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在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全国会议暨“科学发展观与宗教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学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全国会议暨“科学发展观与宗教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 2006年12月18日)
  学诚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宗教界同仁:
  能够有机会和在座的各位硕学鸿儒、饱学之士,共同探讨“科学发展观与宗教研究”这一主题,深感荣幸。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全国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中国宗教学会的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参加研讨会的各位学者、同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央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也是作为世界各大文明核心的宗教对人类社会的根本要求。没有人就没有宗教,没有人的发展,也就没有宗教的发展。宗教存在于世,延续至今,一直以来都是侧重于解决人类心灵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思想渊源,更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儒、道学说,不论是“仁者爱人”的博大胸襟,还是“道法自然”的辩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深深地植入了国人的心髓之中。
  佛教传入中国,使这样一种深刻的精神信仰,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思想、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诸多领域充分地展现出佛教的包容性和影响力,特别在指导人们心灵成长方面,更可说是一门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很容易懈怠和迷惘,很难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规范。一个社会如果缺乏信仰,道德伦理的观念就会越来越薄弱,社会的和谐和安定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在一个社会环境中,人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如果心灵的成长不够成熟,方向不够正确,就容易对自己应该做和不该做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取舍。这些错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任其放纵自流,就容易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以人为本”的主体在于“人”,如果人的思想和行为出现问题,就会妨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佛教是规范人们身、口、意行为的一剂良方。在物质世界瞬息万变的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越来越明显地反衬出精神文明的匮乏。按照佛教教理教义的解释,其原因在于众生无始以来累积的无明烦恼,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了解生命的状态和意义。佛教旨在引导众生认识烦恼的根源,认清苦乐的真相,进而从“因”上着手,即在净化烦恼的同时,不断造作和累积善因,以求无限生命中的生生增上。因此,佛教的功用,可以呈现为对一个人的重新塑造,使其思想和行为,依照业果的原则,向智慧和善良的方向改进。可以这样概括佛教的整个学修过程:首先,佛法引导修学者确立好正确的宗旨和目标;其次,帮助其认清自己当下在修学道路上所处的位置;最后,从当下到终极目标,佛教清晰地告诉我们应走的道路、方向、深浅层次和修行次第,从而渐次引导不同根机的众生通往解脱之路。
  佛教不只探讨个人解脱的问题。《法华经》说:“佛陀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此“大事因缘”,指的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契理契机,利益众生。作为佛教教主,尚且用毕生的精力,使应得度的众生得度生死,未得度的众生种下未来得度的种子。因此,佛教培养修行者具备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宗教的角度为社会尽自己的力量。修学佛法的人,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应当积极投身于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之中,使更多的人有认清生命意义和得到快乐的机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佛教重实践,实践的对象就是众生,所以佛教是切实的“以众生为本”。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的教理教义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可相互阐发、相得益彰。
  因此我个人认为,对于宗教的研究,也应当以科学的观点和态度去思维、观察和解读。科学的态度不仅是以仪器探测得到的结果去判定事物的种种属性,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是没有止境的。现在我们无法探测的,不等于不存在。过去,登月是件无法想象的事,乃至在更久远的古代,人们还一度因为缺乏对它的认识了解而编撰出许多神话故事。但是,现在人们对于月球的探测已经一层层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由此我们不难想象,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或许在若干年后,我们对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认识会有一个不同于今日的境界。
  科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种全面深刻认识问题的精神。在研究宗教的过程中,亦应秉持科学的态度,与实践相结合,用心去体会。以佛教来说,它的本质是调伏众生内心的烦恼,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在修学过程中,单从文字的描述很难理解教理教义中阐述的道理,有的时候自以为理解了,但实际上同佛陀的出世本怀相距甚远。比如,面对逆境,佛陀告诉我们应该如理如法面对它、思维它、处理它,最终是从内心深处排遣烦恼,获得自在快乐,而不是单从道理上明确“应该怎么做”而已。如果对宗教——比如佛教的研究,仅仅在“道理”层面做文章,是很难把握精髓的。所以,宗教研究亦应同时辅以身心的实践。以佛教的观点来说,解行相应、心法相应、法法相应,才是研究宗教的最好方法与最佳途径。
  当然,我们更需要一批又一批高僧大德、有识之士深入经藏、博通古今、会通中西、潜心研究佛教的教理教义,发掘其中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精神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众生利益服务,同时也为佛教徒的修行实践提供学理借鉴和理论指导。这一点,恳请学界前辈、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最后,衷心祝愿此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同时,期待学术界和佛教界能够携起手来,各尽其责,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不懈的努力!
  谢谢大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