:“若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句话说明,美好社会从清净心开始。佛教的理念重于“和”,修行重于“心”,既是“和”的宗教,又是“心”的宗教:讲究“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这六和的精神,对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十分有利的推动作用。佛教提倡的智慧心、慈悲心、平等心、宽容心,正是通往和谐世界的心灵管道,具备促进和谐的独特优势。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和平才有发展,也只有发展才能和平。和平与发展也是佛教的共同目标。因此,大力佛教的和谐理论,可以促进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现阶段我们的物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都已经很发达,但是世界和平的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局部战争、社会问题仍然存在。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和平。真正的和平应该是心的和平,心里和平的世界才能和平。佛教讲“心安”、“心静”,心平世界平。真正的和平是从心开始。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号召,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净化自己,利乐人群,建设国家,服务社会。这就是对佛教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民族的重要现实意义的高度、精要的概括,每个佛教的信仰者,都必须自觉要求自己从我做起,努力发扬佛教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佛教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开拓佛教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佛教的宽容精神有助化解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往往会给个人和民族造成心理乃至生理上的痛苦,尤其是通过战乱带来的文化冲突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民族都是非常严重的伤害。但文化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谁都无法回避也无法制止,如何以智慧化解文化冲突,是人们长期考虑的一个问题。
  佛教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兼容性优势。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了中国儒教和道教的一些观点,主张三教并存。儒、道、释的三教合流, 融合“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的社会功能,在“三教同心”中,佛教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多元共存在中国佛教文化中表现为“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重点是“和”。“和”的本义是指不同事物的协和并存,也就是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不同事物的并存并不是在各自孤立的状态下静态地并存,而是在不断的对话和交往中,从互相矛盾乃至抵触,到互相认识、互相吸取补充,并以自身的特殊性证实人类共同的普遍性的存在,这是一种在相互关系中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并存。 佛教文化的兼容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值得我们认真地从中汲取其寻求与异质文化共同发展的生存智慧,从而化解当前的中西文化冲突,改善近年来出现的因中西文化冲突造成的信仰迷失、道德滑坡等现象。
  三、佛教促进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因环保所衍生的问题层出不穷,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不但引来大自然的反扑,更导致能源的危机,如何解决当前的环保问题,更成为当务之急。环保问题的严峻,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实现良性、健康的社会发展。 佛教是个深具环保意识的宗教,不但注重内在的心灵环保,同时也兼顾外在的生态平衡。心灵环保,要靠人类净化本身的贪、嗔、痴三毒做起;生态平衡,则有赖大众的力量共同来维护。 
佛教的环保思想,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对“缘起"的觉悟,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建立于缘起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华严经》用因陀罗网来形容这种缘起,表明了这种关联的广泛性与包容性。在这种关联的网络中,以人与万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身与心的关系为三大主纲,从而形成了重重无尽的因陀罗网。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资源,在《毗尼母经》卷五中,佛陀就明示:“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此但有福无过。"在《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也教育信众,种植花果树木,得以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利人利物,自利利人, 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佛教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应该是具有和睦相处人际关系的社会,应该是以人为本, 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维护社会公德,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国佛教文化很强调“和谐”,所以才有和衷共济、和睦相处、 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强调消除矛盾对立,增强团结协作,其基本要义与和谐社会是相通的。改革开放以来, 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错误思想在社会生活中蔓延开来,许多人忘记了社会公义和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淡化了。有的人甚至昧着良心干着各种损人利己的事情,因此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件很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是人们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做了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错误的人生追求,由此引起无尽的烦恼。佛教教人 体悟到世间一切的虚幻性,从而以内心的平和与安定来带动外界的和谐与安定。佛教认为人们的贪、嗔、痴是造成心灵不安宁的原因,这“三毒”同时也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去除“三毒”,待人真诚,慈悲为怀,既能导致个人平和心态,有益于自己心灵的健康,也有利于减少与他人的对立,减少社会矛盾。这种态度无疑有助于人与人宽容、厚道相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也常来自人的贡高我慢,因此学习佛教推崇的平等精神,无疑对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众生平等是佛教的最为基本的思想之一。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本质、空性上没有任何差别。每一个生命,均没有高下贵贱等差别,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不可用分别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无条件地关爱与呵护。要平等以待人,实现社会的和谐,就要消除我见,因为“我见”是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之源。佛教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对他见到的四众,都恭敬礼拜,说:“我对你们深加尊敬,绝不敢心生轻贱,因为我深信你们都可以践行菩萨道,皆可成佛。”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人,都能具有常不轻菩萨的恭敬之心,那么,必然实现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从而对社会的安宁有相当的助益,“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将西方莲邦乐土,移至眼前,这是何等幸福喜乐之事。
佛教中 富含极其丰富的精神资粮,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佛教要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积极功能,肩负时代的神圣使命,承担宗教责任,依照台湾星云大师提出的“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山林,利他重于自利”用世思想,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共建和谐、祥和的文明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