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面向世界的中国佛教————果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果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面向世界的中国佛教————果圆
  佛教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事实证明,佛教的教法和理论实为真理。佛教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没有种族、肤色等的分别。佛教本身也没有国界,因此可以说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无论传播到哪里都会扎下深根,佛教从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在中国与儒家道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
  中国文化历史是世界最古老之一,具有丰富文化财产,赢得世界众人的学习兴趣。从古至今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至为深远。其影响领域极大,不仅广及文学、艺术、音乐,甚至影响到饮食;无论在中国的哪个角落,都能够找到佛教的踪迹。
  中国佛教与国际交流始於中国和印度僧众的积极贡献。中国被称为佛教的第二个故乡,印度僧来华弘法把佛教带到中国,中国把佛教发扬光大,并向外弘扬佛法,让法水流遍五大洲。
  翻阅中国佛教史,便会发现中国佛教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条件使中国佛教在世代对外友好交流中,与各国间建立起深厚的法谊。
  举世闻名的唐僧玄奘大师,是中国四大译经之一,从中国步行到印度求法,其求法的路途不像在《西游记》中有悟空和八戒护卫,而是孤身一人先后在那兰陀大学和印度多处求学,不但成为闻名於世的佛教学者,而且《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印度以及中亚的地理、气候、民俗等情况已成为研究世界历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应该说玄奘大师是国际佛教使者,是他使中国与印度结为友谊之邦,其功德源远流长。时至今天两国的文化交流仍在进行。2003年中国政府建玄奘纪念馆,以纪念玄奘大师。今年初印度那兰陀大学主办了中印文化交流会,中国重视佛教文化的交流并有代表积极参加。
  从此可看出从古至今中国政府对佛教文化的坚定支持,大乘经典大部分的翻译工作皆由当代王朝组织支持。
  中国僧侣的外活动不仅在印度的求法,也向外传布佛法。众所周知,日本与韩国佛教的传入,是中国僧侣的不辞辛劳付出的结果。
  鉴真大师等二十四位大师六次东渡才能够成功的把戒法传入日本。
  在日本所流行的zen,就是中国的“禅”,传承的就是中国的禅宗,由日本介绍给西方人的zen,也是他们最初所认识的佛教,在西方国家极盛行zen的禅法。日本受到中国影响范围不仅在宗教,中国佛教所影响还包括雕刻、绘画、医学等方面。鉴真大师是中国的佛教大使。
  韩国佛教在四世纪,由中国顺道大师携去经典和佛像,引发韩国学佛的热潮,很多韩国僧侣来华学习,并把中国的天台宗发扬广大。最初接触天台宗思想新罗人玄光法师,礼天台二祖慧思学法,隋代有新罗僧人缘光法师礼智者大师为师学习天台教观。唐代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时,新罗的法融法师带领弟子理应及纯英来自中国,在玄朗大师门下参学,从而与唐朝天台宗的中兴祖师荆溪湛然尊者为同门。后他们三人回国弘扬了天台教法。
  目前,中、日、韩定期举办论坛,被称为“黄金纽带”
  中泰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古代 ,义净大师的《出三藏记集》:“悉极尊三宝,并有持戒之人,气食杜多,是其国法”且上世纪泰国政府赠送给中国的佛像,分别供奉在;无锡、广州、昆明、北京、西双版纳等地。1993年泰僧王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到中国友好参访,所到之地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与民众结下深厚的法缘。泰国国王曾说:泰国与中国人民的关系亲如一家,其主要原因是两国的习俗、生活方式和思维、信仰相同有关。在1994和2004泰国政府正式邀请佛指和佛牙到泰国供奉。
  佛教代代流传,“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便是佛教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的真实写照,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中国人的身影,每个国家都有中国街,凡中国人走到的,都不忘把观音和弥陀供奉。都会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中国人的勤劳、孝顺、热情朴实、赢得全世界人的认同。有一词形容中国人的信仰:到国外安家的中国人,在外的日子或许安逸富足、也许处在动乱时代,但都以佛教做为精神寄托。这种信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西方国家及传遍全世界。
  今天举办了很多世界性佛教论坛,如:联合国卫塞节国际佛教大会、国际佛教徒联谊大会、国际佛教领导大会、世界佛教论坛。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众人和合,聚集智慧,为寻找真正幸福人生、世界和平,中国佛教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我们都是年轻一代僧侣,而身上披着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佛教袈裟。
  我坚信,中国佛教在新世纪能够为全人类做出大功德,写下圆满的篇章。
  为中国与各国的友谊永世长存祝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