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佛国灵光——浙东佛教文化探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戴松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国灵光——浙东佛教文化探寻
  戴松岳
  对比一下宁波与绍兴的文化特点是一件很有意味的研究。宁波和绍兴地域相邻,风俗相近。人文荟萃,山水清丽。在中国经济、文化史上常以宁绍并称。然而在佛教传播方面却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旧时绍兴府所辖各县中,除新昌大佛寺外,几乎没有有影响的古寺名刹。而一到宁波境内,古寺名刹星罗棋布,蔚为大观;市区的保国寺、七塔寺、宝庆寺;慈溪的五磊寺、金仙寺;鄞县的天童寺、育王寺、金峨寺;奉化的雪窦寺、岳林寺;连同原属宁波府的普陀山诸寺,构成了一个寺院林立、高僧辈出的佛教胜地,并有弥勒佛显迹等胜事,因而人称宁波三佛地。那么是何原因使宁波成为名闻遐迩的佛教胜地呢?
  一、高官巨宦的倡行示范推动了佛教发展和佛寺兴建
  历代官宦的倡行示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佛教传人中国之初,多赖统治阶级的态度。历史上最高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往往导致兴佛或毁佛的运动。幸运的是宁波历代的高官巨宦大都信奉佛教:如三国时东吴的中书令阚泽于西元239年(吴赤乌三年)舍宅为寺,建成普济寺,成为浙江第一座佛寺,唐朝名臣虞世南舍宅为定水寺,任江西分宁宰的任景求舍宅建七塔寺,吕珂舍宅建永明寺等。到南宋年间,由于甬上第一家族史氏家族的推动,这种活动的影响更为广泛。史岩之在东钱湖中的霞屿岛上凿山为涧,名为“补陀洞天”,又在洞旁建寺,以岛名寺为霞屿寺,并置以寺田。当时霞屿岛四面环水,进香礼佛者需以舟作渡,而石洞又仿普陀山观音道场供奉观音菩萨,所以又有“小普陀”之称。后人有游补陀洞天诗说:“相公囊括宋山河,凿石穿云作补陀。若见崖山还好境,慈元宫殿碧嵯峨”。南宋丞相史浩所建的一座寺是月波寺,月波寺坐落在月波山麓,枕山面湖,因山得名,宋淳熙五年(1178)兴建;史浩还在寺边兴建了“月波楼”,叠石成岩,为“宝陀洞天”。又施田百亩,在寺内专建四时水陆,亲制疏辞,撰集仪文,水陆道场自此在浙东大盛。宋孝宗特赐“慈悲普济寺额”,御书“水陆无碍道场”匾。史弥远是继其父史浩后位极人臣的南宋权臣,他也笃信佛教,先后把大慈山中的大慈寺、辩利寺请为功德寺。又在大慈山建宝华寺、悟空寺、妙智寺等;大慈寺建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禅宗高僧大慧宗杲的法孙物初大观住持时成为名刹。大慈寺被史弥远作为功德寺后,宋宁宗特赐“效忠报国寺”匾额。故大慈寺又名效忠报国寺。辩利寺建于宋端拱年间(988—989),原为上水保安院,被史弥远请为功德寺后,皇帝亦赐名为“辩利寺”。正是这些名宦高官的垂先示范,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佛教在庆元府城(宁波)及鄞县、慈溪等县的流传和发展。
  二、名僧与名寺的相得益彰形成了佛学兴盛和广泛影响
  名山多佛寺,名寺多高僧。山因寺名,寺以僧显是第二个原因。宁波的特殊地理环境,成为佛教文化滋生和弘扬的沃土。早在佛教传人东南地区之时,宁波就成为最早承受佛光之地。三国吴大帝孙权时,西域僧人那罗延在慈溪五磊山结庐礼佛。西晋永康元年(300),小乘禅师义兴在郧县东南山的东谷结茅修道,感动了太白金星,化为童子供给他饮食,这成为天童寺的前身。东晋孝武帝时,禅师竺慧达,俗名刘萨诃,在梦中得神指示后,遍求舍利宝塔,当他来到宁波鄞县郧山山麓时,恍然听到地下有钟鸣之声。刘萨词便坐在地上诚心祈祷,祈求三日,果见一座舍利宝塔从地下涌出,于是他就著手建舍利宝殿。这就是阿育王寺的前身。也在东晋时期,有女尼结庐于今奉化雪窦山麓,取名瀑布院,这是雪窦寺的前身。宁波三大名寺,在两晋时已具雏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