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七观利和谐
佛门七观利和谐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姚南强
佛教从来都是崇尚和气、和平、和合、和谐的,佛教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略举七观而可窥豹矣。
一、因缘和合利共荣
缘起。这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最根本的教理。缘起论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缘起论自身包含着两个重要的理念:“关系”和“过程”。缘起思想是论定事物是诸多因素的组合,凡事都是一种关系;既是关系组合,就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即凡事都是一个过程。从世界的本源和事物产生的角度,佛家的缘起说认为阿赖耶识种子熏习而生万物,在事物的生成中最基本的有两类因,一是近取因,又叫亲因,如制作金杯中的金块,二是俱生缘,也就是外因,如金匠的劳作,二者缺一不可。《俱舍论》讲有六种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性,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这各种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只有因缘具足,才能和合而起,事物才能存在和发展。佛教缘起论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缘起论的万物由因缘聚合而生即缘起共生的思想,逻辑地肯定世界的多样性,肯定世界的多极格局,由此也必然提倡多边合作、和谐共赢的主张,也必然否定自我中心和单边主义的思维。
这种思想用在社会人事上,就是要强调自然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前提下,社会内部各民族、国家,各阶层、行业,族群之间也是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红花要靠绿叶衬,绿叶无花亦无艳。也就是要社会的各阶层、各群体都要和谐相处,才能共存共荣。这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中出现的社会阶层断裂、贫富分化过大,嫌贫仇富、社会对立和冲突等现象,都有直接的对治意义。我们要缩小社会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各阶层间的沟通和对话,才能形成促进社会团结和谐。
与和合相联系的则是“圆融”的观念,这则是中国佛教宇宙观和真理观的重要理念,同样是能够相容和谐、调和适应的方法论基础。圆融要求尊重事物的不同因素,尊重差异各方的共存共荣。按照佛教圆融观来看待世界,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统一整体。按照圆融理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并无高下之分,也并不存在相互冲突的必然性,都应获得尊重与和谐相处。
二、五戒十善治人心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世俗的政治法律重于“治事”、“治人”,而佛教则在于“治心”,从心开始,心安才能世安。治心的根本是弘五戒扬十善。
五戒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戒规,具体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五戒中的首戒是不杀生,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折草木等,这是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佛教不杀生,主张保护众生。不偷盗戒,是说对他人的东西,未得到物主的许可,决不能擅自取用。不邪淫是禁止居士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僧人彻底地禁淫。不妄语即不说谎话,不饮酒是为了保持智慧,利于修持。“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1]从社会功能来看,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无疑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利于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十善是五戒的扩展,即去掉不饮酒再增六戒而成。十善分为口、身、意三类,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或不淫)与五戒同,口业有四:不妄语与五戒同;再是不两舌,即不搬弄是非,不挑拨离间;不恶口,即不说粗言恶语,不冷嘲热讽,不恶意攻击,不尖刻批评;不绮语,是指不花言巧语,不说淫秽的话,不唱艳曲情歌。意业有三:不贪欲,即对他人的财物、权位、妻室,不起占有的邪念;不嗔恚,指对他人不起忿恨之心;不邪见,即不违背佛教的见解。“十善与五戒相比较,两者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其中的四个戒也是相同的。但各有特点:十善比五戒更全面,它从思想、语言和行为三个方面明确地规定了不应当想什么,不应当说什么,不应当作什么。五戒偏重于止恶,十善着重于行善。”[2]
唐代的契嵩认为:“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治世,无为者治心。”[3]也正如赵朴初会长曾说过的:“佛法博大精深,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无我利他、普度众人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故佛教也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分淳谨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传此风训,以遍宇内,编户千万,则仁人百万矣。”
三、平等忍让化矛盾
佛教是在反对婆罗门教种制度的背景下形成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大智度论》亦云:“凡夫与佛平等,无二无别。”《大般若经》曰:“上从诸佛,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4]这种平等观的认识论依据是认为一切分别都是主观假立,而佛性真如是平等无差别的,“佛法即在万事万物之中,一草一木乃至一砖一瓦都有佛性。”《大方等大集经》则举出了众生平等、法平等、清净平等、布施平等、戒平等、忍平等、精进平等、戒平等、忍平等、一切法清净平等十种平等。从这一观念出发,佛教在社会观上也主张政治平等。人和人的平等地位,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平共处,就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荣。
佛教又主张悲悯忍让。《中阿含经》说:“如果用争斗去平息争斗,那么争斗始终无法停止,而只有忍耐才能制止纷争,这是至高的法则。”佛门的忍辱并非是软弱,而正是一种慈悲,也是一种看空后的不屑,“冤冤相报何时了,大肚能容含色相。”具体又分为五种:
一是生忍:虽然心中感到十分烦恼难受,但仍然坚持忍耐。佛祖曾对阿难说:“我是不被利益、伤害、毁谤、荣誉、称赞、辱骂、痛苦、快乐等世间八种法所动摇的。”佛家称之为八风不动。
二是力忍:在辱境中用大力气自我控制、按捺,可以一心念佛号来帮助定心,双手合十,口中念“罪过!罪过厂
三是缘忍:用因缘观分析为什么我受辱,总有原因,是不是前世恶业所报,这样一想,心理也就平和了。
四是观忍:用空观智慧来观想当下的辱境,发现它也是变幻无常,本性是空,时过境迁,也是虚幻,不必去执著。
五是慈忍:此人无理取闹,对我恶言打骂相辱,实际上是愚昧无知,造下恶业,必有果报,我只能善语劝化,而不可与争。如佛祖宽恕十恶不恕的提婆达多,并不是不辨是非,而只是一种以德报怨的慈忍之心。
总之,佛门有修为之人,必能行人之所不能行,舍人之所不能舍,忍人之所不能忍,这叫修“三难行”。
如上所述,佛教平等悲悯忍让的观念,如使之普及于民众之中,渗透到各类人际关系之中,必将有助于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和诚信的关系。
四,求财有道立正轨
社会的和谐又要建立在财富和利益的合理分配基础之上。佛教“八正道”中的“正命”,就是指合理合法的谋生手段。《杂阿含经》中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生息,邸舍以求利。”这是说,只要是正当的职业,以劳动谋生都是应该肯定的。至于出家的僧侣,最初是实践托钵乞食的财物供养制度,东传中国后,百丈禅师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制度,他自己94岁的还坚持下田劳动,自食其力,成为佛门的好传统。《宋高僧传》中也记有着禅院慧普法师三十年中亲自耕地种田,还动手织缝衣服,得到时人的敬重。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寺院更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参与,佛门从事的一切事业,如过去的油坊、当铺、旅店、养老院、孤儿院,现代兴办学校、医院、家庭协谈中心、心理辅导机构等。所以今日的佛教徒,凡是对民生经济有增益,对社会有增益的事业,都是全力而为,这就是人间佛教普利群生的具体表现。佛教的财富观是以劳动谋生,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这可以消解社会对物质财富的不正当的欲求和不正当的竞争,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诚信原则。
五、淡泊超脱去荣辱
佛教修持中的无我无法、淡泊人生的信念,也是有助于行者在面对人生厄运、挫折时,荣辱不惊,自我化解,从而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
这个超脱还包括对世俗政治争斗的超越。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中针对当时社会上对佛教“抗礼”“不敬”的责难,对佛教和世俗王权不同社会地位和功能作了论述:“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俗,迹同方内,故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遁世则宜高尚其迹。”“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候之位,亦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从慧远的上述论述中,我们是否可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不能要求宗教与世俗社会、政治完全同一。一方面,固然是“不依国主,不能弘法。”从佛教史上看,没有阿育王的支持,就不会有印度佛教的全盛时代,没有中国历代帝王的弘护,佛教也不能流布千年。政治权力完全有能力扶持一种宗教去取代另一种宗教。西藏佛教史上有“达磨灭佛”,汉地有“三武一宗灭佛”,都曾对佛教的存在造成很大的损害。但另一方面,宗教徒又毕竟与世俗不同,是“方外之宾”,如果完全与世俗社会同一,那也就不成为宗教了。
其次,作为宗教发挥它的社会功能方面,也是有其特殊性的“虽不处王候之位,亦已协契皇极”,不能要求它过于直接地参与社会政治,如果宗教组织过多或过于公开地介入政治,引入政治斗争中的功利和胜负动因,那就将损害宗教的功能及宗教在社会中超脱地位。佛教的这种超脱,可以置身于社会政治矛盾之外,以一种超然的第三者角度去调和、化解矛盾,其效果可能更好。
六、反哺报恩利社会
佛教有反哺报恩观念,要报四种恩:
一报父母恩:《戒经》中说:“孝名为戒……是世、出世问,莫不以孝为本也。”《佛说善生经》提出子女必须以“五事”来供奉父母。一是要为父母增添财物,这是孝养父母的物质保证。为了扶养子女,父母作了多少付出,子女成人独立了,理应为父母作点回报。二是要为父母分劳,尽量多担当一些家庭事务和劳作。三是要尽量满足父母的心愿,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四是不要随便违背父母的意愿。五是不能藏私,要尽自己的力量供奉父母。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很多节衣缩食、赡养父母的孝僧。
二报社会恩:印光大师曾说:“能与家庭,用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佛教对社会为这几个方面:一是教化人心,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二是扶贫救灾,困厄疏解,维护社会安定。佛教从事各种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活动,如救灾捐款,赈粮施粥,办养老院、残疾福利院,行医、施药,助学等,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可减轻国家负担,缓解下层群众的情绪。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佛教适应现代潮流,农禅并举,商禅并用,发展旅游业和各种文化事业,利教利国又利民。又能广泛联络海内外,招商引资,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五是促进中外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在平息调解国与国之问的矛盾和争斗,在发展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中,佛教都有大贡献,这也是佛教对构建和谐人类社会的贡献。
三报国家恩:过去也叫做报国主恩。世俗的国家,是出家人安身立命的地方,经论中
有“佛不自佛,唯王能立”,“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古印度有阿育王,方有佛教的兴盛,在中国历代也有许多帝王、国主大力弘布佛法。在社会主义时期,国家也对佛教予以保护和支持,江泽民在青海塔尔寺题词“护国利民”,这是对佛教的肯定,也是期望。佛教爱国爱教,为国家的繁荣安定,为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中国历史上多有爱国僧人,如两宋时期的大慧宗呆禅师提出了佛家的“忠义之心”,支持抗金而被秦桧流放十五年。又如近代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圆瑛大师等。正如人们常说的,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佛教也是如此,为庄严国土的建设而出力。
四为报师长恩:《佛说善生经》中有弟子服侍师长的“五事。”
佛教的回报中又有有财布施,法布施,而佛家的施报更强调施予者“不思回报”,是一种慈悲济世的崇高胸怀,如《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要在施者、被施者和所施上“三轮体空”,具有彻底的利他主义精神。
总之,佛教的施报,有利于构建佛教与世俗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有利于世俗社会本身的协调、安定、和谐。
七、净土社会达和谐
佛教的净土观即是佛家所理想的和谐社会。具体说有三类乐土:
1、地上乐土
佛教认为地上有四大州,人类所住的南瞻部州并不是理想社会,是灾难深重的五浊恶世。而从物质上看,北郁单越州是比较富足的:“郁单越人,发绀青色,长齐八指,人皆一类一形,无别形色……若有饥渴须饮食时,便自收取,不耕不种……若有四方人来,欲共同食,即为诸人具饭食,食终不尽……往寿千年,不增不减……于四天下中比余三州最上最妙最高最胜。”(《起世经》)这是一个平等自由,没有差别,富足长寿的理想社会。
而在由转论王出世的太平盛世是一个和谐社会:“人民丰乐,安稳无何怖畏,民户殷多……教人不杀,不与勿取,不行邪淫,实语正见……一切土地自然沃壤,郁茂滋液,譬如有人以苏油涂物……又此福德转轮圣王,为诸人民所爱敬,心常喜乐,如子爱父”。
2、天神乐园
“诸众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诸众生,生彼天时,身心欢豫,喜悦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胜色,年寿长远,安乐而住。”这个世界没有痛苦,没有饥饿,没有黑暗,众生长寿安乐,有种种特异功能,这是一种超人间的和谐世界。
3、佛国净土
而作为佛教的最高理想社会则是在净土宗的《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中,佛祖告诉舍利佛,在我们现在住的这个世界一直向西,经过十万亿个世界,就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是一个最理想的乐园,无论是外部的生活环境,还是人们的衣食住行,乃至人际关系一切都是尽如人意。这个世界有七重栏楣、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色莲花、七宝楼、七宝黄金地。微风吹动行树罗网,出微妙音乐,众鸟齐鸣,皆演法音,闻此等音声者,皆生念三宝之心。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正在那里带领信众们修行。学佛者只要能一心念佛,命终之后阿弥陀佛就会接引你到西方乐土。
作为佛教的理想社会又是与佛教的修证层次和道德提升相一致的,它可以是指一种外在的社会制度和实体,也可以是指主体的一种修证境界,如《坛经》所说的:“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三国时的康僧会提出了他的“仁道”观:“诸佛以仁为三界上宝,吾宁殒躯命,不去仁道。”[5]“王者为德仁法。帝精明即日月济等,后土询齐,乾坤合怀,众生皆如虚空,尔乃可为天下王耳。若违仁以残……岂可为天下王哉!”[6]“则天行仁,无残民命;无苟贪,困黎庶;尊老若亲,爱民若子;慎修佛戒,守道以死。”[7]这是说统治者不残杀人命,不贪婪盘剥人民,尊重老人如自已的亲长,爱民如子,谨慎地持守佛戒,这些也就是仁德。这样,只要“帝精明”就能使“日月济等,后土询齐,乾坤合怀”,而天下太平矣!“散出财宝,赈给贫困,恣民所欲;立佛寺庙,悬象烧香,饭诸沙门。身自六斋。如斯三年,四境宁坤,盗贱都息,五谷熟成,民无饥寒。”[8]只要做到了这些方面,那么就会“天下归仁”:“邻国困民归化,首尾犹众川之归海,宿怨都然拜表称臣,贡献相衔;贼寇尚仁,偷贼竞施;干戈戢藏,囹圄毁矣。”[9]
这是佛家所追求的风调雨顺,物产富饶,人民富足、社会安定的和谐世界。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弘发佛家七观的利益思想,必将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
注释:
[1] 《奉法要》,石峻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卷1,第16页。
[2]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9页。
[3] 《镡津文集》卷8。
[4] 转引自李向平《和合为尚——佛教和平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5] 《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6] 《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7] 《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8] 《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9] 《六度极经·戒度无极章)。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