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三一玄奘法师
玄奘(600~664)法师,洛阳缑氏县(今偃师县)人。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下简称《慈恩传》)和《续高僧传·玄奘传》载,他俗姓陈名祎,出身于儒学世家,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父亲去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年十三,依兄长捷出家于洛”(《塔铭》)。
玄奘出家后,首先在洛阳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下简称《摄论》),达六年之久。公元618 年,与兄长捷离开洛阳往长安,接着又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摄论学者)两法师处学习。次年,玄奘到成都听宝暹讲《摄论》,又跟道基学“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论》,接着又在道振处学习《发智论》。在四、五年里,通过众多名师的指授,玄奘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有了甚深的见地,闻名蜀中。但他并没有满足,公元624 年,到相州(河南境内,是当时摄论学的中心)从慧休学《杂心论》,又到赵州(今河北赵县境内),随道深学《成实论》,再回长安从道岳听受《俱舍论》,并向武德年间来华的中印度波罗颇迦罗密多罗(唐翻明友,下简称波颇)咨询佛学。
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学术界就开始了“一阐提众生有无佛性”的论争。到玄奘时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成实》、《毗昙》学与真谛在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构成当时南北佛学的主流。但奘师通过学习,深感真谛等古德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大唐故三藏法师行状》指出:“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慈恩传》卷十也说:“法师以古今大德,阐扬经论,虽复俱依圣教,而引据不同,诤论纷然,其来自久。至如黎耶是报非报,化人有心无心,和合怖数之徒,闻熏灭不灭等,百有余科,并三藏四含之槃根,大小两宗之钳键,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兴疑。法师亦踌躇此文,怏怏斯旨,慨然叹曰:‘此地经论,盖法门枝叶,未是根源。’诸师虽各起异端,而情疑莫遣,终须括囊大本,取定于祇洹耳。”这是奘师西行的本意。武德九年(626),由中印度那烂陀寺来我国传授那寺学说的高僧波颇到达长安,在善兴寺译《大庄严经论》,传播戒贤的学说。这年,玄奘正在长安大觉寺,想必是受到波颇的启发,得知印度有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和佛学大师戒贤在彼讲授《瑜伽师地论》的信息,因而决心西行,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公元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发足西行,在“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阇那因陀寺,师事高僧僧称,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论》等。于公元631年冬到达了当时印度的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从戒贤论师受业。法师在此学习时间最长,学习的内容最丰富,听讲《瑜伽师地论》三遍及《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等,兼学婆罗门书,印度梵书。当时,该寺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左右,不仅学习大乘各派经论,还学习印度古典哲学“吠陀”,五明也在必修之列。其中能精通二十部经论的学者千余人,精通三十部者五百余人,精通五十部者连奘师在内十人。只有戒贤为众宗匠,穷通一切经论,他上继无著、世亲学说,师承护法,融通百家,是当时印度的佛学权威。他对玄奘极为器重,尽心传授,玄奘亦瓶泻师传,尽承其学。在戒贤门下修学五年后,奘师开始周游五印度,在南憍萨罗(印度中央邦的几个县),向善解因明学的婆罗门学习《集量论》,在驮那羯磔迦国(印度马德拉斯邦克里希那河口附近两岸地区)从善解大众部三藏的苏部底和苏利耶二高僧学《根本阿毗达磨》。又到钵伐多国(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哈腊帕)学正量部的《根本阿毗达磨》及《摄正法论》、《教实论》。公元636年,返回那烂陀寺,向高僧般若跋陀罗咨询萨婆多部三藏和声明、因明诸学。然后,又到杖林山从名擅五天、学艺超群的胜军论师学习《唯识决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等。胜军(居士)与戒贤并峙学坛、擅长瑜伽前系难陀说,对因明造诣极深。因此可以说,奘师的唯识得自胜军,瑜伽受自戒贤。传说护法的《唯识三十论释》初稿完成后,没有公布于世,而是交给当时一“玄鉴”居士,嘱其得人而传。奘师因才学出众,深得无著、世亲学的精髓,故从“玄鉴”居士得到这个手稿。后来他以此为基础,吸收其他九家的注释,糅译成《成唯识论》。
公元642年,戒日王特为奘师召开了盛大的曲女城无遮法会,以奘师为论主,在会上立“真唯识量”,十八天无一人敢出诘难,小乘人称他为“解脱天”,大乘人称他为“大乘天”。
公元645年正月,奘师回到长安,结束了十七年的游学生涯,满载而归。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他“专精夙夜,不堕寸阴”,译经之外,“每日斋讫,黄昏二时讲新经论,及诸州听学僧等,恒来决疑请义”(《慈恩传》)。奘师译场,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每译一经,都有五至十道程序:①译主,是译场总负责人,必须精通梵、汉大小经论,解答众疑,进行裁决,此由奘师自任;②证义,十二人,辅助译主,审定译文是否切合梵文;③证文,一人,在译主宣读梵本时,注意他和原文有否出入;④书手或书字,一称度语,一人,将梵文音义写成中文;⑤笔受,将梵文的字义翻译成中文字义;⑥缀文,九人,用汉语文法加以整理;⑦参译,校勘原文并将译文回证原文,观察两者是否有误;⑧刊定,将译成的名句、节、章进行刊定,去芜存菁,使之简明扼要;⑨润文,对译文进行加工,达到流畅优美的目的;⑩梵呗,译毕后,用梵音念唱一遍,修正不谐和的音节,便于传诵。
奘师译经,直到六十五岁逝世前一月止,从未间断,约二十年,大致可分三个时期:①贞观十九年(645)至二十三年(649)五年间为第一时期,以译《瑜伽师地论》为中心。此论是奘师西行心愿所寄,所以先译。同时译出这一系的“十支”各论,《显扬》二十卷,《摄论》三卷,《杂集》十六卷,《唯识三十论》世亲本颂,《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各一卷,《佛地经论》七卷;②从高宗永徽元年(650)至显庆四年(659)的十四年间,以翻译代表小乘毗昙最后归结的《俱舍论》为中心,展开这一系重要经论的翻译。并译出《成唯识论》十卷;③从高宗显庆五年(660)至麟德元年(664)的最后四年,以编译《大般若经》为中心,把瑜伽学上通到般若学,足见他对各家学说源流的重视。
当时,参与奘师译事的人也大部分向他从学问义,因而他门下人才济济,著名的有神昉、嘉尚、普光、窥基,时称门下四哲。窥基是奘师的入室弟子,独委润色、执笔、检文、纂义。《唯识三十论要释》说,奘师“虽大译真经,广翻正论,于唯识深义秘同髻珠,传非其人,未即翻授,唯为慈恩独训斯旨”。贞观二十二年(649),窥基出家,奘师才在慈恩寺开始翻译《唯识三十论》本颂(世亲著),高宗显庆四年,在玉华宫翻译释论。起初是十释并行,后因窥基的请求才糅译而成《成唯识论》。以后译的《辨中边论》、《异部宗轮论》、《唯识二十论》,都是奘师主译,窥基笔受,因而创开中国法相唯识学派。
公元653年,日僧道昭随使来长安,与窥基一起,从玄奘受学,受到奘师亲授。归国时,奘师授与《佛舍利经论》,携带大批经论和法相章疏回平城(今奈良)右京禅院,在元兴寺建禅院大弘法相唯识之学,蔚然成宗,为日本南都六宗之一,称南寺传,后来玄昉所传称为北寺传。公元658年,从玄奘受学的日僧还有智通、智达,亦各有所得,回国后在平城兴福寺弘法。新罗(朝鲜)人圆测,也从奘师受业,参与《般若》等译事,著有《解深密经疏》等,因明、唯识方面的著作多已失传。奘师的新罗弟子还有顺璟、元晓,他们与圆测及其弟子太贤等创开新罗系法相唯识宗。
奘师虽以弘传唯识法相之学为主,但他学贯内外,智穷大小,对空有等宗经论都有翻译。所以门下弟子各有所长,传《俱舍》的有:普光、法宝、神泰,有“《俱舍》三家”之称。他们根据奘师所译《俱舍论》,大加研究,盛极一时,并随法相宗一起传入日本。所以,日本至今讲法相唯识的学者,同时也讲《俱舍》。随着法相唯识经论的翻译,奘师将印度的因明学传入我国,他带回《因明论》三十六部,翻译了《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一卷。门下窥基、圆测、神泰、元晓等都擅长因明学。道宣律师也曾参与奘师译场,以所学创南山律宗。
奘师的翻译,在数量上功倍前哲。《贞元释教录》载:自隋开皇元年(581)至唐贞元五年(789)二百零八年间,译师有五十四人,共译出佛典二千七百十三卷,而奘师二十年就译出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多万字,而且有许多是前所未闻的经论;在质量上也是空前的佳制,始终保持了信、达、雅的结合。他的“五不翻论”为后世译经的楷式,开一代新译之风。
此外,奘师还与弟子辩机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唐代中西交通及中亚、印度的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的珍贵资料。还应东印度童子王的请求,将《老子》五千言译成梵文,在迦摩缕波流传,并将《起信论》等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奘师回国后,整个身心都用在翻译事业上,几乎无暇来从事个人的著述,仅有《三类境》和《赞弥勒四礼文》、《五种不翻》等少数几篇文字。在印度留学时,曾用梵文撰写《会宗论》三千颂,《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三身论》三百颂等,但没有译过来,已佚。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