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思想
人间佛教的思想
星云法师
佛光山提倡“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不但早在我的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
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什么不在其他五道成佛?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的其中一法界成道,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再深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这就说明,佛陀是以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六个特性:
1.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2.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等,都有明确的指示。
3.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4.喜乐性:佛教是个给人欢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义,就是为了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
5.时代性:佛陀因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特别与我们这个世间结缘。虽然佛陀出生在二千五百年前,并且已经证入涅槃,但是佛陀对于我们世世代代的众生,都给予得度的因缘。所以到今天,我们还是以佛陀的思想、教法,作为我们的模范。
6.普济性:佛教虽然讲过去、现在、未来,但重在现世的普济;空间上,虽然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也重视此世界的普济;讲到众生,虽然有十法界众生,更重在人类的普济。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表示他不是神。《维摩诘经》则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群众而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六祖大师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我们要成佛,必须在人道磨炼、修行,才能成佛,在其他诸道中,是无法成就佛道的。
《杂阿含经》卷十五中曾以“人身难得”的譬喻,赞叹生而为人的可贵。经上提到:“黑夜里有一只盲眼的乌龟,想要上岸求救。茫茫大海,黑闇无边,只有一根木头,这根木头有一圆孔,这只瞎了眼睛的乌龟,要在百年一浮一沉的刹那,找到那个孔,才能找到得救之道。”得人身,就是如此困难、稀有。《阿含经》中也提到:“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这都是意谓人身的难得,人间的可贵。
我曾在美国三藩市举行家庭普照,有位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佛教要我们在家的佛教徒了生脱死,我们不想;叫我们成佛,我们也没有动念过,因为成佛困难而遥远,而了生脱死也是件好渺茫的事。我们现在只想知道,如何才能过得比别人更好一点?比别人更高一点?”
我听了以后,感触很多,我们的佛教一直偏离了人生。过去闭关的佛教、山林的佛教、自了汉的佛教、个人的佛教,失去了人间性,让许多有心入佛门的人,徘徊在门外,望而却步,裹足不前。所以佛教在度化众生方面,要加强力量。
太虚大师说,印度佛教最初的一百年至三百年间,是小行大隐的时代--小乘佛教盛行,大乘佛教隐晦的时代。到了六百年以后,是大行小隐的时代--大乘佛教盛行,小乘佛教不彰显的时代。一千年以后,是密主显从的时代--密教为主,显教为从的时代。到了今天是人间佛教圆融的时代。不论小乘的、南传的、大乘的、藏传的、中国的佛教,把原始佛陀时代到现代的佛教,全部融和、统摄,回归佛陀在人间“示教利喜”度化众生的本怀。
一般人熟悉的四大名山中的四大菩萨,其中观世音、文殊、普贤示现在家相,只有地藏王菩萨现出家相。为什么这些菩萨大都现在家相?原因是过去的出家众,具声闻性格者多,出世的思想比较浓厚;而在家的佛教徒,比较乐观、积极、向上,更合乎大乘佛教的宗旨。因此大乘的佛教,更合乎佛陀的本怀。像太虚大师自己也谦称:“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意思是,说我是比丘,不敢当,比丘戒律不容易受持得很完美。说我是佛吗?我也还没成佛,但愿称我为服务众生的菩萨。
菩萨不是泥塑,不是只供养在佛堂,而是在人间活跃,有觉悟、有度众个性的大有情。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菩萨。所以,太虚大师一生提倡“人间佛教”,最后归纳到菩萨学处,学菩萨就是人间佛教的旨趣。
人人都有追求往生净土的目标,在西方有极乐净土,在东方有琉璃净土,弥勒菩萨有兜率净土,维摩居士有唯心净土。其实,净土不一定在东方或在西方,慈航菩萨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佛教的净土到处都是,为什么我们不在人间创造安和乐利的净土,而要寄托未来的净土?为何不落实于现实国土身心的净化,而去追求遥不可知的未来?
所以,我常说对佛光山具有某种护教程度的信徒,当他老年时,不一定由儿女来养他,可由本山奉养,让他颐养天年;不一定等往生之后,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让阿弥陀佛补偿他。因为他对佛教很好,我们奉养他,让他当生即往生佛光人间净土。真正的人间佛教,是入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
佛教有小乘、大乘,有显教、密教,无论如何区分,都必须具有人间性,才能适合时代的潮流。这不仅承继传统,而且是时代所趋,人间佛教必然是未来的一道光明。
佛教早期以声闻趋向大乘,称为正法时期;后来以天乘之天道思想趋向大乘,是为像法时期;以人乘佛教趋向大乘,可说是末法时期。太虚大师说,末法时代提倡人间佛教更为重要。人间佛教具有哪些基本思想?以下提出六点作为说明:
一、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
佛教分为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人天乘的佛教,重于入世;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具有人天乘入世的精神,再有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那就是菩萨道。我们要以菩萨为目标,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觉觉人,把人我的关系,看成是分不开,是一致的。这五乘佛法调和起来,就是人间的佛教。
譬如,我们从高雄坐火车到台北,必须经过台南、台中、新竹才能抵达台北。我可以不在台南、台中、新竹下车,直往目的地而去,但我不能不经过台南、台中、新竹而到达台北。同样的,如果要成佛,可以直接实践大乘人间佛教的法门,但是不能不经过人天、声闻、缘觉乘的佛教来完成自己。
二、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
曾经有位军校校长问我:“佛教对于国家、社会能提出什么贡献?”我说:“三藏十二部的圣典,都有益于国家社会。”简单的说,只要五戒,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乱吃刺激性的东西、不饮酒。
不杀生,是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不侵犯他人,生命就能自由。不偷盗,对于他人的财产,我不去侵犯,财富就能自由。不邪淫,是对于他人的身体、名节不侵犯,身体、名节就能自由。我不说谎,对于名誉、信用不侵犯,他人的名誉也不会受伤害。不饮酒,不吃刺激的东西,对身体健康不伤害,对于智慧也不伤害,更不会对他人伤害。如果一个人能够持五戒,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就能健全。一家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个团体、社会、国家都能奉持五戒,这个国家必定是个安和乐利的国家。
我们看,大部分作奸犯科、身陷囹圄者,都是违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就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抢劫,就是犯了偷盗戒。妨害风化、破坏家庭、重婚、强奸、拐骗,乃至贩卖人口,都是犯了邪淫戒。诈欺、恐吓、倒会,就是犯了妄语戒。所谓饮酒戒,除了饮酒外,包括吸食鸦片烟、吗啡、速赐康、强力胶等毒品,让自己的精神变得恍恍惚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这是侵犯自己的智慧。如果人人能够受持五戒,牢狱里就没有犯人。如果一般信徒能将信仰升华,不要只停留在民间信仰的拜拜,祈求长寿、发财、家庭富贵、名位高显、身体健康等,而能受持五戒,不必强求也会有福报的。
何谓五戒十善?十善是五戒的再扩大。身业修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修持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修持不贪、不嗔、不邪见。以上即是十善。
所以,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可以让我们免除烦恼、恐怖,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也是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三、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中国佛教为什么会衰微?因为佛教徒没有实践佛法。佛教要我们慈悲,但多少佛教徒有真正的慈悲?佛教要我们喜舍,多少佛教徒具有喜舍的性格?那是因为佛教徒心目中没有真正接受佛教。出世的也好,入世的也好,如果没有佛法,与世俗又有什么不同?
有人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每个人把家中最好的正厅用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因为观世音有慈悲的功德。慈悲,才能走进每个人的家庭;慈悲,才能受到每个人的尊重;慈悲,才能真正降伏人心,让大家心悦诚服,恭敬供养。
佛教不知从何时开始,染上悲观的色彩。佛教徒开口闭口就是:“人生苦短、无常……”其实,佛教有喜乐的性格,有欢喜的精神,所谓喜无量、悲无量,要把欢喜布满人间。讲苦,是让我们认识苦的实相,如何解脱苦恼,得到欢喜,才是佛陀说苦谛的真正用心,“苦”不是最终的目的。佛说诸行无常,无常很好,无常可以变幻,坏的可以变好;不幸的命运,因为无常,就会否极泰来,时来运转,另有生机;因为无常,所以命运不是定型的。我们要散布欢喜的种子,让举世之人都能得到佛法,让大家都在幸福美满欢喜中过日子。
有时候,物质上的生活丰富,经济成长繁荣,不一定能解决人的痛苦。金钱多、物质多,带给人的烦恼也很多。佛法的欢喜,是要我们从法喜、从禅悦、从真理中去体会内心的自在、内心的安乐。如果我们的信仰,只是建立在贪求上面,向菩萨、一切神明要求贪取,要平安,要富贵,要家庭美满,要长寿,中奖券……这种以贪婪为出发点的宗教层次,并不高尚。我们应该把信仰建立在“舍”的上面,信仰宗教是奉献的,是牺牲的,是利众的。人间佛教的利他性格,应该具有这种慈悲喜舍的精神;所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
四、六度四摄是人间的佛教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六度,都是人间的佛法。虽然西方国家不是佛教国家,但我感觉西方人士比较有人间佛教、大乘菩萨的性格与精神。
以布施来说,西方人肯布施,上教堂,或多或少都会乐意捐助。社会有什么事情,都会欢喜的尽一点心力。尤其见到人,会给你一个微笑,一声亲切的招呼:“Hello!How are you?”“你好!”这就是布施。一个笑容,是容貌的布施;一句问好,是语言的布施。他们把布施融会在生活里,随时都在实行布施。
持戒,戒律就是法律,西方人是很守法的。他们是法治的国家,但不一定在法院中讲法。在马路上遇到红灯,没有车子、警察,也不会随便抢越马路,只要一个“Stop”的记号,他就不会直行过去,总是停一下再通过。即使排队也是如此。
在一些观光景点,有时候参观的人太多,守卫来不及分配座位,就在路口用一条绳子围起来,指挥大家坐次。不管是各国的国王、州吏,各州的州长、议员,这一条绳子一拉,个个都守法地站在那里。为什么?这条绳子就象征法律,不能逾越过去。法律的尊严、神圣,已和西方人士的生活、思想融和为一体,老百姓守法,国家自然是个法治的国家。
相反地,开发中的国家是什么情形呢?不要说一条绳子,就是一道墙,他都会想尽办法爬过去。所以,守法就是守戒,守法与否,关系一个国家的形象,也关系一个国家的进步、富强,我们应该建立人间佛教法制的观念。
谈到忍辱。忍,不是你骂我,我不回口;打我,我不回手的忍一口气;这些都不是忍。忍,是担当,是能消除,是能化解;忍,是有力量的,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牺牲,是一种忍辱负重。西方人士工作的时候,难道不辛苦吗?他在忍受辛苦;排队依序不超越,这也要忍。所以彼此互相忍让,社会就能井然有序,不会有脱序的现象。
说起西方人士的精进,如积极、奋发、努力,也是众所皆知。我们常说西方国家像天堂,那是由于西方人士很勤劳,对工作认真,讲求效率,不偷懒、不苟且的敬业精神所致。佛教说精进,有所谓的四正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他们不断研究、突破,精益求精,因此西方国家大都成为强盛、进步的国家。
提到禅定,有时候我们在西方国家的街上看不到人,大人小孩都在家里。讲话时,以彼此能听到为主,不喧哗、不吵闹人。坐火车,都是一副悠悠然不计较的样子,这就像禅定一般。
至于智慧,有人说西方人好笨,两块钱一个,跟他买六个,十二块钱,他算不出来,要两块加两块加两块再加两块……。其实他们并不笨,中国人虽然机巧,但机巧得过头,变成投机取巧。西方人笨拙、呆板,可是他不随便乱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他们研究科技,能够发达精确,做任何事也很稳靠。
说西方人的优点,并非我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我只是慨叹:我们是推行大乘佛教,实践佛法的国家,为什么那么悭吝、势利、自私、逃避,没有爱心,只顾自己?所以我们要提倡人间佛教,实践布施、利行、同事、爱语,这才是今天人间及社会所需要的佛教。五戒可以安定社会,六度可以建设国家,四无量心可以普利大众。
五、因缘果报是人间的佛教
我曾到军中布教,将官们提到军中一个问题,有些服役的青年认为:“我去年入伍当兵,他也是去年当兵,为什么他升任班长,我还是小兵?”心里总是不平衡。为什么两人种的是同样的因,同时入伍,结果却不一样?
佛教讲“因缘果报”,其中“缘”的因素很重要。缘不同,产生出来的果,就不一样。例如这朵花,多浇一点水,多下一点肥料,播种的地方肥沃,有和风吹拂、阳光照耀、雨水滋润,这朵花和那朵花,就会不同。虽然同是一朵花,结果不一样,是因为“缘”的不同。
凡人常怨恨命运,埋怨世间不公平,挑剔家里的成员这个不好,朋友那个不好,社会不好,国家不公,为什么不研究自己的因缘,究竟哪里出了毛病?譬如,本来要升班长的,就因为说错一句话,升迁的机会就失去了;本来竞争对手的条件没有比较好,可是在要紧的时候,他立了一个汗马功劳,担负一个重大责任,说了一句好话,他的缘份增加,就做了班长。
因此,在佛教讲求广结善缘,所谓“要成佛道,先结人缘”,要重视这个缘。日常生活当思一粥一饭,有多少的因缘成就,要感谢因缘,感谢大众给我机会,感谢大众给我方便,这一切都要感谢的。
我们住在家里,早上开门,报纸就送来;晚上打开电视,多少演艺人员在表演。如果报纸不得看,晚上电视也不得看,那种生活将有多枯燥、无聊?因缘,使散居世界各地的大家和合,他们的辛苦,他们的服务奉献,让我们能够过著美好的生活,这是因缘的价值。别人跟我结缘,我应该如何回馈呢?要处处感恩,懂得感恩,才能享受富足的人生。
因果实在不可思议,然而我们却看到许多社会人士不了解因果。念佛的人,诸事不顺心时,就怪阿弥陀佛不保佑他,让他的钱被骗,被倒闭,或买股票没赚钱,也怪阿弥陀佛不灵感;吃素,身体越来越不好,怪阿弥陀佛不慈悲。信佛吃素和发财致富、强身长寿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念佛拜佛,持斋吃素,是信仰上的因果,道德上的因果;发大财得富贵,是经济上的因果;身体要健康,长命百寿,有健康上的因果,如需要运动,正常的保健。因果是不能错乱的,种的是瓜,如何得豆呢?怎么可以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信仰的阿弥陀佛?这都是错乱因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果。
《那先比丘经》中记载:有个过路人,偷邻家果园树上的果子吃。
主人说:“你怎么吃我的果子呢?”
路人说:“这怎么是你的?它是树上的。”
主人说:“这是我种的呀!”
路人说:“你种的果子是埋在土里的,我吃的果子是长在树上的。”
树上跟土里没有关系吗?这因果是不能斩断的,因遇到缘就会产生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知道因,不会随便乱做,众生不惧因而乱来,终致榔铛下狱,其结果是可怕的。
佛陀在世时,和我们常人一样,也有老病死生的现象,在因缘里,都不出因果的范围,这是很伟大的思想。因为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谁也逃不了因果业报。“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天是什么?天在佛教中就是因果,因果是非常公道的。现今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应该大力倡导因果观念,因果是非常科学、理智的,人人有了因果的观念,就不需要警察、法院。因果是自己的警察、导师,因果是自己的法律准则。
在我的故乡扬州,几十里内没有警察,几百里内没有法院,人民不犯罪,也很少有什么凶杀案。如果我对不起你,你对不起我,不要争不要吵,一起到土地庙、城隍庙,烧个香,发个誓,就能化解纠纷;他们觉得这个方法很公平。为什么?因为因果会给我一个交代。现在有所谓的“自力救济”,没有办法自力救济,投诉无门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个值得安慰的因果;因果不会欺骗我们,因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六、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学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也林立繁多,不管禅宗、净土,或中观的空、中道,都是人间的佛教。
讲到禅,历代的祖师们参禅都不求成佛,只求开悟,只求明心见性。他们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能够解脱、能够安住身心,获得现在身心的自在,所以禅者是最有人间性。
净土行者希望求往生净土,也是要现世念佛,念佛功夫不够,是无法往生的。除了以现实的世界作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别无捷径。尤其对现在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身心的良方。能够禅净双修,更能契合人间的佛教思想。
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在现世生活中幸福快乐。有些人太重视物质的生活,流于世俗狂热的追逐,容易忘失自己。有些人则远离人间,到深山里一个人独处,如枯木死灰,冷冰冰的,对世间生死疾苦,不知关怀。人生太过热烘烘或太过冷冰冰都不好,缺乏中道的圆融。
所谓中道,是中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种智慧,遇到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懂得把握其中的原则。遇到一切果,知道果从因生,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不会随便怨天尤人,会去追查原因。“有”的现象,是由于“空”理,“不空”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虚空,宇宙万有如何建设?“空”中才能生妙“有”。所以,人间佛教是过著有物质也有精神的生活,物质、精神的生活是同等的重要。有向心外追求的,也有心内的世界;有前面的世界,也有回头的世界。不是盲从,一味往前冲;冲得头破血流时,要懂得回头是岸。人间佛教有拥有的生活,也有空无的生活;有群居的生活,也有独处的生活。把世间所有的一切都调和起来,使人间成为最美好的生活。
我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正如我为佛光山所订定的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肯给人的,肯服务的,肯助人一臂之力的,肯跟人结缘,肯给人欢喜的,那就是佛的教示,是佛在人间所给我们的教导。佛光山提倡人间佛教,就是要让佛教落实在人间,落实在我们生活中,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上。佛在哪里?在我的心里。净土在哪里?在我的心里。眼睛一闭,宇宙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这里。纵使天下的人都舍我而去,但佛祖在我心中,没有离开我。
在今天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负担都相当沉重,家庭、事业、亲人的种种责任,紧紧地压迫著我们。假如我们拥有了人间佛教,就能拥有整个宇宙大地,如无门慧开禅师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谓“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能够拥有心内的世界,不一定要求心外世界的广大。如果能扩大心内的世界,则人间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世界,都离开不了我们的心。以众为我,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时,才是真正幸福圆满的人生,也才是人间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