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实践与学术研究——《中国佛教学术论丛·实践卷》卷首语
宗教实践与学术研究——《中国佛教学术论丛·实践卷》卷首语
宗 性
“观念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现实社会的人和事当中,一定带有历史的折射,并且受着历史的影响。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在处理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态度上,往往会以历史为经验。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来应付和处理现实社会中所碰到的人和事,使其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这是古人待人接物的独到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待人接物的传统美德。
然而,蕴藏在历史中的经验,其保存形式往往是以文献为载体来记录的。因此,要想真正领略历史的经验,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对文献的整理和搜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其史实已通过文献为载体而得以保存;现在的也将成为历史,通过文献的记录来保存史实,是现代学人的历史责任。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编辑的《中国佛教学术论丛》,正是对大陆佛教学术五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作一次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成为资料的汇编,以便将来更好地推动佛教学术的发展,应该是文教基金会编辑这套《论丛》的意义之所在。《理论?实践卷》,作为《论从》的一部分,所肩负的责任就是搜集和整理大陆佛教学术五十年来,对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的总结和研究情况,以利于人们对五十年来大陆佛教学术在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现状有一次全面认识的机会。
众所周知,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着十分丰富的宗教实践内涵,也正因为佛教有丰富的实践内涵,才铸造了佛教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地盛传不衰的生命力。佛陀以生命作为代价,通过宗教实践而觉悟人生宇宙的实相,证得圆满的无上菩提;佛陀的弟子们也是在佛陀的启悟下,透过宗教实践和体悟来实现生命的觉悟;另外,无论是在印度佛教史上,还是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历代高僧大德,更是以超乎寻常的宗教实践来实现人生的觉悟的。因此,从佛陀到历代的高僧大德,他们的宗教实践经验,已成为佛教徒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向前运转,人类已健步迈入新的世纪,如何让历史上宝贵的宗教实践经验焕发新的生命力,更好的指导佛教徒的修学,近五十年来,有不少高僧大德、居士或学者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留下了相当一批与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相关的文献,形成了新的宗教实践经验。为了让这一工作能持续不断的推进下去,对五十年来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更好地为佛教徒的修学提供参考或借鉴,是当今契理契机弘法的一项迫切任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理论实践,其范围比较宽泛,既包括行为上的理论实践,即修持;也包括观念上的理论实践,诸如佛教发展、佛教与社会、佛教的传播等方面,均包括在内。因此,此处的理论实践,实际上是广义的理论实践。
五十年来,在大陆佛教学术研究中,理论实践研究工作与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其间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佛教学术与理论实践的关系,恐怕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对佛教学术及理论实践的关系,在看法和认识上是不尽相同的。这些不同的认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主张佛教学术研究与理论实践是相一致的;也有主张通过佛教学术研究而启发理论实践的;但有的却主张佛教学术研究与理论实践之间根本毫无关系,甚至佛教学术研究还会阻碍理论实践的运作。以上几种主张,后一种主张的影响非常突出。在有些人的心里,认为语言文字是修学佛道的障碍,把语言文字与修学佛道的关系对立化、绝对化,导致语言文字与修学佛道的脱节。因此,有许多有修有证的大德,极不愿意用文字的方式来传递自己内心的修证,更谈不上对佛教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了。所以,有关修证的总结及其研究方面的文献也就相对其他佛教学科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尽管如此,但成就还是不少的。近现代以来,受国际佛教学术研究的影响,大陆佛教界对佛教学术研究也有了新的认识,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面临巨大的社会变革,经济基础、文化基础、信众基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佛教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合理的契合点,让传统的佛教理念能更好地为现代人的生活服务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语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近五十年来,佛教界的大德们也在不断的地探索,试图用现代的语言来转述传统的理念(思想),让传统的理念能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并将自己对佛学的理解及修学佛法的心得化作文字,供大众参考和借鉴,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因此,近五十年来,佛教界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但仍然在理论实践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总结和整理。
五十年来,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情况,大致可以分作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研究情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风格。第一个时期即从解放初期到文革前夕,这一时期的作者群,大多是接受过民国时期文化教育的,思想处于既传统而又现代的层面,语言文字上也带有时代的特色,但他们能随应时代,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及实践经验用文字表述出来。这一时期的作者群,由于大多接受过传统教育,传统文化的基础十分扎实,文风也十分严肃。第二个时期即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期,这一时期的作者群,仍有少部分是经历了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宿老,有一部分是五六十年代乃至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受时代的影响,在对现代知识的利用上显得比较温和,文风也表现出自由的风格,现代化的倾向更大一些。
大体来说,五十年来,这两个时期的高僧大德、居士或学者们,在佛教理论及其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总结,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有禅学方面的探讨、也有净土方面的诠释,有佛教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更有佛教如何与社会融洽方面的讨论……总的来说,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禅学及禅修、净士法门、戒律、人间佛教、佛教教育、佛法与社会、佛法现代诠释等七大领域。在这七个领域中,有关方面的研究是具有开拓性或者是指导意义的。
有关禅学及禅修方面的研究,大概是受西方及国内禅宗热的影响,对这方面的研究关注的程度是比较多的。在禅学及禅修研究中,可以说是成就最多。有对传统禅法的挖掘和整理,也有与现代心理学等接轨的研究,有个人修学禅法的心得和经验的交流,也有对禅修中应注意的关键要点的指示,甚至还有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修习禅法的理念的提出。这些研究,无疑为现实社会中,有志于禅学修习的同仁提供了帮助。有关净土法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净土法门中信、愿、行三资粮以及念佛方法等问题上的解说。这也许是受现代净土法门十分盛行的时代原因的影响,但起码给净土修习的同仁厘清了认识上的界线及行动上的方向。有关戒律方面的研究,受民国以来弘一大师对律学提倡的影响,佛教界对戒律的重视也日益提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既有戒律的精神方面的概括,也有戒律的时代意义方面的阐述,既有戒律与僧团建设的关系方面的讨论,也有戒律与羯磨制度方面的探索。这些研究工作,为将来对戒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关人间佛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深受太虚大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的理念的影响。佛教自明清以降,其发展趋势如江河日下,呈现出颓废衰落的局面。民国以来,太虚大师以自己对佛法精神实质的深刻体悟,出于对佛教事业慧灯常明的热忱,为了让佛教重新焕发生机,发挥佛教在社会和人们生活中化导世俗的价值和作用,大胆的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念的推行成功与否,自有历史作为评判,但这一理念却一直影响着中国佛教现在乃至未来的发展方向。实践也证明,这一理念的提出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五十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对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念的功绩的评说,也有对未来人间佛教的前景的展望,有对人间佛教在现实社会中如何运用的想法,更有对人间佛教大力弘扬的构想。总之,在对人间佛教理念是未来佛教发展必然走向的认识上,其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有关佛教教育方面的研究,这可以说是一项新兴的课题,因为以佛学院的方式来办教育和培养人才,是太虚大师以来的新事物。受太虚大师佛教教育思想的影响,五十年来,佛教也仍然沿用这种方式来兴办教育和培养人才。但如何将佛教教育办好,更好地为整体佛教的发展培养人才,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力度虽然不够,但主要表现在如何在新的时代,把佛教教育办得更理想,其中提出了许多意见、构思和设想,值得冷静的思考。另外,佛教的传播与社会的发展必然是相协调的,也就是说,佛教的弘扬一定会与社会发生关系,佛教与社会的许多层面都有着相互交织的关系。五十年来,有关佛法与社会方面各种关系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问世。有佛教与社会文化型态的,也有佛教与社会伦理的;有佛教与社会发展的,也有佛教与社会建设的;有佛教与社会哲学的,也有佛教与社会生态环境的;有佛教与社会信仰的,也有佛教与社会关系的……总之,有关佛法与社会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总结了千百年来佛教与社会各层面相互影响的线索,另一方面为将来佛教与社会各层面如何融洽提供了经验。再者,佛教的传播和弘扬,还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大众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让社会大众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并接受佛法的理念的问题。要想让社会大众能深刻地领会佛法的精神,就必须能在语言上使其容易明白。而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社会大众,又有层次及理解力的不同,所以,还必须在语言上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用社会大众容易接受的语言来阐述佛法的精神,才能让社会大众真正获得佛法的利益。这就是佛法在现实社会传播中,必须以时代为背景,从语言上作出现代诠释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是绝大多数有识之士所有的共识,并且,许多有识之士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五十年来,佛法的现代诠释工作可以说已见成效。这种诠释主要集中在佛法的一些基础教理和名相上,为修学佛法的同仁扫清基本名相上的障碍以及理解晦涩的教理上,提供了十分便捷的帮助,对一些基本教理和名相有了起码的认识和原则上的把握。
总的看来,五十年来,佛教学术在佛教理论及其实践方面的研究情况,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概括起来,这五十年来的研究情况,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
时代性:从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所关注的七个领域可以看出,高僧大德、居士或学者们对于时代的把握是适宜适机的。因为禅修及净士信仰仍是现代佛教信仰的主流,作者们对这方面的关注可谓是契机的。另外,佛教的弘扬离不开僧团,僧团的建设又必须以戒律为依托;而未来佛教的发展趋向是一定要摆脱神秘及玄奥的路线,走人间佛教的道路;同时处理好佛教传播与社会各层面的关系以及用现代语言来诠释佛法是必须的手段。作者们对这方面的关注也可谓是适宜的,抓住了佛教在现代社会中弘扬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
方向性:由于明清以来,佛教的传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及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许多民俗化的佛教型态,对佛教真正精神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近现代以来,佛教界强烈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五十年来,佛教理论及其实践方面的研究,为发扬佛陀真正的精神,在信众建立正知、正信、正行的佛教信仰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其方向是正确的,为保证佛教传播的纯洁性奠定了基础。
三、
宏观性:近五十年来,佛教理论及其实践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研究工作具有宏观性。无论是在禅修及禅学、净土法门、戒律、人间佛教、佛教教育、佛法与社会等方面,还是在佛法的现代诠释方面,都是概括性的阐述居多。这种宏观性的研究工作,为对佛教理论及其实践整体性的认识提供了方便。
四、
自由性:从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所关注的七个领域来看,佛教界在认识视野上更加宽阔。同时,在表述方式上,对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并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其它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这种具有多元化思维的自由表达方式,为佛教的发展拓宽了空间。
五十年来,大陆佛教界在对佛教理论及其实践方面的挖掘和总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充分认清国际形势及社会形势,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想办法扬长避短,争取在研究工作中更上一层楼。因此,佛教界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除了在学术规范上还需要不断地与学界多沟通和交流外,在对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的表述上,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大众化:在研究成果的表述中,要考虑大多数信众的所需,根据信众的接受能力,有计划地总结佛教理论及其实践方面的经验,形成经验系列,为信众提供实践的经验。
二、
生活化: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解决信众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所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为他们从佛教理论及其实践中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让信众在生活中感受佛法的真谛。
三、
指导性:还应考虑到,研究和总结出来的佛教理论及其实践,除了为个体的信众服务,指导他们的修学外,还应对整体的佛教发展趋势,有明确的认识。总结和制定相应的原则,对整体佛教的发展也同样要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这种指导意义必须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抚念追昔,前途无限。五十年来,佛教学术对于佛教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虽然也存在问题,但取得的成就仍然是主要的。我们深信,在佛教界大德们的努力下,在学术家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下,一定能不断地开拓进取,佛教必然会朝着光明的前景发展!我们也期望看到佛教日益繁荣的新气象!
由于所编辑的文献的时间跨度较长,空间跨度较大,给编辑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但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诸位大德及广大学者的热情支持,使本卷编辑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在此,对支持和关心本卷编辑工作的同仁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本卷作者非常分散,再加上有的作者已相继作古,联系工作十分复杂,有的甚至无法联系,但为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此类文稿在编辑中也一并收录,不妥之处,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谅解!由于编辑水平有限,编辑中定有不少的疏漏,敬请广大读者见谅!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