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理明:从《太平经》看道教称谓对佛教称谓的影响
俞理明:从《太平经》看道教称谓对佛教称谓的影响
中国的道教源远流长,到东汉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体系,其中,包括对神和人的等级系统,神人者象天,天者动照无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至诚不欺天,但顺人所种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时,四时者,变化万物,无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占吉凶,长于安危;圣人者象阴阳,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贤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气达远方,贤者亦当为帝王通达六方凡民者象万物,万物者生处无高下悉有,民故象万物;奴碑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那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末。故奴稗贤者得为善人;善人好学得成贤人;贤人好学不止,次圣人;圣人学不止,知天道门户;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与皇天同形。(《太平经合校》老五十六至六十四) 在这个等级系统中,神人、真人、仙人、道人是超脱世俗、解天知地、有不同程度道行的彩中人,其余则是尘俗中人。其中圣人、贤人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和统治阶级的其他分子,只民(也称善人,即平民)和奴脾属被统治者。 佛教传入中国也在汉代,并从东汉末期开始大量翻译佛经。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当时人地两疏,尽管也有一个完备的宗教体系,但这个体系中的许多观念与当时汉族社会的正统思想相差很大,使人难以接受。因此根据佛教方便说法、随乡入俗的传教原则,佛教在中国最初混同于汉地流行的各种方术信仰,自甘与道教为伍,在早期的译经中参考选用了大量的道教词语来表达佛教的概念,包括在称谓方面对道教称谓的利用和改造。在汉文佛经中,也使用了神人、真人、仙人等称谓,但其中含义与道教有所不同。佛经中,,神,的地位不高,佛家常说的,天龙鬼神,中,神,的地位在,鬼,之下,这种神,指的是在世间依附于各种自然物的精灵,比如山神、土神、海神、水神、树神、城神、池神、庙神等等,它们都居尘俗,不是天界的成员。佛教居天界的叫,天,,比如天子、夭男、天女之类,一个天界成员叫,一天,,众多天界成员叫,诸天,、,众天,等。,天,也可以称,天神,或,夭人,(天人有时指天和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天神,的简略说法的,神,才可能依托上下文的支持表示,天神,的意义。另外,佛经中也有,神人,一称,都是由异彰徒(包括尚未阪依佛门的人)对佛的尊称,也可称作,大神人,。但是,已坂依佛门的信徒就绝不再用,神人,来称佛了,而改用,众枯,、,天中天,、,世尊,这样的叫法。,仙人,、,仙士,在佛经中也很常见,但通常都是称修行得道的异教徒。佛的弟子,在晒依佛门之前崇奉异教修行有造诣的,也称,仙人,。另外,异教徒也往往尊称佛教徒为仙,而对佛则有尊为,大仙人,的。在唐人翻译的《楞严经》卷八中记载了异教十仙,正反映了佛教对,仙,的认识: 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仙种。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药而不休色,食道园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忽,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色,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忽,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禁咒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园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选而不休色,感应园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觉悟圆成名绝行仙。《汉语大词典》,地行仙,条引上文,地行仙,一句,释作,佛典中所记的神仙,,会使人误以为佛教中也有神仙,未为确当。 ,真人,只在汉魏译经中偶而有之,意思是有道行的修行者,或者作佛教称谓,罗汉,的意译: 迩叶弟子,直起瞻候,见佛光明,谓是龙火,举声悲呼:,可惜真人,竟被龙殃!,(东汉康孟详《中本起经》卷上4-150,2) 居静正身,修德履道,忽荣弃利,义曰真人。(同上,卷下4-160,3)即见猎师驱游被法衣,太子喜念言:,此则真人衣,度世慈悲服。,(康孟详《修行本起经》卷下3-469?1) 一心之道,谓之罗汉。罗汉者,真人也,声色不能污,荣位不能层,难动如地。(同土3-467,2;又三国吴支谦《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3-475,1) 在佛经汉译的初期,大量佛教词语找不到合适的汉语词对译,采用了表义性差的音译。汉魏之际的译人尝试用道教的,真人,来比附佛教的,罗汉(阿罗汉),以便提高译文的汉化水平,以利于佛教的传扬。但是这种尝试终因教门之别而没有成功。 早期道教把圣贤明确地列在神真仙道之下,反映了当时道教与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崇奉的儒家思想对立的一面。而佛教则不然,佛教徒历来重视利用统治者的权势扩大自己的影响,佛本人也一再告诫弟子们不要触怒统治者以致招来横祸。因此,佛经中圣贤的地位比道教高,而与儒家的习惯用法一致,君王和佛本人都被尊为圣、大圣,佛弟子和佛的世俗信徒则常以贤者,诸贤,相称,也可用作对一般人的尊称。 道人本指有道之人。,道,的含义很广,先秦以来各种学派、各种方术信仰都有自己的道。佛教传入中国,也被认为是一种道,它的教徒也以道弟子或道德弟子自称,这在最先大量译经的高僧安世高的译经中十分常见: 比丘,所有道弟子,当受是八种行译道。(《八正道经》2-505,1) 彼道德弟子,从苦为己解相应。(《阴持入经》卷下15-179,1) 佛教既然以,道,自居,所以佛经中称异教为,外道,他道,徐道,异道,等。由于道,是个各方共用的词,所以,佛经中把各种从事宗教信仰活动的人都称为道人或道士,只在需要的时候用外道人、徐道人,等称异教徒,用沙门道人(沙门道士),称佛教徒,以示区分。而俗间对佛道两教教徒都称,道流。 明清以来的学者,发现南北朝时,道人与道士,成了两个对立的概念,根据主要是《南齐书?顾欢传》中的这么一段话:吾见道士与道人战儒墨,道人与道士狱是非。 道士和道人并举,一指道教徒,一指佛教徒,二者的区别是明确的。但是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事实上,道教徒在历代都可称道人,而南北朝时佛教徒称道士也不乏例证,如北魏吉迎夜等译《杂宝藏经》卷二说,有一和尚被误捕入狱十年,他的弟子向国王申诉,于是王即遣人,就狱检校。王人至狱,唯见有人,威色憔悴,须发极长,为狱监饲马除粪。还白王言:狱中都无沙门道士,唯有狱卒。比丘弟子复白王言:愿但设教,诸有比丘,悉听出狱。王即宣令:诸有道人,悉皆出狱。 所以,统而言之,道人、道士,并无区别,只有在二者相对的情况下,才有佛道之分。不过,东晋以后,佛教盛行,成了当时社会上最有势力的宗教,佛教已无须用委婉曲折的方式来宣传本教的教义,它的特点越来越鲜明,因而与中国传统的思想和宗教的矛盾也尖锐起来,于是在南北朝时先后发生了儒释之争、道释之争,这些争论的结果自然使佛道两教之间的界限更加分明。由于道教崇道称道,对佛教徒来说,称道士、道人都失去了原有的尊崇含义,而改用“释”、“僧”、“和尚”等“正宗”的佛教称谓。 道教崇尚道德,但道与德是有区别的,如《太平经》卷九十六说:,天者纯为道,地者纯为德。道属天,地位在德之上。佛教也把自己的教义称为道或道德,认为有道就有德,并不讲究道与德的区别,所以从汉魏起,佛教徒就用,大德,作为尊称: 尔时大德阿难语郁伽长者:沃见何利,乐在家中,有圣智不?答言:大德,不成大悲不应自谓我是安乐。(三国魏康僧铭《郁伽长者会》11-480,1) 长跪叉手向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戒。(旧题东汉安世高《出家烤经》17-736?2),大德,本指德行高尚的人,《孟子?离娄》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太平经》卷九十说,一里百户不好学,不若近一大德,,但没有直接用来称呼人的。可能受佛教的影响,,大德,一称推广开来,后来的僧道凡俗都可称大德,如唐赵磷《因话录》卷四:元和以来,京城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号……各因所业谈论,取本教所业,以符大德之目……至有号文章大德者。 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德,还是作为佛教徒的专称。与赵磷几乎同时的、从日本来华求法的僧人圆仁在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道:(会昌三年六月)十一日,今上德阳日,内里设斋。两街大德及道士御前论义,道士二人,杜踢紫衣,而大德总不得著紫。 这里记述唐武宗抑佛崇道的事件,大德,专指佛教徒,与此相应,女僧便称,大德尼。后代僧徒更有用“名德”、“先德”、“古德”、“宿德”等称谓称前代高僧(大德)。 佛道两教在唐宋时发生过好几次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到了宋徽宗时可说是达到了极点。宋代道士林灵素早年出家佛门受到折磨,逃依道教,后来受到宋徽宗的信用,说服宋徽宗灭佛尊道,于是下诏改称佛为大觉金仙,男僧称德士,女僧称德姑,未受大戒的行童称德童,服装也仿道士。《太平经》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说:“道人属天,德人属地,仁人属中和。”因为“天道乃生德,德乃生仁。”,道德之别,一为天,一为地,用德士、德姑、德童与道士、道姑、道童相应,尊卑昭然;佛本人也降全真人之卜的仙,,尤疑是把佛教比成觉道教统领的附庸了。由于当时佛教在朝野有很深的影响,而林灵素本人不久又得罪被黜,这次崇道灭佛的活动不久就废止了,但从佛教内部来看,道,在佛教称谓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了。 宋代以后,在佛教中,受戒剃发的僧人一般不再称“道”了,“道人”、“道姑”都指阪依佛门而没有受戒落发的人。像《水浒传》中瓦罐寺里的崔道成和丘小乙,一个叫和尚,一个叫道人,区别就是落发和未落发。明代戏曲《玉答记》中投尼庵出家而没有落发的陈妙常,也称做道姑。他们在寺院中的地位,自然都在僧尼之下。另外,佛教寺院里还有一些依附寺院为生、从事杂役的人也叫做道人,或者道婆,如香火道人、火工道人之类,这在明清小说中是很常见的。像《红楼梦》中拢翠庵里打杂服侍妙玉的几个妇女都叫道婆—而在唐宋禅宗语录中(如《五灯会元}})记载的道婆,都是虽未出家却虔奉佛教、有道行、有悟性的妇女,绝非下愚之流。 南宋以后,儒道释三教合一的理论影响逐渐扩大,佛道两教关系也相对稳定,两教在称谓方面的纷争也告一段落。 佛道两教在汉语称谓方面的历史纠葛,反映了两教间互相影响又互相矛盾的关系。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佛教徒大量借用道教方术的用语,包括称谓,同时又根据本教的需要有意识地作了调整,抬高圣、贤的地位,把神、仙斥为异教,而和道教徒共用“道士”、“道人”、 “道流”这样的称谓。到佛教在中国站稳脚跟,两教对抗加剧之后,“道士”、“道人”、 “道流”等称谓先后被佛教徒所摈弃,“道人”、“道婆”,被用来称寺庵中未受法戒、相当于仆役的俗人,褒贬是明显的。两教在这些称谓用辞方面的历史变化,既反映了佛道两教之间关系的变化,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从依混于中土众多方术流派到独立门户以至争先居上这么一个历史过程。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