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弘法交流>>正文内容

玄奘——中国名僧,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典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氏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中国名僧,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典型
  (越南) 越南社会科学院 黄氏诗
  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全球性的不同文化的共同繁荣,由此我们可以互相联系、分享异质文化,构建和谐的世界。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保存、丰富我们自身的文化价值,保持我们自身的整体性,以免在全球化时代丧失自我。对我们大家而言,“反思过去,以获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条公认的快捷方式,就此而言,玄奘(596 664)即是一位典型的高僧。
  对中国及世界上的佛教徒而言,玄奘早已成为公元7世纪的一个典型事例,为我们指明,在面对世界上其他文化全面增长、发展的同时,如何繁荣我们自身的文化。
  首先,作为一位和平的使者,玄奘充分发掘了佛教徒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正面角色,即对别国人民的价值观(风俗、道德伦理、教育、宗教,及涉及其传统的形形色色事项)予以充分的尊重,由此,在没有外部力量的情况下,他前往印度求取原生态佛经,克服了途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困难、危险及挑战。他为保持两个“超级大国”的相互理解贡献出他自身的力量。他的业绩也为佛教持续不断地丰富中国文化铺平了道路。
  其次,作为智能的使者,玄奘认识到当时中国(指唐朝)佛教的缺憾。尽管当时中国佛教已达到公认的巅峰状态,但玄奘对这种现状并不满意,而且从没有放弃其努力。他被称为三藏法师。不过,作为一个佛学家,他更想竭力了解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权威经典文本中,所隐含的全面而彻底的印度思想与智能。为了保存这些经典,他竭尽全能,以便于印度、中国乃至全世界佛教的更好地延续及进一步发展。为了学习、收集原文(巴利文、梵文)的佛教经典,他至少花费了17个年头,然后将这些经典带到中国。回国后的14年里,他将其中的大部分经典翻译成汉文,并作出注释。后来,他的翻译原则不仅应用于梵文翻译,而且应用于其他语种的翻译,不仅用于宗教经典的翻译,且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
  作为中国佛教徒的一位智能的代表人物,玄奘还把中国著名的《道德经》译成梵语,将它介绍给印度国王迦摩缕波①。作为一位佛教哲学家,玄奘非常欣赏瑜伽行经典中,有关佛教认识论的“八识”哲学,这是佛教哲学中最根本的论题之一。他关于佛教认识论的名著——《八识规矩颂》②,已被公认为瑜伽行者训练自我心灵、思想与意识,获得最终即内心解脱的教科书。现在,如何控制个人的心灵、思想与意识,仍然是哲学心理学上的一大问题,佛教徒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现代社会相关人员的培训大有裨益。
  其三,作为宗教与文化的使者,玄奘已成为公元5至8世纪期间162位中国求法僧中,首当其冲的人物,被铭记在印度历史上③。
  作为一位宗教使者,玄奘穿越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行程达50000余里。不管在何时何地,但凡他参礼过的宗教与文化胜迹,他对那儿的风俗与传统都给予特别的关注,并在获得当地人的全面解释后,作出详细而生动的记录。到目前为止,对世界上那些意欲了解当时印度文化、宗教历史的朝圣者与研究者而言,他的这些记录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具有多重参考价值的文献。
  作为一位文化使者,玄奘充分利用殷勤友好的当地政府部门所安排的文化与宗教集会,对印度宗教与传统尽可能作更为精细的领悟。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地表达出自己的友好目的,即学习印度文化与宗教,尤其是佛教方面的真谛。玄奘所取得最大成就还在于,他基于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的文化交流,通过保存、传播与发展等方式,丰富了中国与印度的宗教(佛教),以及两个国家的文化。
  我们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建构一种异彩纷呈的全球性和谐文化,这自然包括每种特定文化中的丰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宗教。因此,相互之间的理解、言语的传译、相互的尊重将成我们和平交往中共同的心灵语言,这种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国与印度之间,亦适用于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之间,这就是玄奘法师为我们当代人提供的一个成功范例。
  我们来自越南,我们同样把玄奘看作一个典型的范例,为的是我们与印度、中国这两个伟大而具有久远传统的国度进行文化交流,以丰富我们的历史与开创美好的未来。事实上,在我们国家,儒教、道教与佛教一直被视作三种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这是我们从邻国中逐步学到的。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希望,我们彼此之间能够展开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现代性挑战。
  (周广荣译)
  ① 释明周比丘.玄奘——朝圣者与学者。西贡.梵行大学出版社,1996:121—122.
  ② 唐代三藏法师玄奘《八识规矩颂》,雷诺·爱普斯坦译注,1986。
  ③ 了.C西姆哈特立教授.在第16届国际玄奘研究大会上的讲话,1994,渑池市,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