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弘法交流>>正文内容

“修行的难与易”──与传道法师对话录之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邱敏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行的难与易”──与传道法师对话录之三
  邱敏捷 整理
  晚饭后,与师父于菩提树下泡茶、聊天。师父说:“很多人都说要‘问’师父问题,而不是说要‘请教’师父问题。”我当下一愣,确实我们常常不懂礼貌,忽略对人应有的尊重,在应对进退中不能如理行谊、如分行事,而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纷扰与障碍。
  关于如何修行的问题,师父说:“有一位居士,在论文里头提到修行就是‘根、境、识三和合触,与明相应’。可是,何谓与‘明相应’触,却只说‘了了分明,活在当下’,而忽略了‘择法’。所谓‘明相应触’,当是根、境、识三和合触时,‘如实正观缘起’、‘如理正思维’、‘如分正抉择’。而所谓‘活在当下’是要‘择法’的,否则杀人放火、作奸犯科,也是了了分明,也是活在当下,那怎么得了!”
  “如实正观缘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每个人生生世世累积了不少的习性,评判每件事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我们观察的对象,由于有太多的假象,不易为我们所勘破,以致未克“如实而观”。师父说道“四川杨妹”的故事云:“在四川有位有钱人家子弟,喜欢上表妹,可是这位表妹很会吃,一餐要吃上几碗饭。这位仁兄觉得不划算,又重新认识另位娇小的姑娘,这位姑娘每次与他约会时吃的都不多。这位仁兄以为这样很理想,就准备娶她。有次约会前,他想先去看看这位姑娘,结果无意中发现这位姑娘很会吃,而且吃相难看,看得晕了过去!”
  我说:“人有时候表现得比较不如实,‘要’说‘不要’,‘不要’说‘要’。”师父说:“这在文学上叫做‘朦胧美’。”我又说:“这是如实的另一种表现。”师父回应说:“只是观者不能如实的了解。”说的也是,别人表现得如实虚伪,但我们并不能那么如实的观察。
  “如理正思维”,这是思所成慧,作缜密的思考,达到更深的悟解。印顺导师说:“思慧不仅是内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实现的行为,使自己的三业合理,与正见相应。”(氏著:《佛法概论》,页 223)欲“如理”思维,平日须多闻熏习。“如分正抉择”,则要了解自己的身分,而正抉择。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身分,在家庭中有该扮演的角色功能;在工作场域又是另一身分,要时时认识自己,恰合身分地行事。
  至于如何“择法”,那还得平日在佛法的义理上多所充实──正观身心及一切法缘起无常,无常故无我我所,方能契证无生。有此“正知正见”,才能知所抉择而实践正行。关于择法,印顺导师说:“择是选择、简择,如选择物品,这是好的、要的,那是不好的、不要的,这就是择。抉是抉发,将正确的事理,抉发出来,显示出来,这是抉。抉择是般若──慧的观察作用。”(氏著:《华雨集》第一册,页248)
  师父常说:“江上来来往往的风帆,不只是为名、为利而已,还为情。而人生每个阶段重视的也都不一样,可能为名,可能为利,也可能为情。名、利、情是勘破‘生死关’前的‘小三关’。”在情感方面,师父特别提到:“如实──知爱与否;如理正思维──不如理则不可执著;如分正抉择──不如分则不可执著。喜欢,但不要随著业力转,或是有更多的牵扯;知道喜欢即可,但不要强化它,让它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不要起执著。喜欢但不要占有,讨厌却不必排斥,因为时而喜欢,时而嗔恨,实在太累人了。依佛法看来,执著即由‘虚妄分别心’坚执著我及法等;亦即将虚妄非实的人我及万法,执以为实有自性;执之著之,而起种种迷妄颠倒、虚伪不实之见解。”所以说,对于名、利、情,也是要“如实正观缘起”、“如理正思维”、“如分正抉择”,不贪、不嗔、不痴。
  在修习佛道的难易上,师父举唐代庞蕴(?~808)居士夫妇与女儿的对话云:“庞居士一日在草庵中独坐,蓦地云:‘难!难!十硕油麻树上摊。’庞婆闻得接声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女子灵照云:‘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宋.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大正藏》第47册,页
  896 中)对此“难易”问题,师父诠释道:“修行实不必有难易之分,前者所说的‘难’,是指‘过程’而言;后者所谓的‘易’,是就‘突破’而说。”宋.大慧宗杲(1089~1163)对于庞蕴三人的对答也说:“此三人同行不同步,同得不同失。若以心意识搏量卜度,非独不见三人落著处,十二时中亦自昧却自己本地风光,不见本来面目,未免被难易不难易牵挽,不得自在;欲得自在,请将此三人道底,作一句看。”(同上)在他看来,“难易”不是问题,修行就修行,日日而修,日日而行,不必在乎难易。
  持佛教法义而躬行实践,是难也是易,不难也不易,每个人的难处、易处都不一样,但也都差不多,不是“贪”就是“嗔”,不然就是“痴”。然而,直从“种”、“熟”、“脱”──先种善根、成熟利根、后证解脱的历程而说,人人一样,个个平等,哪有“难易”等葛藤可言?
  修行所谓的“能所双泯”的境界又要如何解释?师父说:“‘能所’,就是我们所说的主观与客观。对于所观的事理,如实观之,知其无自性;能观,亦然。知空知有──正观缘起有、自性空,有其所有,空其所空,乃至超越空有的概念。”
  师父时时都能将佛法的体会运用在一切人、事、物之上,表现于应对进退之中。对他来说,行、住、坐、卧,不离佛法“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不谈玄说妙,不非因计因,不流于形式或庸俗,并在“观己”之后“广观一切”、“广学一切”,进而“广济一切”、“广度一切”。
  有天和师父们一起到台南市立社教馆观赏某位画家的创作展,师父举例道:“这位画家讲究构图之安排,遵循透视法之应用,强调匀称与平衡之原则,重视线条与色彩之精准等,给人很‘规矩’的感受。这个人一定很规矩。”又说:“画要简洁不容易;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一样,修行亦然。”言下之意,修行如果还在那边拘泥于形式,几点上上早课,几点如何如何,都还只在表象打转,还谈不上修行。
  去年寺里举办“百家佛字榜书展”,与师父观赏所有的创作。师父一一评论这些作品,哪些是有创意的,哪些是妙品之作,一一指点出来,并由这些创作点出书家的性格与学养。一笔一画师父总是看得很清楚,如实欣赏,如实道来。在他看来,样样都是每个人修养、学养的表现,也样样都不离修行。
  《妙心法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