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导师对基督教的批判(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导师对基督教的批判(中)
  ◎妙云集导读(十五)79年11月5日下午3:10~4:00
  主讲:昭慧法师 记录:祎心法师 整理:法印讲堂、妙心写作读书会
  ◎妙云集导读(十五)79年11月5日下午3:10~4:00
  导师对基督教的批判(中)
  主讲:昭慧法师 记录:祎心法师 整理:法印讲堂、妙心写作读书会阅读范围:
  1.〈上帝与耶和华之间〉(下六7,页275-300)  
  2.〈上帝爱世人〉(下六5,页179-216)
  3.〈“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下六6,页217-274)
  4.〈佛教的知识观〉(下一10,页267-296)
  (三)上帝爱的巩固方式:愚民和分化
  导师说:耶和华是怎样对待人类,以及如何巩固上帝对人类的爱?这可从“愚民”和“分化”两方面来谈。
  (214/-2)1“扼要的说,盲目无知识,是愚民政策。蒙蔽人的眼目,管制人的思想,才能造成狂热的一致信仰。分散无组织,……是分化政策。运用这些,才能分散他们而集中到自己这边来。”这已经清楚说明:愚民和分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巩固神权──神的绝对权威。
  在〈“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一文中,导师谈到了〈上帝爱世人〉“主题:(218/1-2)“根本立场是主奴关系;主要方法是盲目无知识,分散无组织。”愚民与分化,这也是该次论辩中,导师反击那些攻击佛教的论敌之重点所在。
  1.愚民
  (1)为什么要靠愚民来巩固神权
  愚民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神权。至于为什么要靠愚民来巩固它呢?这可从智慧启发与道德自觉两方面来谈。
  A.从智慧启发方面而言
  (194/-1)“分别善恶的智慧,意味著人类的自觉,……自由的思考。自觉与自由思考,是不会盲目信从的,是促成神权崩溃的有效武器。例如欧洲的中古时代,神权的强力统治,因希腊自由思想抬头,文艺复兴而开始崩溃。”显然人类的原罪,是在于夏娃引领人类,产生“分别善恶”的能力。这样一来,当然不会盲目顺从,也就因此促成了神权的崩溃,而受到永世的诅咒;这是从智慧启发的后遗症而言愚民政策的需要。
  B.从道德自觉方面而言
  从惭愧心──道德意识而言,吴恩溥说:(235/3)“亚当夏娃赤身露体,一点不觉得羞耻……,等到人犯罪了,罪进入了人心,这时就起了变化。”感觉赤身露体是很羞耻的,这是一种人类道德意识的反应。吴恩溥在辩驳导师时,认为:夏娃受诅咒的原因,并不来自智慧方面的分辨力,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有了罪恶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原罪。
  导师在这方面,严格批判道:(235/7)“问题是不知羞耻,并不如幻想者设想的完美;有羞耻,也并不太坏。羞耻心,不仅是罪的自觉,也是道德意识的自觉。人类到了知善恶、知羞耻阶段,才开始进入人文道德的,真正的人的世界,与畜生有别。”所以,导师认为:(235/-1)“佛教以惭愧心为人与畜生的分别,儒家以羞恶之心为良心的一端,这与希伯来神教的片面解说,专以羞耻为罪入人心,是并不相同的。”
  以上,导师从智慧与道德的提升两方面,来探讨愚民政策对此二者的猜忌。
  C.智慧与道德的关系── 以“寻找台湾生命力”为例
  智慧与道德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43/-4)“在人类由蒙昧而向开明的过程中,知识的开展,与道德意识的开展,有著相对应的一定关系。”换句话说,知识愈高,道德意识也就愈强。因为知识能分辨善恶,才会有意志力让我们留意要往哪一个方向走,这是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近《远见》杂志要小野拍摄“寻找台湾生命力”的影集。后来《中国时报》“宝岛版”,也要在十一月话题开辟:“寻找台湾生命力”。主编邀我一起来找寻台湾的生命力,他们认为:最近台湾的生命力显然萎缩。
  以佛法而言,众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力,永远是很顽强的,没有达到圣者的内观自照,生命力哪里可能会弱下来!只能说:过去台湾的生命力可能稍嫌盲动、粗糙,如此而已。不用去找寻,台湾的生命力就是这样充沛的,只是表现在股市狂飙、大家乐等贪嗔痴方面。贪嗔痴是无时不具足的,只是现在有财富为诱因(台湾钱淹脚目),所以更加暴露出潜伏于生命中的贪嗔痴,如此而已。现在全国皆赌,包括政府也想插一脚来做桩。这样交织而成低俗的台湾生命力。要怎样转化那样的生命力?这才是重点所在。
  今(1990)年七月间,有一个场合,大家谈起了马晓滨事件:整个台湾,不只罪犯家属,还有其他良心人士,都在为三个与自己不相干的罪犯而哀痛哭泣;再加上新闻工作者,本来是记录明日历史的人,竟也油然生起恻隐之心,到最后他们都共同成为创造历史的人,想办法挽回这三个人的生命。因此,我就写道:“我体会到一个事实:我们这样的现象,虽然最后还是得到三具冰冷的尸体。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想,这是菩萨与众生相对待的原理──在污泥中生长出纯净的莲花;同样地,在浊恶的世间,产生丰富壮伟的菩萨生命力,那是一种悲欣交集的生命力。”
  台湾现在看起来乱糟糟,可是,弱势团体抬头,公益团体提倡民主、环保、人权、戒烟等等的活动。显然许多民众已经完全跳出纯自我本位的框架,开始重视公益,这也是某种程度充沛开放的生命力,非常可喜!
  所以,智慧和道德之间有同步增长的关系。政治上的掌权者,往往不愿意让人民太聪明,因为:如果人民不够聪明,政府怎么讲,大家就怎么听,这样统治起来就比较省事。在解严以前,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到解严以后,经过那么多资讯的冲击,就会让我们感到:过去的观念是不对的。譬如:压榨某些人的劳力而认为理所当然,或对某些少数民族、弱势族群加以羞辱与剥削。透过自由传递的资讯洗礼,很多人会慢慢发现过去想法的错误,而重新抉择因应之道,产生高度关怀弱势的社会良心。这正是知识发达,提供研判事理的智慧,而让国民道德意识提升的一个好例子。
  以上谈到“愚民”的目的,特别从智慧启发与道德自觉的两个方向来加以检讨。
  (2)愚民政策的神学背景
  我们不妨进一步分析有关愚民政策的心理、环境背景。
  (196/1)“从人的立场,由朴野而进入文明的生活经验,这神话也有他的部分真实性,而且也有片面的高深哲理。”是怎样的片面性呢?(196/7)“这说明了伊甸园的生活,还过著畜生一样的生活,……。此后要进入男性中心,女人从属于男人的时代;人要劳苦工作,进入农耕的时代。这个神话,就是那一时代的产物。”这说明了文明生活的农耕社会,有对女性剥削,以及人类必须为生计负担责任的实况,这种社会背景,影响著宗教中的神话故事。人类又是如何对待当时的背景呢?那就是浓厚的思古情怀或复古倾向。
  以中国人本文化的儒、墨二家为例:(197/4)“原来人类文明的开展,不只是智慧与道德的增进,而也是面临艰难困苦,忧苦的加深。……面对艰困,或想到未来的苦难时,虽过去的不就是好的,而每每憧憬那过去习惯了的一切。所以古代的早期文化,多少带有复古的倾向。在中国人本的文化里,复古是法先王的礼治政制。”又或如道家的(197/-4)“一任自然的无为而治”。
  至于希伯来神本的文化,(197/-4)“由于习惯于天威咫尺的主奴思想,所以将与智慧俱来的苦难重重,看作违反主上帝的意思而受神的惩罚,满心不愿意于离开伊甸园的独立生活。”这就更是强烈的思古情怀了。
  事实上,知识也确实是有其缺陷的,(198/-6)“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吃了分别善恶的果子,竟然罪至于死!导师也举了老庄的混沌,因为七日通七窍而死了,这样的譬喻故事,表示:(198/-2)“知识一开,天真的生命也就完了。”导师也充份发现了知识的相对性与缺陷:(198/-1)“因为一般的知识,是现象的知识:是片面的;是有所知而有所不知的;是陷于无穷思辩而永不满足的,也就是不能没有苦痛的;这不能与真理相契应,不能触证绝对的永恒。”这部分讲得很简洁,在〈佛教的知识观〉一文,针对知识的相对性与缺陷,探讨得更详细,可以作进一步的参考。
  (3)导师对知识的批判──以〈佛教的知识观〉为例
  导师如何批判知识的相对性与缺陷?(198/4)如果是“依东方的、中国人的看法,人宁可多苦多难,而不愿过那永恒的盲目生活。”其实不单东方如此,西方的哲学家穆勒也曾说过:“宁可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要做一头快乐的猪。”这就是人对命运的抉择态度,很难用“东、西方”来二分彼此的区隔。
  有关知识的相对与缺陷,《佛在人间》〈佛教的知识观〉一文有所探讨:(下一,267/2)2 “佛教修行的方法论,及佛教徒对现世间的知识文明是取什么态度。”这篇文章谈及各种文化对知识所抱持的态度,以及知识根本的缺陷性,与本段谈“愚民政策”的内容可配合阅读以作比较,所以放在这里作一补充。
  A.一般文化界的看法──世界文化对知识态度的回顾
  一般文化界的看法,分中国、西方与印度三大文明以谈述之:
  (A)中国文明又分二系:儒墨与老庄两家。儒墨是比较重视知识的,老庄则是不重视知识的。
  (B)西方文明亦有二系:(下一,270/-6)“西方文明中的不同看法”:一个是希伯来的文明,一是希腊的文明。希腊文明是爱智的文明,希伯来文明则是崇尚信仰而轻视智慧的文明。严格说来,希伯来文明到底属不属于西方文明?这是可议的。如果以发源地的地理来分析:世界上伟大的宗教,都发生在东方──亚洲。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和从此中分支出来的,阿拉伯人的回教、欧洲的基督教、天主教,其实都是根源于东方的闪族宗教,是亚洲西部──中亚、西亚一带发展出来的宗教。目前希伯来宗教,已经被西方当作是主流的宗教,这原应是东方文明的一支。
  (C)印度文明也分二系:一是传统的婆罗门文化,一是沙门团文化。婆罗门文化明显的是重视知识的。至于沙门团文化,很难具体的说其一致性。因为沙门团分成很多派别。《阿含经》讲六师外道,六师是不是通通都不重视知识?也不见得如此。沙门团有一派是鳗论或不可知论,这一派就看透了知识的缺陷。舍利弗过去就是在这一教派中学习的。
  再就佛教而言:(下一,274/4)“佛教,有著沙门文明的内容,而又含摄了婆罗门重智的传统。”基本上,佛教是重视知识的,但是因为有沙门文明的内容,故多少透视知识的缺陷。
  综合而言:(下一,274/6)“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轻视知识的学派,目的并不全同。”如中国老庄重视(下一,274/-6)“自然的社会生活”;印度沙门团是(下一,274/-5)“倾向无分别的体验生活”;至于西方(下一,274/-4)“希伯来宗教的轻视知识,著重于敬虔的信仰生活”。  
  以上是世界三大文明对知识的态度之综合比较,导师在这方面的叙述,简洁而有力。
  B.佛教的知识观
  第二节〈佛教的知识观〉,是从四方面谈知识的缺点,三方面谈知识的优点。佛教对知识,基本上抱持肯定的态度,但也不否认知识有瑕疪。
  (A)知识的缺点
  a.知识的片面性
  这种片面性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下一,277/1)“每每顾此失彼,重此轻彼,所以佛教称此为‘担板汉’。”担著一个木板在头上,看得到前面,却看不到后面、左右、上面等,这是知识片面性的现象。这就出现了严重的后果:(下一,277/6)“彼此间的顾此失彼,重此轻彼,引起相互间的摩擦、斗争,弄得愈来愈不对。”
  b.知识的相对性
  知识的相对性,可从两方面来说:
  (a)不能了达绝待的真理:(下一,278/4)“知识的活动与表达,不外乎内心的思想与外表的语文。……知识的特性,是遮他显自的。”遮他显自,且一定要仰仗外表的语言和内在的思想,这充份显示知识的相对性──一定要有这些工具和这样的特性,(下一,278/6)“如见红色,即不是白色等”。这表示:(下一,278/-3)“知识,必需在相对的形态与作用中表现出某事某物来。”既然是相对的表现,所以,(下一,278/-1)“知识的本身是相对的,所以它不能了达绝待的,一切而无外的究竟真理。”它总是要遮他显自,就一定有外内之分。
  (b)无法了达自心:(下一,279/1)“从心识来说,知识有能知所知,能知是心识,所知是认识的对象,当心识了知对象时,却不能知认识的自身──心不自知。”为什么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心?当下这个心生起时,无法回顾到“这个就是我的心”:(下一,279/2)“纵然自知心念的生灭动态,这还是后念知前念(后念是反省到我的前念在想些什么),决不是同时在一念中,具有能所的认识。”是能知,又是所知,所知又能够知能知;既能知心念,又能知外境,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一念只能有一个作用,要不是缘外,就是缘内。一念生起时,缘内的也是缘前一念,而不是当下这一念。
  “无法了达自心”,唯识学有述及此一道理;至于“不能了达绝待的真理”,如中观者说:要依“世俗谛”的相对境界,而达到不可言说的“第一义谛”,这是对知识带有批判的肯定。
  c.知识的名义性
  知识的“名义互为客”,这是唯识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唯识学的观门,要修四种寻思、四如实智,都提到知识不离名义的本质。不离名义有什么缺陷?(下一,280/-2)“所以有不决定、相对、流动、变化的特性。”因为依名可以立义,依义可以立名。
  d.知识的错乱性
  知识的错乱性,简言之,就是“无常计常,无我计我”,这是根本性的颠倒,使我们产生无边的痛苦,流转不息。
  (B)知识的长处
  知识的长处,可从三方面来谈:
  a.以分别识成利生事
  以分别识成利生事:(下一,284/7)这可从世间法与佛法的两个层次来说:
  (a)依世间法而言:(下一,285/1)“世间的利用厚生,非知识不成。”各行各业提供人们的民生需要,而各行各业也都有其专业的学问技术,这须要由分别识以习学之。
  (b)依佛法而言:菩萨有从自修到利他的三个过程:修行、证悟、利他。一、修行:(下一,285/3)“初学菩萨向上向善的正行,即由分别知识的引导。”二、证悟:(下一,285/5)“这才能趣向证悟的圣境,得平等无戏论的根本智。”三、利他:菩萨比声闻更进一步,有利生的大用,故须(下一,285/6)“从平等的根本智中,又起后得的分别智,此即通达事物,度生的方便智。”
  菩萨的修行过程主要在于利他,此亦要以分别识成就之,至其已成就圣位时,就运用后得智,这是以根本无分别智为基础而出发的利生事,亦即:已透过无分别智剥落我执,而后才能行无相布施等度众生的无漏功德。这和世间有漏的“利用厚生”当然有所不同。
  b.以分别识成深信解
  以分别识成深信解,亦即信智相辅相成:(下一,287/3)“佛教主张从深解中起信仰,确信透过知识的信仰才是深固的。这一点,与希伯来宗教──理智与信仰冲突,完全不同。”
  c.以分别识成无分别智
  以分别识成无分别智,换句话说,一定要用分别识做为修行的工具,才能获证无分别智。(下一,287/-2)“在没有证得圣智前,如不以世间分别识分别善恶,观察真妄,即无从修行。谁能直下从无分别处著手呢!”这是比较有争议性的,所以,导师后面说到:(下一,288/-2)“有人认为:分别识不能契真,如再以分别识修观,岂不分别愈多,与真理愈远?这是不懂缘起相对性的机械论法!”
  有些佛教学派认为:以分别识为因,一定得分别识的果,以分别为因,一定得分别的果,这是不可能达到绝对,而永远落在相对境界的。如《楞严经》(大正19?131c)中就有“煮沙成饭”的譬喻:“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楞伽经》也说:要依智起修,而不是依识起修。其实,导师反而认为:(下一,288/-1)“如一木,再以一木相摩擦,似乎木积越多,而实则两木相摩,即有火生,火一生起,木也就烧毁了。”(下一,289/2)“学佛而以分别识不断地观察,乃至于定中观察,正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法法空寂,即能契悟诸法的空寂相。在契证平等空寂中,有相的分别识也即泯绝而不起了。”由小楔出大楔──“以楔出楔”的原理来看,导师对知识还是肯定的:(下一,289/-3)“知识虽不能表诠真理,但它有引向真理的作用。”这是顺胜义的观照,不等于胜义,却可导向胜义。
  一般凡夫的分别识,愈是分别就愈是凡夫,永远不能契入真理,但是修行人以分别识起修,是有方法有途径的,由佛陀的证入法界,经其大悲等流而法界等流,引领弟子们作正法的闻熏习,无不由法界流出,而又无不回归法界,这是顺胜义的观照原理。以上是佛教将知识当作“达到真理的工具”的看待方式,与希伯来宗教以“罪”来看待“分别善恶”的知识,确乎不同。
  C.现代知识应有之反省
  导师另外提到世间的两个现象:精神知识赶不上物质知识,道德赶不上知识。
  (A)精神知识赶不上物质知识
  西方心理学(下一,292/3)“研究心理,也是把内在的心识,看成了外在的东西(物化)一样去考察”。“物化”,就是对象客观化为物质来看待。那么应该要怎样看待心识,才能免于“物化”之弊呢?导师提出的方向是:(下一,292/-6)“真正有情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不但从外界去观察,从生理刺激反应等去了解,更应从自身去观察、分析,体验人类内心的自觉活动。”如何从自身观察、分析呢?这就不能纯粹用学理性的,外在的观察、比较、研究,有时应该辅以内在的观照工夫,了解自己生理、心理的变化。当然,这方面因为无法作客观的检验,以致于现代科学知识无法接受。可是事实上,现在心理学也无法完全客观检验,只能从人类行为的趋向去了解与推论而已,社会科学又为什么接受它呢?如佛洛依德所说的“潜意识”,也是看不到摸不著,而只能从人类的表现中去理解的。
  (B)道德赶不上知识  
  前面也说到:道德应该与知识相应。可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道德却往往赶不上知识,原因是:(下一,293/5)“知识的错乱性,与私欲不相离,所以知识的发展,最易引起个人私欲的扩展。”换句话说,这种知识无我计我,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与私欲不相离,扩展自我和我所的范围;它又无常计常,对恒久的幸福快乐寄予错误的期待,这都容易引起个人私欲的盲目扩展。反之,假使一个人的知识,能导向于体认事相的无常、无我,这种知识就绝对有让道德同步发展的好处。所以,道德赶不上知识,不是知识的错误,而是知识无法剔除错乱性,所以无法化成智慧以成就道德。
  怎样让道德赶上知识?要透达无常、无我的实相,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迷执。纵使起步时还无法达到“悲智交融”的境地,可是已经迈出了步伐,最起码也已经少分体认佛法的缘起──只要能体会到众生彼此间因缘的相关性,视野就会比较开阔,做出来的事也就比较不会那么自私。
  以上,谈到神权思想的“愚民政策”时,顺便提及世界三大文明与佛教对知识的看法。
  (4)组织力与知识
  (264/4)“吴牧师从今日基督教国家的组织力,知识的发达,来证明上帝所喜悦的人,决不会是盲目无知识,分散无组织。反之,以今日中国的一盘散沙,东方佛教国家的落后情形,以推定不重组织,不重知识的,恰好是佛教。”这样的说法,乍看之下是满有力量的,最起码佛教教团真的是一盘散沙!反而基督教,从中央的教庭体制到地方的教会组织,力量是非常强固的。先不谈国家,教会的情形就是如此。
  关于这一点,导师的答覆是:
  (A)(265/3)“流行于世间的,都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偏颇发展,都会有副作用的。所以世间的任何宗教、政治、哲学,常在波浪式的起伏中。”导师认为:就是佛教、基督教也一样都是相对性的,也有它们的副作用在。基督教的组织虽然坚固,还是有副作用;例如,运用高效率产生高度动员的宗教战争、无法顾及成员的个人意志,而由教会统筹人力以运用之等等。
  (B)(265/-3)“今日西方文化的隆盛,有种种因素。重要的,有希伯来宗教传统的信仰,罗马政治传统的组织力,希腊民主传统与爱智的学风。”这三方面的综合,特别是罗马政治传统的组织力,这是教会组织形成的重要因素。总之,教会的组织力来自于罗马传统;它的知识发达,来自于希腊的传统。导师认为:这与希伯来传统文明无关。
  昨天是弘一大师诞辰纪念日,我应邀前往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结束时,有人提出质疑:“学佛的国家会衰落。”并对弘一大师曾在书中所驳斥的“阿育王时代,印度不是很强吗”表达意见,认为这样的譬喻不对。他说:以现在来看:西藏是佛教国家,却很衰落,蒙古也是,中南半岛各国也是。这样和西方比较起来,信佛的国家似乎比较容易衰落。后来某寺的师父说:“其实弘一大师讲那句话,只是要告诉那些认为‘学佛的国家会衰落’的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事实上,也有学佛的国家是非常强盛的。但是,我们又如何证明:阿育王时代国家的强盛,是因为他信佛?它的强盛有很多因素,而不见得是因为国王信佛吧!”我答覆道:这是不可否认的,阿育王时代国家的强盛,不一定是因为他信佛;同样的道理,依你的逻辑来推判,西方国家的强盛,也不见得是因为不信佛。非洲国家也大都信奉基督教,他们不也很衰弱吗?这难道也是基督教造成的吗?由信奉的宗教来衡量国势,这没什么道理。以东方而言,成吉思汗时代是很强盛的,后来蒙古衰落了,这是因为他们强盛时,懂得往外发展。要知道:荒漠地带如果不往外扩充,就会因牧草地有限、人口增加而牲口不增反减,而形成经济衰退的现象。至于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那是很特殊的历史因素所造成的,根本不符合佛教“政教分离”的精神,从何说是由佛教而产生衰微的现象?
  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的兴盛或衰微,就如同导师所说的: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不要认为:那是信佛或不信佛的缘故,这样就太简单化如此复杂的议题了。
  以上是针对“愚民”的部份所作的一些补充说明。
  2.分化──上帝分化的方法
  前面说到:愚民是为了巩固神权;至于分化,导师说:这是为了显扬上帝的大能。
  为什么要分化?因为(214/-2)“蒙蔽人的眼目,管制人的思想,才能造成狂热的一致信仰。分散无组织──纷争、对立、仇恨、斗争,是分化政策。”分化的方法有三:(1)分散集合:以巴别塔的故事为例;(2)反对成立国家;(3)叫人家庭产生纷争。
  接下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理论背景。
  (1)分散集合──巴别塔的故事
  导师认为:巴别塔故事的背景意义是:这个时代已经进步到工业社会,所以才会有造城的工程得以进行。(206/2)“造城与造塔,是‘为要传扬我们(人类)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这意味著:人类已经开始想要过有组织的生活。换句话说,已经慢慢进入到比较大的分化的部落社会。这里所谓的“工业”,是指粗糙的手工业。
  为什么(206/-3)“耶和华变乱人的语言”?因为人类拟造塔通天,上帝为了不要让人类达成心愿,所以要变乱人类的语言,让人们因为语言不通,形成不同种族而相互对立,不断引起矛盾、斗争等,以避免他们同心协力以造塔,这是上帝与人类保持距离的方式。所以,(206/-3)“目的在要人类分散。只要彼此间多分散,多斗争,耶和华的大能,就会到处显扬出来。”当人类的能力不能开展时,这就显出了神的能力。这是上帝分化人类的动机。
  (207/1)“人类分散了,就不免削弱了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斗争多,苦难多,耶和华就可以振振有辞的,责备那些傲慢的人类,应受打击与毁灭的惩处。人类也会痛悔自己的罪恶,承认自己的渺小,而回归于主耶和华的名下,接受耶和华上帝的领导。”分化人类,竟然是上帝爱世人,也让人类爱上帝的办法。
  (2)反对成立国家
  导师也分析了“反对成立国家”的背景。
  (210/5)“从祭师治理到国王治理,本是人类历史的一定演进,是可喜的进步。”换句话说,这已经是从神权时代过渡到君权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演变递嬗的痕迹,闪族中的犹太民族自亦经历过这样的人类演变史。
  但为什么上帝反而反对这种政治上的进化现象,而不赞成人们成立国家?(211/2)“国家制度是人类进一步的社会组织;……营为群体的活动。……一切都更迅速的进步。在这大地上,人类要显扬自己的名字,不再将荣耀归于上帝。”这是很明显的,人智愈开,愈是感觉到人定胜天。(211/4)“企图反对国家,诽毁国家为管辖人类,虐待人类的力量,耶和华早在马列主义以前,吐露这种高见了。”不同的是:马列主义是以国际主义而反对国家主义的,而导师认为:上帝反对成立国家的原因,则是希望大家把荣耀归给上帝。
  (3)叫人家庭纷争
  叫人家庭纷争,这是比较晚期的说法,与“上帝”不明显相关,而与“耶和华”有关,那牵涉到耶稣的态度。导师谈到耶稣和旧约宗教之间的相异之处:(212/-1)“耶和华上帝的爱世人,著重于种族的,不脱民族宗教的色彩。而耶稣先生的爱世人,著重于个人的。”所以耶稣的爱,已经转化为世界性的宗教。这是第一个两者根本上的歧异。
  关于家庭斗争的问题,在旧约时代严格统治人类,需要用分散组织的方式;而耶稣在以色列弘传教法,已经进入另一个新的时代,他要与传统犹太教祭司展开宗教抗争。这种抗争就应用到彼此相互的矛盾性,希望从家庭开始,全家人都归信耶稣所弘传的教法,否则就不惜在家庭中引发纷争。
  以上是导师批评基督教系列文章的重点,并酌予补充一些意见。
  (四)文章属性:反讽文学
  接下来,谈个小问题:导师在这两篇文章中,时常用到“反讽”(Irony)的手法。反讽文学,经常是正言若反的;表面上并没有很明显的抨击,但是却含藏讽刺和不以为然的态度。 例如:(182/4)“‘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创七?12),造成了最大的洪水氾滥,人类和鸟兽等几乎都断了种。那仅存的挪亚全家,赶快‘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降大洪水)灭各种的活物了’(创八?201)。”引这段话,没有直接抨击其行为残忍,但最后他却用张献忠来与此行为相提并比,(182/-1)“显出耶和华的爱世人,也看出西方上帝的智慧了!”这显然是一种反讽态度。
  再如:(181/-4)“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一切鱼鸟兽类,给人作食品。”这其实是让我们留意:这样对女人、鸟兽,未免太过残忍了。又如,因为挪亚燔祭而不诅咒他,则又未免有接受贿赂之嫌。
  (183/2)“上帝造人,而人却尽量的作恶……使上帝从亚伯拉罕以来的无边祝福,完全落空。”这样的叙述,反向透露的是:上帝很无能,面对这样罪恶的人类,丝毫没有办法。
  又如:祷告词在表面上都是称扬的,但内里却还是含藏著讥刺的。如:
  第一段:(216/6)“万王之王,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啊!我赞美你,感谢你,你的大慈爱,使我这外邦人,通晓你的启示!不是你,有谁给我以智慧?谁能通晓你为了爱人,必须治人的真理?”这一段,显然还是在暗示著内在“不仁慈”的本质。
  第二段:(216/-5)“耶和华上帝啊!愿你的恩典,临到神父、牧师、传道──宣扬你与主耶稣名字的仆人,也像临到我一样!勿使他们误以撒旦的知见,作为你的意思而到处宣扬!”这段是反讽教会不实在,并没有把《圣经》真正的意思表现出来。随手拈来的这些文段,都是反讽手法的一些例子。
  注释:
  1.为方便读者检阅《我之宗教观》内容,于引用文字前,加注起首出处,皆以“(页/行)”表之,并省略书名。
  2.为方便读者检阅《佛在人间》〈佛教的知识观〉内容,于引用文字前,加注起首出处,皆以“(下一,页/行)”表之,并省略书名。
  摘自《妙心法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