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之核心理念与和谐社会目标的融合
佛教文化之核心理念与和谐社会目标的融合
日前很荣幸的有机会听到佛学研究界大师方立天教授关于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与价值的学术报告,自感收益良多。本人原来对有关佛教的理解仅限于看到的老人们诵读的"南无阿弥陀佛"与"西游记"中的唐僧,通过聆听方先生的这个报告,使我从佛教文化的结构、特质与价值全面对佛教文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尽管可能理解的很肤浅,但是对于以后进一步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奠定了一个最初步也是最坚实的基础。(我备有此次讲座的高清晰全程录音文件,有感兴趣的,可以和我联系)
日前很荣幸的有机会听到佛学研究界大师方立天教授关于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与价值的学术报告,自感收益良多。本人原来对有关佛教的理解仅限于看到的老人们诵读的"南无阿弥陀佛"与"西游记"中的唐僧,通过聆听方先生的这个报告,使我从佛教文化的结构、特质与价值全面对佛教文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尽管可能理解的很肤浅,但是对于以后进一步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奠定了一个最初步也是最坚实的基础。
时下,正值两会召开,两会中一个最主要的议题就是如何在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个体之间的收入与社会地位差距的迅速扩大,也就是说,如何能使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在保持社会总体和谐的同时,也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并由此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在方立之先生的讲座中,方先生提出佛教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作为建立和谐社会道德与信仰基础的最好理论。方先生在佛教文化的结构一节中讲到,佛教文化的核心的内在信仰是"因果报应",由此推演出来佛教文化的道德伦理注重"去恶从善、慈悲平等、自觉觉他"理念,其中的从善、平等、自觉与建立和谐社会所需要全体公民具备的基本伦理道德不谋而合。正如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陈铁迪所说"社会财富的第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三次分配讲爱心。",慈善公益机构接受并合理使用民间捐助,恰如"为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安上‘调节器'",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佛教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核心理念正是建立全体公民爱心的最佳信仰基石。
同时我们可以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诸国的佛教日益成为东亚诸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推动力量中看到,佛教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快速增长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的佛教为了适应战后的变化都作了自我的调整,提出了「世俗化(人间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理性化)」的道路,并从教义、组织、仪式和宗教行事等方面,都作了一系列的、深入的改革,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外蒙、俄属埃布尔利亚地区的喇嘛教在摆脱冷战影响后,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大批寺院已恢复或重新建立起来,佛教的历史文物也由国家博物馆归返寺院,佛教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十分活跃,涌现出了不少佛教的政党和社会团体,佛教的意识形态正在指导着人民的精神活动。
总之,佛教在东亚地区的职能已由原来的宗教或个人精神解脱日益深入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与政治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的道德、伦理正在转变成为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东亚的佛教徒正在为世界和平、经济繁荣、实现民族权利和人民民主、建立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等等,作出不懈的努力与取得的重要作用。
以上结合方先生之佛教文化讲座,对佛教文化之核心理念如何与时下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融合写下一小段很肤浅的思考,希望能和大家进行交流,并在以后能对这一思考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