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嵩思想与宋代佛教的儒化
契嵩思想与宋代佛教的儒化
[ 作者:陈钟楠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
【文献属性】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契嵩思想与宋代佛教的儒化
【文章作者】陈钟楠
【指导教师】王德忠
【英文关键词】Qi Song;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Confucianization of Buddhism;
【中文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历史最久的一支。它虽然产生于印度,却辉煌于中国。佛教向中国化的转变,早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之日起,便拉开了序幕。在密切配合不同社会时代需要的宗旨下,佛教不断地调整充实、改变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使其最终得以在中国社会生根发展,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支。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印度佛教中国化最终完成的时代。这当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便是佛教在改变修行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理论儒学化的转变。
本文便是以北宋著名禅僧契嵩的儒佛一体思想为切入点,论证两宋时期中国佛教儒学化的历史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全篇论文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简述自东汉以来佛教向儒学转化的历史源流。
第二部分:通过对明教大师契嵩儒佛一体思想的阐释,进一步论证宋代佛教儒化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契嵩儒佛一体思想对宋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英文摘要】Concerning three kinds of religions in the world. Buddhism has the longest history. Though it was in India that Buddhism came into being, it became glorious in China. As early as 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Han Dynasties when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began the Chinese stylization. Aiming at meeting the various demands for changing ages, Buddhism has been adjusting its form and replerishing its content. As a result, it finally took root and becam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Chinese culture. The So...
--------------------------------------------------------------------------------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5
目录 5-6
引言 6-7
一、 契嵩儒佛一体思想的形成 7-15
1. 佛教儒化的历史源流 7-11
(1) 儒家排佛 7-8
(2) 佛家自辩 8-9
(3) 儒佛融合 9-11
2. 宋初士大夫排佛浪潮的兴起 11-12
3. 契嵩的传法生涯 12-15
二、 契嵩的儒佛一体思想 15-22
1. 世善不同,同归于治 16-17
2. 佛心、圣心、百家之心,同出一心 17-20
3. 孝出于善,是为戒之发端 20-22
(1) 孝为宇宙的根本 20-21
(2) 孝为善本,孝在戒先 21
(3) 大孝和小孝 21
(4) 三年心丧 21-22
三、 契嵩理论之影响 22-31
1. 《禅林宝训》的出现 23
2. 大慧宗杲与“忠义之心 23-26
3. “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 26-29
(1) “公案”的出现 27-28
(2) “灯录”和“语录”的编撰 28-29
4. 入世的佛教 29-31
结语 31-33
注释 33-36
参考文献 36-38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