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禅话——谈东方宗教
随笔禅话
秦孟潇
谈东方宗教
今日香港佛教,同昔日香港佛教面貌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客观环境所决定的,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香港佛教继承过去的传统,著重在“自我修持”方面用功。“与世无争”、“看破红尘”、“一心向佛”、“了脱生死”大事。这种“自我封闭式”的行为,佛家称为“小乘自了汉”,对佛教发展是不利的。当前,这是一个“物竞天择”的时代,所谓“适者生存”是一条定律,否则将被淘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人类社会是如此,对大自然也是如此。同样的,在宗教界也是如此。西方宗教与东方宗教很不一样,换言之,西方人是冒进的,东方人是保守的。西方人与西方宗教是协调的,当然,这与西方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极为融洽。相反的,东方人与东方宗教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相互协调、融洽的。佛教传入香港一千五百多年之久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香港人笃信佛教,直到英帝殖民统治后,洋教风行一时,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如办医院、学校等。相比之下,东方宗教远远落后西方宗教了。近五十年来佛教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意识觉醒
佛教在香港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为什么如此落后呢?如今许多人不明底蕴。早在近二百年来,香港这块海岛渔村之地,人口稀少,靠捕鱼为生,谈不上有什么出色的成就,远远不能与内地相比。自鸦片战争以来,英帝逼清廷政府割让香港,签署了不平等条约,香港沦为英帝的殖民地。这个海岛渔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殖民政府统治下,人口增多了,商业也逐渐发达起来,西方宗教传教士、牧师、神父活跃起来,这也是配合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需求,自然而然形成了香港殖民地的文化色彩。但有民族感的中国人,仍坚持固有的中国文化精神,于宗教信仰方面,拒不接受西方宗教教育,保持传统的宗教信仰情操,散居在元朗、青山、大屿山……住茅篷,修行办道,不趋炎附势,跟洋人、洋教划清界限,所谓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民族情操,在当时是博得人们尊敬的,也是爱国的表现。到后来殖民统治思想占了上风,冲淡了旧有的一切,佛教也逐渐衰微了。俗话说,“六十年风水轮流转”,而今佛教兴旺起来,是否因香港回归祖国,民族意识觉醒了呢?
特殊力量
有人说,香港佛教兴旺起来,是多种缘因造成的。在近五、六十年来,香港僧尼非常稀少,较为集中地是大屿山一些石屋、茅蓬住上几个修行人,即是今日的宝莲寺,数十年前的规模也不大。至于市区内,也没有一座大的寺院,只是寥若星辰的数间佛堂、精舍而己。约在一九四七年前后,国内解放战争前夕,各地僧尼纷纷南下,不少高僧大德卓锡香江,讲经说法,弘扬佛法,普度有情。有著名的倓虚法师、定西法师、乐度法师、敏智法师等。在那时,觉光法师、永惺法师还很年轻,倓虚法师在荃湾创办华南佛学院,培育了一批杰出的僧才,诸如宝灯、永惺、大光、智开……诸位法师,觉光大师是近代高僧宝静大师嫡传弟子。在五十年代以来,这些年轻有为的法师,发扬大乘佛教济世精神,急起直追,扭转乾坤,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变了香港佛教的面貌,香港有庞大的佛教四众弟子,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内,潜力非常之大,这就是东方宗教寓于东方民族之间的特殊感情,发挥著不可低估的特殊力量,其奥妙在此。
大、小乘佛教
什么叫“小乘佛教”?什么叫“大乘佛教”?在社会上确实有不少人不懂得其意义何在。佛典说:“乘者,乘战之义也。”何谓“乘载”呢?用俗话来说就更明白了。如牛、马、车、船,甚至飞机等,都具有乘载的作用。一匹马,只能乘载一个人而已,一辆大车,可乘载数千人之多,马与大车各自能力和容量不同也。“小乘”如牛、马,而“大乘”如舟、车相喻也。小乘人,独善其身,大乘人,兼爱天下。各自“心量”、“能力”、“誓愿”互异,因此表现也就不同了。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学佛是居士身,也有削发为僧、尼的。各自因缘不同,不论是在家的居士,或出家的僧、尼,这些人当中有小乘根器,也有大乘根器。所谓能力各有不同。有些人看破红尘,因某种原因削发出家去了,与世隔绝,自己躲入深山老林中修行。这一类人叫“自了汉”,即是所谓修小乘法;另一类人,发大心,要普度众生,别人的苦如自身的苦,一切从他人利益著想,毫不为己,这叫做“慈悲济世精神”!亦即是大乘佛教。佛积极主张“大乘”。
佛教济世精神
香港佛教是发扬“大乘”济世精神的,或者说,是由“小乘”转化为“大乘”的,在近半个多世纪来,最为突出,飞跃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香港佛教信徒约八十万人,比丘(和尚)约三百名,比丘尼(尼姑)二千余人,佛教团体约有五十个,最大的团体是香港佛教联合会。大的寺院有十多间如宝莲寺、宝林寺、观音寺、观宗寺、妙法寺、西方寺、东普陀寺、东莲觉苑、志莲净苑……等。至于佛堂、精舍约有四百多间,由佛教人士兴办的中学廿二间,佛教职业先修中学一间,佛教小学十五间,佛教特殊学校一间,佛教幼稚园约廿间。佛教慈善事业方面,一间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医院,每年施诊二万人次。老人服务有佛教老人院十八间,护理院六间,可收容无依老人三千名左右。青少年服务设施有青年康乐营、青少年中心、佛教青少年团等。经常举行佛学讲座,佛学班,文艺汇演等。当今佛联会会长觉光大师自参与各种社会事务以来,与香港各大宗教有密切合作,为整体宗教事业争取权益。参加《基本法》草委时期,废寝忘食,不知凝聚他老人家多少心血啊!度化世人。
佛教在亚洲盛行
社会上不少人对佛诞列为公众假期议论纷纷,有人兴高采烈,有人无动于衷,总的来说,赞成“佛诞假日”是多数人,他们感到东方人终于有自己的宗教假日了。因为香港人信佛教的人最多,历史最为悠久。早在一九五○年,世界佛教大会在斯里兰卡可伦布开会后,亚洲地区很多个国家或地区已在实行“佛诞假日”,除了佛教盛行的国家,如泰国、韩国、日本、缅甸、斯里兰卡、越南等国之外,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国,也都尊重世界宗教伟人的佛陀,认同其教化益世,均明令颁定佛诞日或称卫塞节为公众假期。每年佛诞浴佛,在中国民间已实行近二千年之久了,目的是让世人在这天反思一下,净心省身,涤除障业,自修福慧,如果能够广为提倡,以佛理相濡,当会令到奸歹不起,积怨息灭,社会净化,安定繁荣,是对社会人群有绝对益处的。佛教鼓励人类和平、慈悲、容忍、互助,对导人向善的任何宗教,一向抱持尊重、不分种族、不分畛域,亲善合作的态度,故这不只是一个佛教假期,而作为共同向善的宗教假日。
“半善”、“满善”
有位居士在一次法会上遇见我,向我恭敬地合掌问道:“在做功德中,怎么会有‘半善’、‘满善’之分别呢?您能详细为我解释吗?”对方求教的态度相当诚恳,我很乐意地回答说:“古人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就像把东西存进容器一样,勤而积则满,懈怠不积则不满。”古代有一则警世故事,说有一位善信女人,到寺庙烧香拜佛,她想布施供佛及僧,而家境非常贫困,找遍屋内屋外只得二文钱捐献。寺庙的住持德惠老和尚,亲自替她诵经忏悔祈福!后来此女因某种因缘贵为宫女,某日,她带了数千金来寺院布施,德惠老和尚只派了徒弟代办而已。这位宫女惊讶地问道:“我以前只捐二文钱,您就亲自替我祈福,今天我捐献千金,你为何不乐意主法事?”德惠老和尚是位高僧,他说道:“以前布施虽少,心意真切,非老僧亲劳,不足于报答。今日布施虽多,心意却不如以前真诚,因此有人代劳即足也。”这一事例表明:“千金是半善,二文钱是满善。”领会其本意,就明白了“半善”与“满善”分别的重点在哪里,布施功德不在乎金的多少而在乎心。
启化愚顽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功德无量。”这段话,出于《菜根谭》的教诲。一言破迷,可以解救无数迷惘众生!然“劝人一世以口”,但人生不过百年,毕竟人生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将这有限的生命,升华为永不退转的“法轮”呢?法师说,历代古圣先贤呕心沥血,著书立说,为的是要启化愚顽,虽口已不能再言,但借书流传百世以达“教化”之功,于是乎有“劝人百世以书”的美言。由此可知:一本“善书”的流传,如同我们生生世世行劝世之功一般,口劝只能一世,书劝却有百世,如《佛经》流传人世二千多年,不知度化了多少“愚顽众生”!人生最大的祸患不在于物质的缺乏,而在于理性的障蔽!佛说:“无明”。一旦“无明障”消除,“智慧门”打开,就能达到真、善、美的至高境界,这就是“人间佛陀”!
无相功德
一个信佛的人为善作“布施”(捐款),绝对不能以钱的数字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在某些寺庙的僧人,常常以“施主”的捐款多与少作为衡量功德的标准,所谓“大施主”、“中施主”、“小施主”的差异,分别对待。这是大错特错的行为,完全是市侩化的习俗,与佛门的宗旨大异其趣,不足取。在佛教历史上有一则记载:梁武帝是非常虔诚的佛弟子,在他执政时代,修建了不少寺院,剃度不少人出家为僧尼,捐了不少田地给僧人……有一日,天竺僧人达摩禅师来到中国弘法,梁武帝下诏与他晤面谈论佛法。他说起自己如何布施给佛门,问道:“有功德否?”达摩禅师回答说:“无!”梁武帝不解其意,也就话不投机,无话可说下去了。而达摩禅师则悄然离京到洛阳少林寺面壁修禅定去了。这则佛门故事。一般人是不易懂得其理的。在佛家有所谓“有相功德”、“无相功德”之别,甚至执“相”的人,反而“无功德”可言了,何以故?因为执相,离不开“我执”的念头,斤斤计较,是非丛生,一切烦恼的源头。佛家教导人“不要执著”,即是不要“执相”。唯有“无相功德”最大!■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