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种世界的理论看佛教的社会功能
从两种世界的理论看佛教的社会功能
[作者:宏明]
前 言
作为一种宗教,佛教一方面把对现实生活和现实生命的超越当作终极目标。另一方面又主张终极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现实生活。所以,佛教的伦理道德构建是善恶道德的绝对超越、物我两泯的道德理性以成就超凡入圣的完善人格。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强调因果报应的道德责任、主张真不离俗的处世思想和自利利他的普度众生。可见,整个佛教伦理中的慈悲平等、无我奉献、清净无为等思想对于个人心理的调适、对于社会的整合与维系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佛教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人生价值和生命真谛的理解,指出了达到生命完善的方法和路径。另一方面又恰恰反映了人类身心的困惑以及存在的不完满性。在现实社会的不完满中追求完善的人格是佛教对人类道德的弘扬与提升。在这方面,佛教对人生诸多重大问题都做过严肃与深沉的思考,建构起了完善的伦理道德体系。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积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识之中,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作为宗教存在的佛教同世界上其他宗教一样,都具有二种世界的理论。二种世界指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在佛教特指现实世界和彼岸世界。各种宗教对二种世界的设定都是为了对人的身心有所安顿。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乃至其他宗教,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给予人类最大限度的安顿。而佛教更是立足于人的本位,用智慧和慈悲给予众生最深切的关怀,并引导我们找回自己本具的真性。除了精神上的教育外,它又为众生安立了诸多环境优雅的净土(彼岸世界),给了我们安身立命的保障。
一、人类生命的脆弱性
在人生必须面对的生死面前,人类生命的脆弱性是不堪一击的。因为我们畏惧死亡的必然和对生死无知的担心,促使我们在生与死的过渡期间试图并努力使身体得到最稳顿的持续。所以,了解佛教二种世界的设定可以缓解人类对生死的恐惧,因为它从理论上给予了众生最深切的安慰。
生死问题永远是人类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因为每个生存在世间的人都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死。死亡的事件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这是一种生命的必然,谁都无法逃脱。就因为它是一种自然的趋势,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而我们却对它很无知。我们不知道自己何时死、以何种方式死,便对它由无知而产生恐惧。这种恐惧的不得排遣就自然产生身体的不安,以至于使我们讳言死,可是越掩盖越证明心里的害怕。于是人们试图寻求科学的发展,可结果是无论科学有多发达,都无法解决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事实上科学家明白科学不是万能的,它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科学没有办法挽救死亡事件,靠它来驱除人类自身的死亡阴影是无法办到的。
死亡既然是无法把握的,那么生呢?对于生命诞生的问题又是人类的另一种困惑。因为生命诞生是非自主选择性的,它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做主的,我们无法选择何时生就像无法选择何时死一样。在生死的面前我们无能为力,因为它们的到来好像是一种未知的预定,谁都无法抗拒。生固然值得高兴,可是当生存成为某些人的负担时,他们不仅要问:是谁让我生到这个世间的?因为生的非自主性,当生存失去希望时它也就变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惩罚。
所以,要想驱除生死给人类带来的阴影只能靠宗教或者是具有某种崇高的信念。比如英雄,他之所以能视死如归,对死亡无所畏惧是因为他心中有某种崇高的信念支撑着他。他是为信念而生,当信念与生存发生冲突的时候,那么他宁可为了信念而死,这种死被看成是信念的另一种再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是普通人占大多数,英雄只是人群中的极少数。我们无法使每个人都成为英雄,也就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为了心中的信念而生、而死。所以,我们试图在宗教中寻找生死的答案,因为每个宗教的立足点都是生死问题。对生死问题的关怀正是各个宗教最重要的延续动力。于中,研究佛教二种世界的设定可以找到对生死问题的诠释,其对当代人的身心状态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也具有安顿身心的功能。
佛教同时设立了现实世界和彼岸世界,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世界充满着苦难,众生轮回其中而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就是生死之苦。 而生死的由来是对自我清净本性的迷失。在众生本具的佛性里是不存在生死的束缚的。因为我们对本性的迷惑而认假为真,把生命真相以外的虚幻境界执着为真实的存在,于是在因缘假合的万物上起惑造业,并最终导致在生死洪流中轮转。在佛教看来,人的生命真相本身就是无常无我的。因为我们的生死是一个迁流的过程,从生到死只是人类生命不同形式的暂时存在,其中没有恒常不变性。那么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人更是无法自己作主的,因为整个过程人都是被动的,不具有主动性。既然生命是无常无我的,现实的人都有生死,如果执着于生死就会陷入无穷的烦恼而轮回不息。要实现生命的永恒就必须摆脱生死的牵绊,超越生死轮回。
佛教追求对现实生命生与死的超越中的永恒与不朽。针对现实世界的苦难与缺陷,佛教有诸多安稳完善的净土,即彼岸世界的设立。认为彼岸世界的成立才是众生本具真性的真实体现,现实世界的种种不如人意乃至苦难都是对真性蒙尘的烦恼表现。因为在本性的妙用里面,绝对没有生死的对立与束缚,更没有由此而开出的种种痛苦烦恼。所以佛教主张生死双遣的人生观,它所反映的是对生死达观、超越的态度。认为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现象,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生命的价值。在宇宙中,任何生命都可以在生死的更替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佛教不主张贪生怕死,生固然可以创造,但死也是对生命真谛的另一种昭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显示出生的价值,通过死亡才可以了悟生死,从而不执着于生死。超越生死达到不生不死的境界,这才是终极意义上的精神完善,也才是对彼岸世界的完满体现。尽管佛教把彼岸世界设置为理想的境界,但它关注的仍然是现实人生,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解脱人生的痛苦,追求真实幸福的生活以及个体的终极完善。
二、人类心理的有限性
两种世界的设定是为了给予众生安身立命的保障。因为现实世界中动荡不安,人除了本身的脆弱性以外,还有自然环境的影响,乃至战争等不同形式的危胁。我们生存的客观环境对我人身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佛教认为,人在没有证得自己本具的佛性以前,生命都处在六道轮回的洪流中轮转,这种转回是非自主性的,六道的更替完全是由众生自造的善恶业所决定的。又由于善恶业力的不同,生命就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躯命,在没有解脱之前各个生命根据不同的业力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素质。而无论产生哪种心理,相对于客观环境来说都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经常讲生命需要自由,在社会进步的今天,自由已经相对地获得。然而在身体得到自由之时,我们的心是否没有限制的也获得了自由呢?因为自由的获得最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和安祥。心里束缚比之于身体的不得自由更会使我们产生痛苦。佛教认为,众生在没有证得空性之前,无论是身体还是心里的任何感受都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牵制。所以,外在境界的好坏对我们的身心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而我们的身心也同时领纳苦乐等不同感受。于中,我们的心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它没有办法自作主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每个人都不想生病、每个人都排斥死亡,然而在现实面前我们的心都没有办法作主。在想要和无法作主的情况下,我们的心就会产生波动,这种波动会相应地带来身体的不适,同时也会带来心里的痛苦。因为动就是不安,无论是大喜还是大悲都不是最好的状态,只有平静、祥和的心才会带来最舒适的生理运作。然而,在心随境转、境能转心的现实面前,要求我们的心不动而静是很困难的。我们无法让心独立的安静下来,面对世间种种的境遇心自然会产生波动。由于心的有限、非自主性,所以我们的心需要安抚;因为人不能独立支撑身心,所以需要二种世界来支撑身心。
三、人类心理的失衡
由于物化的心理和追求享受的思想,当今社会信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些人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来进行自我设计,把自己扩张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于是,沉溺于物欲的追求而不能自拔,甘愿使自己沦为物欲的奴隶。心中处处执取、处处挂碍。认为这样才是人生的真实价值,才是自我的完美体现。这种错误设计在现实社会中是根本行不通的。于是,在愿望与现实的矛盾中失落了自我。自我的失落就是现代人精神上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造成自我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由于过份强调外在的物质生活,致使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极度贫乏。贫乏造成的空虚感无法得到解决,于是向外去寻找感官的刺激来麻醉自己,而当清醒过后是更难以抑制的空虚与落寞。佛教认为,任何外在的刺激都是短暂不彻底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外在的感官上、投资在会改变的事物上,是永远也无法真正得到快乐的。所以,我们应该以随缘心,开发自己本具的超然物外的本性,应该向内寻求真正的快乐。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种种的境遇、得失都是可能发生的。我们若喜怒随境,则世间一切都会成为生活上的苦恼。如果能以随缘心来正确对待人生的荣辱,不去刻意追求世间的一切,得失随缘、泰然自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当下就能提升生命的品质。
所以,人们不应迷执于物相的诱惑,《圆觉经》说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即四种不同的物质和合而构成的。地是一切有质碍的固体,如毛发、牙齿、筋骨、皮肉等。脓血、涕泪、津液、大小便利属于水。体温属火。呼吸属风。身体的运作是要靠四大来维持的,身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是各种因缘和合而存在的。所谓:“四大皆空”。人身如此,以人为载体的尊卑荣辱、成败得失更是如此。它们也是相对而互相转化的、虚幻不实、转瞬即逝,都是不具有终极价值的。佛说五蕴和合、人生如寄:现代以科学方式解析人体,指出人的脂肪只够造七块肥皂,磷的含量也不过制2200根火柴,所有的铁质仅可铸一枚一英寸长的铁钉……总值不过十来块钱。所以,人的价值并不在于我们的身体以及它所拥有的外在物质。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找回迷失的本性,以实现自我的提升为价值。佛教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空寂解脱的价值标准正好对治现代人的心理失衡。二种世界的设立也真正在忧患的世间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在不平衡的心理压力下找到了平衡点。
结语
无论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佛教,它的立足点始终是以人为本位来关注现实人生,以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道德自律为手段,以提升的人精神品质和本质的完善为目的。它所有构成理论体系的伦理道德都显示了佛教的人文关怀。
佛教二种世界的理念可以引导我们具有达观的人生态度和超越的世界观。人类同生于地球,生命诞生本来就应该是平等的,西方的人权宣言说人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可现实世界的不平等是绝对的,平等是相对的,人类因为职业差别、种姓差别、贫富差别而产生地位高低的差别。种种的差别就导致了不平等,而面对现实的不平等时,我们如何甘于接受它呢?这就需要宗教信仰的训练和思想境界的锤炼。在人的生命里,只要不平等不消失就无法缺少宗教的抚慰。因为在现实世界中需要有一种理论去冲淡这种由不平等而带来的压力,以缓解人类生存的艰辛。所以,二种世界的理论是先进的。它可以为我们在苦难的世间调适身心,提供我们安身立命的保障。
反对宗教的人会认为宗教是由宗教家自己设定的教义理论,因为教义是人为的设定,所以神的世界存在不存在是不确定的,是有一定的证伪性的。其实任何文化都是人创造的,都是主观的,都是设定的,都是人为的。如果从纯客观的角度讲,文化也是可以证伪的。所以,要评价文化的好坏要看具体的情境,要看它产生的作用。同样,二种世界的理论也不能依神的存在不存在而判定。要讨论佛教,就要从它产生的社会功能为出发点,只要它能产生好的社会功能,那么,两个世界的理论就是最妙的。它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社会环境的追求,它启示着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人间净土。
参考资料:
1、《佛学概论》姚卫群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2、《佛教与中国文化》薛克翘著 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3、《中国宗教与人生修养》苏树华著 齐鲁书社
4、《佛教与中国文化》汤一介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5、《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何光沪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佛家伦理道德精粹·无我与涅槃》 张怀承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中国佛教文化论》赖永海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4月北京第1版2002年10月北京第2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