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丛林管理>>正文内容

张元隆:佛法的安心之道——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8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元隆 (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前 言

  本文尝试从佛法的角度,初步探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如何运用佛法协助现代人舒解压力,消融烦恼,进而探索生命意义,寻求安心之道,虽然缘起是在非营利机构的管理中使用,但对包含宗教师在内的广大社会民众,应该具有相同的参考价值。前美国慈氏学苑院长智中法师,近年来领导团队,研究佛法在谘商与身心上的运用,并跨领域结合心理、社会、哲学、医学等专业学科,临床实证,颇具成效也相当受到欢迎。欣逢世界佛教论坛,首次举办,承蒙主办单位盛情,法师特嘱代为撰文,分享相关经验,就教诸上善人,除了表示对大会的感谢,对论坛的高度重视与期待以外,也藉之抛砖引玉,邀请当代三宝弟子们,共同深入经藏,让佛法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具体的功能,利益更多的众生。

  二、 佛法的定义与运用

  佛的出家、成道、转法轮,唯一的目的,无非为了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说“引导众生离苦得乐,就是佛法的目的”。可以从佛法中,寻求安身立命,安心安业的应对良方,尤其对佛教团体而言,若不坚定三宝信仰,从佛法中寻求解决之道,其他又有什么是足以依靠的呢?进一步而言,佛法对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帮助,也提供了佛教团体与宗教师,可以对包含信徒与非信徒在内的广大民众,给予宗教和社会关怀的最佳工具与桥梁。

  “佛法”,为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其义为觉者。法是梵语达磨的义译,精确的定义是轨持,即不变的轨律。佛与法的缀合语,应解说为佛的法。本来,法是“非佛作亦非余人作”的;本来如此而被称为“法性法尔”的;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而被称为“法性、法住、法界”的。这常遍的轨律,何以要称为佛法?因为这是由于释迦牟尼佛的创见,而后才流行人间的;“佛为法本,法由佛出”,所以称之为佛法。

  而从藏经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几种对佛法的说明:

  其一,“遍能任持,唯意境性;故名为法。”

  第二种说明法的范围是“法者:略有十二种。谓契经等、十二分教。”佛法的内容,包含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也就是所有佛经的内容。

  其三,“此中法者。当知宣说名句文身 ”,名句文身是印度佛典中之文法用语。原本包含世俗在内,一切文字音声可描述的知识,或都可通称为法,但佛法就专指佛所宣说的法。

  第四,深一层说明法是心识所知的境界,“法,谓轨持” ,轨持的意思是:“轨生他解,任持自性”。

  其五简单而概括地说,包含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中观、戒定慧三学、闻思修三慧等等佛教根本法义,都是佛法的内容。

  上述佛法的内容,从一般人生的基础角度来看,不外乎规范身心,净化身心,达到身心解脱自在。信佛学佛,不是向外追求(物欲与神力救济),而是从自己身心的修治出发,实现自利与利他的理想。佛法不是虚玄莫测的理论,神奇怪僻的行为;佛所开示的是一般人所能知能行的。所以对社会大众而言,未必一定要理解高深的佛法,但人人都可以透过佛教宗教师的导引,运用佛法解决生活的种种问题,帮助提升生命的质量。此即一系列佛法的安心之道,次序上第一步应从纾解日常生活的种种压力开始做起,对现代人较为实用而速效。

  四、压力与现代生活

  远自洪荒时代,原始人就会因应付各种生活上的改变而产生压力,但那只是发生在他们生命受到威胁时,或是与猛兽抟斗、逃命,或是因为食物的需求,或是遇到自然灾害、气侯变化而需要作种种应对或迁移。

  反观现代人的生活,生命并没有受到威胁,却时时充满压力,而且原因并不单纯。随着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多元而混淆的价值系统、复杂的人际关系、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使得许多现代人在不断地与时间、体力、工作量、新的知识与科技赛跑的过程中,疲于奔命。生活中每个层面几乎时时都会改变,工作、家庭、亲人、社会,无一幸免。生活一天天愈益复杂,而各种改变一波波无情地涌上来,伴随着带给人们无尽的压力。更挤的环境、更多的选择及诱惑、更高的要求、更快的脚步,个人必须面对而且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情境,就像一种永无止境供给予需求的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压力也有其正面的意义,那就是身体的示警功能。压力,常常透过身体、情绪警告我们。有时可能是身体盼望呵护的警讯,甚至是生命渴求重新定位。这种警讯所衍生的戒慎恐惧心理,要求我们停下来,留神步步逼近的危机,探索自己的身心,为自己的未来重新规划定位;这是促进个人成长的良机,甚至可能因此挽救了健康与生命。

  五、 从佛法的角度看压力

  我们可以说“压力是单位面积上(心智)所受(压力源)之力”。压力源(Stressor)是引发压力之情境,除了来自于外境的变化无常、无法掌控,主要是自己的无明(根本烦恼)与情绪(随烦恼)所引起。

  根本烦恼有六者:一贪、二、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侨、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其中十三不信、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也就是忙(心亡)与急躁,是最常见的通病。

  受力之单位面积则是:心力与智慧。心力即堪能性,包括了意志力、忍耐力、念力、专注力、觉察力;智慧则是依于理性思维后之抉择与行动,包括正见、正观、如实知、正思维、抉择判断。而在佛教的训练当中,修止可得定心,修观可得智慧,因此佛教的修行可大幅提升对压力的耐受程度。

  有时压力的来源只是自己既定的想法而没有其他的理由,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目。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压力绝对不是来自外境,而多数是自己给自己的。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无常的道理,但是在心理上却对无常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厌恶感。人们想要的是常、是永恒、是期待永远不变的安全感。大部分人深信可以掌控外境,可以得到常,于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去加强那份来抵挡无常、抵挡不可意、保住可意的力量,而继续执著永恒,这些都将使身心疲累不堪,永无止境。

  压力来自烦恼所引发的爱欲情绪,多数人只想加强那份掌控外境、抵挡无常的执著,于是渴望得到没有的,或已有的想要得到更多,以及想要去除不合自己期待的、自己不喜欢的;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而失去后又引起忧恼,这些都是苦的根源。由于承受力量的心智不足,便形成了压力,由于心智不足又再引发烦恼情绪,成为新的压力源,如此恶性循环,压力当然越来越大。

  唯有依于佛法,反求诸已。心改变,即是正报的改变,依报自然随之而转,这样才是解决之道。然而佛法的安心之道,并非所有人一蹴可即的,故可先采用一般简易的舒缓与调适方法。

  六、 运用佛法纾解压力

  简易舒压的方法,其主要思考方向分为:(1)降低压力源;(2)增广心智。

  基于前文压力的定义我们无法去改变压力的源头,只有增长自己的心力与智慧,切莫自我欺瞒,漠视事实的存在而因循苟且;要知拖延逃避,压力并不会自然消失,只是有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改变生命目标、生活方式及生活形态的宽心之道,究竟解决的只有佛法的安心之道。

  通常除了物质的食粮以外,人们还需要精神的食粮,各类的专业谘商,都可说是食粮的一种。而佛法中即有四食的观念,可以具体归纳演绎出各种舒缓调适之法,正确的现代生活形态。

  瑜伽师地论九十四卷云:有四种法,于现法中最能长养诸根大种。 云何为四?一者气力,二者喜乐,三者于可爱事专注希望,四者气力。喜乐、专注、希望之所依止,诸根大种,并寿并暖安住不坏。如是四法,随其次第当知,别用四法为食:一者段,二者顺乐受触,三者有漏意会思,四者能执诸根大种识。当知此中,段与现法气力为食。由气力故,便能长养诸根大种,能顺乐受诸有漏触,能与喜乐为食。由喜乐故,便能长养诸根大种。若在意地能会境思,名意会思,能与一切于可爱境专注、希望为食。由专注、希望故便能长养诸根大种。由能执受诸根大种识故,令彼诸根大种,并寿并暖与识不离身为因而住。是故说识,名彼住因。由彼故,气力、喜乐、专注、希望依彼而转。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 。

  因此,我们生活中,不只所吃的食物,还包含六根的接触,眼睛看的颜色、听的音乐、闻到的气味、穿的衣服,甚至欧美人士喜欢的日光浴,都可说是我们身心的粮食之一,只要谨慎我们吃进去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对压力的舒缓,身心的健康,都会有相当的帮助。

  寂天菩萨

  寂天:公元8世纪左右的印度中观派论师。南印度梭罗修多罗国之德铠王之子。原名寂铠。幼学诸艺及文殊师利成就法,于那烂陀寺入胜天门下出家,并改名寂天。在那烂陀寺秘著《大乘集菩萨学论》,即《学处要集》:《菩提行经》、《入菩萨行》,《诸经要集》。曾经说:“如果问题解决得了,何必担忧?如果问题解决不了,何用担忧? ”我们无法改变大部分的事情,只能控制自己对它的反应。凡事尽力之后,便顺其自然,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上述舒缓的方法都不无道理,放松运动当然有益舒解身心的疲累,及增强心力与体力;而适当的饮食及医疗,确实会增强人的耐力;转移负面消极的想法也多少有帮助。但是这些都只是针对某一层面的暂时舒缓与转移,充其量也只是治标。更进一步,应当是觉察记录自己的压力,至其根源,并归纳惯性的反应模式;重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以及增强我们的承受能力,这才是有效的宽心之道。

  七、 运用佛法消除烦恼

  人为什么会忧虑呢?就是因为欲望太多,把自己压得透不过气来。越多的需索,生活就变得越复杂,烦恼也就越多;简朴而少欲知足的态度生活,就能使自己无欲而刚,心力堪忍,意志坚定。人心由于欲望太多,于是种种机巧倾囊而出,便是造成我们苦难的原因。其实人一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太多。事欲与烦恼欲是不同的,我们是欲界的人,当然有饮食的卧具、医疗、资生什具的事欲;但过度地享用,或不断地追求、积累乃至奢侈浪费,那就是烦 恼欲了。

  其实生命中永远都充满困难、障碍、挫败、坏运、拒绝、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几乎没有一件会致命,它们只是生活而已。当我们的脑子中随时都被许多杂事打扰的情况下,当然也无法集中精神思考真正对我们人生重要的事情了。我们每天的生活经常被毫无或几乎毫无重要性的事情淹没。现实中的大部分事情,对生命的影响都相当有限,也就是说,它们基本上根本不会对我们生活质量产生任何冲击。如果能够从各种无用的活动、工作中解脱,而将生命的精华用于成就自己心目中最想得到的目标,利用最好的时间,集中精力于最有建设性的工作与活动中,这种高效率,必定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无疑。

  一般的烦恼都是来自五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五境而起的五种情欲),唯有对治五欲,才是调伏烦恼的根本之道。对治五欲,开发圣种,即是一种简朴的生活。什么是简朴,简朴是一种透过节制欲望,来迈向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其实,我们生活中想要的和所需要的应当近乎相同,千万不要因贪求舒适和方便,而变成了欲望的奴隶。任何想要的超出所需要的,那就是累赘,就是包袱。物质生活过的简朴单纯了,才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思维精神生命内涵,才有机会让内在的精神生活富足。想要精神富裕就得物质简朴,这两个就像双胞胎一样,都是一起来的;如果外在物质丰厚了、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单是周旋于种种人情世故等的俗务之间,恐怕早就已精疲力尽、力不从心了,又怎么还能谈得上精神生活的质量呢?

  食衣住行,本来都是单纯的事,大部分的人却是在极端的物质世界中,迷失了方向,而把简单的事弄得复杂了。生活之所需,适当即可,适量的科技,适量的因特网,减少不必要的讯息刺激,减少不必要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该以礼相待,可是演变到现在要以刻意的手法,去加强、维系、大做人际关系,就充满了功利色彩,显得虚伪而且贪婪。要懂得割舍才能简朴,能把太复杂、不需要的东西割舍,才能保持平衡,这份割舍的功夫便是简朴。无论是经济、精神、心理生活都要懂得割舍,保持平衡。如此重整生活态度,培养身心的免疫力,少欲知足,少事少业,化繁为简,放慢脚步,有效地运用时间,将生命重新定位,重新规划,必能从根本调伏人生的烦恼。

  八、 佛法的安心之道

  佛法的安心之道,是求心不求境,不去改变外境,而只向内对治烦恼的根源。这样既能一方面去除压力源头的非理性情绪,一方面又增长能承受压力的心智。而依于缘起的义理,这就是四谛中离苦得乐之道谛,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戒、定、慧”三增上学。限于篇幅无法深入探讨,仅就其相似于世间一般的道理而又顺于解脱之特质略述如下:戒:保护我们这一念心,不要做出伤害自己的事,而能够降低压力的来源。定:能够增长我们心的能力,能够面对无常变化而沉的住气,才有空间给理性的思维。慧:依于真理,做出正确的抉择。“毗奈耶《戒律》因缘所生”,戒律是依于“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因缘果报建立的。其用意在保护我们这一念心在造因时,能谨慎思考未来的善恶果报而因此止恶修善,严持戒律,才不至于随着烦恼情绪的意气用事,而将来后悔莫及。

  戒为圣道之基础,戒为无上菩提本,佛遗教经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由此可知持戒之功德。戒的力用是止恶行善,然此绝非靠着条文规章之约束,而是要从内心之净治而来。而内心之清净,主要是来自对三宝、四谛深刻的信解,而起誓愿修学,而引发之增上力,而产生护持自心、使心不犯过失而又能行善的功能。

  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维修,静虑等。思维修者,思维所对之境,而观察、思虑,定慧皆有故称为静虑。“静谓寂静、虑谓筹虑,” 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观察、思虑,就是智慧的意思。《大智度论》二十八曰:“四禅亦名禅,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

  在无色界中定力很够,但是智慧不够,故不平均。未到地定和欲界定,定的力量很微小,唯有色界天初禅、二禅、 三禅、四禅的境界中,定慧是均等的,所以称之静虑。故无色界、欲界和未到地定皆不能称之为静虑。“九地无漏定:四禅、三无色定、未到地、禅中间,能断结使。”要依此种禅定才能引发无漏智慧。其他尚有禅那的相关用法,如三昧、功德丛林、三摩哂多、等持、心一境性、定者、三摩钵底、止、现法乐住、瑜伽、增上心学等,也都说明了禅在身心能起的各种功能和境界。

  佛法“以智化情”,想要从染爱的人生转化成觉悟的人生,必须不断地透过戒定慧的实践,来净化自己的无明和染爱。其中先以清净的戒律,以及专注不乱、勘能有力的禅定,来调伏爱欲及烦恼,去除障道因缘,积聚修道的资粮。然后在禅定中去如实地观察抉择缘起世间的无常与无我,解脱一切“苦”“集”,终而现证不生不灭的涅?寂静。根本究竟的增长智慧的方法还是依于“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由听闻思维佛法而勤修四念住。

  戒定慧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慧是以闻思修而成就的,戒与闻思修是同时的,若以语言文字表达就有先后次第。八正道以正见为上首而贯彻始末,是故学习佛法的人先要依闻思成就正知正见,从修行的先导说,正见是德行的根本。以正见为首,以正精进、正念为助而进修。正见,是专心一意于正见、正念,努力于正见的修学、正精进。又从正见中了解正志,专心一意于正志,努力于正志的修学。像这样,正语、正业、正命也如此。这样的正见为主,正精进、正念为助,这就是重视精进与专心。

  从修行的目标说,得正定才能离惑证真;而要得正定,应先修正见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缘。如经典说:“于此七道分为基业已,得一其心,是名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 为到达修学佛法的目标:正觉解脱,先要有闻、思、修三慧。而成就“正见”,对于缘起、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有正确深切的信解,而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此即为闻慧)。

  有了正见,即能引发“正志”(玄奘大师译正思维。由此正见增上力故;所起出离无恚无害分别思维,名正思维。)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这是以正见为理想,而立意去实现的审虑、决定、发动思(此即为愿)。正思即“如理思维”,经过慎密的思考,而达到更深的悟解,成就思慧(为欲成办思所成智。身心远离愦闹而住。远离障盖诸恶寻思。依止此故便能趣入善决定义思所成智 ;同时也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之志愿。由思慧之胜解亦即有立志实践之愿,必能引发正行。所谓正行,即是在与正见相应、成就正志同时而能身体力行的实践,一开始是“正语”、“正业”、“正命”之戒学,终至正定。正语 是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而说爱语、庆慰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正业是不杀、不盗、不淫,而且一切行动皆能正知而住。正命(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什物;远离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是合理的经济生活,而不邪命自活。“正精进”(依止正见及正思维正语业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进出离勇猛势力发起策励其心,相续无间,名正精进。)是离恶向善,止恶行善的努力,遍通一切八圣道支,但如专从止恶行善来说,即戒的总相。以正见为眼目,以正志所行的正戒为基础,以正精进为努力,这才从自他和乐的止恶行善,深化到自净其心的解脱。 “正念”(谓于思维诸谛;或依奢摩他道,或依毗钵舍那道,或依双道,于所修习择法正勤喜安等持舍遍觉支中,念、及正念、随念、诸念、不忘念、心明了性,及不忘失,极不忘失,极不忘失诸法性。 )是对正见所确认之缘起四谛,能心明了性、念念不忘失地忆持现前。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系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由于心的湛然寂静,如实正智方能依之现前。正念与正定,即修慧阶段。由修慧与定相应的正见而发无漏慧,才能完成正觉的解脱。

  八正道的修行,即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也是闻、思、修三慧的始终过程,为圣者解脱道的正轨,故又名之为古仙人道。因为正法是本来如此的,能入涅槃的修行正道,也是本来如此的,所以不论是过去或未来过去一切佛,无不经历此正道而得入涅槃,他是永久不变的;而不论是大乘或小乘,他是普遍平等的,八正道是向上、向解脱正觉的唯一道途。佛法的德行,贯彻于正确的正见中;由知见来指导行为,又从行为而完成知见:这是知行合一。依正见而有向于究竟至善的正志,才能引发正行。若无愿而行会漫无目的而一事无成,所以要以愿导行;但徒有志愿不去实践,则沦为空愿,所以要以行山填愿海。要有清净的三业,自他和乐的德行,合理经济生活,才能有定慧的修养,这都有相依相成的关系。完善向于解脱的德行,决不能忽略这完整性。

  如何增长自己的心智去因应无常多变的事物?随时观察自己的内心,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活在当下。逝者已矣,来者不可追,如果我们不活在当下,就永远探触不到生命的脉动。排除了执著过去、未来的不存在,所剩下来的,就是“活在当下”了:对当下的起心动念清清楚楚,而又能了知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因缘和合与消散的过程中,是无常的、是无我的,也是毕竟空寂的,而不取着,这也就是正知正念。这是行者应有的智慧与生活态度。

  九、结 语

  佛法的安心之道,不是等到压力现前,情绪激动,乃至事后追悔才想办法调适。而是在于“积之在平日”的“庄敬自强”,逐渐调整自我生活形态,逐渐增强心智;如此遇事才有“处变不惊”定力,而终能“用之在俄顷”的,发挥“慎谋能断”的智慧。

  无论从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宽广角度,或是直接以八正道安身安心,其生命意义的探求,更是解除日常生活烦恼的基础。至于培养缘起的生命观,根植缘起的生命教育,方能长治久安地在生命中稳定心性,扎实安心,限于篇幅,在本文均尚未探讨。不过就着本文之方向,只要下定决心,依于佛法,定出人生的目标;依于般若无我慧、菩提心愿,依于信愿而按部就班地,努力充实自己,改造自己,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朝着自己规划的目标迈进。不论因缘有的外境顺逆,都是增上缘;个人能够掌握的就是自己这一念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这样正知正念地活在当下,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不必向外寻求他人的认同,只是活在自己的心安理得与踏实当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