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佛教在现有的世界宗教中可以说是一个最古老的宗教,它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创立在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在宗教里面,佛教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宗教。从它的思想理论来看,也是现存的宗教里面思想理论最丰富的一个宗教。我今天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讲,第一个问题是想简单地讲一讲佛教的历史和现状;第二个问题是想讲讲佛教的一些主要的教义和理论;第三个问题讲佛教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佛教产生在古代的印度,在印度佛教经历了几个发展的阶段。首先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时期以及他去世以后他的主要弟子们传播的时期,我们在佛教史上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这个大概在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大概在释迦牟尼去世以后100多年的时候,佛教内部产生了对释迦牟尼所说理论的一些分歧。根据史书的记载,大概先后成立了20个部派,这个时期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到前1世纪左右,我们就称之为部派佛教的时期。大概在公元前后的时候,大乘佛教开始发展起来,大乘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间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主要是在理论上有几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大乘主要是般若中观派,中期是瑜伽行派,到了晚期就是密教了。由于印度本土印度教的复兴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到了公元13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本土几乎是绝迹了,印度主要是印度教和外族入侵以后传过去的伊斯兰教了。到19世纪后期,佛教在印度本土才开始复苏。
佛教从它产生以后就向外传播,特别是在亚洲,佛教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也有广泛的信众,可以说是许多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体部分。在欧美,20世纪70年代以来佛教的信众也大量地增加,影响也在日益扩大。
我们知道在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国家,比如说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等等,佛教至今仍然是主要的宗教信仰。在这些国家流传的佛教,我们称之为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也就是部派佛教里面的一个主要的流派,在泰国甚至被尊为国教。在印度现在虽然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了,但是它作为佛教的一个发源地,佛教的许多遗迹还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在现在的尼泊尔,所以尼泊尔也有很多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在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阿富汗这些国家,现在除了在像印尼、巴基斯坦的华人的世界里面还有很多的影响之外,在整个国家里佛教都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了。但是这些国家也曾经是佛教非常盛行的国家,也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佛教的遗迹。我们知道在阿富汗塔利班把巴米扬大佛炸了,巴米扬大佛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石雕的佛像。所以佛教在这些国家也曾是盛行一时的。
至于在东北亚地区,在韩国、日本,佛教至今还是信众最多的、社会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教。这一带流传的佛教主要是从中国再流传出去的大乘佛教。在中国,佛教大概是在公元前后,也就是在两汉之际传入的。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背景的不同,在中国先后形成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地区的上座部佛教。我们有的时候也称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这样三大语系的佛教。这个可以说是印度佛教史上从原始佛教以后在历史上先后发展起来的几个主要的教派,也是当今世界上尚存的传统佛教的三大教派。
在中国汉地,汉传佛教发展到东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开始影响和融入到中国文化中间去了,也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去了。此后,随着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创立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比如说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佛教的宗派,这些宗派教是印度原来的佛教里面所没有的,像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唯识宗、三论宗、密宗、律宗等。这就是过去常常讲的隋唐佛教的八大宗派,并且一步一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渗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方方面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我们的语言,到我们的思想,方方面面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就拿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昨天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谈到了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文化的话,没有佛教的传入、没有佛教的影响,我们现在的很多语言都没法说,因为我们现在讲的很多语言都是从佛教里面来的。比如说我们常常讲的“烦恼”就是佛教里面的一个概念,“自寻烦恼”,是佛教的一个说法。我们也常常讲“无明”,“无明”也是佛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不要无明火起,这也是佛教里的一个说法。我们还常常讲“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也是佛教里的一个思想。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到处都有佛教的影响,这从我们的语言中就可以看到。刚才讲到,在隋唐时期发展起来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这些宗派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有消有长,有的兴盛了,有的衰落了。在宋代以后,主要是禅宗的思想最为流行,它和净土宗结合,形成了禅净双修,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就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简单情况。
藏传佛教有两个传入的过程,最初大概是在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藏族地区,当时主要是通过中原地区和尼泊尔、印度这些不同的地区传进去的,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前弘期,这个时期大概延续了两个世纪。到9世纪末,由于西藏地区的原始宗教--苯教禁止佛教的传播,所以有100多年的时间在西藏佛教就中断了。到了10世纪末以后,佛教重新传入了西藏,开始了藏传佛教的后弘期,这个可以说是现在的藏传佛教的正式形成时期,到现在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佛教传入藏族地区以后,对藏族地区原有的文化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于成为了此后藏地文化的一个主体部分,现在我们要讲到西藏的藏族的文化,佛教是它的一个主体的部分。
南传上座部佛教最初是在公元7世纪的中叶由缅甸传入到云南的傣族地区。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后也和它的本土的原有文化完全融为一体,所以现在我们到云南傣族地区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很多情况是和泰国、缅甸相似的。根据1990年英国《大不列颠统计年表》的统计,全世界的佛教徒有31000万左右,这些佛教主要是集中在亚洲,西欧的佛教徒大概有几十万人,主要是在英国、法国和德国,前苏联的佛教徒也相当多,大概有100万,美国大概有30万,拉美地区大概有50万,大洋洲和非洲就少一些。
中国佛教的情况,根据中国国务院1997年发布的《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调查》--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宗教白皮书--的统计,中国现有的佛教的喇嘛大概有12万人,活佛有1700人,寺院有3000多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和长老有将近1万人,寺院有1600多座。现在大陆地区的佛教信徒究竟有多少呢?这个是很难统计的。因为佛教信徒不像基督教、天主教,他们有比较严格的登记统计制度。根据中国佛教协会的粗略的估计,他们说比较保守的估计,现在在大陆地区佛教信徒大概有8000万,这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现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应该说有几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南方要比北方繁荣,东部又要比中西部地区兴盛,当然除了西藏地区之外。其中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浙江、江苏佛教的发展最为迅速,也最为兴盛,如果你到这些地区去看,庙里面的香火非常旺盛。
目前在中国的各类佛学院,前两年统计是有36所,各级的佛教协会和寺庙也成立了许多佛教文化研究所。根据我的了解,现在已经有10多处。佛教界正式出版的刊物有40多种,如果加上一些非正式的小报大概有近百种。
学界的佛教研究也在迅速地发展,我们最初仅在很少的一些地方有佛教研究机构、教学机构,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从80年代算起,到现在20年的时间,根据我们的统计,在大学里边,撰写跟佛教有关系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大概有将近300篇,集中起来出版,大概可以出100本书。所以佛教从总体来讲,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中国大陆地区发展十分迅速,寺庙的恢复、宗教活动的开展、学术研究的开展等,在几大宗教里面应该说是最为迅速的。(我这些数字不一定很准确,我只是从一些文献上面看到的,或者是就平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来讲的。)
以上简单地讲了一下佛教的历史和现状。它所以会有这样一个迅速的发展,所以会有这样一种广泛的影响,我想主要还是跟佛教自身的教义和理论有关系,所以下面我想要着重地介绍一下佛教的一些主要的教义和理论。
现象上的佛教和佛教的本身所蕴涵的教义和理论,有相当大的差距。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佛教都是在寺庙里面,在寺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烧烧香、磕个头、求个福、祛个灾,或者是为死去的先人来做一堂佛事,或者为其他的灾民或世界和平来做一个法会。这样一种情况,其实跟佛教的许多根本教义和理论有很大不同的。佛教的典籍非常之多,在所有宗教里面,佛教典籍是最多的。它的理论是非常精细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辩证思维。所以对于佛教,经常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它究竟是一种宗教呢,还是一种哲学?近代以来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讨论。近代许多思想家,象章太炎、梁启超他们都参加过这个讨论。有的人说佛教从它丰富的精细的理论来讲,应该是一种哲学;有的人还是强调它是一种宗教,因为它还是提倡一种信仰;有的人认为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它就是一种佛法,佛法就是佛法;但也有人认为,它既是宗教也是哲学。我想佛教确实具备这两个方面,它既是一种宗教,是有广泛的信仰层面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它确实也有相当丰富的理论思维的内容,所以它也有很多的哲学的思想。所以我觉得佛教既是一种宗教,又是一种哲学,看我们从哪一个层面去看它。另外,我想也要说一说佛教从信仰层面来讲,包含着两个不同方面的信仰层次,一个是所谓的他力信仰,一个就是自力信仰,这两个方面也是相当不同的。我们可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他力信仰的现象,就是去求佛,去拜观世音菩萨,希望佛来保佑,希望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依靠佛、菩萨、别人来救助自己,或者是希望自己死了以后,往生极乐世界、西方净土,希望阿弥陀佛来接引自己,这都是属于一种他力信仰。但是佛教里面,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非常强调自力信仰,就是所谓的依自不依他,也就是认为所谓的佛,并不在外面,并不是我们拜的那个佛,也不是我们拜的那个菩萨,它并不在外面,而就在你的心中,所以你人格的完善,道德的完善,那你就是佛,所以解脱就要靠你自己。
应该说这个思想是佛教的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思想。因为,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的时候,对当时印度的各种各样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进行了概括。他认为,当时印度所流传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它们在信仰里面都存在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无因论,就是说认为什么事情都是没有原因的,都是无缘无故地就发生的;另外一个是邪因论,就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梵天生出来的,因此人追求的最后的归宿也就是和梵天的合一,叫做梵我不二,梵我合一,这个也是追求一种外在的东西。释迦牟尼认为,无因论和邪因论都是错误的,所以他提出了一种正因论,就是正确的因果观。他所提出来的正确的因果观是什么呢?就是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都是有原因的,只是这个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直接的原因,有间接的原因,有主要的原因,有辅助的原因。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认清楚这个原因在哪里,但绝对无没有原因的事情,而这个原因绝对不能够到人自身外面去找。这个原因主要是人自己,是由每个人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所造成的。所谓身、口、意,身就是你各种各样的行为,口就是你各种各样的言论,意就是指你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人现在的一切状况都是由人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所造成的。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也在讲的,一个人的历史都是由他自己写的,都是他自己的行为、言论、思想来写成他自己的一个历史。释迦牟尼当时就认为人的现在的一切状况,都是由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造成的,这个是原因,才有我们现在的结果。所以佛教认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你自作的,所以你还是自己受。你要解脱,那就是要自性自度,自己来度自己,自己来解救自己。所以在佛教里面,自力的信仰是原始佛教以来的一个根本的思想。正是最初在原始佛教里面排斥对于神的信仰,所以一直到现在也还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佛教究竟是一种无神论的宗教,还是一种有神论的宗教?习惯地讲宗教是有神论的,但是佛教确实有它的特殊性。
近代我们向西方学习的时候,许多思想家考虑西方的特点除了船坚炮利、经济发达以外,还有它们的政治制度,有民主、平等,是不是还有思想方面的根源呢?很多思想家都认为西方所以强大,除了经济的原因、政治的原因,还有它们的文化的原因。就是它们有一个全民的宗教作为联络民众情感精神的核心,如天主教或者基督教。我们大家都知道,康有为就提出来要把儒教变成宗教,而且定为国教。当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因为那个时候正是在批判封建礼教,批判儒家,而他提出来要把儒教变成宗教、变成国教,当然要遭到很多人的批判,说他是复古派。另外一位革命家--章太炎也提出来要建立宗教,也认为中国要有宗教。当年他被袁世凯抓起来,放出来以后在日本做了一个演讲,在演讲时讲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宗教的问题,特别讲到佛教的问题。他提出要建立宗教,要以佛教来作为中国的国教,他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就是认为佛教是一个无神论的宗教。
当然,这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在原始佛教甚至于可以说一直到部派佛教这个时期,确实它们是没有一个讲神的问题。在大乘佛教以前,就是在释迦牟尼的时代,以及在释迦牟尼的学生的时代,到后来的部派分裂的时期里,佛不是神,佛就是“觉”的意思,佛就是一个“觉者”,觉悟了的人。所以释迦牟尼被称为佛,就是因为释迦牟尼是一个觉悟者。菩萨是梵文里边的菩提萨埵的一个简称,现在叫做菩萨,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萨埵”就是有情,有情实际上就是有生命的,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觉悟了的有情,觉悟了的一个生命体。因此本来佛和菩萨都是代表一个觉悟的意思,所以它不是一个神。释迦牟尼有十个称号,都是把他称为一位老师、一位指导者。比如说称释迦牟尼是“人天师”--人的老师、天的老师。因为在佛教里面认为天也是一种有情。我们看敦煌壁画里面有许多飞天,飞天是和人一样的一种有情的生命体。所以称他为“人天师”,称他为两足尊,人是两条腿的,两足的尊者,所以没有把他看作是一个神。但是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以后,确确实实是造出了许多的神,因为在那个时候,佛就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觉悟了的,其他的人最多也就能够达到一个阿罗汉。罗汉就是已经把一切的烦恼,一切的欲望都断除了的人,已经达到了清净无为的人,也称为阿罗汉。其他人当时来讲,达到的一个最高境界也就是阿罗汉,佛就是释迦牟尼一个人。但是到了大乘佛教以后,开始了一个造神运动,有十方世界、十方佛。佛也有现在的佛,过去的佛,未来的佛,现在的佛就是释迦牟尼,未来的佛就是弥勒佛;也有东方的佛,药师佛;有西方的佛,西方的佛就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出来了十方世界,十方佛。也有许许多多的菩萨,刚才我讲了,菩萨本来就是一个觉悟了的有情生命体,现在出来了许许多多的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等,数不胜数。中国的四大名山就是四大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所以确确实实有这么一个造神的过程。大家也就在很多情况下,求佛、求菩萨来保佑,来拯救。他力的信仰也就这样地发展起来。特别是关于西方净土思想的发展,将来要往生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佛教的发展确实是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也不能够简单地说佛教就是无神的,从它的原始部派来讲是如此,但是到大乘佛教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大乘佛教的发展过程中间,同样的,自力信仰的思想也在发展,而且更深一步地来强调自力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发展到中国的禅宗达到了顶点。中国禅宗可以说是最强调自力解脱的。禅宗认为,佛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它强调心、佛、众生是一体的,三位一体,心外无佛,离开了你自己,外面没有佛。所以禅宗实际的创始人慧能就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他说东方人造了孽,做出了恶,就希望能够解脱,到哪里去解脱呢?到西方的极乐世界去。他说那么西方人犯了罪怎么办呢,西方人做了恶怎么办呢?他要往哪儿去呢?他没地方去了。所以他说实际上佛不在其他地方,就在你心中,称之为自性弥陀,自性净土。所以说心净则佛土净,你的心干净了,那么佛土也就净了,佛土就在你自己的心中,离开你自己的心去找是找不到的。所以,我们要看到佛教有这样两个方面的特点,从自力信仰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佛教是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非常注重一个生命体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我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样我们会对佛教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宗教角度的佛教,他力信仰角度的佛教。其实佛教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它有丰富的哲学理论的一面以及非常突出的自力信仰的一面。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对佛教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
佛教的理论在有些地方是非常繁琐的,概括起来讲,佛教的主要教义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苦,一个是空。苦,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生命观或者是人生观,佛教认为一个生命体(这里主要是指人)可以说生下来就有许许多多的苦恼,或者痛苦,它把苦概括成八种,其中生、老、病、死,是最基本的四大苦。释迦牟尼就是在对于生老病死的苦的体悟上面才去求道的,求解脱的。除了这四种之外还有怨憎会苦,冤家聚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非常烦恼;还有爱别离苦,我们常常讲生离死别,活着的人,心爱的人分离非常痛苦;还有求不得苦,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这也给人带来许多痛苦;还有就是五蕴炽盛苦,五蕴是佛教讲的一个有情的生命体的各种组成的条件,包括肉体和它的精神这几个方面--色、受、想、行、识,色主要是指人的肉身,受、想、行、识都是指人的精神方面的东西,人的肉体有追求,人的精神也有追求,有各种各样的欲望。炽盛,就是追求非常的强烈,非常的旺盛,如满足不了,就有许多痛苦。所以佛教认为,一个有情的生命体,它生来就有许许多多的苦,这些苦的原因就是刚才我讲的业,业也就是行为,身、口、意三业,还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各种各样的颠倒妄想、分别执着,这些都是造成苦的原因。
佛教又常常把这些概括为贪、嗔、痴三个方面,称之为三毒,佛教的这个概括我觉得是相当精炼的。贪主要是欲,主要指生理上面各种各样的追求;嗔是指嗔恚,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比如说各种各样的攀比,各种各样心理上的不满足;痴主要是指一种思想上面的东西,认识上的东西,譬如钻牛角尖、认死理等等,这个佛教也称为一种无明,无明就是一种愚昧。在佛教看来这种愚昧、无明就是一种执着,一种认死理。这三毒又可以分为两类,如贪和嗔属于烦恼,痴则属于认识方面的,所以前者叫做烦恼障,后者叫做所知障。在佛教看来,这两个障中,烦恼障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克服,而所知障则是难于克服的。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许多观念上的束缚,摆脱不出来。我们许多生理上面、心理上面的追求有的时候还可以放下,可是我们已经认准的这样一个道理就摆脱不了。所以在佛教看来,这两个障碍是人们所有痛苦的根源,而这个根源里面,相对来讲所知障更难克服。
于是,佛教就倡导用戒、定、慧三学来对治三毒。简单来讲,戒是针对贪的,用各种各样的戒律、戒条来限制你,就是不许吃肉、不许喝酒,限制这样一些生理上面的欲望。用定来克服你的嗔,因为嗔就是你心里的一种不平衡,也就是心不能平静,所以用定让你安静下来。用慧,就是用一种智慧来克服痴,因为佛教所讲的慧和一般的知识不一样。知识是指一般的认识事物,一般的人主要都是在追求一种知识,知识可以说是建立在对事物的一种分别对待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分别,没有比较,我们怎么能够有知识呢?我们怎么能够认识外在世界呢?这是我们通常人的一种认识的方式。而佛教则是要来打破这种分别的知识,来求得一种无分别的智慧。人们的烦恼和痛苦,归根结底来源于一种分别的执着。首先是来源于对于自 我的一种执着,因为有了我才有他,那么就有了这是我的,那是他的,这是应该我得到的,那个是应该他得到的,有了这样一种对待,有了这样一种分别,有了这样对待分别基础上面的执着,于是就有诸多的苦恼产生了。所以它认为应该消除这种东西,不应该有这样一种分别的执着,它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平等的,不应该有这种执着。
佛教的这些问题,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也还是值得注意的。例如人治病一般都是从生理上来治的多,过去我们也常常强调“病从口入”,所以从生理上来治生理器官的疾病比较多。但是佛教认为这个还是一种低层次的病,深层次的病是病从心起,心病,心里面的嗔、痴。现在心理治疗之所以在全世界蓬勃地发展起来,正是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认识到许多疾病更多地是从心理的问题产生的。所以佛教从这三个方面,从生理的,从心理的,最后还要从认识的理智这个角度来剖析人的烦恼和疾病。现代科学分析,有很多精神上的毛病都是由于痴所带来的,也就是脑子钻到一个死胡同里面去,出不来以后神经失常。所以现在世界上研究心理治疗的人非常注意佛教的这些思想,特别注意中国的传统的东西,我也接触到相当多的西方的心理医师,他们来探求禅宗的一些思想如何运用到现代的心理治疗上面去,即现代心理学上去。这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主要的教义,也是佛教的生命观、人生观。
佛教所说的苦,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就是刚才讲的是一种分别的执着。而分别的执着怎么会产生呢?就是刚才讲了,你把一些现象的东西,或者是一个自我主体的东西分别了出去,看作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才有这样的执着。我实实在在地在这儿,这个东西也实实在在地在这儿,我想要它,这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分别,不能够你要,你要了我心里面就不高兴,有这样一种分别的执着,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些苦恼的产生。因此,佛教就是要从根本上来解决人对于这种分别执着的认识,它认为这种认识是一种颠倒的认识。在它看来,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的本性都是空。
所谓空,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世界观。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开始都是讲空,但是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主要是用来克服有情众生对于自我的一种执着。怎么来克服呢?它的理念是一个有情众生都是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组合而成,既然它是五蕴组合而成,就说明这个自我并不是一个永恒的东西。它既然有聚,就会有散的时候。所以它就从这样两个角度来讲,一切的生命体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所以佛教里面常常讲无常和无我。这就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来说明空的道理,涅槃寂静是来说明我们最后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所谓诸行和诸法都是指的这种现象,“我”这样一个主体也是一种现象,外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也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都是无常和无我的。所谓无常就是它不是永恒的,有生就必有灭。所以佛教讲一切有为法都是有四种状态(有为法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的东西):生、住、异、灭、。“生”就是生出来,然后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候就叫做“住”,“异”就是变异,就是人变老,或者是由身体健康变成身体衰弱,最后就要“灭”。所以它不是一个永恒的,有生就必有灭,永恒就是“常”,恒常不变,既然一切的现象都是有生就必有灭,那它就是无常的,不是永恒的,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都是“刹那生灭”的。我们现在讲“一刹那”,“刹那”这个词就是佛教里形容最短最短的一个时间的单位。另外一方面又讲它是无我的,所谓无我就是它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因为它都是由各种因缘、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的。佛教所讲的因缘,实际上,是由各种条件集合在一起的东西。如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一个生命体,就是由它的肉体和它的精神才形成一个生命体,所以它没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的自性。无我主要是指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无常主要指不是恒常的,既然是一个不是恒常的,又是没有独立自性的东西,那你为什么去执着它呢?佛教的“空”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以后,“空”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用它来说明有情众生对自我的执着是错误的,自我是无常的,而且一切法,包括一切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甚至于理论学说,也都是无常的,无自性的。佛教所以这样讲,它讲的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也不是讲什么都不存在,而主要是指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以我们不能够把这样一个虚幻、不真实的东西当作一个不能放弃的东西来对待,所以应该去追求一个真实。那么这个真实是什么呢?用佛教教义来讲就是“空”,就是清净。佛教讲的这个清净,如果用一个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话来说,实际上也就是说,就拿人来讲,生命是有限的,有生就必有死,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并没给世界带来任何东西,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也带走不了任何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么你现在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哪儿来的呢?你现在的一切,拿佛教的话来讲,是一切有情给你的,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说人民大众给你的,社会给你的。因此,你也要把这一切都还给大众,还给社会,因为你也是带不走的。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讲,它是非常非常强调面对现实的,你把现实问题处理好了,就真正能够认识到佛教这个“空”的意思,因为你既不能带来也不能带走,所以一切都要在现实中间圆满地解决,提升自己的人格,为大众社会来服务。所以大乘佛教,特别是禅宗,更是强调所谓的“当下”。禅宗认为,所谓的学佛并不在哪儿,佛并不在什么任何的地方,佛就是你的本分事,你该做什么,你就要把它做好,这就是禅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其次,佛也就是一颗平常心,我们现在也常常讲平常心,平常心也是禅宗里面最常用的话。现在很多人,一讲到禅宗好像就是非常的玄妙,其实禅宗是非常简单的,我常常讲禅宗其实就是两点,一个就是禅宗是你的本分事,把你的本分事做好了就是;另一个就是禅宗就是要回归到一颗平常心,不要去好高骛远地追求这个,追求那个,这样你才能做一个自在人。所以禅宗就是当作本分事来做,回归到一种平常心,最后是做一个自在人。这就是禅,这也就是佛。
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它的出世主义的倾向比较严重,因为它看到了有限生命时期的无常、无我,所以非常厌烦,并感到有一种恐怖,要远离它,去追求一种涅槃的境界,也就是非常安静的、没有烦恼的境界。它是厌恶生死,而去追求一个涅槃,因而它要悟到苦,要悟到空,目的就是要断除这个烦恼,来出离生死,超脱轮回,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死的解脱问题。所以过去有人讲,中国的道教和佛教一个是贪生,一个是怕死,道教是贪生,佛教是怕死。其实这个怕死的意义就是怕生死,因为在生死中间就不断地轮回,所以你永远摆脱不了种种的苦恼,摆脱生死、摆脱轮回才能够摆脱这种苦恼,这可以称为一种出世主义。但是,到了大乘佛教,这个情况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大乘佛教相对于小乘佛教来讲,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解脱,更强调的是要众生解脱,而且从理论上得到发展,认为一切法都是这样,不仅仅我是空的,一切法也都是空的,诸法是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所以你在生死中和你达到了涅槃境界没有什么两样。你想脱离生死,去追求一个涅槃,用他们的话来讲,实际上你是从这个牢笼里面钻到另外一个牢笼里面去了。所以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你要看清楚生死的本质是什么。认识了生的意义,了解了死的归属的话,你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所以,没有离开生死之外的涅槃。既然如此,也就没有离开了世间的觉悟。所以大乘佛教强调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所以出世和入世也是不能够对立起来的,没有一个离开世间的所谓的出世那个地方。所以到了大乘佛教,就不把出世和入世看作对立的东西,只有在入世中间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出世的目标。所以它要的不仅是自己的解脱,还要去解脱众生。只要悟到了世界的本性就是空的、清净的,那就是出世间了。所以,大乘佛教非常强调悲智双运的精神,所谓悲,就是一种慈悲的精神,要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解脱;智是智慧的意思,就是自我的觉悟和自我的解脱。现在佛教界,有人把大乘佛教这种悲智双运的精神诠释成这样两句话,叫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想这个诠释应该说还是适合于我们现代社会的,我们现代社会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够觉悟人生,又能够去奉献人生。
(未完·待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