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弘扬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觉 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弘扬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上海玉佛禅寺 觉 醒
  内容提要: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张扬“知荣明耻,共建和谐”的时代精神指引下,佛教界应以弘扬积极向上的佛教文化为契入点,大力宣扬明缘起、去我执、讲诚信、兴慈悲、行报恩、促和平、知荣耻、倡和谐的佛教理念,为张扬时代精神、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服务。
  关键词:佛教文化 知荣明耻 和谐社会
  佛教文化,简单地说,是佛教思想的文化表现,而佛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佛教文化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内容包含教义教规、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形式表现为文学、艺术、音乐、建筑、雕塑、绘画、哲学、医学等。佛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磨合,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逐渐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中:济世利人的道德规范、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净恬淡的精神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等,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对于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张扬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知荣明耻,共建和谐——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和谐”,不是一个新创的名词和概念,在中西文化思想史上早有叙述。和谐的本义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看,最早指的是“数的和谐”。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将“数”视为万物的本源,“数”决定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所以人类必须服从“数的和谐”,也就是要服从数的关系。和谐的另一个含义指的是音律的和谐,也就是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合成与流动。“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在中国,“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和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为全球所共享。
  应该说,和谐与和谐社会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与特征。当前,党和政府对内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命题和重大的战略决策,对外提出了缔造和谐世界的伟大号召。胡锦涛主席对和谐社会的表述是:“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概括了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要求,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可想而知,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伟而又远大的系统工程,其过程本身也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和谐文化应该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人类共同期望的理想境界。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知荣明耻”是全体社会公民应有的道德准则。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基本前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条基本道德底线,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部社会风尚规范。“八荣八耻”,每一个“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个“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命运。短短112个字,其中所蕴含的深义,对于当前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非同凡响。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前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但是,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中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我国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一个社会要全面发展,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进行。社会风气的好坏,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为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提供了有效的杠杆,将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生活得更有尊严,这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可谓字字珠玑,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公用事业,乃至各行各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实际表现。热爱祖国是前提,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前提。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那就是一个失去方向和灵魂的人。团结互助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整个社会应该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提倡诚实守信,是做人、办企业必须坚持的原则。企业如此、单位如此,个人的诚信更是如此。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我们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通过优秀的文化作品、文化活动,不断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境界。
  作为一名佛教徒,一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一位普通的社会公民,在社会主义荣辱观面前,树立和加强爱国、守法、勤奋、好学、诚信、节俭、团结、奉献意识,抵制和克服危害祖国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好逸恶劳、不求上进、损人利己、见利忘义、骄奢淫逸、愚昧无知的丑恶现象,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必须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与任务。
  二、佛教文化与张扬时代精神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在佛教界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意识,倡导积极向上、文明有礼的精神风貌,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养 ·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革除不文明的陋习,知荣明耻,辨明是非,向善去恶,推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进程,与祖国共奋进,和城市同发展,是广大佛教徒在社会主义荣辱观面前应有的选择。在张扬“知荣明耻,共建和谐”的时代精神指引下,佛教界应以弘扬积极向上的佛教文化为契人点,大力宣扬明缘起、去我执、讲诚信、兴慈悲、行报恩、促和平、知荣耻、倡和谐的佛教理念,为张扬时代精神、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服务。
  (一)明缘起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的,其本身没有独立的自性。当构成事物的条件产生或成熟时,事物就会应运而生;当构成事物的条件改变或消失时,事物的性质就会随之产生变化。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缘起论。
  基于缘起的理念,佛教要求人们息灭贪欲、嗔恚、愚痴等不健康的心理,倡导宁静淡泊而行于中道;在.B常行事中,佛教力主开发人类潜在的无上智慧,彻底清除人类思想中丑陋、污秽的成分,以纯洁、美妙、清净的智慧去观照世间的一切,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以慈悲之心与乐拔苦,以行“八正道”严于律己。只有个人的心平气和,才有家庭的平静和睦;只有国家的和谐安宁,才有世界和平的希望;只有人人明了缘起、践行慈悲,世界才有永久的和平。
  根据佛教的缘起法则,人与人、有情与有情、有情与无情,彼此息息相关。身处生死流转过程中的众生,因为各自的业力、习性、环境、背景等因素的差异,而表现为现象界的千差万别,但是千差万别的现象并不能掩盖众生生命本质上的同一,也就是众生在理性上的平等。这种同一的生命本质,就是一切有情心中本来具有的“佛性”,也就是缘起性空的法性。因此佛教主张“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强调有情应和乐共存、相互容忍,以期佛佛道同、心心相印、事事无碍、法界圆融。
  (二)去我执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舍弃了王者的尊贵和权位,勘破人间各种烦恼而出家。从解脱自我的束缚中,自觉觉他,自悯悯人,将自己的痛苦与众生的痛苦连在一起,终于在深彻的慧照中,正觉缘起法性而成佛。《增一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曾号召大家:“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这“为身忘世间”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忘却我所有的世间,勘破自我,不从自我的立场看世间,从而真正地理解世间,促进世间的和乐善生。
  纵观世界历史,人类的互相斗争,世界的苦难不已,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我”本无体,只是假名而已。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只知道重视自己,不知道尊重别人,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彼此之间一旦为了利益之争,谁也不肯相让,于是大冲突最终爆发,即使是毁灭人类和地球,也会在所不惜!现实世界所上演的一幕幕违法案件及战争闹剧,不正是一个“我”字在作祟吗?所以佛法认为众生的自我妄执,是世界的祸乱之源,是人生的痛苦之本,倘若不能击破我们自心对自我的执著,人生将终究不得安乐,世界将永远不得和平。
  (三)讲诚信
  “诚信”这一命题,看起来是个老话题,其实是个极大的社会问题。“诚信”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兴盛,密不可分。对内是社会安定、百姓幸福的基础;对外是国际交往、立足世界的准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不守信用,说话不算数,那其他方面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佛教同样讲“信为道源功德母”,认为具足正信,是最起码的修行标准。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诚信”已经广泛受到关注,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以来,更成为道德范畴内的一大话题。因此,诚信是所有人道德思想、品质素养的最基本体现,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生存共依的纽带,也是共同协作、共同创业的合力和途径。
  正人必先正己,佛教对四众弟子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若离开“诚信”这一条,根本谈不上什么修行。因此,诚信无疑是每个佛教徒的修学之基,做人之本;也是我们全体国人的立学之基,立业、做人之本。“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诚信。
  (四)兴慈悲
  慈善之举能给人以快乐,悲悯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以悲悯之心,行慈善之举,是佛教的优良传统,是不教而化的社会实践。
  佛经中常讲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里的“无缘”,就是要无条件地实践慈善事业,“同体”就是要以“人溺己溺”的精神解除他人的苦难。在佛法看来,生命原本就是共同体,是一而不是二,是同而不是异。伤害他人,破坏环境,就是伤害自己。我们没有理由剥夺他人的生命,没有理由不让其他人或动物生活在地球上。佛教戒律主张不杀生,其目的在于弘扬慈悲,但是理论依据却在于把生命看成一个整体,要求每个人学会自律和反省,学会敬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佛教一贯反对暴力、战争,英国佛学家里斯·戴维斯说:“多少世纪以来,在整个漫长的佛教历史长河里,我没有看到一例佛教徒标榜自己的至高无上和迫害异教徒的行为”。只有当我们对于佛教所说的智慧、平等和慈悲的理念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才会理解佛教对学术、文化、科学以及其他宗教和社会的基本态度,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为什么在历史上没有因为佛教而引发的战争,才会理解佛教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宽容。佛教本身也因为有这样正确的理念,和它所表现出的宽容,而得到了不同时期社会的认同。佛教二千五百多年在全世界的传播历程,二千年的中国化历程无不向我们阐明着慈悲、宽容的社会理念。
  (五)行报恩
  大乘佛法教导佛弟子应学菩萨道、应报四重恩。这四重恩中就广摄父母、师长、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知恩报恩乃是佛弟子不容推诿的社会责任。菩萨道中六度四摄的具体行为,是在深入众生、利乐众生中净化自己,在祥和社会中展现自身的价值。
  佛教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恒顺众生、利乐有情,以及五戒、十善等教义,既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相通,又与人们了生死的终极关怀相吻合。我们要以佛法教义协助世间法律,以最彻底的感恩报恩之心来面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地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从而共同创造社会祥和、世界和美、人民幸福的新生活。
  (六)促和平
  释迦牟尼佛是倡导世界和平的使者。据《长阿含经》记载:摩羯陀国阿阁世王准备讨伐邻国跋祗族,派遣雨势大臣拜访佛陀,佛陀借此机缘说服并阻止了这场战争。一次,释迦族同邻族克萨喇人因为使用灌溉水源问题。而发生争执,相持不下。佛陀得知此事后,即刻前往劝阻,解决于争端,使两族和睦相处。当琉璃王发动战争攻打迦毗罗卫国的时候,释尊曾安详地坐在一株没有枝叶的舍夷树下,以大慈无畏的精神说服并感动了琉璃王,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杀戮。“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是佛陀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圣训。
  人人渴望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但是和平不可能从天而降,真正的和平应该建立在慈悲、智慧、平等、无我的磐石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倚强凌弱、以大欺小;面对时有发生的纷争与冲突,不以武力对抗,而应通过对话代替对抗,交流代替冲突的方式,维护世界的和平。
  世界和平以人类的心地和平为基础,是一个止恶、行善、净心的漫长过程。一个佛教徒奉行五戒、十善,就是促进人类和平的根本,是在尊重生命个体的神圣性、平等性·,是在珍爱每一个有情生命,包括人类自身及所有飞禽走兽。有一首戒杀诗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说的就是杀生是战争的因行,只有坚持不杀生,世界才能得到和平。
  和平是由善良、道德、真诚、仁爱等无数积极、健康、向上的条件和因素构成的。所以,缔造和平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但是,我们绝不能把和平的责任推卸给他人,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从身边的善事做起,从善行的感化中令他人感动做起,哪怕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份微薄的施舍、一次善意的救助、一点爱心的支持,都会汇集成一条通向和平的阳光大道。
  (七)知荣耻
  知荣明耻,明辨是非,是佛教教化的基本目的。在当前全国兴起的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中,佛教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以“八荣八耻”为镜,确立我们自己的努力方向。具体而言:
  对照“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要坚持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自觉坚持“四个维护”,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出发点,坚决抵制一切危害祖国和平统一和社会安定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对照“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我们要本着一颗报恩之心,时刻感念社会众生的助益,奉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教慈悲理念,坚决抵制任何有损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关注民生,慈济社会。
  对照“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我们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意识,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信,追求真理,坚决抵制违反科学精神的邪教、迷信活动,做正信佛教的捍卫者和科学理念的传播者。
  对照“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我们要继续遵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言祖训,坚决抵制践踏劳动果实、不劳而获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立足自身工作岗位,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不断培植和增进自己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良好品格。
  对照“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我们要发扬佛教“六和敬”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个人利益至上和损人利己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关爱社会、关爱他人。
  对照“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我们要严持五戒十善,勤修四摄六度,树立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的精神,坚决息灭贪、瞋、痴“三毒”的影响,抵制各种见利忘义、弄虚作假行为,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处事之道,知行一致,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对照“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我们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坚决抵制无视法律尊严、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新时代佛教徒,自觉维护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
  对照“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要本着“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的原则,大力发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的轻逸散漫的行为与思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强自立,锐意进取。
  (八)倡和谐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用胡锦涛主席的话说,“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结晶,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要求和美好愿望。在和谐社会构建方面:
  佛教倡导:以平等为基础谋求人类和谐。
  一个人如果不能征服自己的贪、嗔、痴,一个国家不能够真正地平衡自己的利益与欲求,就不可能拥有慈悲喜舍的胸怀,就不可能主动维护世界的和平。只有胸怀慈悲心,以平等观念对待世界上的一切,才能够彻底摒弃自私和执著,平等共荣;只有人我互易、异地互惠的平等方式,才能够共容共存、同体共生,从而在人我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不同的宗教之间,再现和平的希望。
  佛教倡导:以智慧为依托创造永久和谐。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人类表达自己的观念、情感以及欲望的方法,既可以带来和谐与平静,也可能因思想的偏激导致行为的激进。因此,智慧的和谐,实质上也是心灵和谐的重要层面。佛教的和谐理念充满着智慧的特性,以智悲圆满、信行一体为基础,通过现实内心的转变,实现缘起性空的“和谐”与“和合”本质。
  佛教倡导:以慈悲为出发点呵护扩世界和平。
  “一切法若无慈悲,皆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皆是佛法。”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无限的慈悲、无缘的慈悲、无求的慈悲、无相的慈悲二积极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是真正的慈悲。只有平等慈悲,人类共生共荣的持久和平才有可能。以四摄法施行慈悲、实践慈悲,并用慈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众生,用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声化导有情,从而让慈悲精神走进人们内心深处,注入社会和国家肌体之中,踏踏实实地构筑起人类和谐的坚实基础。
  佛教倡导:以全球为着眼点构建和谐世界。
  佛教的缘起理论与戒杀实践,对当今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借助于一系列宣传教育和身体力行措施的推行,佛教界可以尽己所能,带动全社会共建健康有序的文明世界,从而以全球为着眼点构筑起和谐世界的大厦。
  三、上海佛教在提升时代精神中的作为
  近年来,上海佛教的发展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都市化的氛围促成了佛教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佛教的发展与社会的前进达到了息息相关的程度,社会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佛教的变化,先进的社会理念与传统的佛教观念激烈碰撞,促使着佛教在不断变革中向前发展。上海佛教在参与城市文明建设、揭露和抵制附佛外道邪教的侵蚀、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佛教近年来的工作表明,广大佛教四众弟子正在朝着开放、发展、进步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是都市信徒对佛教文化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一点从目前几大寺庙相继开展的弘法文化活动大受欢迎、甚至供不应求的趋势就可以一目了然。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各大佛教寺院从各自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纷纷举办了不少旨在提高文化品位的活动,像玉佛寺的梵乐团、《觉群》杂志、《觉群丛书》、《觉群译丛》、弘一图书馆、觉群学院、觉群编译馆,龙华寺的《华林》杂志、华林佛学院,真如寺的《真如丛书》,嘉定区的《嘉定佛教》等佛教文化形式的创立,对于促进整个上海佛教界的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产生了较好的国际影响。以宗教活动场所为平台,以积极健康的佛教文化为内容,挖掘潜力,为社会的和谐做更多的事情,是社会对佛教的必然要求。
  三是都市信徒的信仰层次趋向于年轻化、知识化,从盲目的个人崇拜转向了理智型的信仰,开始注重从佛法中发掘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有用的内涵,而不是一味追求来世的转生,这是适应人间佛教基本精神的一种好的动向。对青年佛教信徒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将所学的佛教知识用于指导日常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融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成为佛教界进行居士培训的主要方向。
  四是上海佛教一向关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注重自己对佛法慈悲精神的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多年来,全市各寺院团体,本着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胸怀,以及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积极支持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和救济工作,在赈灾济贫、赡老抚幼、帮困助残、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近年来,根据中央开发开放中西部地区的总体战略,上海佛教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兴边富民,支援西部”的决策,将全市佛教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点,放在了在西部建立希望小学、帮助西部发展卫生事业等方面;包括玉佛寺在内的一些佛教寺院,还作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成员单位,设立慈善基金或以其他形式参与了上海的慈善活动。2004年11月18日,玉佛寺还举办“蓝天下的至爱——觉群之光”慈善演唱会,义演所得100万元全部捐献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上海外来人员子女就学及少数民族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灾难后,上海佛教界先后向灾区捐款近百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上海佛教界累计捐款数额已超过二千万元,为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是上海佛教具有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为改革开放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二十年来,上海佛教界以自身的地理优势,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上海的城市发展,主动广交国际佛教界朋友,与各国佛教界保持着经常性的友好交往,推动了上海与各国、各地区政府及民众的友好往来与合作。
  在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指引下,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上海佛教的特点,我们认为上海佛教在知荣明耻、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是巨大的:
  首先,针对上海佛教一贯以来具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这一基础,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佛教品格,努力发掘传统佛教教义中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深刻内涵,积极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自觉把佛教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推动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而不遗余力。
  其次,针对上海城市生活节奏快,市民心理压力大的特点,我们应该积极发挥佛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倡导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以正常而又健康的心态看待社会发生的变化和自身境遇的变革。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患有抑郁症的人数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因抑郁自杀的人占患者总数的15%,这是很值得佛教为之努力的方面,我们要组织专门的研究,深挖导致各种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和佛法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协助政府部门切实减轻和解决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逐步抑制心理不健康人群的上升势头,为唤起社会大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努力。
  第三,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佛教除了要以自身的力量尽可能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重建自我,还要在广大佛教徒中大力弘扬慈悲济世、乐于奉献的大乘菩萨精神,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有序”。倡导广行布施、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力支持社会的扶贫帮困、尊老敬老、希望工程等各项事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同时也是为了塑造平等、友爱、正义、文明的社会大同精神而不遗余力。
  第四,针对都市人爱好佛法,渴求了解佛教文化的心理,积极开展活泼多样的佛学知识普及工作,把艰深的佛法化作通俗易懂的社会道德理论,使之深人人心,成为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大力发扬“与时俱进”的传统,从教理的创新人手,努力挖掘佛教经典中适应时代需要的理论内涵,以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时代语言表达出来,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讲经活动,积极探索教化人心的新途径、新方法,让佛教真正起到社会风气净化剂和精神障碍疏导器的作用。
  第五,针对社会缺乏诚信、世风日下的现象,强化广大佛教徒的社会道德意识,培植“诚实守信”的精神风貌。诚实守信,是佛教徒修学生活的基本原则,也是判别一个佛教徒是否具有虔诚信仰的标尺。佛教五戒明令禁止欺骗和妄语。因此,我们可以从宣传五戒思想人手,积极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厉行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诚实做人、谦虚做事,以佛教徒的真诚和信誉带动整个社会诚信风气的普及。
  第六,针对当前社会环保形势严峻的问题,积极倡导佛教戒杀护生、热爱自然的理念,支持社会公益环保事业。从缘起缘生的角度,提醒社会在开发环境、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充分考虑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慈悲、平等、护生的角度,宣扬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从少欲知足的角度,劝导人们爱惜生灵、保护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主动倡导一些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以扭转社会的不良习俗。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和实际措施的推行,带动全社会共建健康有序的文明世界,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而积极努力。
  在宇宙的时空坐标中,佛教虽然经历了二千五百余年的漫长历程,至今却仍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作为东方文化园林中的一朵奇葩,佛教不仅提供了一整套反思宇宙自然、社会生活的哲学体系,更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套道德规范体系。在营造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世界的过程中,佛教必将扮演独特的社会角色,履行神圣的社会责任,发挥其独到的功能和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和谐环境不会凭空到来,也不可能形成于一夜之间。未来的恒久和谐,需要我们从心灵净化做起,踏实践行佛教的智慧、慈悲、平等、一体精神,以无私无畏的气概、以推己及人的胸襟,置身于社会洪流之中,自行化他、普度众生,凝聚全社会之力,知荣明耻、共建和谐美好世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