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义峻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
  义峻
  在当下中国,从来没有哪一次灾难,像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没有心理准备,破坏力极强,触目惊心,波及范围深广。还因为互联网和各种媒体及时的全景展示——那一堆堆惨白的瓦砾,那一块块把公路腰斩的巨石,那一双双等待救援的小手,那一张张悲天抢地的哭容。全都像毒蛇一样钻进我们的心里——总理哭了,主持人含泪,救援者哀嚎,无心工作的你我也都黯然抹泪。我们看似坚固的生活和感情防线被彻底震裂了,但我们必须面对不忍正视的真实,我们必须理性与坚强,我们必须迅速伸出援助之手——但我们更要深刻的反省与思索,不是只有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才想起那些最不幸的人们。
  在这样一场平地一声雷的惊天大灾难面前,自然露出了狰狞的本色,人们生活的基础瞬间成了泡影,在灾难面前,人是那么孤立无援,又是那么脆弱。所以数千年来,人类走到了一起,组成社会性的生活,互相帮扶,构建文明。让爱,信念,奉献精神,在人际间升腾与传递。所谓患难之中见真情,灾难过后,应该留下的,是深情挚意,是感动,是对弱者的帮助与关爱,让这种精神彻底弥散在我们的心田,播种生活。生活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是等到灾难中的支离破碎我们才想起拼凑出这些,那只能说明,物质化的生活撕裂了我们的情感,也挖空了我们生活的根本。
  为何古人能够写出那么饱含深情的诗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那时候,至亲好友的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是永别——因为一个人出行,荒山野岭,野兽出没,山贼横行,天灾突降,这些都是完全无法预料的事情,也没有电话和网络,根本无法通报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自身的音讯。就算一切安好,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城郭,仍然只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多么浓挚深厚的情意。
  但今天,商品物质像个怪兽一样迅速膨胀极大丰富,还有科技张牙舞爪改变人们的生活,却使我们走入了一个虚幻的现代城堡——在其中,楼房,手机,电脑,汽车,超市,一切的物质与科技商品成了我们生活的梦寐以求。于是我们都踏上了现代化的迅驰列车,我们出生,上学,工作,赚钱,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就像在地铁里看到窗外的光怪陆离——我们迷失了生活的真谛,我们像停不下来的机车,我们忙到没有时间喊累,人成了现代社会的螺钉。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悖论,我们依靠物质与科技改善了处境,却又反过来被它们束缚了生活。而在地动山摇间,生活全盘崩溃,没有了温暖的大床,没有了热水澡,没有了热辣的火锅,只能席地而卧,只能蓬头垢面,只好凉水就馒头。更没有了快男超女,没有了QQ和YouTube,也没有了一天到晚发不完的短信——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拥有什么?什么才是生活最重要的?
  古时的深情挚意,今日渐渐消淡,因为我们太依靠别人来生活,于是人都渐渐的成了工具,所以别人在我们的眼中都是可以利用的东西,就看他有没有利用的价值,让我们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于是,亲情淡漠了,爱情虚伪了,友情物化了。金钱这种背负在身上的债,成了度量一切的准则。
  现代化的钢筋水泥看似我们稳固的家园,却不想,顷刻间,塌垮成了一座坟墓。那些被压在残垣断壁下的伤者,听着外面的营救声,一点点靠近,但又是那么遥远,死神的脚步却迅速逼近,这是多么悲惨。人类在灾难面前,不得不深刻面对作为一个生灵的生存状态与苦心思索——这个世界,大自然,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昨晚还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享用晚餐,今天却是母子阴阳两隔;昨天的繁华街市,今天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这就是生活无尽的荒诞么?在灾难面前,人类最本性的七情六欲,与世界最赤裸残酷的本质展现无疑——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应该面对这满目疮痍,深深的问上自己心灵一句——这世界的真相是什么?谁在左右我的生活?
  我们是谁——是一种进化的生物么,在地球上栖居了数十万年,当我们不断的用自我意识来认识自己,寻求生活,就开始了人类文明的构造。可是,这文明有多坚固,是取决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活基础,就像地基决定楼的高大坚固,也好似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水桶的容量。所以,那些最不幸最贫困的人的生活,才是我们社会整体幸福的底线。请不要在灾难来临时才想到捐助,平时就要改善他们的生活,为何城市的建筑坚过乡村?还有那些我们文明未来的希望,孩子们和年轻人,在灾难中过早的凋零,这也是极大的可悲。
  几万年几千年过去了,人类短视的毛病似乎没有多大改观,甚至不断加深,今天我们太在乎舒服的生活,以至于我们经常忽视了别人的需求,大家的幸福。不要到灾难来时,当世界颠覆,我们才想起劫后重生的温暖与喜悦,为何不能多一些理性的先知先觉。谁也不能永生,但请奉献你的爱心,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与茫茫人海中,留下署名是你的一份贡献。社会的幸福指数永远是取决于整体和底部——让我们多多关爱那些最底层最不幸的人们,也多多考虑我们文明的未来——孩子们。
  灾难之后,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