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我对宗教的认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永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制,依法办事,依法治国,已经深入人心。宗教界的法制意识,亦普遍有所提高。随着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有关宗教的行政法令陆续颁布,人们希望出台一部完备的《宗教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并日益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我作为宗教界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深感责任重大,因而思考的问题也更多一些。
  我认为,出台一部高质量的《宗教法》,必须建立在对宗教全面深入的科学的认识基础上。大家看到我在这里使用“科学”一词,可能有点扎眼,其实,科学指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宗教里面有科学;反过来,科学里面也会存在迷信,比如对西方科技的迷信。现在我们对宗教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外部观察上,比较表面化。更多的只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外在地考虑宗教信徒的行为效应,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深入宗教内核,揭示宗教的价值,导致对对宗教认识的不准确,甚至偏差,影响到宗教政策和立法。这主要表现在,认为宗教是有神论,搞偶像崇拜,是落后文化,并容易误导出宗教是迷信的结论。下面就此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由于受“文革”时期对宗教批判的影响,尽管经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消极的印象。关于对宗教的认识,目前政府文件是这样表达的:“宗教是对外部力量或异化力量的一种虚幻的反映,属于有神论,”“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还有赖以存在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将长期存在,”“解决宗教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根本途径”,“通过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通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逐步发展,逐步地消除宗教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引《中国宗教》1999年第3期《国家宗教局政法司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加上我国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政府的宗教政策还是带着明显的策略化成份。
  我认为,认识宗教问题,首先应该将教义和信众分开来。从政治角度,宗教的实体是信众;但从文化角度,宗教的核心是教义。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加以考虑。目前我们对宗教的判断,主要来自于对信众宗教信仰状况的观察。但信众的信仰水平与信众的素质有关。如果我们深入到信众中间,就会发现,即使信仰同一种宗教,由于信众的素质不同,其信仰的表现亦有很大差别。比如农村老太太信佛与大学教授信佛,肯定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佛教发展历史过程中,宗派林立,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各宗派的信众素质差异的不同表现。宗教信仰实践中确实存在着迷信成份,这正是信众(包括神职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的。如果他们信仰宗教,他们便会迷信宗教;如果他们信仰命运,他们就会迷信算命测字;如果他们信仰英雄、明星,他们便会产生个人崇拜;如果他们相信李洪志一套歪理邪说,他们便迷信“法轮功”;如果他们相信金钱万能,他们便会产生拜物教,等等。迷信与人类的文明程度相关,实与宗教无关。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宗教教义,我们甚至可以说,宗教恰恰是反迷信的,宗教不仅引导人向善,提高人们道德水平,同时也致力于提高人的智性,开发人们的智慧。佛教视“贪、嗔、痴”为人类三大毒,佛教每天讲的就是“转迷成悟”。人类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人们的素质在提高,信众信仰水平亦随着提高,那么,信众信仰宗教状况及其面貌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比如我们现在去全国各地寺庙转转,会看到很多信众在烧香拜佛,但我们不能把佛教简单地等同于烧香拜佛。这仅仅是佛教外部的,甚至是局部的特征。佛教的核心是佛法,佛法的根本是戒律。用外部的局部的特征定义宗教,就像用衣服形状来定义人一样不准确。我们要用变化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宗教。
  其次,把宗教定义为有神论也不妥当,至少不符合佛教发展历史事实。我没有深入研究过其他宗教,我不敢说这是否符合其他宗教发展历史事实。在印度早期佛教,佛陀住世时,还没有出现神化现象,因而也没有偶像崇拜,佛陀与弟子关系,只是朴素的师徒关系。佛陀谆谆教导弟子们:要以法为师,以戒为师。这也是他灭度时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话。佛陀的神化和佛教的偶像崇拜是后来发生的。这是神灵崇拜时代的产物,或者说,佛教在神灵崇拜时代的表现。我想其他宗教也有类似的经历。那么,宗教在社会文明比较发达、崇尚科学、崇尚实事求是的时代,应有怎样的表现呢?这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唐宋两朝佛教禅宗实践情况,尤其值得我们注意。为了说明问题,我先说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公案:
  天气很冷,一个老和尚拿寺庙里的木佛烧火取暖。徒弟过来看见,吓得大叫:“师父你在干什么?”老和尚淡淡说:“烧舍利。”徒弟叫得更高了:“佛像里哪来的舍利?”老和尚便
  说:“既然没有舍利,你再拿几尊来。”
  所谓禅宗公案,都是佛教界已经认可接受的东西。所以,公案不一定反映史实,但它肯定反映了当时的真实观念。禅宗遵守严格的师徒传授制度,直指自己本心,见性悟道。在这则公案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无神论的苗头。也就是说,随着宗教的发展,宗教也可以达到无神论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因为禅宗的信徒主要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上层知识分子,如欧阳修、苏东坡之流。信众素质提高了,对宗教要求也就高了,宗教就会以高水平的面貌出现。这确实值得我们宗教界深思,因为这可能昭示了未来宗教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结论: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宗教也是发展的,有神论、偶像崇拜等现象,只是宗教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我总觉得,无神论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大智大慧。无神论不属于信仰问题,而应属于认识水平问题。绝不是我们信仰无神论,或自我标榜无神论,就能获得无神论的认识高度。我认为,我们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达到无神论高度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确是很高的,它是西方哲学里面发展起来的,代表着西方文化的高度。作为一个例子,我们反观我们汉族地区的不信教群众,他们没有信仰宗教,但并不表明他们都是无神论者。假如我们去农村找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然后和他谈论无神论问题,那是谈不起来的。他们心里都装着他们自己的“神灵”:算命先生呀,神汉呀,土地爷呀,李洪志之类呀,等等一大堆。
  上述的观点,只是我个人的思考所得,不一定正确,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对宗教的深入研究和认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宗教,江主席说过:“宗教民族无小事。”宗教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对社会的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深入地正确认识宗教,制定更加完善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才能使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1999年11月少林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