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与和谐——浅析佛教缘起思想的实践意义
缘起与和谐——浅析佛教缘起思想的实践意义
觉群佛教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曹曙红
内容提要:缘起思想,是佛法的心髓、三藏的要旨。明白通达了这一道理,再用通达后的智慧去观察一切法,就能够居尘而不染尘,入世而常出,世,无挂无碍,无拘无束,人间天上,作得主人。本文通过对缘起思想的分析,揭示出缘起中道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极意义,指出在缘起性空的理论基础上,投身世间,立足社会,明辨荣辱,致力和谐,是佛教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佛教 缘起 荣辱 和谐
漫漫历史长河,赋予佛教以不朽的生命;经久不衰的佛教思想,为历史长河注入了源源清泉。人类历史因佛教而闪光,佛教因时代发展而历古弥新。在佛教二千五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缘起,作为佛法的思想精髓,展现了它无穷的魅力和蓬勃生机。在当前“知荣明耻,构建和谐”的时代风潮中,缘起思想必将继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辉。在缘起、性空、中道的理论基础上,投身世间,立足社会,明辨荣辱,致力和谐,是佛教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变与不变——缘起思想的发展轨迹
缘起法是佛法的基本精髓,是佛教得以行化世间的活的灵魂。从佛教史的研究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苦行,终于发现苦行于解脱无益,于是毅然放弃苦行,专心禅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脱胎换骨,终于在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他所觉悟的真理就是因缘的原理和缘起的真理。佛陀体悟万物皆从因缘而生的原理,觉悟了“缘起”是宇宙人生不变的真理。在此后的四十五年说法度生活动中,佛陀正是苦口婆心地将自己所发现的缘起真理,如实地为人类宣示了出来。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佛教从内容到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其中,伴随着佛教发展的脚步,缘起思想也明显地烙下了历史的痕迹。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本有的“业力”思想影响下,结合佛教的“缘起”法则,从提倡个人在决定自己命运中的自主性的角度,提出了“业感缘起”的主张。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随着大乘中观思想的创立,“中道缘起”学说逐渐为时人所接受。公元4世纪前后,由于大乘经典的日益丰富,瑜伽行派应运而生,该派倡导“赖耶缘起”说,提出“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的主张。瑜伽行派后期,出现了以《大乘起信论》思想为中心的“真如缘起”论,强调一切皆是“真如”的随缘变现,众生的生死流转与解脱还灭,全都离不开“真如”的作用。大乘佛教末期,受当时印度思想界主流思潮的影响,密教开始盛行,密教在缘起问题上提出了“六大”造世间的说法,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一不是“六大”的显现,众生世间如此,器世间如此,就连世界的中心力量——大日如来也与六大法身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密教所倡导的“六大缘起”说。中国的华严宗撷取《华严经》的思想精华,结合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圆融观念,提出了“法界无尽缘起”的思想,认为一切现象世界均处在重重无尽的关系网络之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从缘起思想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缘起学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硬教条,缘起学说的发展本身就证明了缘起思想的正确性。时代因缘决定着某一思想的流行,一种思想的流行同样离不开时代因缘,一切思想只有当它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有旺盛的活力和不朽的生命力,缘起思想的不断发展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思想的发展并不标志着思想的核心必然发生改变,缘起学说的形式尽管千变万化,但是其“缘起、无自性、空”的思想核心从未发生过丝毫改变。业力可以感应,但是业力并不凝固;中道除边见,但是中道本身不可执著;识能变现万法,但是识与万法皆无实体;真如一心开显二门,但是二门与一心可以转化;六大变现诸法界,一切皆是六大法身的显现,六大法身本身就是空无自性的代名词;法界缘起说强调“一切从此法界流,一切还归此法界”,一切与法界本是——体表里,因此任何一丝对一端的执著都不可取。由此可见,缘起思想的核心内涵——缘起、无自性、空,在任何时候都未发生过改变。
综合上述变与不变的辩证分析,我们认为,因为时代的发展以及宗派的差异,缘起思想产生了不同的发展形式,但是缘起思想的任何发展形式都无法掩盖其内在的生动与活泼。缘起是现实的缘起,缘起是生活的指南,缘起思想重在寻常日用,缘起的精华在于实践。研究缘起是为了揭示佛教的思想精髓,强调缘起是为了发扬佛教的精神以造福于当代社会、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二、此与彼——世间一切皆缘起
佛陀在经中讲述缘起时,经常提到的偈颂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这首偈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与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认为事物的产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因为事物的不同而有主次之分。主要条件称为因,次要条件称为缘;因是给予生界的直接力量,缘是给予生界的间接助力。因此缘起通常也被表述为因缘。
宇宙间的一切万有,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还是属于生命界的,都无一例外地由种种关系结合而成,离开了各个结合的关系,事物或现象将无法生成。所以佛教在解释世间万法的产生原因时,提出了“诸法因缘生”的概念,“诸法因缘生”的概念告诉我们:凡是从因缘生起的万事万物,彼此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
从空间来看,诸法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因缘关系,但若仔细地加以分析,法法之间的因缘关系却又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不用说与自己的父母和亲人有着直接的联系,即使是与自己的亲里邻党、与自己的同事、与自己的师长、与自己的朋友,乃至与自己所不相识的人、与整个世界,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拿大家闻之色变的“非典”来说,患“非典”的人与不患“非典”的人可能素不相识,或者是远隔千里,但是一个“非典”传播者由于自己的活动,很可能一下子传播数百人、上千人,而这成百上千的人与这个“非典”病源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因缘关系。可以说,只要你是一个社会人,占据着地球上的一丁点空间,那么你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存在着明显的或潜在的关系。个人如此,万事万物同样如此。
再从时间上观察,前一时代的社会现象与后一时代的社会现象,前后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而实际推论起来,却又并非如此。任何一个新的时代社会,绝不能离开旧的时代社会而存在。如背负过去、孕育未来的现在,绝不是脱离过去、未来而孤立存在的,它不仅与过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未来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就单个的人而言,站在成人的角度,看过去,有自己的童年,或充满欢乐、或沧桑凄楚;看未来,有自己即将到来的老年,或鹤发童颜、或病魔缠身。欢乐的童年,给业已成年的你留下的是甜蜜而美好的回忆;沧桑凄楚的童年,留给你的是一种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体悟。同样,现在的你,每一次的努力和奋斗,又将决定你未来的生活境遇及精神状态。单个人的原理扩充于整个世间,处于时间之流中的万有诸法,同样摆脱不了时间上的延续和纽带关系。
缘起规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绝没有孤立独存的事物存在,事物无论大小相互之间都有着无限的相对关系和无穷的延续时间,彼此在时空中,有着重重无尽的关系网络,因而我们现在的存在是建立在无限的空间与无穷的时间交叉点上,不但离开时空骨架不能生存,就是离开种种关系同样也难以生存。所以佛法认为:诸法的显现,是由于关系,诸法的存在,同样是由于关系,世间的一切存在无一不是关系的和合。
按照世界缘起的法则,我们对现实世界所存在的一切实物,不但不应该轻易否定,而且还要深刻认识它、转变它,也就是所谓转染成净、转凡成圣,从而真正找到生命的落脚点和人生流转的关节点。这种转染成净的方法,就是一般所说的修行。修行是不是就要不问世事、闭目塞听呢?当然不是。《大智度论》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檠。”佛教所主张的修行之道,重点在即世而出世,让人们过一种随顺真理、远离颠倒的正觉生活;那种悲观厌世、无所作为的遁世思想,是一切具足正信的佛教徒所不取的。所以《六祖坛经》指出:“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又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污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学习佛法的目的,在于通达缘起法,立足人间,正视现实,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庄严人生;认识世界,净化世界,庄严世界;万善齐修,四恩总报。
宇宙人生的一切,彼此相依相待而存在。广泛地说,大如世界,小如微尘,一花一草,无不是缘起;扼要地说,佛教的缘起论,是以有情生生不已的存在为中心。缘起之理,并非知识领域所能诠释,如果想用知识去了解缘起的价值,无异于隔靴搔痒,必须实际去修证体验,才能体悟充塞宇宙人生的缘起道理。
三、理论与现实——缘起思想贵在实践
法的精神在于实践,佛法的实践在于将深奥的佛理化为生活的指南。同样,研究缘起法的目的也在于将缘起思想贯彻于日常生活,给现代生活以有益的启示,这是佛陀创教的本怀,也是时代对佛教所提出的要求。联系当前的“知荣明耻”教育及“和谐社会”创建要求,缘起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性似乎尤为重要。
(一)生命因时间的无常而流转,明了缘起的时间规律,可以给人以永恒的希望,从而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
万法缘起的规律告诉我们,世间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是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而各个组成条件本身也是由其他条件组成的,因此一切存在所发生的变化都离不开重重组合的条件,而且各种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因此缘起法则给予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无常”。
因为无常的作用,在我们的观念中便有了时间的概念。时间的概念,为三世因果的确立提供了条件。三世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对于三世因果的理解不能以单纯的直线平行的眼光来看待,而是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分析。三世因果的“世”,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世为百年,佛教用来借喻人的一生。三世,就是人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生。时间的短暂流动,我们很容易感觉得到,但是将它拉长到一生,很多人就会感到怀疑,认为自己“没有看到”、“无法证明”,从而否认生命的延续。其实当我们建立三世因果的观念时,就已经确立了时间的“无始无终”规律。理由很简单,三世既然可以确立,那么三世同样可以延伸为九世,也就是在过去世中,有过去的过去、过去的现在、过去的未来,以此类推,九世可再延伸为二十七世,八十一世……如此推演下去,时间将永无终结。假如我们一定要找出一个时间的开始与结束,那就像我们寻找数学上最小与最大的数字一样,只能限于直线、平面的思考。当然我们也可以简单地以一种神奇的创造力量,作为一切存在的原因而开始,但是我们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神奇的创造力的超越时间性。佛教认为,在无始无终的时间循环中,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只要导致生命运转的原因不灭,生命便会无休无止地轮回下去。因此生命流转的时间性是无法古L算的。在此情况下,众生很容易因生命形体的短暂存在而感到无奈和彷徨——既然人生的存在是如此有限,那么人生的一切奋斗和努力,似乎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人生也将因此而失去方向。但是佛教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时间的流转不息,生命的价值才有了发挥的余地。既然生命的流转循环无尽,那么每一段生命体的出现,就都成了生命锁链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上下连贯、环环相扣的。
单个人的生命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是承先启后、代代相续的。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这个民族或国家的香火传承就有可能中断。因此每一代、每一环节,在整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都有其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对缘起的时间规律的了解,我们可以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为个人生命价值的永恒、为民族、国家的振兴、为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在有限的存在时间内,担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努力做好本职的工作,以自己的出色成就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二)心灵因空间的无常而无我,明了缘起在空间上的相依相待性,可以让我们的心态因之得以平和,世界从而圆融一体。
缘起规律告诉我们的另一个理论,就是缘起的事物在空间上的相依相待性。在缘起的世界中,没有——法是有实体的。实体,在佛教中称为“我”。由于一切存在都是赖缘而成的,所以世间没有一法是单独存在的。就连我们每一个生命形体的存在,至少也要由生理(物质)与心理(精神)两种因素或作用组合而成。对于生命的解说,佛教往往通过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色法(物质)与心法(精神)的概念的说明,使我们从生命的缘起性了解到“一切无我”的佛法深义,从而减轻人们对生命体的无明执著,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并最终达到解脱的境界。
从个体生命的无我观推广开去,我们发现万事万物的存在也必须依靠其他关系和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概念。借助立体、多元的眼光去分析这个无边无际的空间,我们不难发现时间与空间在这里交融、空间与时间在这里交摄,展现出一幅幅重重无尽、生生不息的关系网络。
佛教的尤我思想,一方面提出了事物相互之间的缘起关系,从理论上叙述了缘起的真相;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对治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与心理病态的修行观想方法。通过观想,——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个体生命的缘起无我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个体生命在整个空间中与其他存在的相依共存、相互牵连的关系。通过前一种观想,我们彻悟到生命的存在其实只是一种假相,没有必要因为对假相的执著而造业轮回,以极大的代价换回痛苦的果报;通过后一种观想,我们能够明白,个体生命的存在,是其他因缘促成的,因而对促成其产生的因缘应怀有感恩之心,对于那些沉沦苦海、艰难挣扎的生命,应怀有深切的悲悯之心,主动帮助他们早日迷途知返,找到正确的生命道路。
(三)缘起因应用而生辉,明了缘起在世间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即世间而超脱缠缚,获得自在平等的心境,进而构建世界的和谐。
1、从诸法因缘和合而生我们应该明白:
(1)在顺境时,或当一个人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只要因缘具足,就能成功。一个各方面条件和环境都非常优越的城市,只要有市民的勤劳和智慧、有充足的发展资金、现代的管理模式、合理的公务员制度,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就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并不因为谁当市长就能够改变已有的一切。城市建设搞得好也不标志着某一个人的智商特别高,城市的繁荣不是哪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奇迹,而是几代人辛勤劳动的结果。同样,对一个家庭来说,家庭所有成员齐心协力,通过很多年的努力,发挥了每一个成员的聪明才智,才有好的经济状况,此时一家之长千万不要飘飘然,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瞧不起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在一个和合的群体中,不是谁依靠谁的问题,而是要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当家庭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创造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带动整个家庭气氛的改变。 ,
(2)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业的飞跃。对个人来讲,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所面临的环境,然后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比如说创造一个公司需要五个条件,目前已经有了四个,那就要看剩下的一个是否能够解决,如果不能,那就早点放弃计划;如果经过努力可以办到,那就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业的成功和飞跃。
(3)否定永恒不变的“我”的存在,减少对物质世界的贪欲和执著。
从个人而言,因为损害了我的名誉、财产、妻儿等等,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发生争吵、打架甚至伤人事件;从团体来说,为了某个集团的利益,而在生意场上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不择手段,搞得鸡犬不宁;在国际上,以霸权主义思想为指导,个别国家乐于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动辄以武力相威胁。这些都是“我执”在作怪。当事者因为不了解缘起法的道理,一味地受贪欲的趋使,从而私欲膨胀、私心泛滥,影响了世界的安宁与和平。“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否定永恒不变的“我”的存在,减少对物质世界的贪欲和执著,诚实守信、杜绝欺诈,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从诸法缘散则灭我们可以知道:
(1)逆境时不灰心。失败的原因很多: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比如某些地区的经济风暴,其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世界的经济总是要有起有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勇敢面对逆境的挑战,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谋求改变自身境遇的途径和方法。
·(2)勇于面对现实,切忌迷失方向。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经济体制开始转轨,国有企业一下子转成了集体或私营企业,头上的保护伞没有了,企业职工的优越感也荡然无存,下岗、待岗、失业人员一时难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自杀者有之、彷徨者有之、犯罪者亦有之。其实只要大家明白了缘散则灭的道理,就不会因此而伤心哀叹、丧失理智了。当初国有企业的诞生是缘聚的结果,今天的转轨同样也是现在的缘所决定的,缘来源于现实,缘的聚散本身所仰仗的也是缘,是时代之缘、现实之缘决定了我们眼前的变化。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要积极调整心态,勇敢面对现实,“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努力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3)积极行善。时代之缘也好,现实之缘也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我们人类自身,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把握现在、把握自己,“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及时行善、利益社会。古人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倘若有条件时不肯帮助别人,一旦自己碰到异常情况,别人也未必肯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4)正确面对人生。生死是人生的必然阶段,佛教讲缘起法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没有永恒,有生必有灭、有老必有死,人生在世,唯一可做的就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把握自己短暂的生命,以科学的精神、好学的态度,投人生活,让人生尽可能发挥出最大的意义,从而能够今生无悔、内心坦然。这就是我们面对人生应有的态度。
3、通过对诸法相依相待原理的理解焕发出利他、平等之心。
根据佛教钓缘起法则,人与人、有情与有情、有情与无情,彼此息息相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众生一体的“大我”精神。虽然佛法的最高层次是要达到“无我”的境地,但是大乘佛教除了培植获得个人解脱的智慧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树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利他思想。我们不但要在表面上实行财施、法施及无畏施的利他事业,还要透过理性的提升,在实行利他行为时,能以“三轮体空”的智慧去观照,从而使得自己的利他事业能够随顺法性而达到最高的境界。
其次,从佛教的缘起法则,我们也能从理性上进一步体会到佛教的平等观。身处生死流转过程中的众生,因为各自业力、习性、环境、背景等因素的差异,而表现为现象界的千差万别,但是千差万别的现象并不能掩盖众生生命本质上的同一,也就是众生在理性上的平等。这种同一的生命本质,就是一切有情心中本来具有的“佛性”,也就是缘起性空的法性。因此佛教主张“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强调有情应和乐共存、相互容忍。作为一名佛教徒,应该牢固树立“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观念,以利乐有情为己任,以期佛佛道同、心心相印、事事无碍、法界圆融。
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现代价值决定于对当今世界的作用。如果佛教能直面社会,揭示社会的焦点问题,指出问题的症结,阐扬有助于建设以和平、发展、合作为特点的和谐世界的积极理念,就能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身的独特贡献。在当前“知荣明耻,构建和谐”的时代精神指引下,佛教的缘起思想一定会在化育人心、树立正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扬荣抑耻、致力和谐方面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