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呼吁“和谐世界”的文化底蕴
叶小文:呼吁“和谐世界”的文化底蕴
作者: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小文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也呼吁建设“和谐世界”。
这是“内和乃求外顺,内和必致外和”的逻辑延伸,是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发自内心的“千年一叹”。
这文化底蕴中,就包括中国佛教的“从心开始”,道家的“以道相通”,儒学的“以礼相待”。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是去年在浙江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佛教认为只有内心的平和与安定,才有外在的和谐与安宁。内有不和不平的心因,外有不平不和的事缘,相互影响,推波助澜。因而力求“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倡导“心灵环保”。这种“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的“内心”与“天下”的关联,来自佛教的“缘起论”,因缘乃“和”,人世皆有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互相依存,密切关联,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也来自佛教的“平等观”,平等致“和”,“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于诸众生,视若自己”,平等才能慈悲为怀,理解宽容,“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和谐世界,以道相通”––是即将在陕西和香港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的主题。“道”被视为基本规律、必由之路、生命力与精气神。而“道”之要在“通”,通则包容,容则和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道家之“和”,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慈爱和同、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和而常通、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处事哲学、人生理念和社会理想,即所谓“太和万物”。“道”与“德”紧密相联,“以道相通”,就要“以德相求”:要以德为本、以德为行,抑恶扬善、上善若水,孝敬父母、敬老恤孤,施药治病、怜贫悯疾,助人为乐、助学兴教,谦虚谨慎、慈俭济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劳动自养、自食其力,淡泊名利、和光同尘。
“和谐世界,以礼相待”––则是儒家一整套学说的主题。“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人以礼相待,家家以礼相待,社会以礼相待,国国以礼相待,人心则可欣然懿美,家庭则可怡然和睦,社会则可井然有序,世界则可安然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之“和”博大精深,不仅限于儒释道三家。早在三千多年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和”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和谐世界”的呼喊,来自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自觉。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吸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努力发掘与弘扬中华文化和谐、包容的理念,广泛吸纳世界各其他民族的智慧,可以为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提供文化的底蕴、自信和支撑。举办“国际道德经论坛”正是这个努力中的一步。论坛组委会展开了广泛的征文活动,并准备结集出版。文集围绕着“和谐世界,以道相通”的主题,从四个分议题全面深入地探究了《道德经》的深广智慧,集中展示了当今世界对《道德经》进行研究领悟的最新成果。“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赴后薪”。愿各位有识之士继续发掘《道德经》的智慧,把中华文化中最为深邃、这个世界最为需要的和谐智慧和理念,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为自然提供生态之道、为人际提供相处之道,为世界提供和谐之道。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