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的文化使者——玄奘
西天取经的文化使者——玄奘
常学
前言
玄奘大师生于隋末唐初,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佛教事业,是我国四大翻译家之一,传译了许多经典,丰富了祖国的文化。为印度和各国建立了文化友谊的桥梁。他还将法相之理,新因明之学移植华夏,并让其在当时的都界盛极一时,他那种顽强的意志,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他伟大的贡献和强烈的影响都是值得我们回顾和继承发扬的。
一、玄奘所处的时代背景
玄奘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思想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毕生追求事业和奉献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为我国各族人民和亚洲各地的民众所珍视。
玄奘及其业绩无疑是初唐时期国内外社会环境的产物。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被历史学家称之为“贞观之治”的黄金时代,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当时印度文化大量涌入汉地,伴随着印度天文学、数学、语言文字和手工艺等知识的传入,印底的佛教哲学入其相关文化也日益渗透到唐朝的上流社会之中。
另外,唐太宗在平定隋末群雄割据的局面后,很注意改善农民的处境,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迅速的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为佛教及其文化事业的大规模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佛教自两汉时传入中国后,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典才逐渐在民众中间扎根,并开始繁荣起来。正因为隋唐时期,佛教受到帝王和贵族的尊重,才使得玄奘、义净等人从印度取回很多的经典,经过释译广泛普及开来,为中国佛教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师求法之因由及其成就
(1)勇于探索真理
在我国南北朝时,佛教正处于汇合时期。北学蕴含深芜,穷其枝叶;南学不重文字,但取玄理,清通简要。于是不少佛学家著书立说,以述为作。用疏解、文句、注释等种种形式解释佛教经典,发挥其意蕴,从而形成许多的学派和宗派,各擅其胜,百家争鸣,形成了唐代佛教的新局面。
玄奘在出国前,就曾辗转各地,参访各种不同学派的名师,向他们请益受教。从他学习的经典情况看,无疑他已掌握了当时佛教的义理、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但他不满足于他所得的成就,常常对“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共疑”的问题进行寻根问底,渴望了解佛教全面正确的知识。因此,当他从印度来华学者波颇密多罗那里知道了戒贤法师讲《瑜伽师地论》的消息后,于是为了“一睹明法了义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便“杖策孤征,乘危远迈”,却印度寻求新的知识,开辟佛学研究的新途径。当是虽未得到唐太宗的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险寻真理。
正如《慈恩传》云:“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飧其说,详考其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所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可追,清风绝后,大丈夫当继之!”由此可知,玄奘西行的主观愿望是为佛教界解决问题,而其客观的效果则对当时思想界起了不小的影响。这一伟大的志愿,在玄奘的一生中,可以说是始终一贯的。
玄奘法师不怕困难的精神是众所周知的。他发愿到印度去求法,须具有最大的牺牲精神,也是行菩萨道的一种实践。他在出国的时候,孤身孑影,突破重重关隘,横渡渺无人烟的沙漠,攀越号称世界屋脊的葱岭,忍受了现代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行程数万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就是因为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使他的事迹甚至于为神话,流传世间,妇孺皆知。
此外他还克服了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三难”——即学梵文难、得经本难和文化交流难。如果没有坚忍的拔的精神,玄奘是无法克服这些难关的。正如道宣云:“历天险而志愈慷慨,受凶贼而神弥厉勇。”这正描绘出奘师坚强的意志,艰忍的精神。
(2)攀登学术高峰
玄奘在求法旅途中,只要一过到有专长的学者,他都会殷殷
请教,这样不断的充实,不断的磨练,在到达那烂陀寺时,他已经是一位有深厚根底的学人。
在那烂陀寺,他受到了特别隆重的欢迎。戒贤法师对这个极其勤恳的远地学生,显然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五年之间,他为玄奘把卷帙浩繁的《瑜伽师地论》讲了三遍,其他许多重要经论,讲了三遍、二遍、一遍不等。五年之后,玄奘不仅是精通三藏、五明的佛教学者,并且是造谐极高的梵文大家。他成为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四大名师之一,在印度学术界获得了至高的荣誉。但是玄奘法师并未满足,又以几年的工夫,遍游印度南北各地,同各宗各派的学者广泛接触。
玄奘还就自己的心得,为那烂陀寺僧众们讲说,并写出一部1600颂的《破恶见论》来显发大乘佛教之真义,破斥小乘之我见,并用梵文撰写了《会宗论》三千颂,以解决印度佛学“性相”二宗的争执。他参加种种学术论辩集会,取得了很高的声誉,尤其在曲女城召开的无遮大会上,玄奘立“真唯识量”,以无碍辩才驳印度数千学者,一时名震五印,万人景仰,被大乘人尊为“大乘天”、小乘人尊为“解脱天”;印度各界僧人,普天同庆,共唱:“佛法重兴!”声誉之陲我以复加。
三、学成归国在文化领域上的贡献及其学术成就
历代高僧访问印度,不仅携归大批梵文经典,并把印度天文、历算、医学、因明等传入我国。这些对中国文化虽有很大的影响,但中国文化的本位依然存在,并未受其同化。由于中国文化体系不断的吸取印度文化新血液,故使我国的文化内容更加充实伟观。玄奘在译经等多方面的成就,更助显了中国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1)对传译经典之贡献
翻译是玄奘一生活动的突出方面,也是他对我国文化的最大贡献。他在这方面的成绩,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人。从他开始,我国古代的翻译史就进入了所谓的“新译”时期,他不仅开我国佛教译经史上的新纪元,即使在世界学术界上亦少有其匹敌。尤其重要的是,他对翻译极其严肃的工作态度,直至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玄奘工作作风踏实,计时分业的精神,也很值得我们称赞效仿。玄奘法师学成归国后,几乎没有休息,立即着手进行工作。在短短三个月,他就在弘福寺组织起一个规模完整,人员精干,分工精细的译场,开始翻译工作。可见他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如何地不肯轻易放过一时一刻。整整十九年,他一直全神贯注地坚持在这个岗位上工作。
《慈恩传》对他每日的工作情况有一段总的描述。他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为弟子们讲解新译的经论,和为远来请教的学僧解答问题,并与寺中大德研讨各种理论,评述诸家异同,其译业彪炳、诲人不倦的精神,也是空前卓绝的,据前人的统计,在他译经这十九年中间,他平均年译七十卷,最后四年间乃才高到年译一百七十卷之多。
玄奘毕生翻译的经论共有75部1335卷,约300余万字,占唐代译经的一半以上。另外,他还写下了不朽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并把《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又将《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本而归还印度,所谓“法化之级,东西互举”。就当时的学术的情况看,他实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2)对中印文化沟通之贡献
中印两大民族,为亚洲文化之巨擘,虽然汉武帝开辟西域,张骞出使大夏,但因自然环境的重重阻碍,所以并没有使此两大文明古国发生直接接触。然由我国历代高僧,以誓求大示的坚韧精神,舍己为人的悲愿,以冒险而不屈不挠的毅力,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和阻碍,从汉至唐七百年间,陆续前往,多达二百人左右,奘公乃其中之一人也。
玄奘法师怀着解决教理问题的目的游学西方,回国后大力传译经论,由他带来的佛教,理性思维的成份特别丰富。其所著之西域记,取材之广、记事之精,独步古今。今之史学家、考古家、旅行家,从事中亚的探险者,无为珍视其为史地学之鸿宝。后来被译为英、法、德等版本。是故奘师不惟是我国渊博之佛学家,也是我国深入西域伟大的探险家。其不仅命名中印文化得以沟通,并使中印两大民族得以融合,成为安定亚洲的柱石。千百年来,中印两大民族从未发生过领土战争,而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属空前,亦绝后。
唐代是中古时期我国和亚洲国家文化交流最频繁的时代。玄奘就是首先为这个时代在各国关系上开辟道路最有成绩的一人。他从东到西,从北到面,穿越了当时的中亚细亚,走遍了印度次大陆的全境,亲见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他随处采风问俗,尊师求友,参访他们的圣地,倾听他们的传说。他以平等心尊重当地人民,也得到当地人民的尊重。从此一百多年中间,唐朝和印度的关系一直未断,道宣称:“天竺信命,自奘而通。”作为一个佛教徒,奘师的确为生长他的时代作出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一千多年来,他所播下的友谊种子,仍深深植根于东方各民族之中。
(3)对因明学的贡献
玄奘在印度参学未回国前,中土所流传是因明学的古因明,这些古因明论典在译成汉文其间,印度陈那所创的新因明也诞生,但还未及时译传来华。
玄奘在那烂陀寺住了五年,他在探研大乘真义的同时,也研习了佛教古因明和新因明的理论,尤其是对陈那的新因明体系,他用力甚勤。因为此因明是大乘有宗立破的工具,是那烂陀寺传统的方法论与知识论,戒贤是陈那的二传的弟子,玄奘既然受业于戒贤,自然要承继因明的传统,故其深得因明的要旨。
玄奘从印底回国时,携带经论中有36部因明经典。回国后,他传译新因明,其中所译的《正理门论》,是陈那的早年著作。此论以立破为方轨,以论证的反破为纲,将正理派遣22种误难整理成品14种过类。这是一部划时代的逻辑论,它影响着整个汉传因明的风格。
奘公在译经的同时,还不辞辛劳,每日抽出时间为僧众讲解经论,无论请教他的人有多少,他都会循循善房诱,一一酬答,不使遗漏。就在这样的学术氛围和学习风气下,深奥的新因明终于在僧众中流传开来。并由一些日本、新罗的弟子,把这一逻辑体系到国外去。
玄奘对因明的贡献是非常杰出的,使得汉魏以来显得空寂的逻辑论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后来由于武则天主要扶植禅宗的华严宗,加上慈恩宗本生有经院哲学的烦琐倾向,慈恩宗所倡导的法相唯识理论逐渐失去支持,与唯识论紧密相依的因明论也跟着衰蹶不振。但新因明在初唐时期毕竟盛极一时,玄奘及其门人树立起了一块逻辑的里程碑。为我国逻辑史上增添了辉煌的篇章,这是不可否认的。
(4)对唯识学的贡献
首先我们从玄奘法师的师承来研究,他从出家之后到出国之前,先后曾经从六个人学《摄大乘论》,此外记载中有提到他所问学的《毗昙》、《杂心》等等,却没有提到《般若》和《三论》,因此有人说他偏重法相。其实这正表明玄奘在性空宗之外,竭力找寻宇宙人生是如何缘起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在当时的中国佛教界所依据经典还是不足的。于是他就出国找寻“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瑜伽师地论释》)的相宗宝典《瑜伽师地论》了。此论是相宗的根本经典,由此可见唯识是奘公思想的主流。玄奘对唯识学的贡献,并非仅在于传译瑜伽等经论,他还将世亲所著的《唯识三十颂》,由印度护法等十大论师所作的注释,糅合成一部《成唯识论》,借以贯通新的唯识的鸿沟,独辟蹊经,奠定唯识新学的理论基础。
唯识学虽渊源于印度,然促其在成,我国佛教史上能有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系统,不得不归功于玄奘,在唯识学上奘公是属印度唯识学正统,是我国法相宗的始祖。这在世界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上,都占极重要的地位。
至于奘公所传承唯识特色何在,大略有五点:
1、缘起性空:缘起,就是三自性中的依他起,若依龙树的见解脱,这本是缘起性空的,并没有他的自体性。但唯识者,依他的缘起法不可说空,依他有缘生性,空的只是自然生性,若依他起的心识也空,那唯识不但落入中观的范畴,善恶因果也无从建立了。
2、赖耶唯妄:赖耶为唯识的中心义,依奘公所传的唯识思想看,它唯识是虚妄杂染的,因赖耶识是生死流传与清净还灭的主体,在众生分上,就不能不说它是虚妄的。印顺导师的虚妄唯识的这一立名,就是根据奘公所传的唯识而安立的。
3、渐次阶位:从修行证悟说,唯识从不说顿悟圆证,而是说渐次经历几个位次,而后完成无上佛果,如唯识说的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五位可知。
4、三乘究竟:佛法一向有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的争论,后期的真常唯心系,是主张一乘为究竟然一乘是方便的,奘公的唯识系,是主张三乘究竟一乘方便的,二者刚刚敌体相反。
5、阐提无性:这与五性一性之别有关,真常者认为唯有一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唯识者分为五性差别,说阐提无佛性,肯定不能成佛。
以上诸类思想,虽然是玄奘法师所传的唯识特色,但并不是很合乎中国人的胃口,所以在中国经一度发扬后,旋即趋于沉寂。现在是高科技时代,因为唯识学有着严密的组织,非常合乎科学的条理,所以近代也有很多人喜欢研究它,如果真能将其发扬光大,不难住在今日混乱的思想界中,负起领导的作用。
四、后人对大师功业之赞誉
由于玄奘在行解上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典范,具有常人罕见的素质,因此不少评论家常常以“超凡”的角度去赞誉他。然而玄奘是一个什么样的伟人、玄奘的精神究竟是什么,迄今仍是众说纷纭。他那种追求理想、不惜身命的精神,鲁建军称之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中国历史上数经百计的求法僧人中,玄奘的行迹之广阔和成绩之卓越,都超过了他的前人和后断。他是我国佛教优良传统最典型、最圆满的体现者。
印度的僧人和学者不但赞美他的修持,而且也赞美他对印度佛教和历史所作出的贡献,如印度孟加拉僧伽大会秘书长达摩帕尔说:“玄奘仍然活在每一位印度人的心灵深处,倘若没有他字字珠玑般的著作,我们印度历史就不会完整。”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梁启超说他是“千古之一人”。
在我国历史上对玄奘的评论莫过于他的同时代弟子道宣律师所作的概括:“听言观行,名实相守;精厉晨昏,计时分业;虔虔不懈,专思法务;言无名利,行绝虚浮;曲识机缘,善通物性;不倨不谄,行藏适时;吐味幽深,辩开疑议。实务代之英贤,乃佛宗之法将矣。”只这寥寥数语,玄奘的高尚人格、学业成就和务实精神已跃然于纸上。
结束语
由此从玄奘法师身上,我们看见了大乘菩萨的真实履践精神。他的一生是努力奋斗探索的一生,是不断前进攀登的一生,是艰苦创业的一生,显示中华民族的高贵品质,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大师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佛教理论家,不畏艰险的旅行家,卓越的翻译大师,舍身生求法的典型,名副其实的中印友好的化身,因此大师的千秋伟业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里。总之,他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中华魂!
参考书目:
1、《巨赞集》黄夏年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三者版
2、《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编 知识出版社会版1982年8月第1版
3、《中国佛教十大奇僧》王仲尧著 安微人民出版社
4、《玄奘大师研究》张曼涛主编 大乘文化出版社
5、《闽南佛学院学报》1993年第一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