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浪漫——纪念孔子诞辰
孔子的浪漫——纪念孔子诞辰
于丹解读《论语》,津津乐道。不想,她却插了这么一句,说是若从人性的角度讲,她并不喜欢孔子,太理性;她喜欢李白,很浪漫。
似乎有几分道理,但是细品,便觉着于丹与孔子有些隔阂,至少有些隔膜,走近孔子还有那么一点距离。
孔子理性。道德感、社会责任感,是他救世的切入点,“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但孔子绝不是天天正襟危坐、颐指气使。细细研读《论语》,品其韵味,随处可感其温柔和敦厚。
孔子30岁从师襄学琴。师襄教了他一曲之后,他每日弹奏,丝毫不倦。渐至熟练。
十日,师襄对他说:“此曲,你已经弹得很不错了,可以再学新的曲子了!”
孔子恭敬地说:“我虽然学会了曲谱,可是还没有学会弹奏的技巧!”
过些时日,师襄认为孔子的手法已经熟练,乐曲也弹奏得更和谐悦耳了,就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再学新的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是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涵!”
又过些时日,师襄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被他精妙的弹奏迷住了。一曲终了,师襄长长吁了一口气说:“你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思想内涵,可以再学新曲子了!”
孔子还是说:“我虽然弹得有点像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
又过些时日,孔子请师襄来听琴。一曲既罢,师襄感慨地问:“你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说:“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吗?”
师襄离席而拜孔子,说:“你说得很对!此曲就叫《文王操》。”
沉浑理念支持着孔子的人生,浪漫情怀也同样支持着孔子的人生。
孔子听《韶》乐,叹三月不知肉味儿!孔夫子,真赤子之心也!何等性情!
孔子的浪漫情怀,不像李白那样放旷癫狂,形骸无拘,但内漾涟漪,深邃美丽,如同旷野幽云。琴韵,无论如何不会和一个只讲担当大任,精神世界却是一片干涸的平面人沾边儿的。虽然我们无从听到孔子的琴曲《文王操》,可他的琴韵犹在耳,足以令人感动得像师襄那样为他跪拜。
《论语》庄中寓谐,血肉丰满,和孔子的擅琴极有关涉。我常常想,琴韵圣音,是孔子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的甚至是完美的大境界。读《论语》,在孔子的话语中,能读出琴的高古之韵。听琴韵,在琴家吟、猱、绰、注、勾、抹、剔、挑的律动中,能听出圣人的高迈之音。这才是读懂、读透了《论语》。
简单说,琴韵养心,《论语》养智,孔子不懂琴,《论语》就不会那么简约而丰赡,琴是智者丰腴的土壤。古时流传下来的琴,屈指可数,有一种就叫仲尼式,透露出时人对孔子追慕之情。
琴的长度,为3尺6寸,象征一年365天。微微隆起的琴面,象征苍天,平实的琴底,象征大地。琴用良木制成,琴弦由蚕丝制成,因此,琴声是“考天地之声,知自然之节”。人格尽善尽美,便是天、地、人的和谐,琴恰好代表这种理想追求。道德在琴艺中涵养,必促迫精神昂然行走,以仁爱为准则,视野阔大,胸襟恢宏,步履沉实,宅心仁厚,一个尽善尽美的立体的人,便在天地间巍巍然。即使面对穷途、恶俗,也会独善其身。这又和琴家同一道途。《文会堂琴谱》归结了琴家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这些要旨,在《论语》中不难找出对应的话语。说到底,孔子是有丰富的浪漫素质的,对琴的钟情,是其独特的艺术品质决定的,艺术给了他通往思想家、教育家的通途。
琴韵圣音,两相映带,一个有格调、有情调的孔子生动活泼地站在我们身边,并未远去。捧读他的《论语》,如同品味琴韵,一行行文字是可触、可摸、可感、可叹的琴谱。掩卷思索,明白了他为什么不写干枯冗赘的高头讲章。
琴家孔子——我更愿意这样称呼他。
这是属于孔子的浪漫。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