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略谈陈寅恪佛学研究中的文化重建愿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略谈陈寅恪佛学研究中的文化重建愿景
  (刊于2004年《艺术丛林》第二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一代启蒙之发轫,远者如欧洲之文艺复兴,近者如中国近现代之文化转型,皆曾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经典之新诠,正本以清源,反本以开新,以固基石,以开文化全面重建之风气。
  中国近世以来,稍前者如欧阳渐、章太炎、康有为;稍后者如陈寅恪、鲁迅、熊十力等,皆曾致力于斯。诸公思想,虽于古今新旧各有侧重,然于佛学均曾有甚深之研究,此可谓文化史上耐人寻味之一现象——正如章太炎所言,“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① 在当时儒家礼教逐渐遭到全面质疑的时代背景下(新儒家们亦多谈佛学),迎合西学之冲击,佛学在传统文化的重建改造中更具其得天独厚的可塑性。
  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一言以蔽之,曰由学术史通思想史。其佛学研究,能融会中西,平章化梵,探明语源,以阐新义。然先生“决不为考据而考据,他那种悲天悯人,明道救世的精神,洋溢于字里行间。”(季羡林语)② 试举《高僧传笺证稿本·引论》中的一段:
  间接传播新文化,有利亦有害。利者如植物移地,因环境之故,转可发挥其特性而为本土所不能者。如基督教移植欧洲,与希腊哲学接触,而成欧洲中世纪之神学,哲学及文艺是也。其害则辗转相接,致失原来精意,如吾国自日本、美国贩运文化之不良部分,皆其近例。然其所以致此不良之果者,皆在不能直接研究其文化本原。研究本原,首在通达其言语。中亚语言与天竺同源,虽方言小异,而大致可解,如近世意语之于拉丁……③
  寅恪先生站在宏观文化比较的高度,实已道出致力佛学研究之深意——探本溯源以观其流变,旨在揭示佛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之规律,以奠复兴重建之基也。
  《吴宓日记》中曾记有寅恪先生一次纵论中、西、印文化的极其重要的谈话,谈话中足见先生对于佛学历史地位之重视与殷殷期望:
  汉晋以还,佛教输入,而以唐为盛,唐之文治武功,交通西域,佛教流布,实为世界文明史上,大可研究者。佛教于性理之学Metaphysics独有深造。足救中国之缺失,而为常人所欢迎。唯其中之规律,多不合于中国之风俗习惯。故昌黎等攻辟之。然辟之而无以济其乏,则终难过之。于是佛教大盛。宋儒若程若朱,皆深通佛法者,既善其义理之高明详尽,足救中国之缺失,而又忧其用夷复夏也。及求得两全之法,避其名以居其实,取其珠而还其椟,采佛理之精粹以之注解四书五经,名为阐明古学,实则吸收异教。声言尊孔辟佛,实则佛之义理,已浸渍濡染。与儒教之宗传,合而为一。此先儒爱国济世之苦心,至可尊敬而曲谅之者也。故佛教实有功于中国甚大。而常人未之通晓,未之觉察,而以中国为真无教之国,误矣。……④
  上述谈话是在1919年12月,显然是寅恪先生多年苦心钻研的结晶。或亦可视作是对于当时正在发生的文化剧烈变革表明态度。
  耐人寻味的是,同为思想启蒙鼓吹者的胡适,似乎对佛教殊无好感,而求学于欧阳渐的梁启超,也侧重于学术史的佛法,于佛家义理似并不重视。然而我们绝非站在“佛教本位”立场上对上述两位大哲进行指责,吾人以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是儒、释、道三者齐头并进的互相激励,才能赢得群芳竞艳的良好愿景,不可偏费其一而狭隘抱守也。
  总之,寅恪先生平生学术,旨在华夏文化之复兴,从其佛学著述中字里行间时时闪现的经世思想,我们可以认为,除“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⑤,寅恪先生于佛家义理,应亦寄予厚望焉。
  ①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录》
  ②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③陈寅恪《高僧传笺证稿本·引论》,见《读书札记三集》,三联书店,2001年,307页
  ④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10-11页
  ⑤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