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中国佛教》
评介《中国佛教》
邱德修
书名:中国佛教
作者:高振农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册数:全一册(平装)
页数:一九四页
字数:一四五千字
印数;一二三〇一—一五三〇〇(印三千册)
字体:简体字
出版时间:一九九一年二月第三大印刷
定价:人民币二·一〇元
自从大陆文化大革命(或称“十年浩劫”)之后,海外想要了解大陆佛教界的真相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关于“中国佛教”一类的著作即应运而生,以满足外界的需要。当然,对破坏后的宗教文化如何从根救起,本来是件严肃的课题,尤其是近二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信仰著、膜拜著、依靠著的佛教,更为重要。不过,由中国人自己写作一些著作来传递一些中国佛教内部的资讯,以满足关心中国佛教界的人,当推首要的工作。乎心而论,肯把这一类资讯提供出来的人并不多见,原因可能是长久以来禁锢的意识形态使然吧!我们千寻万觅,终于找到《中国佛教》一书,隐隐约约,若隐若现地透露一些这一类的讯息,我们很高兴地把它介绍出来,以飨读者。
首先,我们介绍本书的内容,依惯例先选录它的章节如左,全书凡六章、廿五节,其目次为:
第一章 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第二节 部派佛教
第三节 大乘和小乘
第二章 佛教在中国(上)
第一节 佛典的传译
第二节 西行求法
第三节 佛教经籍的编纂
第四节 佛教宗派
第三章佛教在中国(下)
第五节 佛教寺塔
第六节 佛教石窟和佛教石经
第七节 四大名山和佛教名胜
第八节 佛教因明
第九节 僧伽制度、佛事仪式和
主要节日
第四章 近代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近代佛教的基本特点和
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佛教代表人物及其
活动
第三节 解放前后佛教的变化
第四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佛教组
织和佛学院校
第五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佛教
第一节 西藏佛教(上)
第二节 西藏佛教(中)
第三节 西藏佛教(下)
第四节傣族佛教
第六章 中外佛教关系
第一节 与日本佛教的关系
第二节 与朝鲜佛教的关系
第三节 与越南、柬埔寨、缅甸
佛教的关系
第四节 与斯里兰卡、尼泊尔佛
教的关系
第五节 与印尼、泰国佛教的关系
从整本书的架构上而言,虽然题目是《中国佛教》,但是其对时、空的驾御以及内外的照应都很费心地去安排;特别是第四章《近代以来的中国佛教》是一个橱窗,明显地透露出佛教在中国社会主义下的一些讯息。相信这些讯息,我们也许或多或少可以知道一些大陆佛教的梗概。
高振农是吕激的弟子,多年以来从事中国佛教的研究;近年来他在上海社科院与华东师范大学为研究生讲授有关佛教的课程,日积月累,有了心得,然后根据讲稿整理成了《中国佛教》一书。至于本书的特色,冯契的《中国佛教·序》讲得很清楚,他说:
“它既不同于一般中国佛教简史,也不同于一般的佛教概论,而是一本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著述。……首先,它不仅简要地阐述了佛教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中国所形成的各派佛教哲学,而且也简要地介绍了作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佛教寺塔、佛教石窟、佛教名胜、佛教因明等等。这样,便从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佛教这一历史现象的全貌作了描述。
第二,关于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和建国后中国佛教的现状,过去很少人研究。本书封此设立专章加以论述,可说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第三,一般的中国佛教史著作,往往只写汉地佛教(汉语系佛教)。本书在重点介绍汉教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佛教即西藏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傣族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作了专章介绍。这就使得“中国佛教”这个词名符其实,真正是指的中国各族的佛教了
第四,佛教是一种世界性宗教,国际间的交流有助于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本书设专章论述中外佛教的关系,特别著重介绍建国以后中外佛教之间的交往,反映了当前中国佛教界的新面貌。”(一页)
由此可见,本书就是今天大陆佛教的“视窗”,一眼望去,可以看清楚它的真相与原貌。它非但呈现出大陆中原的佛教体系,也反映出边疆民族和西藏与傣族的佛教风貌。尤其是“傣族佛教”,过去是罕有人提及的。可见,作者的触角既深且广,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角度而已。用“宏观”来形容这本书的内容再恰当不过了。
作者将佛教因明、佛教寺塔、佛教石窟、佛教名胜也列入《中国佛教》一书的阵容与行列,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一种崭新的写作风格。我想除非不去了解中国佛教则已,要了解中国佛教而不去碰触到佛教的因明、寺塔、石窟、名胜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我猜作者也有同样的街动,才会另辟专章来论述这个既严肃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其次,作者写作本书的动机,他在《前言》说: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又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相融合,不断变化、发辰,逐渐形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在中国哲学史上,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华严宗和禅宗等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影响而逐步形成起来的。在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哲学体系里,到处都是偷运著佛学思想。这些都已成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事实。近代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也都曾利用佛教中的一部分理论,作为他们进行变法和车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千百年来,数千卷的佛教经典被翻译遍来,它影响到我国诗歌、小说的创作。佛寺、佛塔的造型艺术,风行各地,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的教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的雕塑和壁画,成为我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一页)由此看见,佛教对古代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都发生巨大的影响,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变法维新与革命斗争也是一把锐利的思想武器。凡此种种因素,都是刺激作者写作《中国佛教》一书的动机。
我们拿本书第三章《佛教在中国》(下)第五节八佛教寺塔v为例子,来看作者对佛教的“寺”与“塔”的材料如何处理,如何安排,如何来论述;他说:
“佛教夺塔即佛教夺院和佛塔。“夺”本为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如汉代的鸿胪字是接待外国宾客之所。唐·舒元与《鄂州永兴县重岩字碑铭》说:“官寺有九,而鸠胪居一,取其实而往来也。胪者,传也,传异方之宾礼仪与其言语也。字也者,府暑之别号也。古者开其府暑,其官将以礼待异域宾客之地。”(《全唐文》卷七二七)佛教用以称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的处所。与古印度所称“僧伽蓝”意同。相传后汉明帝十年(公元六七年),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应邀来洛阳时,起先住在鸿胪寺。不久,在洛阳西门外另建一座精舍,供他们居住和安置佛像经典,并用为他们驮运经卷来到中国的白马命名,又袭用当时官署之称,取名“白马字”,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座佛教夺院的名称。从此以后,虽然作为官署的“字”仍然存在,但不久即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专称了。”(七八页)作者首先介绍佛庙所以称它为“寺”的缘起,使我们清晰而有概念地知道为何要叫“佛教寺院”为“寺”了。接著他说:
“最早记载中国佛寺布局的应是《洛阳伽蓝记》,其中卷一记永亨奇说:“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浮圄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字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四面各开一门。”唐代禅宗兴起后,曾主张不立佛殿,故当时深山的一些字院,最初的主要建筑只有方丈(或称“大室”)和法堂、僧堂(禅堂),没有佛殿。但宋元以后,所有寺院都建立了佛殿,以至形成了今天那样的院落式字院布局。这种院落式的佛寺布局,目前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一般是从山门(字院正门)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就布暑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这样就构成一座寺院。具体地说,中轴缘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殿之后是法堂或藏经楼、毗卢阁或观音殿等。天王殿前,一般是钟、鼓两楼对峙。大雄宝殿前,左右又有伽蓝堂和祖师堂相对。法堂或藏经楼前面东西两厢多为斋堂和禅堂。法堂左右一般是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或称“丈室”)。其他尚有库房、客房、厨房、浴室等,则分布于四周。”(七九页)作者对于寺院的布局描述得相当详细而清楚,可提供一般人欣赏寺院之美的参考;也可供欲建筑寺院的丛林作为蓝图之用。接著作者介绍佛塔,他说:
气佛塔起源于印度,梵文名“宰堵波”(Stupa)或“浮圄”(BuddhaStupa),亦译为“塔婆”,后来简称为“塔”,俗称“宝塔”。原是为存放佛的舍利(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即烧剩的身骨)和经卷等而建的,是佛的象征,意译为“高显处”或“方坟”。后来则成为佛教寺院的一部分。佛教文献中的区别有无存放舍利,称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者为“支提”。塔的建筑物在印度常常成为佛字的中心,其原始形态是覆钵状的圆坟形,上方下圆,其上饰以竿和伞,后逐渐发展成为相轮(即在塔顶竖一根金属的刹,用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塔的建筑形式从印度传来后,和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逐渐形成楼阁式,可供游人登临凭眺。”(八O页)作者从塔的得名,一直介绍到印度塔的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接著他又介绍中国寺塔的形制,他说:
“中国最早记载佛塔的文献,见于《后汉书·陶谦传》。传中说“丹阳郡人笮融,大起浮图,上累全盘,下为重楼,堂阁周围,可容三千许人。”“重楼”即中国固有的一种平面高形的多层木构建筑。金盘就是印度“宰堵波”上的刹。说明当时的塔已经是把印度的“全盘”和中国的“重楼”结合一起了。塔的构造,最初多为木料结构,称“木塔”。由于塔身过高,容易遭到雷击和发生火灾,寿命较短,故逐渐发展为砖造,称“砖塔”。也有用砖造后,每层又以木料构成回廊,以供游人登临眺望的,名砖木塔。以后,还有纯用石料、铜、铁或琉璃砖等建成的塔。佛塔的形式很多,平面以正方形和八角形的居多,也有少数六角形和十二角形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大都是七层或九层,也有十三层或十五层的。就塔的外形看,则有多层塔(各层的高度约略相等的楼阁式塔)和多檐塔(亦称“密檐塔”,第一层较高,第二层忽然缩短,形成密檐的形式),还有少数瓶形塔,金刚宝座式塔和基塔等。自古以来,佛塔一直是佛教寺院的中心建筑,故凡有佛塔处,几乎都有寺院。但后来也有寺院虽废,而佛塔却仍然存在的情况,这是因为佛塔既能点缀风景,又可供人登临眺速,而且砖塔、石塔也不容易毁损之故。佛塔和寺院一样,都是佛教建筑的主体,但佛塔一般都建于字院的前后左右,很少建于中轴线的。”(八O页)作者细心地描述,使我们对寺院中的佛塔有了一个概念。
接著作者一系列地介绍中国的寺和塔,将他所举的抄录于左,俾供参考:
〇白马寺与齐云塔:白马寺在河南·洛阳东十二公处。
〇少林寺:在河南·嵩山,是中国禅宗的发祥地。
〇东林寺:在江西·庐山西北麓,是中国净土宗的发源地。(入一页)
〇玄中寺:在山西·交城县西的石壁山,中国浮土宗的发祥地·
〇慈恩寺与大雁塔:慈恩寺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是中国法相宗的发源地。
〇栖霞寺与舍利塔:栖霞寺在南京东北的栖霞山(摄山),唐代四大名刹之一 。
〇玉泉寺与铁塔:玉泉寺在湖北·当学县城西玉泉山下,唐代四大名刹之一。(八二页)
〇长清灵岩寺与辟支塔:灵岩寺在泰山北麓,唐代四大名刹之一。
〇金山寺:在江苏·镇江卞金山上。
〇灵隐寺:在浙江·杭州武林山(即“灵隐山”)麓飞来峰前。
〇天童寺:在浙江·鄞县太白山中,近世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入三页)
〇南华寺:在广东·曲江县曹溪,通称“曹溪南华寺”·中国禅宗南宗发祥地,六祖慧能开创的名刹。
〇庆云寺:在广东·肇庆市东北的鼎湖山南麓。山中古有白云寺,传为慧能弟子智常所创。
〇玉佛寺:位于上海卞安迷路,为近代国内名刹。(八四页)
〇龙华寺与龙华塔:龙华寺位于上海卞·上海县·龙华镇,为国内著名古刹之一。
〇静安寺:位于上海卞·南京西路,为国内著名古刹之一。(八五页)
〇灵岩寺:在江苏·吴县灵岩山上,近代著名浮土道场。
〇鼓山涌泉寺:在福州东南部闽江北岸的石鼓山上,福建省第一名刹。(八六页)
〇开元寺与东西塔:开元寺在福建省泉州卞西街,以雄伟壮丽的石造双塔(俗称“东西塔”)闻名于世界。
〇嵩兴寺塔:在河南·登封县西北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的最高的砖塔。
〇应县木塔:在山西·应城县内,是我国现存最古木结构宝塔。原为佛宫寺建筑之一,称“佛宫寺释迦塔”。(八七页)
〇广胜寺与飞虹塔:广胜寺在山西·洪洞县(旧属赵城县)东北的霍山南麓。是以收藏《赵城金藏》而著名的古刹。
〇宝山寺与舍利塔:宝山寺在四川·新都县城北的紫霞山·隋初始建,名一大石寺”;建造了九级木塔,名二褐感寺塔”。
〇广济寺: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内大街。相传建于金未元初(十三世纪中叶),名“西刘村寺”。(入八页)
〇法源寺:在北京·宣武门外西砖胡同南口。是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古刹。
〇雍和宫:在北京·安定门内,是中国内地的著名西藏佛教寺庙。
〇大昭寺:在西藏·拉萨卞中心。约建于七世纪四十年代,由唐文成公主帮助设计,尼泊尔尺尊公主兴造,历代屡有扩建。(入九页)
〇小昭寺:在西藏·拉萨北城区,公元七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主持建造。建筑形式原与内地汉族寺庙相同,后几经焚毁,依藏族形式增修,失去原来面目。
〇甘丹寺:在西藏·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旺古尔山上。明永乐七年(西元一四O九年)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兴建,为格鲁派第一所夺院,也是格鲁派拉萨三大寺之一。(九O页)
〇色拉寺:在西藏·拉萨东北郊。明永乐十六年(西元一四一八年)由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一四一四年,受明封为“大慈法王”)兴建。
〇哲蚌寺:在西藏·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明永乐十四年(西元一四一六年),宗喀巴弟子纬央却杰兴建。殿宇连接,规模宏大,具有藏族宗教建筑艺术的特色。(九O页)
〇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在西藏·日喀则县南的尼色日山下。明正统十二年(西元一四四七年)宗喀巴弟子根教王兴建,至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时大规模扩建。
〇塔尔寺:藏语称“衮本”,意为“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藏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至万历五年(西元一五六O—一五七七年)。后续有扩建,历时近四百年,发展成现有规模。
〇拉卜楞寺:在甘肃·夏河县。西藏佛教格鲁派六大夺院之一,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西元一七一O年)。(九一页)
作者一口气介绍了三十四座佛寺及若干佛塔,举凡大陆各地著名的佛寺都包括在里面,使我们对佛寺的重要分布可以了如指掌,全部掌握住。如果我们按图索骥,自可从中探索中国历史佛教兴衰,伽蓝众寡的凭藉了。
另外,本书也介绍了佛教石窟与佛教石经,例如:教煌莫高窟、榆林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响堂山石窟、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皇泽寺摩崖造像、广元千佛崖摩窟造像、大足石窟、石钟山石窟、摩崖石经、石柱石经、碑版石经、壁面石经(九二—八页)。从这些林林总总的石窟与千百碑版的石经,可以体会到佛教信徒的信念与虔敬,所做出来的功德与莫与抗逆的伟大力量。
大体而言,本书是一本相当富有可读性的佛教书籍,唯在节目安排上有些小瑕疵,例如第二、三章谈到《佛教在中国》(上)(下),他将〈佛教因明〉乙节置于“寺塔”、“石窟”、“石经”、“名山”、“名胜”之后,与其如此,不如将它安顿在第四节八佛教宗派v后为妥当。又如第九节〈僧伽制度、佛事仪式和主要节日〉,似乎与《佛教在中国》乙章不太对称,似乎宜独立专章讨论,再细分为:第一节八僧伽制度v,第二节八佛事仪式v,第三节《主要节日》等等,或许比较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又如第四章第一节为“近代佛教的基本特点”与“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宜分为二节个别论述,可能较为妥当。同章第三节有《解放前后佛教的变化》,为何没有《解放前后的佛教概论》,我们在读“佛教变化”之前似乎要给读者一个概论式的认知,然后才能谈到如何变化,不是吗?
最后,作者在《后记》上说:
“本书基本上就是根据原有的讲稿整理、扩充而成的。在原来编写讲稿的过程中,除查阅了一部分古籍资料和封近代佛教部分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外,还吸收了国内一些研究佛学的许多学术研究成果……。取材于中国佛教协会所编的《中国佛教》(一、二册)也不少。二一九三页)
可见作者写作本书花费不少查阅资料、田野调查的工夫,所以写作起来自然比其他类似著作的可读性与可靠性相对地提高不少,自然这是一本老少咸宜,深入浅出的作品了。
摘自《菩提树》1993年11月号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