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评介《佛教文化面面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邱德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评介《佛教文化面面观》
  邱德修
  书名:佛教文化面面观
  编者: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
  主编:杨曾文
  出版者:齐鲁书社
  册数:一册(平装)
  页数二工八七页
  字体:简体字
  印张:八·八七五张
  宇数:一九〇千字
  出版时间:一九八九年十月
  定价:四、一〇元(人民币)
  书号:ISBZY—5333—〇145—5
  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入门的工夫最为重要。假如入门的方向正确,自然对该门学问之研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要事倍功半,甚至,轻则徒劳无功,重则走火入魔了。我想研究佛学也是如此,如果能有一本正确而可靠的入门书籍供学佛人研读,对於有心向佛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福音。当然,有关佛学入门的书籍不少,唯能深入浅出,老少咸宜的作品,倒不多见。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终於找到了一本可供大家参考的佛学入门书籍,那就是杨曾文主编的《佛教文化面面观》一书(以下省称《面面观》)。
  《面面观》系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的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凡十人共同执笔写作而成的作品。他们是:丁明夷、吕建福、李富华、李冀诚、张大松、何云、杨曾文、柳雪峰、黄夏年、黄燕生。他们编写这本书的动机,系受到季羡林教授的影响,季教授说:
  「我懂一些佛教历史,也曾考虑过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问题。我总的感觉是,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落後。同日本比较起来,落後很远。我们现在应该急起直追,对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更要细致、具体、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做出比较正确的论断。这一件工作,不管多麽艰巨,是迟早非做不行的,而且早比迟要好,否则我们就无法写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再细分起来,更无法写中国绘画史、中国语言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总之,弄不清印度文化和印度佛教,就弄不清我们自己的家底。」(《我和佛教研究》,刊於《文史知识》一九八六年一〇期)
  本书作者群有感於季教授的看法,所以他们的
  「研究室的基本方针是以编写学术专著,编纂系统性的学术资料为主,同时开展专题研究,适当组织力量编写普及性的佛教知识读物。齐鲁书社去年初到世界宗教研究所约稿,希望佛教研究室能组织人编写一本普及性的佛教知识的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面面观·前言》,三页)
  至於全书的写作方针及其内容,主编杨曾文也作了说明,他说:
  「本书仅向读者介绍佛教的一般性的知识。尽可能做到全面、系统。内容包括佛教的基本教义、重要的历史人物、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北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佛教基本典籍、佛教艺术方面。在表述上尽可能通俗。采用问答体,根据问题难易各条目写的编幅长短不一。」(同前)
  由此看来,这一本册子虽不够大本,却有「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的特色。同时,本书一律采用问答体的方式写作,颇富创意,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全书一共网罗一四九条问题,每一问题都是学佛人入门时所必然会发生的问题,作者均二不厌其详地作了答覆。例如,关於「佛教基本典籍」方面,作者设了二十问,其条目试罗列如左,俾供参考:
  九五 现存两万余卷佛经都是释迦
  牟尼著述的吗?
  佛经是如何形成的?
  九六 比较真实地记载释迦牟尼传
  教活动、宗教学说的是些什
  麽经?
  九七 《般若经》的基本内容是什
  麽?
  九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一
  部什么经?
  九九 西方净土信仰的经典根据是
  什么?
  一〇〇 《妙法莲华经》是一部怎
  样的经典?
  一〇一 佛性学说的经典根据是什
  么?
  一〇二 《华严经》是部什么经?
  ·一〇三 天台三大部是指什么?
  一〇四 《华严五教章v原名是什
  么?是谁写的?什麽样内
  容?
  一〇五 《华严原人论》是谁写的
  ?主要内容是什麽?
  一〇六 《成唯识论》是部什么书
  ?
  一〇七 :八祖坛经v是中国人写
  的,为什麽也称之为经?
  一〇八 最常见的禅宗史书是什么
  ?
  一〇九 《五灯会元》是部什麽样
  的书?
  二〇 中国有几部《高僧传》?
  各有什么学术价值?
  二一 「众圣点纪」是部书名吗
  ?
  二二 汉文大藏经是从什么时候
  雕印的?最常使用的有哪
  些版本?
  二三 《中华大藏经》有些什么
  特点?
  一一四 常用的佛教辞书和工具书
  有哪几部?(《面面观》
  ,一七五—二一二页)
  从以上所抄录的条目来看,作者颇能掌握「佛教基本典籍」的要领,进而二解说其内容,对於一个初入门的学佛人而言,可以说是已开了方便之门。就这二十条问题之中,拿「二三《中华大藏经》有些什么特点?」做实例,摘要於下,俾供参考:
  「《中华大藏经》拟将历代藏经中的特有经籍按内容体系全部收录,同时,收集一切有校勘价值的藏经版本作参校本进行对勘,从而通过新版藏经不仅向读者提供一部佛教典籍的完整资料,同时通过比勘它们的异同,使读者了解历代各版藏经的概况。《中华大藏经》拟分正、续两编。正编以《赵城金藏》为底本,收录历代藏经中以千字文编次的部分,总计约二〇〇〇种一〇〇〇〇卷左右。续编收录历代藏经中无干字文编次的部分,约二二〇〇余种二二〇〇〇余卷。正续两编的总数可达四二〇〇余种二三〇〇〇余卷。」(《面面观》,二〇六页)接著作者谈到《中华大藏经》的特点有三个方面,它们是:
  一、收录完整;
  二、版本考究;
  三、校勘精到。
  这里以第三方面「较勘精到」为例,《中华大藏经》编者选用了保存较为完好的八种不同时代的版本作校本,是史无前例的工作。他说:
  「在以往大藏经编印的过程中也曾进行过校勘,比如日本的《大正藏》就校对过宋《资福藏》、元《普宁藏》及明《嘉兴藏》几种版本。而《中华藏》则选用了保存较为完好的八种不同时代的版本作校本,这是前人没有的,也是不可能作到的。造八种版本中有《房山石经》,这是始刻于隋,完成于明代的石刻大藏经,一九五六年首次进行大规模整理和拓印,至今未曾公开发表。我们把它作为校本,无疑将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因为它揭示了刻本大藏经前藏经版本的情况。这是前人无法作到的。其他校本有宋《资福藏》、《碛砂藏》、元《普宁藏》、明《永乐南藏》、明清之际的《嘉兴藏》、清代的《龙藏》及《高丽藏》。其中《碛砂藏》发现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後影印问世,前人还来不及利用;《龙藏》刻印较晚,传人国外者极少,《中华藏》用《龙藏》作校本也属首次·以上这些版本大体反映了上自隋唐下至清代大藏经版本的基本面貌。《中华藏》采用底本当校本逐字对校的办法,将诸本异同整理成校勘记,附录于每卷经之後,使之成为佛典研究的重要资料。」(《面面观》,二〇七—八页)。
  从作者仔细地介绍,使我们对《中华大藏经v的内容及其所下的工夫令人感佩不已。透过《面面观》的传递资讯,使我们得窥其中一斑。这是本书细腻周到的地方。
  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主编人杨曾文宣称「既然佛教的传人曾深化了人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丰富了民族文化,那么可以相信,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佛教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当前正确地对待和吸收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也是有借鉴意义的。」(《面面观·前言》,三页)编者显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框框来看待「佛教文化」,自然在行文中会流露出这种观点,例如:「在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作为释迦族的王太子已预感难免覆灭的结局」(《面面观》,八页)。又如:「他攻击统治阶级,公开宣称『使用暴力不以为罪』,反映了一部份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反抗意识。」(《面面观》,一六页)。又如:就同中国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尤其是极大地触犯了封建帝王的绝对权威,势必引起统治者的不满和责难」(《面面观》,二八页)。以上这些例子,难免带有一些色彩,恐有失客观介绍的职责。
  此外,本书是集合十位学者写作而成,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创举;但是,他们在写作进行之中「各部分笔调和文风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面面观·前言》,四页)。试通观全书,诚然有这种参差不齐的现象。不过,这也是集体写作无法避免的现象,自是瑕不掩瑜的结果。我想,最严重的是全书的体例,并没有事先准备周全,导致作者群自我发挥的结果,往往难免有脱离规范的情形。倘若主编能事前妥善规划,写作时作者能严格遵守凡例,自然这些参差现象可以消除殆尽。
  至於主编说:「本书在编写中参考了国内外很多著作,限于篇幅和体裁而未能在书中二注出」(《面面观·前言》,四页)。当然,为了节省篇幅不注明出处的苦衷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将作者群写作本书的时候所引用的参考书,在全书之末附上「参考书目」,一方面可供读者按图索骥,找出想深入研究的书本来阅读;一方面也可使被作者群参考的书籍,藉著「参考书目」栏被宣扬出来,使它能更为广泛地流传下去。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不知本书的作者群以为然?
  《菩提树》1992年第1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泥塑佛像
下一篇:评介《中国佛教》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