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从一念三千诠释天台的环保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坚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一念三千诠释天台的环保观
  释坚仰
  圆光佛学研究所
  【内容提要】
  本文以目前佛教中所提出的环保观为底景,采融合及批判的角度,诠释天台一念三千所蕴涵的环保深义。针对一念三千性具思想的意义下,提出心境一如的环保观。此中,透过智者大师个人的创造性诠释,如会通内世间之境与外世间之境的相关性之外,更厘清天台佛学并不具有唯心净土之忽略外境的困顿;藉此说明天台佛学对境的重视。无论禅观之境或现实之境都是圆满佛性的场域,阐释人类必须为环境保护尽责的必然性。进而强调观成化物之资成假,起动菩萨的悲心入假用假的实践对境的改造。最后,则诠释一念三千观心法门中所蕴涵的环保深义,于念念中开决如来藏理的过程,达成修行与环保无二无别的天台佛学环保思想的特色,由实践自我到超越自我的修行动力,转化为积极落实现世实践环保的精神。
  【关键字】:一念三千、性具、佛教环保
  前言:
  本文拟以天台一念三千色心平等的思想,阐释天台佛学的环保深义,提出心、境一如的环保理念。以及诠释天台佛学心与境俱是圆满佛性的场域。天台性具的思想是以如实相为主轴而开展,其深义所说是为每个生命的内涵都拥有如来的果德,此中,透显著每一个生命体,在其境域中都有属于自已的特色与价值性存在,例如三千世间就是说明理事无碍的圆融观,至于十如、十法界、三世间所表现的便是每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所汇聚而成的有机世界。
  环保的问题杂沓纷然、经纬万端,然在全球为环保的问题极为关心之时,佛教界亦以佛法的观点出发,试图阻止自然不再继续遭受到破坏。国内提倡这方面的相关单位有法鼓山农禅寺、花莲慈济功德会、妙心寺传道法师等,[1]他们虽然提出佛法的环保理念并且付诸于实际的行动,[2]但学者杨惠南却主张,[3]环保工作应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他认为花莲慈济功德会所推动的“预约人间净土”及法鼓山所提倡的“心灵环保”无论是在实际的环保工作,[4]或在环保理念的建立上都有所偏颇和值得商榷的地方。另外还有林朝成的〈心净则国土净〉[5]是就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著重生态的保育。以及魏德东〈佛教生态观〉[6]区分成生态的环保与心灵环保。
  以我研究天台思想之心得而言,大致上亦可以采取不同的进路来阐明“心”与“境”的关系,譬如从天台的性具思想来看,其思想即强调色、心平等不二而二,主张心、境一如的见解,[7]并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法绝对的立场。也就是说天台不是重心轻境,而是心境并建,心境一如,心境俱是圆满佛性的显现,在止观上说为圆融三观、圆融三谛,在圆教上则是一念三千。[8]
  本文环绕著这个主轴,阐释天台圆融无碍的环保哲学。以此,展开为三个环节,首先诠释智者大师对“境”的妙解,此中说明天台所说的“境”是为达到中道佛性的修练历程;进而经由个人的体悟与融通,指出一般外世间与内五阴世间的相关性。以此说明一念三千的思想作为环保理念,并非只是重视心的净化而已,而是一种心境互具的世间观,此间表现为两个层级,强调要有环保的心即佛性的彰显,更重视境的改造与行动,也就是菩萨入假用假之观成化物的誓愿。最后,论述天台圆顿止观之观心法门中所透显的现世的实践精神及佛教环保意义。
  一、天台智者大师对“境”的妙解
  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以本、迹开显实相,述说具十种妙,即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应妙、神通妙、说法妙、眷属妙、功德利益妙。并且指说此中的境妙是诸佛所师,更是佛的智慧门,如“诸法如是相等,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是佛智慧门,门即境也。”《大正33,698a》此外,又将境分为十如境、因缘境、四谛境、二谛境、三谛境、一谛境。其次,在《维摩经玄疏》也提到所观之境,即十二因缘、三谛之理。关于“境”这个语词的对应梵文是artha意指对象、意义,也就是透过概念指出对象的意义。所以在《法华玄义》中即针对十二因缘诠释为三因佛性,所谓“无明爱取即是烦恼,烦恼道即是菩提,了因佛性也;行有是业道即是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是名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大正34,700a》天台所说的妙境是不离于三法圆融而指向中道佛性,所以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因为若以四句检境,毕竟不可得,而说境是假境,是暂时假有的方便,也是不可思议境。
  所以说,智者大师提出以心法为修习的法门只是一种方便道。因为从整个思想脉络来看,并不偏废境,反而蕴涵著对“境”的深层理路,是故若从心的方面而言可称为一念三千,此处的“念”是包含空假中,包含了境之假有之资成轨在内;另一方面,若从色的角度则可说是一色三千,[9]此处的“色”即表现在对“境”的妙解上并且诠释为指向佛性之境。此中并非只是禅观之境,而是蕴涵著深层的内在根基转化的实践义。据本文的研究,如上所说的诸境以及所谓三世间、十法界、十如是都是于三千之不可思议的实相意涵下而开展。
  诚如赖贤宗之〈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交涉:《辩中边论》〈相品〉及《佛性论》〈显体分〉所呈显的“境的思路”〉一文中所说,《佛性论》区分了“凡惑境”、“圣凡俗智境”、“唯为无分别圣智境”,其中的“圣智境”即是《佛性论》用“如如境”收摄“如来智”以此说明“众生为如来藏”,以及“众生界为如来藏”。[10]指涉众生皆俱有如来藏的果德作用,只是,当众生面对“缘起境”时若能不起“识性”的了别作用产生“所执境”,就能依于“缘起境”达到“圣智境”。[11]参考赖贤宗对“境的思路”的诠释,更能以此究明智者大师所谓的“境”是指向境识俱泯的中道佛性。而此中的识就是介尔之一念心,如此便能双遮双照的迈入佛性之境,所以,当透过具体的阴界入于“缘起境”不动不出即可修得如来藏的果德。进而启动环保的大用就是依于“缘起境”中的“境”双泯双照的入于五浊恶世的精神,才能为保护环境产生无穷的动力。不仅局限于禅观之中,而是于识心不起“所执境”的了别作用,通向“如如境”以此达成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色心乃不二而二的内涵。此中,蕴涵著甚深的环保涵养,并且是环保行动中所必备的条件及素养,不仅于单一的指向心净则国土净,而是指境识俱泯的圣智境即中道佛性。
  依此,得以理解天台佛学的“境”并不局限于外在有形的色相上,而是于内于外都能产生无穷的动力,这就是“境”与“识性”相融不二的妙用,并且又依于能动性的五阴,产生强而有力的环保行动。依此,底下则进一步展开智者大师对外世间与内五阴世间的创造性诠释,说明智者大师如何于所说的“境”,具体的实践及进行世间改造的行动内涵。
  二、由实相之十如所展开的环保情境
  智者大师依于法华三昧而证入诸法实相的妙理,并且将体证的境界表现在一念三千的思想体系中,成为圆顿的实相观法。此如,从十如是所表述由佛乃至众生所共通存在的范畴,对于环保问题的解晰具有正面意义的功能,一方面更能以此考察境的另一层深义,如《摩诃止观》云:
  所谓恶道众生相、性、体、力、究竟等;善道众生相、性、体、力、究竟等;无漏众生相、性体、力、究竟等;菩萨、佛法界,相、性、体、力、究竟等。《大正46,53c~54a》
  以上所说的相、性、体、力……等,是支持每一个众生生命存在时所共有的形态,所谓相以据外览而可别;性以据内自分不改;主质名为体;功能为力;构造为作;习因为因;助因为缘;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初相为本;后报为末;趋向于究竟等。[12]于此,先回溯到《法华经》所阐释的十如是的意涵,从表达诸法如实相,法尔如是,法住法位的立场,说明此中的世界观是众生具体存在的十个范畴,其真实义涵是为开权显实而说,以趣入究竟诸法如实相为依归,在这十个范畴中已充分的展现每一个生命所执持的内涵之共通性,并且意蕴著众生是一个有机体,在本质上得以不断向上超越,进而拓展生命的格局和无限的可能性空间。
  于此针对十如是之流转与还灭诠释如何落实环保:就流转门而言,十如是所展示的是不同五阴面对生命本质的真实“相”,并且如是的呈献于整体大环境中,尽情的表现于如实的“因”、“缘”之间,作出极其可能的最大贡献,意指每一个众生置身于所缘的环境,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性存在,以及伦理上的关系,更是无法取代的生命个体,譬如“声闻行自以四谛声教为体,即是遭苦生厌老病死义;缘觉之人即是十二因缘教为体;菩萨即以六度经教为体故言如是体。”以上是就众生共具十如说明每个个体都是毕竟平等一如,含具生命本质的不可思议性,意蕴环保的深义在于佛性的平等上,展开生命内涵的不断向上超越,指向有意义的实践。为此,更从十二因缘之流转门配合无明的十如是与转无明为明的十如是,说明环境破坏的内在因素,以及明的十如是展现环保的正面功能,如《法华玄义》:
  无明支合如是性,行支合如是相,识名色六入触受合如是体,爱合如是缘,取合如是力作,有合如是因,生老死合如是果报等。《大正33,705b》
  由无明的十如是所开展的生命格局,环境的破坏始于染污的生命体受限于自我的框架之中,以自我中心为取向任意而为,这些都取决于各个生命体顺于无明的十二因缘由爱取有,作出破坏环境的种种行为,展现人类贪婪的相貌,不明了诸法各有其如实“相”、“性”、“体”、“力”,意指依于不同的生命内涵而感得不同之依、正二报。但是就众生皆具如来果德而言,却是平等不可轻忽的于生灭变化的环节上,不断的演进,只是一般众生不明了此理,才会以自我为中心,弱肉强食为所欲为,偏向功利资本主义的思考模式,导致如是“果”即自然资源的枯竭、如是“报”引发自然环境的反扑,造成现今环境破境的究竟之相。如今,若要让环境永续经营进而保存自我的完整性,其改善之道势必要回归于十如是的还灭上,启发于人类的自觉,如《法华玄义》:
  无明支转即变为明,明即了因,成圣人如是性,恶行支转即变为善行,善行即缘因,成圣人如是相,识名色等苦道转即法身,成圣人如是体,爱取二支转成圣人菩提心,即是如是力,有支含果变成六度行,即成圣人如是作;亦转成圣人如是因,此有支转有二种正道转成如是因,助道转成圣人如是缘,老死支转成法性常住成圣人如是果报。《大正33,705c》
  当人类的无明转变为明,就能于恶行转变为善行,爱取转成圣人的菩提心乃至有支转成六度行,以人类的自觉转换及修持的内化而形成高度的环保品质,具有落实修行生命于周遭环境的实践性,让生命所在的情境展现其可能的最佳状态,此乃取决于人类的用心勤习善法于内成性,于外成相,使正确的意念转化为具体的誓愿深远的行动力,换言之,当体认究竟诸法实相是每个生命共有的本质时,就能尊重处于整体宇宙中不同特质的个体,这些都是透过对如实的本质上的认知,还原众生在其自身的本位上都有如是的“因”,即由菩萨的六度万行而改变外在已遭破坏的环境,就是改善环保的善“缘”,使得环境回复到本然的维生系统,此为如是“果”。当环境不再面临枯竭的困顿,让人类得以永续使用时,就是回到如是的正“报”上,使其不假造作的自然任运而为,如此就能让整体环境恢复本来的面“相”,这便是人类对环境保护所尽的最大努力之究竟诸法实相,大自然也就能在正常的轨则上自在运行。依此而言,环境保护不仅止于西方所说的价值性思考,而是深层的就众生共有的本质即佛性所说的平等大慧,看待世间的一切万物。所以说,环保的意义其落实之道就是对“如是”的体认,才能进一步回护本有的清净个体,这便是环境保护的治本之道,更是十如所要表达于环境之本末究竟之义。
  此外,从天台所发挥的十如是,援用于环保的落实则更具特殊的深义,因为在《法华经》所说的十如是,其重点主要是揭示每一个有情众生的个体,所展现于器世间在样貌上之特质及其关联性,以此说明实相的意涵,但是,由于天台佛学透过智者大师的发挥,形成三转读即配以空(是相如)、假(如是相)、中(相如是)的运用,如此便呼应了前一章所论述之以空、假、中的心态表现于环保的情境暨其行动之内在的融通性。也就是透过体证空相的本质是如性,但是又必须在如是性中启动悲心去对待资成的假相,并以不执、不著、不取、不偏、不倚的心趋入不动不出的如是之境。所以说,十如是是智者大师在论释诸境时特别重视的要点,具在于对生命本质的如实认知。至于想要达到环保行动的落实以及对环境素养的养成,就必须在此意义中完成,因为十如是还原了一切事物的究竟之相以及诸法的如实意涵,才能够不以个人的意识形态和意愿加诸于自身以外的其他事物上,也因此可以朝向理事圆融的展现。
  天台性具思想所蕴涵的境,是以迈向中道佛性的显现而努力,更是圣智境的如实展现,当转化为环保理念时无论于心于境自有其实然与应然上的相通性和必然性,因为它不偏废境,而是积极的以境做为实践生命意义的场域,让生命存在的情境回归于如实的本质上,这便是环境素养的净化与超越,乃至佛国净土的净化也必须在此意义中圆成,换言之,更是菩萨利益众生的践履之地。
  三、内世间之境与外世间之境的会通
  此节将延续之前所说之境的内涵,深入的探讨其背后所蕴涵的深义。首先就智者大师所融通的心境互具的世间,阐释其对境的发挥与诠释。例如对“世间”的解释:“世”是指时间的差别,也就是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间”则是指空间的差别。[13]这里将回溯到《摩诃止观》所指的三世间,即“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说明,每一个五阴虽然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别,然而却是十界互具,以此为背景说明天台对世间的深意,底下即针对现实之境的器世间加以述说。
  当梳理有关天台对境的器世间之过程时,发现智者大师虽然一再强调“心”的重要性,其实是将“境”与“心”融摄为一,也就是说,以心、境互摄作为世间的内涵。从天台止观的立场,观察所说的“境”更是转凡成圣中所必备的条件,例如《释禅波罗密》中便提出三种世间,(1)根本世间;(2)义世间;(3)事世间。
  1)根本世间是指一期正报的五阴,“尔时于三昧内,心慧明利,谛观身内三十六物,四大五阴……一期果报,四大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具足成就。”《大正46,532a》。修行者在透过修习禅定得初禅成就之时,豁然见到自身九万九千毛孔,气息遍身由毛孔出入,即能洞见自身的三十六物,如诸毛发、齿爪、薄皮……等。这里所指的就是一期果报所形成的四大五阴。此与《摩诃止观》中所指的五阴世间其实是一致的,只是在《释禅波罗密》将五阴分析的更为微细清楚,不过二者所说的皆是由心、意、识共同组成的一期正报的五阴。因为众生从地狱界乃至佛界皆由不同的五阴所执持,然其差别在于佛的境是出世间之境,即是如相,因为佛心已不执,纵然行恶法亦成为其善巧方便度众之道;但是一般众生坚固于欲著,并由痴爱而生恼,就会有世间境的差别,故有异相。这就是真俗二谛的差别。不过其重点乃在于心无分别即能达到色如。
  2)义世间:又分为外义世间与内义世间,所谓外义世间,则是指根本之法与外一切法义理相关。也就是,五阴世间与外世间一切山河大地,在道理意义上所指涉的一切对象,如《释禅般若蜜》“行者三昧智慧,愿智之力,谛观身时,即知此身具彷天地一切法俗之事。……鼻、口出气息法,山泽溪谷中之风气;眼目法,日月;眼开闭法,昼夜发法星辰;眉为北斗;脉为江河;骨为玉石;皮肉为地土。”《大正46,53b~c》智者大师将四大五阴比拟为外世间,认为此身虽小,其实在义理上与天地之义是相关的,是以,五阴世间即是国土世间。
  再者,内世间即指如来出世,行种种方便,言辞譬喻,只是为了广说一切教门名义之相,观照众生身相,以化导众生。是以,《释禅般若密》将此内世间之义分别与佛法相对应,即五戒之义对应到身内的五脏;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义对应于五脏;而如来为化三界四生,故说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此三种法藏广摄如来一切的教门皆已含盖其中。此义世间的内世间所要阐述的意涵,即是表达佛性名义与众生内在身相之应,只要谛观众生身相(内世间),就能够觉了一切佛法名义,也就是说,只要内观一切身相之中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即观世、出世间之法,了知众生身相之内世间其意皆与佛法相融通。
  3)事世间:行者在发五神通时,能悉见一切众生种类及世间事。这是透过禅修而得到五神通时,就能照见十方三世色、心境界的差别,以及不同的众生种类所居住的国土相貌一一皆有异。此处的说法与《摩诃止观》所谓国土世间,即阿修罗依河畔住、人依地住……等等以及十法界众生之意义是相同的。
  综合以上,智者大师对世间即“境”的思惟,可以了解天台所说的境或世间在意义上是一样的,所以认为整个山河大地,与身内世间(即众和合的五阴身)、身外世间(有形的器世间),能够融贯相通,彼此有非常深远的相关性,只是,背后须要融入了禅修实证的工夫,才能得到如此观察,是以,在其经文中亦举《华严经》言“明了此身者,即是达一切,是则说内义世间,义相关之相。意在幽微非悟勿述。”《大正46,533b》智者大师希望后学若非真悟其意者,勿述此一世间幽微之相。
  据此而言,进一步说明无论是内五阴世间或外世间的共同点,都不离于因缘生灭的情境,如《法华玄义》就说到有所谓的因缘境,是因妄想因缘和合而有的境,如“一念无明心出,无明与上品恶行业合即起地狱因缘,如画出黑色,无明与中品恶行业合,起畜生因缘,如画出赤色,无明与下品恶行合,起鬼道因缘,如画青色,……无明与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缘,如画上上白色,当知,无明与诸行合故,即有六道名色”《大正33,698c》。所以,从智者大师所诠释的外在一切器世间与内五阴世间,就本质意涵相关的立场,却不离于色、心二法,如此便会通于智者大师所主张的色、心不二而二的性具思想,并且显示这里所说的“境”正呼应于体用不纵不横的关系,更是依寻在中道佛性之圣智境所开显的意义之中。准此观点,关爱人类自身,即是爱护外在器世间,亦是尊佛法意。
  其次,智者大师更诠释吾人行善或行恶时,内心的变化进一步说明,当吾等阴妄的一念起惑造业时,即相应于贪、嗔、痴,当此三毒于吾人内心中产生效应时,身内的五脏六腑会受到心行的影响。此如“身内王法治正义,行者于三昧,内愿智之力,即复觉知身内,心为大王,上义下仁故,……若心行正法,群下皆随则治正清夷,故五藏调合,六府通适,四大安乐无诸疾恼,终保年寿;反之,若心行非法,则群僚作乱,互相残害故,四大不调诸根皆暗塞,因此,抱患致终。皆由行心恶法故。”《大正46,532b~533a》以此,说明心、境的关系,因而产生心影响境、境影响心,心如境亦如,心暗塞境亦暗塞,二者相因相成的原理。
  在依于人类所认知的山河大地乃属无情的价值情境中,反观智者大师对世间的诠释,得以融通所谓有情只是众生于“缘起境”产生识性的执著,见爱生贪、见不喜欢则生热恼,才会造成外世间的破坏,内根世间亦闭塞不调。有情无情是人类价值意义界定下的附属品,更是阴妄一念分别下的产物,而有“所执境”与“圣智境”的差异。因为圣者之境是无有对立名言概念的如相,而凡夫之境是分别人我差异的相,这些都是由介尔阴妄的迷悟所起的差别。于此可说智者大师对世间的诠释,不仅融摄心和境,更是以中道佛性而开衍为达到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深义。
  四、注重假有的实践:以入假用假实践境的改造
  经由以上的讨论,得以理解智者大师对内外世间的会通,不仅含有超越时空的情境,更有落实于现实世间的具体面,其展现于天台佛学对环保的议题上将有别于西方环境伦理在价值取向及道德贞定之间的思惟,并且含盖惜福、慈悲、缘起的佛教环保进路,以及厘清所受限于心净则国土净的所谓重心轻境的困顿,进而具体的从法界一切有情与无情的身上落实。虽然环境的好坏取决于人类自身,透过以上的探讨得知,环境的问题必须经由人类对实相的认知才能彻底由内而外产生无限的动力。依此,底下则就落实面,进一步说明“境”的妙用与积极性行动。[14]
  智者大师诠释“境”的深义,背后更隐含著从内在对自我的积极实践而向外延伸,如十境中之阴界入境为第一所观境,以及在三法圆融的关系下,强调从空入假、从假入空,而后入中,重视入假用假对假施予观成化物之落实与具体行动。首先,在天台圆顿止观的正修部分,其所观之境是以十境为主。即观阴入界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定境、诸见境、慢境、二乘境、菩萨境……。十境中的第一境即为阴入界境,此境为第一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实实在在的五阴身,是以,选择从己身入观,是实践任何观行所必备的条件,也以此成为必观之境。另一方面,正是环保议题中将环境的问题归咎于人类自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环境的问题有些因素是来自于弱肉强食,而人类所扮演的正是置身于大自然中具有完整思考与改善环境的重要角色,所以,当每一个五阴在透过心意识的观修时,也同时从其色身入手。这是即现实又实在的所观境从自身入观实践自我进而超越自我,于此反思,则具有改善环境的重大意义于其中。因人类自身的反省透过实践而超越正是践履环保的不二法门,如安藤俊雄所说:“行者正修观法时,既须先观现实具体的对境-阴入界境,并以此阴入界境得实相不思议境为其主要目的,故是以如属远离现实之抽象原理,乃至与现实隔别之超越境界,在在不得作为正修观法的观境。”[15]为此,他更进一步指出,现实当下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以现实的五阴作为第一观境,正蕴含著对环境的省思与具体行动,别具环保的深切意涵。
  由此可见,一念三千性具思想,不仅重视当下自身的反省工作,更就每一个因缘假合的实体落实为实践超越的场域。其次,在十境中虽然也会因为宿习的不同而引发种种的禅境及其障碍,可是并非每一个禅观者都会引发这些禅境,而是因为禅者本身宿习的关系,对各种境界产生执著,如十境中的烦恼境到慢境,就是经由众生依他起境中产生遍计执境,[16]而二乘境是因行者产生执空,就是只为个人的解脱自利为目的,至于菩萨境则是因宿昔的本愿力而有细微难知的执著,虽然没有堕诸见、增上慢及二乘等之偏执邪见,这还只是初机菩萨,并不是指成熟的大乘菩萨。
  就以上十境的观行,所要破除的是人类的执著分别与二乘境为自利的空见,以及超于初机菩萨的功用不广,达到中道佛性的显现。这些都是人类在面对环境于自身时所必须反省的可能性面相。此外,更必须进一步导入利他为目的的本怀,此间所涉及的便是现实境域的实践面,也就是由自我的反思做为导入真善美之佛性的修德,进而以利他做观成化物的愿行,将这些落实在现实的情境中践履,如此才能达到圣智境的果德,即净佛国土的弘愿。这便是一念三千所蕴涵之菩提大用于环境的深义,也就是强调入假、用假之观成化物。底下,将诠释“假”在天台中的发用。
  在《维摩经玄疏》中对于“假”可从两个面相加以解明,一是从空入假;一是从假入空。所谓从空入假是名平等观,就是在破我执的同时入假起用;至于从假入空则是侧重在于破入空,是此特别重视假摄一切法。从空入假又可分为入假之意、修入假之观以及观成化物,此中之入假之意主要是说明菩萨弘济,分别施药病化众生;至于修入假观又分为入见假一切法与爱假一切法,就是强调菩萨住深禅定仍要具大慈悲而观假见假,才能入爱假而见一切法;如此则能观成化物,如菩萨为度如是无量众生,故必须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入假修无量愿行,此为观成化物,于此则可说,菩萨的修行与成就都与假有的环境密不可分。
  天台佛学所重视假有的实践,是以入假实践菩萨的弘愿,并且强调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如此便能彻底的改善环境的问题并且能回护一切众生。是故无论从空入假、从假入空都具有积极实践环保的功用,当会归入中道实相时,更能双照二谛,名一时平等法,意指中道佛性与空假即是一时平等,在中道中表现为双泯双照,也就是入于五浊恶世实践净化国土的精神。于此不但重视积极假有的现实性,并以假有的世间作为其实践自利利他的环境和场域,也就是从空入假,强调以空的观点和不执的心,行六度的工作,因为,大乘菩萨必须立足于入世的情境实践入假利生的工作,乃至努力的在止观法门中精进不懈的入假用假而修行,也是为众生而修,并且更积极的达成利益六道众生为指标,而这些皆建立在假有的基础上所进行之利他的工作,如《摩诃止观》:[17]
  从空入假名平等观者,若是入空,尚无空可有,何假可入。当知此观为化众生,知真非真,方便出假故言从空,分别药病而无差谬,故言入假。《大正46,24c》
  又:
  从空入假,破他缚著不同二乘,处有不染。法眼识药,慈悲逗病,博爱无限兼济无倦,心用自在,善巧方便,如空中种树。又如仰射空中,筈筈相拄不令堕地,若住于空,则于众生永无利益,志存利他,即入假之意。《大正46,75c》
  引文中说明天台所说之假的实质意涵,是以“慈悲逗病”观察所有众生的需求,进而“博爱无限兼济无倦”的利益一切有情与无情的世间,并且志存利他就不会破坏环境,努力不懈的积极维护。进而善观假的因缘,善巧普济,如此便能入中与环境共成菩提,迈向净佛国土的目标之究极实在义,开显天台一念三千对假有的大用。此外于《六妙法门》:
  云何菩萨,于数息道中,修从空出假观,起旋转出一切行功德相。所谓菩萨行者,当数息时,当发大誓愿怜愍众生,虽知众生毕竟空,而欲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尽未来际。《大正46,552c》
  此中更说明净佛国土是菩萨的本愿,但是此愿却必须透过从空入假,以假实现其愿,以愿化导众生净佛国土进而不著于假,就能在环保的行动中产生无穷的动力,所以说以菩萨的本愿实践环保就能慈爱大自然中的万物,尊重自然法则中所付予的意义和价值,不以暴力的行为加诸于自身以外的事物,以此因缘假作为实践修行,及其普济的工作,就不会像小乘者著于偏空的状态,如人类只为个人的利益为考量。于此便厘清,天台并不全然只谈心净的圆满佛性而已,而是就空的立场采不执的角度,积极的参与假有的世间,完成菩萨修无量的愿行,在假有场域中进行,所以说营造好的环境便是为达到成佛的基本条件,如《维摩经玄疏》所说:
  从空入假观者亦为三意:一明入假之意……若二乘不为化物,不须此观,菩萨弘济必须此观……;二明修入假之观者,入假有二种,一者入见假一切法,二者入爱假一切法,……菩萨住深禅定知空非空,具大慈悲,观假见假……三明观成化物者,菩萨从空入假修证,即是观因缘假,……用道种智入菩萨位,入假修证,……复次,菩萨为度如是无量众生,故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入假修无量愿行,是为观成化物也。《大正38,527c~528a》
  此中阐扬大乘菩萨入假的观点,除强调从空入假,即入假、修假、证假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以假化物,才能共同迈向佛道而勇猛精进,与大自然中的万物和谐相处,如上所说,都是天台佛学对假有之境的积极实践。于此藉杨惠南所批评,没有经验的世间,哪来超验的境界。[18]天台一念三千的思想无论是超越或现实,二者是息息相关的,我以为,若没有现实之境作为修行的磐石,如何谈超越?反之,因为有超越之境才能推动人类达到追求解脱的动力。如其所言,大乘佛教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出世”的精神建立并落实在“入世”的实践之上。就像目前人类畅谈环境的改造,也是希望将污秽之地转变为一片的净土,所以说,对于智者大师所讨论的“境”无论现实或超越,都可以成为当今对环境改造的参考依据。
  虽说大自然环境本来就与人类息息相关,这在目前西方所探讨的环境伦理,已经有非常深入的讨论,本文所要阐明的除了厘清天台佛学对“境”的重视,即对假有的积极性行动,并不偏废境;另一方面也强调透过有情众生的努力,外在环境才有可能净化,此间皆立足于五阴世间即是国土世间这种相即互入的关系,所以,从改变个个五阴入手才能让外在的器世间亦从善如流,以此说明天台一念三千的思想非常具有实践环保的精神。
  有鉴于此,天台圆教的思想对于心、境的妙解,乃立基于“心如境如”的观点,它并非如一般所批评唯心论净土,而是非常重视“境”的实践,如所说之十境的背后自有其深切的环保意涵,并不仅止于对治禅境,而是蕴含世间万物互摄互入以及心境一如的佛教深层生态学。大体而言却也是透显整个大环境之深层面,禅定境也是十乘观法之一念观不思议境之中的十境的一种。在此意义之下,讨论环保的问题,从个人对诸境的引发,其重点在于执著二字,每个人因有不同的执著,就会相应于不同的宿习,而引发不同的境界魔难,如《维摩经玄疏》所说爱论与见论是戏论,破慧眼障见真实,因为爱论会随所见境生爱著,成魔业;见论随所见境生分别,成外道业。是故因爱见起九十八使,至使三业作善不善。环境的破坏就是因为人类的爱见产生执著而造成,这些都是因痴有爱则我病生,我病则影响众生世间亦病。天台一念三千的思想,不仅重视个人内在境的解脱,更以此展开实践外在境的解脱。
  五、一念三千的观心法门之现世实践精神及其佛教环保的意义
  本节的要点,是取一念三千观心法门之现世实践精神,做为环境保护中积极落实的德行;并且诠释观心法门中的意蕴作为环境保护所该具备的内涵,以此阐明天台佛学在止观法门中所表现对“境”的实践及行动。底下,则更进一步阐释,所蕴涵的佛教环保观。
  一念三千的思想,重点在于一念心开决如来藏理,所重视的是开决的过程,也就是强调具体行动的实践精神。如法华三昧(又称普贤三昧),强调于二六时中修行五悔,即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普贤菩萨发愿当众生的忏悔主,就是重视行动与实践改造现时现世的困境,此间透过有相安乐行忏悔六根罪障,及无相安乐行以智慧观照六根,悟入实相三谛之空性,以达到忏罪清净。这些都是天台观心法门所蕴涵的现世实践精神,具体又现实的围绕在生命的践履之中,以行动改变环境的种种困顿。以此相应于环保意义时,则更能表现因积极的自我实践精神,转化成为落实环保行动的驿站,并汲取作为提升及改善人类环境的凭借。
  另一方面,包含在法华三昧中的四种三昧,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都是以九十天为一期,无有休息的一心精进,其中的常坐三昧(又称一行三昧)所强调的就是由内心收摄六根于一念,反闻自性而达到一相无相的实相境界,至于,其它三种三昧只是在方法上的运用有所不同,但是所导向的都是于念念中都能清净自觉,如此就能改善心念与行为,进而改善自己的处境,甚至辗转引导众生增益环境与人类的祥和之气产生善性循环。又如非行非坐三昧就是不局限于形式,以四念(未念、欲念、念、念已)落实在行、住、坐、卧的觉观之中,也就是从意观起修,彻底的铲除内心的无明,于四念中都能用心的照顾众生的需求为维护环境努力,当下一念心动转一如,用“出世”(超越世间)的德行,践履“入世”(救度众生)的愿行就是体现中道佛性的环保境界。
  再者,一念三千观心法门是以现世的实践精神,从具体的心行与行动中力求改善。如慧思的《法华安乐行义》所说:“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越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发心勤学法华三昧”《大正46,697,c》。并且将法华三昧说为“法华安乐行”。无论有相或无相都能安乐的行持戒律,以持戒克制私欲,达到内心的清净,促进世界的和乐,是环境保护中所该具有的行为规范使人类不逾矩。正因为严禁杀伤任何一切有情众生,乃至植物都不可以随意滥垦滥伐,进而推及有情的生存,便是和乐善生的德行;至于忍辱、精进、勤修禅定就能促使人类不卑不亢、谦虚真诚的与环境和平共处,是辅助环保行为所必备的安乐行。
  此外,圆顿止观的修习前方便,即二十五方便(又称外方便)及十乘观法(又称内方便)。所谓二十五方便即调心、调息、调睡眠、诃五欲、弃五盖,其中“调睡眠、诃五欲、弃五盖”是环保实践所必须的简朴生活;“调心、调息”则是环保心灵之观心法门之入门。至于,一念三千是以十乘观法为主轴。十乘观法以“阴界入”为第一所观境,可见法华三眛的成就都在于具体存在的阴界入,非常具有现世与入世的精神,也是法华三眛以莲华为喻,莲华出现于污泥,如法华三眛出现于五浊恶世,出现是为了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转秽土为净土。这也是法华三眛忏以大行普贤菩萨为主尊的来由,以无边无量的清净法行之行动,来改变具体的存在世界。以此显示天台佛教不是重心轻境,而是心境并建,心境一如,心境俱是圆满佛性的显现,在止观上说为圆融三观、圆融三谛,在圆教上则是一念三千。[19]
  至于十乘观法的具体内容除观不可思议境之外,尚有起慈悲心、巧安止观、破法遍、识通塞、修道品、对治助开、知次位、能安忍、无法爱。此间所具有丰富的实践环保哲理,如慈悲心就是目前佛教于环保行动中,所提出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20]破法遍就是破除世人对法相执取的心态,没有执取的心就能让环境的资源永续;至于,巧安止观是以善巧修习止观让内心充满著感恩,对众生涌现慈悲之情,就能长养智慧不会局限在沙文主义的思想之中,以此修德而能安忍于种种身心外境的考验,产生坚毅的决心及化他的胸怀。此外,以观不思议境观取众生与自身世间当体即是,就能展现不可思议的性德,透过修德而成就化他的解脱德。这些都是人类实现超越的自我,也就是对环保的落实。
  再者,如何培养修德呢?智者大师在《次第禅门》及《摩诃止观》两书中,即指出十种非心,也就是以不正确的心态修习止观,如1)发地狱心是为了个人的利养而修;2)发畜生心是扩大自已的势力范围,及巩固其领导的地位;3)发鬼心是为了名闻利养;4)发阿修罗心是念念欲以胜他人,没有忍耐的心胸雅量;5)发人道心者是畏惧堕三恶道受苦报,而内心却念念欣慕世间的五欲享乐;6)发天道心是了知人间苦乐相间,且无长久性,而天上纯乐;7)发魔罗心是欲得大威势力自在,欲生他化自在天;8)发尼犍道心是想得世智辩聪,高才勇哲,以利自己的地位;9)发色无色以心是指四禅八定的禅定乐,但是此禅定之乐仍是处于三界内,受时空的限制;10)发二乘道心是为度老病死苦,欲疾得涅槃而发无漏心。
  以上十种非心修观,都是个人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如同环境遭到人类无情破坏、污染、导致生态失衡,背后的因素都是由于发心不正所致。相较于天台佛学强调以菩萨化他,发无上的菩提心、慈悲心,为悲愍众生之苦而发愿修行,如此才能兴起悲情化物之心,落实环保就是从自我实现开始。一念三千观心法门之发用,是以自利化他之心做为修行的动力,也是环境保护的动力,此动力的起点就是悲心,进而服膺于对自我实践的承诺履践出超然的自我。如此,就能对众生之苦产生无穷的动力,以此动力落实于环保的行动上,一切草木就在慈悲的动力下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而不必一味的如西方环境伦理在价值取向中找寻环境保护的理由。
  此外,针对十乘观法中的第二所观境,更强调“真正发菩提心”,就是要真诚的面对自己与他人,恳切的对众生发起大悲心并且兴两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虽然众生无量无边,烦恼更是无尽,但是却必须发起度尽之心。就像为改善环境而努力精进不懈,这些都是因为能够如实的体悟佛与众生了无差别而产生同理之心,进而和众生的苦感同深受,才能深发弘愿度如佛如的众生,并且不执著有一实在的众生可度,让保护环境的工作成为人类的本份事,如此就可以将菩提大用在环保的行动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基本上,天台佛学的观心法门不仅是为慈济怜愍一切众生而起慈悲修行的心,更切实的体悟觉知慈悲即智慧,烦恼即菩提,因此而更加悲悯现实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怀抱坚定的自行化他之决心,如《摩诃止观》卷五上说:
  即起大悲心,兴两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故起大悲,兴两誓愿:谓法门无尽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大正46,56a》
  就此而言,一念三千的观心法门,不仅止于不忍众生苦,更深心的但愿众生离苦得乐而起大悲于众生,是以,才能兴起“众生无边誓愿度”及“烦恼无尽誓愿成”的两誓愿。也就是说,此乃以实践自度度人为依归,而这些实践的对象包括一切有情与无情。天台佛学观心法门不仅积极自我实践修德更强调悲心化物的宗教素养,于此展现对环境保护的高度情操及态度,这些都是经由自觉的性德透过修德达到化他的解脱德。据此形成所谓的环保意识也因人类有大悲于万物的情操,而能与万物和平共处,并且善待地球有限的资源。
  透过以上自行化他的认知,一念三千的观心法门,更强调透过上求下化之菩提心愿相关的一切实践,进行外显的悲他化物之行动,也就是进行自他以外一切众生为主的超凡入圣之愿行,此间不以商品价值为导向,更不仅止于谈抽象及形式主义的道德性问题,而是以止观的修习止息人类的无明妄动,如《摩诃止观》云:
  善以止观,安于法性。上深达不思议境,渊奥微密,博运慈悲,恒盖若此。须行填愿,行即止观也。《大正46,56b》
  天台观心法门所展现实践精神,更在于擅用博运的胸怀上展现慈悲,以众生的苦难即是我等的苦难,破坏环境亦是伤害自己,与一切世间万物同一体性的观念,显示一念三千观心法门的环保意义,是既现世又积极的践履于现实境的改造,如普贤菩萨重视具体行动的精神,也因此才能于四念中了解众生的需求,进而发出恳切的悲心悲愿,外在一切情境的解脱就是吾等的解脱,此间,具有深切的环保深义。
  就如沈清松所说:“人与自然最主要的差异在于人。但是,由于反省所张开的可能性空间,显示出人的能力及其活动具有超越性,这既是一种内在能力,然此能力又指向超越。人的心灵能力,无论是想像、认知、道德……等等。其意向性都有一指向无穷的动力。”[21]如其所说,一念三千观心法门,其内在自我实现所指向的动力就是为众生而发,此种内在自净的动力,也就是本具佛性的动力,如此就能积极且无怨无悔的进行由内而外的超越,更就是一种上求下化的愿力,以此愿行相应于当今环保意义上,则能进一步的超脱人类既定的框架,于环保中实践修行,修行中完成环保的工作,环保与修行是体也是用,无二无别。
  总结地说,一念三千的“一念”是当下的“一念心”,是具体的阴界入的一念心,此一念心即有限即无限,即烦恼即菩提,是“一念无明法性心”,所以“一念三千”的“一念”并非“重心轻境”,而是具有现世实践的天台圆教精神。此外,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立场,因凡夫一念中即具十法界,而一一界中皆含有烦恼性相、恶业性相、苦道性相等三道性相,但只要一念无明转明即是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此一念心展现圆融动转的状态,以此蕴涵著可以向上超越也能向下沉沦,所以,一念三千之“一念心”,是落实实践环保的开端,它并非只是一种唯心的思想,而是从心的发用确切的展开强而有力的具体行动。以此反观,环保不能仅停留于人类以自身的利益为考量,进行一种人类行为上负面的环境思考之批判,也就是只对不利于环境的行为即行动进行反省的工作,而要更积极的由自我的实现与超越展现于环保的动力上。一念三千的思想之所以成为环保理念的磐石,就是依于此动力点上施予菩提大用。
  就救赎意义上而言,于内它不但从人类现实面进行践履于自身的超越,更积极的指向全体生命的超越,这就是一念三千中的精神内涵,即一即多、即多即一,并且是个人即全体的超越世俗知见的面相,展现心境并建的生态环保。此外,它更践履出全体即个人的慈他本怀,不以自身为依归,而是朝向全体的提升,一种互具互融的生命共同体的体认,这种认同感是深切也是深远的,因为它都是在具体的践履中体悟生命的真实意义,以此面对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命是超俗的,而环境更成为其生命中不可偏废的一环。一念三千观心法门做为环保的真义即在此种意义上达成。
  六、结论
  本论文依于佛教环保为底景,提出以天台一念三千心境一如的环保理念为主轴,开展为三个环节首先揭示一念三千圆教思想对境的重视,在立足于天台圆顿教义的基础下,探讨天台佛学虽然非常重视心的能动性,也就是以心作为修行的入手;但是并不依此而偏废境,反而非常重视境的改造。就色一门而言,主要透过其所观之境,即宛然实践于三千世间的领域,以具体的五阴即阴界入作为践履的场域,再者,依内、外世间的相关性而言,智者大师由此诠释了心境互具的重要理念,以此,提点出天台性具思想于生态环境之关怀。
  其次,依于本具佛性的观点下,相较于西方环境伦的思考与反省,天台佛学所凸显的环保意涵,即能依于此而更尊重有情与无情的生命性存在,并且让自身以外的一切迈向生命意义的极致。不以二元论之思惟方式来看待环境,或是以自己的意愿“控制”环境,人和自然的问题,应该要超出二元论的思惟方式。[22]一念三千以众生本具佛性与众生性的基础上实践超越自我的环保观。据此,得以诠释天台佛学心境一如的环保更具有实质上的积极义,比如“国土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这些皆是实践环保的境域,再者,从修习法华三眛之成就来看,更是重视现世的境的改造与提升,“即烦恼即菩提”的现世实践是天台观行的主轴,此中的“即”并非是唯心顿成的即,而是充满天台实践精神的即,强调一念心于世界之中,来层层开决如来藏理。并且就十乘观法以“阴界入”为第一所观境,可见法华三眛的成就在于具体存在的阴界入,非常具有现世与入世的精神,也是法华三眛以莲华为喻,莲华出现于污泥,如法华三眛出现于五浊恶世,出现是为了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转秽土为净土,重视行动以改变具体的存在世界。这都显示天台不是重心轻境,而是心境并建,心境一如,俱是圆满佛性的显现,在止观上说为圆融三观、圆融三谛,在圆教上则是一念三千。
  复次,就一念三千的“一念”是当下的“一念心”,是具体的阴界入的一念心,此一念心即有限即无限,即烦恼即菩提,是“一念无明法性心”充满了天台之实践精神,积极入假用假,面对无明,所以“一念三千”的“一念”并非“重心轻境”,而是具有现世实践的天台圆教精神。一念三千观心法门是由实现自我到超越自我,重视具体行动的改造,完成修行与环保无二无别的关系,并且延续此一动力展现于菩提大用上及菩萨的慈悲发用作为实践环保的起点。
  参考书目(依引文先后顺序)
  杨惠南,〈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收于《当代》第104期。
  陆扬,〈大乘佛理、环境保护与社会改造关联性之再思考〉收于《当代》第107期。
  释圣严,林其贤编,《人间摆渡》,台北:法鼓文化,1997。
  释圣严,《心灵环保》,台北:正中书局,2000。
  林朝成,〈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收于《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魏德东,〈佛教生态观〉收于《法鼓杂志》第26期,1992。
  安藤俊雄著、苏荣焜译,《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
  赖贤宗,〈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辩中边论》〈相品〉及《佛性论》〈显体分〉所呈现的“境的思路”〉收于《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台北:2004。准备出版中。
  张曼涛编、释慧岳著,〈天台教学的世界观〉收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1979。
  杨惠南,〈没有经验的世间,哪来超验的境界〉收于《当代杂志》第108期,1995。
  赖贤宗,《佛教诠释学》,台北,2003。
  林朝成于〈台湾人间佛教环境论述的面向与省思〉收于《当代》第173期,2002。
  沈清松,《环保与人文智慧》,〈中西自然观的哲学省思──兼论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台北:光启文化,2002。
  崔珍皙,《环保与人文智慧》,〈老子的解构性世界观与环境〉,台北:光启文化,2002。
  [1] 杨惠南针对于慈济功德会、法鼓山及传道法师等佛教团体所从事的环保工作,认为传道法师所行为难行道的环保而慈济与法鼓山则是易行道的环保行为。杨惠南,〈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收于《当代》第104期,页32~55。其次,在杨惠南此篇文章发表后,又有一位学者陆扬,以语言学的角度,针对杨惠南所引用的经论,作为环保的理念提出不同的想法,陆扬以为:杨惠南引用中观作为环保的依据不置可否;因为中观是一种超绝待之境,无法将之与环保议题相提并论,是以认为此举是风马牛不相干。陆扬,〈大乘佛理、环境保护与社会改造关联性之再思考〉收于《当代》第107期,页130~141。
  [2] 相关的著作有:释圣严,林其贤编,《人间摆渡》,台北:法鼓文化,1997。释圣严,《心灵环保》,台北:正中书局,2000。
  [3] 杨惠南,〈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收于《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杨惠南的这篇论文所探讨的是偏重于“境解脱”才能达到“心解脱”,虽然在结论时有提到“心”与“境”应该是互相平等的地位,但是笔者认为以目前环保的问题之探讨多只是局限于对环境的思惟方式或态度上,很少真正从人类内心作深层的反省,亦或与修行结合,是以,深觉此议题值得再深入探讨,故本文将针对此论题作进一步的延伸。再者,又有学者林益仁认为目前佛教界所倡导的实际环保工作并非依循于普世的环保脉络所作的环保行动;以及Isaak 的《绿色的逻辑》中亦指出属于环境伦理脉络中环保心灵的思惟图式,但有碍于时间的关系暂时无法处理环保的相关问题,是故在本篇论文只针对如何从天台的性具思想体现环保心灵观。
  [4] 有关“心灵环保”这个语词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此中的“心灵”,意指的不是〝mind〞,而是〝schemata〞是一种价值、意义的思惟原型(prototype)或图式。schemata的用法来自IKant(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强调实践理性指向实践的世界,以此来看传统佛教所提出的“心灵环保”,认为这种环保观的脉络之层级意义不相融。所以唯有透过修持才能体现一颗环保的心灵,也就是改变成一种“体现环保的心灵观”。为此,在内文中若有所引用别人的说法,则会加上“”号,以表明此乃别人所引用。此观点是与萧振邦教授讨论时所提出。
  [5] 林朝成,〈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收于《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 魏德东,〈佛教生态观〉收于《法鼓杂志》第26期,1992。
  [7] 杨惠南〈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一文中,主张“心”、“境”平等,甚致应该是“境”重于“心”的佛教生态学,然本文则意图以天台性具的观点提出“心境一如”的看法。
  [8] 佛教环保观是心境并建、心境一如,而非一般论者所论的轻境重心的唯心净土,此一观点来自赖贤宗老师的天台教学讲义。以及由天台诠释学来阐明天台一念三千的环保思想亦是来自赖贤宗老师的天台教学讲义。
  [9] 依安藤俊雄所释:“《摩诃止观》为修道方便,固恺示宜从观心法为之,且亦阐释一念心本具三千世间之不思议境,但如非观心而从观色一端而言,举凡所有一切色法,即使而微不足道者,亦当下本具三千世间的不思议境故,此又可谓一色三千。”安藤俊雄著、苏荣焜译,《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页166。
  [10] 赖贤宗,〈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辩中边论》〈相品〉及《佛性论》〈显体分〉所呈现的“境的思路”〉收于《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台北:2004。准备出版中。
  [11] 此中于“缘起境”又涉及到“境识俱泯”的问题。关于“境识俱泯”依赖贤宗《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的研究指出,“境”通“识有”与“识无”,其中“境通识有”就是“识有境无”的阶段,此为主观唯心论的阶段,至于“境通识无”即解释为“由是得入所取能取无相”,就是“境识俱泯”,开展为佛教存有论中的绝对唯心论。
  [12] 关于十如是的解释,分别见于《法华玄义》二上,《法华文句》三下,《摩诃止观》五上,于此皆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13] 张曼涛编、释慧岳著,〈天台教学的世界观〉收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1979,页186。
  [14] 以下关于智者大师关于“境”的说明和对于“入假”、“用假”的重视,参照赖贤宗老师的天台教学讲义。
  [15] 安藤俊雄著、苏荣焜译,《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页256。
  [16] 虽然天台圆教主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并且于一念心中开决如来藏理,但是,由于众生忽妄忽净,也就是一念无明法性心,所以,一般的凡夫众生会因宿习的发动容易于依他起的境中产生遍计执境,关于这方面乃牵涉如来藏与唯识的范畴,可参考赖贤宗,《如来藏与唯识之交涉》,台北:2004。此书中作者针对如来藏与唯识之交涉有非常清楚的究明。
  [17] 笔者于此章节所要究明的主题是天台对“假”的重视、实践及目标,所以,在引文的次第上,则考虑依于假有的实践义为次序,也就是说,笔者所引用的角度是先说明“假”在天台的重要性,之后才能导入“假”之所要达到其净佛国土的目标;再者,《六妙门》名为不定止观,则表示亦内含圆顿之法,况且,于所援用的部份正属于圆顿之法,基于以上的理由,则不以其止观上的次第引用文本。
  [18] 杨惠南,〈没有经验的世间,哪来超验的境界〉收于《当代杂志》第108期,1995,页56。
  [19] 赖贤宗,《佛教诠释学》,台北,2003,页138。佛教环保观是心境并建、心境一如,而非一般所论的轻境重心的唯心净土,此一观点与相关的天台佛教环保思维的阐释来自赖贤宗老师的天台教学讲义。
  [20] 林朝成于〈台湾人间佛教环境论述的面向与省思〉一文中,即指出人间佛教对环境论述之重点在于佛教的慈悲观点。收于《当代》第173期,2002,页53。
  [21] 沈清松,《环保与人文智慧》,〈中西自然观的哲学省思──兼论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台北:光启文化,2002,页24。
  [22] 崔珍皙,《环保与人文智慧》,〈老子的解构性世界观与环境〉,台北:光启文化,2002,页63。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