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
宋元明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
宋元明时期,道教对佛教、儒学的吸收已进入全面融会贯通的阶段,“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比比皆是,且出现了以倡“三教合一”为宗旨的新道派,表明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已经发展成型。
关键词:宋元明时期 道教 三教合一
作者唐大潮,1956年生,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是逐步明晰和成熟起来的。就宋元明时期的道教经典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来看,“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比比皆是,且这一时期所出现的新道派,基本上都具有倡导“三教合一”的特点。本文试对此时期的道教“三教合一”思想作一点探讨。
北宋内丹家张伯端在《悟真篇》序言中说:“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有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仲尼极臻乎性命之奥也。”又说:“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不能混一而同归矣。”①正是从此观点出发,他在其内丹理论中,既吸收儒家性命之说,又吸取佛教禅法,认为性、命必须双修,只修性而不修命,就不能“顿超彼岸”。张伯端非常明确地将合一三教的思想贯穿于内丹修炼法则之中,谓:“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②张伯端的三教合一思想和内丹理论,被其后的南宗祖师及弟子们全部继承,并赋予了更多的儒、释内容。
南宗四祖陈楠主张佛、道不二,他说:“人若晓得《金刚》、《圆觉》二经,则金丹之义自明,何必分别老、释之异同哉!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何况人人俱足,个个圆成。正所谓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阃透长安。”③南宗五祖白玉蟾,继续高扬“三
注解:
①《道藏》第2册第973页。
②《道藏》第2册第1030页。
③《修真辩惑论》,《道藏》第4册第618页。
教合一”的旗帜,谓:“三教异门,源同一也。”①“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②他还把内丹理论与儒学、佛学联系起来,以说明“天下无二道”。他说:“大修炼金丹之旨,……炼形以养神,明心以合道,皆一意也。……以此理而质之儒书则一也;以此理而质之佛典则一也。所以天下无二道也。”③对于比较儒、释、道高低的观点,白玉蟾批驳道:“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儒门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大成至圣,岂辨高低?……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④完全泯灭了三家的界限。
南宋还有许多主三教合一的道教徒和经书,如:《道枢》的作者曾糙,《金丹直指》的作者周无所住,《文始经言外旨》的作者陈显微,希微子王夷等。《道枢》卷三《碎金篇》题下注曰:“漆园之玄,竺乾之空,均乎正心,与儒同功。”又言:“晁文元公曰:教岂有异哉,吾尝贯三教为一焉。……施肩吾既闻道而著《三住铭》曰:心常御气,气与神合。竺乾氏为圆觉之说,口心息相依,息调心净,吾观其理殊同归欤。”⑤《金丹直指》说:“教虽分三,道则一也。”⑥并对主张三教互异的观点作了辩驳,说:“学者根器不等,闻见浅深,各宗其宗,互相是非,皆失其本,殊不知一身本具三教。儒指两教为异端,则自昧本真。岂知无始以来,含一统而无遗哉!故三教皆可入道,特患不得其门而入,有能透彻释、老,岂谓孔圣异哉!”⑦王夷在《文始经言外旨·序》中说:“愚闻三教鼎立于天地间,如三光在天,相须为明,不可偏废也。”⑧《文始经言外旨》在讲“空”、“无我”、“心”、“性”、“道”、“五常”等时,无不是把佛理、道论、儒学相杂糅,谓:“三教圣人皆主张无意,而不主张无心。”⑨“三教圣人发明性真,如出一口。”⑩夏宗禹说:“三教殊途同归,妄者自生分别。”⑾萧应叟谓:“三教皆由心地发明,儒曰存心,仙曰修心,佛曰明心。……无非令人淑此以复其善。”⑿
金初北方相继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无不是以“三教合一”为特征。
由萧抱珍创立的“太一道”,由于历史资料较少,因而此派的教理教义不很清楚,但是,从现存资料来看,它仍是具有浓厚的三教合一特征。这个道派的道士必须出家,宫观称庵,墓称塔。王恽《秋涧集》卷四十七《太一二代度师赠嗣教重明真人萧公行状》提到,门人李悟真问:“何为仙道?”萧道熙答云:“做仙佛不难,只依一‘弱’字
注解:
①《道法九要序》,《道藏》第28册第677页。
②《鸣鹤余音》卷3,《道藏》第24册第270页。
③《谢张紫阳书》,《道藏》第4册第625页。
④《鸣鹤余音》卷3,《道藏》第24册第270页。
⑤《道藏》第20册第617—618页。
⑥《道藏》第24册第91页。
⑦《道藏》第24册第91页。
⑧《道藏》第14册第690页。
⑨《道藏》第14册第713页。
⑩《道藏》第14册第715页。
⑾《黄帝阴符经讲义·三教归一图说》,《道藏》第2册第732页。
⑿《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4,《道藏》第2册第374页。
便是耳,曰‘弱者道之用’也。”①以成仙成佛相提并论,透露出佛、道一致的思想。《秋涧集》卷六十一《太一三代度师先考王君墓表》又说:“太一教法,专以笃人伦、翊世教为本。”②反映了与儒家思想相契合的一面。
由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教”,据宋濂《文宪集》卷二十八《书刘真人事》载,该派教义和规戒为:“一日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日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日除邪淫,守清静;四日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日毋事博弈,毋习盗窃;六日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日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日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③在修行方面,不言飞升炼化之术,长生久视之事。可以看出,这个道派乃是以《老子》为基础,吸收儒学和佛教思想,其教义和戒规的核心是教人清静无为,柔弱谦下,知足守贫;教人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属于儒家道德规范,并以佛教的五戒律己劝人。
由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其三教合一思想犹为鲜明。王重阳在立教之初就以三教之名建立“五会”,以“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立教宗旨,教人诵《般若心经》、《道德经》、《清静经》和《孝经》。其关于三教合一的言论颇多,如:“儒
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④“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⑤“满坐谈开三教语,一杯传透四时春。”⑥“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归一,无二无三。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也。”⑦在成仙信仰和修炼理论上,放弃肉体成仙,强调性的修炼,追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王重阳的这种思想,被他的弟子及全真道徒们全面继承,并加以发展,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从理论上乃至实践上加以融会贯通。如马钰《赠李大乘兼呈净公长老》诗云:“虽有儒生为益友,不成三教不团圆。”⑧《丹阳真人语录》称他“在东牟道上行,僧道往来者,识与不识,必先致拜”⑨。谭处端《水云集》卷上《三教》云:“三教由来总一家,道禅清静不相差。”⑩刘处玄《仙乐集》卷五《上敬奉三教道众并述怀》云:“三教归一,弗论道禅。”⑾丘处机谓:“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⑿并根据王重阳“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⒀的观点,提出“推穷三教,诱化群生”⒁。在《长春真人规榜》中要求全真道士
注解:
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0册第62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0册第794页。
③《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4册第456页。
④《重阳全真集》卷1,《道藏》第25册第693页。
⑤《重阳全真集》卷1,《道藏》第25册第696页。
⑥《重阳全真集》卷1,《道藏》第25册第697页。
⑦《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道藏》第25册第802页。
⑧《洞玄金玉集》卷3,《道藏》第25册第580页。
⑨《道藏》第23册第701页。
⑩《道藏》第25册第849页。
⑾《道藏》第25册第438页。
⑿《硒溪集》卷1,《道藏》第25册第815页。
⒀《金莲正宗仙源像传》,《道藏》第3册第372页。
⒁《硒溪集》卷5,《道藏》第25册第835页。
“欲见三教门人,须当平待,不得怠慢”。丘处机也主张抛弃肉体,并谓:“天命已定,由人乎哉!”①这显然是来自儒家的“天命观”。他还以“清心寡欲为要”来回答成吉思汗问长生久视,以“敬天爱民为本”来回答成吉思汗问为治之方②。七真的徒裔继续高唱三教平等、三教同源一致。王丹桂《草堂集·咏三教》谓三教“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③。侯善渊《上清太玄集》卷八《刘老仙问三教归一》云:“老子如来孔圣同,世人不晓斗争风,假名三教云何异?总返苍苍一太空。”④尹志平《葆光集》卷中《劝世》云:“道显清虚妙,释明智慧深,仲尼仁义古通今,三圣一般心。”⑤
除全真门人外,其他道士主三教合一说的也非常多,如:由南宗转入全真的李道纯,其《中和集》就是一部全面融合三教的道教理论著作,他说:“《易》云:原始返终,则知死生之说。丹书云:父母未生已前,是金丹之基。释云:未有此身,性在何处?以此求之,三教入处只要原其始,自知其终。”⑥“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⑦“释氏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于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道教曰:念头不动处谓之中。此道教之中也。此乃三教只用一个中也。”⑧“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⑨“太极”、“静定”、“中”、“虚”都是三教共传的。李道纯还通过解答释、道可以断轮回、出生死,学儒可以尽人伦、不可了生死的问题,以及释氏涅槃,道家脱胎,三教间似有差别的问题,以说明三教一理。他说:“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且如羲皇初画《易》之时,体天设教,以道化人,未尝有三教之分。故曰: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两心。”⑩又说:“涅槃与脱胎,只是一个道理。脱胎者,脱去凡胎也,岂非涅槃乎?如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即抱本归虚,与释氏归空一理,无差别也。……且如佛云真空,儒曰无为,道曰自然,皆抱本还原,与太虚同体也。”⑾因此,“道释儒三
注解:
①《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下,《道藏》第34册第496页。
②《元史》卷202《释老传》,第15册第4524—4525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③《道藏》第25册第481页。
④《道藏》第23册第806页。
⑤《道藏》第25册第520页。
⑥《中和集》卷3,《道藏》第4册第496页。
⑦《中和集》卷1,《道藏》第4册第482页。
⑧《清庵莹蟾子语录》卷6,《道藏》第23册第754页
⑨《中和集》卷4,《道藏》第4册第506页。
⑩《中和集》卷3,《道藏》第4册第493页。
⑾《中和集》卷3,《道藏》第4册第496—497页。
教,名殊理不殊”①。总之,李道纯在阐述其主张时,或引儒、释之理证道,或引儒、道之理证释,或引释、道之理证儒。他毫不隐讳地说:“引儒释之理证道”,就是为了要“使学者知三教本一,不生二见”②。杜道坚作《中和集叙》亦云:“道之有物混成,儒之中和育物,释之指心见性,此皆同王(疑当作“工”)异曲,咸自太极中来。”③
陈致虚也是一个以主张三教合一著称的道士,在解答弟子关于道是一还是三的问题时,他说:“天下无二道也。昔者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老子曰:万物得一以生。佛祖云:万法归一。是以谓三教之道,一者也。圣人无两心。佛则云:明心见性。儒则云:正心诚意。道则云:澄其心而神自清。语殊而心同,是三教之道惟一心而已。……当知此心乃性命之原也,是《中庸》云:天命之谓性。《大道歌》云:神是性兮羔是命。达磨西来,直指明心,见性成佛。是三教之道,皆当明性与命也。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六祖教旨示云:日与月对,阴与阳对。是三教之道,不出于阴阳二物之外也。孔子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佛云:无上真实,不妄之门。是云三教各门而同归者也。是以教虽分三,而道则一也。”④认为儒、释、道三家皆言“一”,故天下没有“二道”;皆论
“心”,故此道应从心上下手;然后将三家之言归于性命、阴阳等丹道常用的概念,从而把儒、释、道的教旨都“阐释”成金丹大道。其曰:“孔子与佛皆明此道,非别有一道也。……即金丹之道也,佛云摩尼,儒语仁义,道曰金丹。”⑤他还直接以金丹铅汞之说来统合三教,云:“禅与性合,以十制铅也;金木相投,以铅伏汞也;仁与义施,以直养羔也。故一阴一阳,《易》之道也;离宫修定,禅之宗也;水府求玄,丹之府也。名虽分三,道惟一尔。”⑥从上面的言论可以看出,陈致虚尽力牵合儒书佛典来证成其事,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这种“六经注我”的解释方式,既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缺点。
牧常晁的三教合一思想更为彻底,其《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首列“三教同元图”,以图的直观形式表达他的三教合一思想。他说,儒、道、释三家的关系,如同“兄弟三人同一父母所生,不幸父母早世(当作“逝”),兄弟离流他国。及其长也,承嗣三家,各变其姓氏”⑦。他在阐述三教合一思想时,以“太极”这一概念来统三教,谓:“夫三家者,同一太极,共一性理,鼎立于华夷之间,均以教育为心也。”⑧“释氏用之以化天下,复本性:老氏用之以化天下,复元炁:儒氏用之以化天下,复元命。”⑨又说:“儒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治天下:老氏养之以太极,用之以存形神;释氏养之以太
注解:
①《中和集》卷6,《道藏》第4册第520页。
②《三天易髓》,《道藏》第4册第527页。
③《道藏》第4册第482页。
④《金丹大要》卷7,《藏外道书》第9册第98页。
⑤《金丹大要》卷1,《藏外道书》第9册第10页。
⑥《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卷中,《藏外道书》第9册第258页。
⑦《道藏》第23册第913页。
⑧同上。
⑨《道藏》第23册第915页。
极,用之以齐生死。”①又以“三心”来会三教,说:“儒曰正心,佛曰明心,老曰虚心。……设曰三心,实一理也。”②又以“中庸”、“常住”、“真常”以通三教,谓:“夫中庸,儒者之极道也:常住,释氏之极道也;真常,太上之极道也。因时有古今,道有升降,故体同用异也,非圣人命理之所以殊焉。”③故他的结论是:“释即道也,道即儒也。……圣人之理一而已矣,非有浅深之间哉!”三教的差别只在于“用之于天下,特施设之不同也”④所以,“三教不须相抵忤,一元必竟本和同。诗书固是人伦主,释老能参造化功。个里休论非与是,一家门户万家通”⑤。
南宋高宗时期,还出现了一个名为“净明道”,又被称为“净明忠孝道”的新道派,该派著名代表人物为宋末元初人刘玉。《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说:“先生之学,本于正心诚意而见于真践实履。……于三教之旨,了然解悟而以老氏为宗。”⑥刘玉本人谓其宗旨是:“别无他说,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但世儒习闻此语烂熟了,多是忽略过去,此间却务真践实履。”⑦当有人问他“世间只存儒教可不可以”时,他回答说:“是何言欤?若二氏之教可灭,则天灭之久矣,何至今日?……仙佛自是累劫修积大福大德之人,于救世护生不可谓之无功,未庸轻议之也。”⑧因此,故谓:“太上之净明,夫子之忠恕,瞿昙之大乘,同此一也。”⑨
明初的道士中,少有影响的道教理论家,但就是在寥寥可数的几个理论家中,也可看到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轨迹。如:原阳子赵宜真说:“三教同开道义门,心心相契共谁论?如何则被游尘隔,未信涵天宝鉴昏。”⑩混然子王道渊在《还真集》卷中以“惩忿窒欲”的观点来阐释他的三教合一思想,谓惩忿窒欲“在丹家则为取坎填离、水火既济之理;在禅家则为回光返照、转物情空之理:在儒家则谓克己复礼、正心诚意之理。以此论之,三教道同而名异,其实不离乎一心之妙也。是以天地无二道,圣人无两心。”11王道渊还以“三教一理”为题进行阐发,说:“道曰金丹,儒曰太极,释曰玄珠,绍E教之道,本来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阖辟机关,抽添运用,返照回光复本初。休分别,那些儿妙处,无字称呼。……五气朝元,五常合一,五眼圆明烁太虚。仙儒佛,派殊而理一,到底同途。”12不仅如此,他还将儒家的“五常”、“忠孝”纳入其理论中,作为体道的根本。无垢子何道全也认为,儒、道、释虽然在形貌上有所差
注解:
①《道藏》第23册第936页。
②《道藏》第23册第937页。
③《道藏》第23册第915页。
④《道藏》第23册第916页。
⑤《道藏》第23册第954页。
⑥《净明忠孝全书》卷1,《道藏》第24册第631页。
⑦《净明忠孝全书》卷3,《道藏》第24册第635页。
⑧《净明忠孝全书》卷4,《道藏》第24册第642—643页
⑨《净明忠孝全书》卷5,《道藏》第24册第645页。
⑩《原阳子法语》卷下,《道藏》第24册第86页。
11《道藏》第24册第104页。
12《还真集》卷下,《道藏》第24册第120页。
别,但从根源上看却是一个,他说:“道冠儒履释袈裟,三教从来总一家。红莲白藕青荷叶,绿竹黄鞭紫笋芽。虽然形服难相似,其实根源本不差。大道真空元不二,一树岂放两般花。”①
明初最著名的道士为全真道士张三丰和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张三丰对三教合一思想的阐述很有特点,他自谓:“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平充论之曰: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讲各的妙处,合讲合的好处,何必口舌是非哉!夫道者,无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已矣。”②在《大道论·下篇》又说:“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此道原于性,本于命。”③以“性命”之说把三家统一了起来。又谓:“虚无者,老、释同传之旨也。……孔子毋我,颜子斋心,虽儒家尚如是也,况尔等乎?”④将“虚无”作为儒、道、释同传之旨。张三丰还以“正”、“邪”为标准来区分天下之教,他认为:所谓儒、释、道三教之分,仅仅是由于创始人的不同而异名,并不是真正有三教之别,“古今有两教,无三教。奚有两教?曰正曰邪。奚无三教?惟一惟道。……盖自有孔老牟尼,乃至有孔老牟尼;虽至有孔老牟尼,仍非有孔老牟尼。孔固儒也,老固道也,牟尼固释也,然有所分,故究无所分,故以无所分,故必有所合。故不孔亦不老,不老亦不牟尼,牟尼、孔、老皆名曰道。孔之绝四,老之抱
一,牟尼之空五,皆修己也。孔之仁民,老之济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彼世人之别为孔老牟尼者,盖以名分,不察实也:抑以形分,不按理也。……孔老牟尼皆古圣人。圣人之教以正为教,若非正教,是名邪教。儒家杨墨,道家方士,释家妖僧,亦三教也,虽分三教,仍一邪也。是故分三教者愚,分邪正者智”⑤。故此,“学真道之人,无分三教。只要敬重灵药,结为灵丹,则养性存神,见性定神,炼性调神,三教皆合一宗也”⑥。张三丰以“正”、“邪”作为区分三教的观点,在他之前还没有人明确提过,此后明清之际的道教徒们则继承了他的这个观点,并加以发挥。张三丰还在他的丹道理论中大量摄入佛理,其,《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就是专以佛理来谈内丹修炼。总而言之,把三教圣人相提并论,将三教经书平等对待,大讲“忠孝”、“行善惩恶”、“修身治国”,是张三丰理论的突出表现。
明初正一道天师张宇初也极力阐发三教合一思想。《岘泉集》序言称他“贯综三氏,融为一涂”⑦。张宇初认为:“学之大本,存乎性命道德而已矣。大心统性情,而性禀天命之所赋也。四时五行、庶类万化莫不出乎命,四端五典、万物万事莫不具乎
注解:
①《随机应化录》卷下,《道藏》第24册第139页。
②《张三丰先生全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466页。
③《张三丰先生全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468页。
④《张三丰先生全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522页。
⑤《张三丰先生全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516—517页
⑥《张三丰先生全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538页。
⑦《道藏》第33册第180页。
性。然而万殊一本,其理未尝不一焉。”①因此,“孔李殊途,道本同源”②。他认为道教,特别是正一道也是性命之学,无论是儒、释、道,还是诸子百家,都是以“心”为统率的,说:“近世以禅为性宗,道为命宗,全真为性命双修,正一则惟习科教。孰知学道之本,非性命二事而何?虽科教之设亦惟性命之学而已。若夫修己利人,济幽度显,非明性命根基,曷得功行全备。”③又说:“天地之道,其为物不二,在孔孟曰仁义,在释迦曰圆觉,在庄列曰虚无,在荀杨曰权衡,在班马曰文词,流而为千工百艺,不离寸心,特殊途同归,万殊一本也。”④张宇初还要求道徒们,“凡系本宗科典经书、斋醮道法、词意榜语,必当贯熟该通,潜心究竟,出处语默,修习为常。行有余力,若儒之性理,释之禅宗,更能融通一贯,犹为上士”⑤。可见,张宇初实际上是把儒、释、道三教合一作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从宋至明初,以劝人向善为鹄的,融合了三教伦理道德思想的《劝善书》和《功过格》大量流行于社会。它们以儒家的“天人感应说”,道教的“积善销恶说”和“承负说”,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为理论依据,广泛宣扬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佛、道二教的宗教伦理思想,劝人们行儒释道三家所倡扬的“善”,戒三家所认为的“恶”。《劝善书》和《功过格》的最大特点是儒、释、道三教在道德观念上的高度统一,而其基点则是儒家的“三纲五常”。例如,《警世功过格》谓:“心者,万善之源,而百行之所由出也。儒曰正心,道曰存心,释曰明心。心正则不乱,心存则不放,心明则不蔽,三教一理也。”⑥又谓:“求心之道无他,屏诸幻想,除诸恶念,独置力于伦常而已。盖屏诸幻想则心存,除诸恶念则心明,置力于伦常则心正而不乱,圣贤仙佛不外是矣。”⑦这样,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也逐渐向社会推及。
综上可见,宋元明时期的道教对佛教、儒学的吸收已进入全面融会贯通的阶段,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已经发展成型,在社会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 于光)
注解:
①《岘泉集》卷4,《道藏》第33册第230页。
②《岘泉集》卷5,《道藏》第33册第236页。
③《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48页。
④《岘泉集》卷7,《道藏》第33册第244页。
⑤《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51页。
⑥《藏外道书》第12册第71页。
⑦《藏外道书》第12册第71页。
摘自:《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01期 作者:唐大潮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