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慈航法师的佛教改革理念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信融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航法师的佛教改革理念

  ◎信融法师

  (台湾中正大学博士)摘要:慈航法师得法于太虚大师,并认同太虚大师的佛教必须要改革的看法。慈航法师提出“文化、教育、慈善”这三个佛教的救命圈以外,他还认为中国佛教要复兴必须要民间化、大众化、社会化、教育化、工作化、系统化、文艺化、慈善化、律仪化以及革命化。这些佛教改革理念的大部分后来都被台湾佛教界所实践,为台湾佛教的蓬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一、前言

  慈航法师身处于中国佛教内外交迫的时代,当时佛教界的一些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国佛教必须要改革,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太虚大师。慈航法师曾就读于闽南佛学院,是太虚大师的学生,他也认同太虚大师的佛教必须要改革的看法。因此,慈航法师的佛教改革理念,应该主要是受到太虚大师的影响。再加上他去过许多的国家,视野宽广,拥有当时佛教界少人拥有的国际观。所以,慈航法师在南洋的时候,就经常在一些佛学杂志上,发表许多鼓吹佛教改革的文章。许多后来到台湾追随他学习的年轻僧侣,大都是看过他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才来亲近他学习的。他在当时就提出“文化、教育、慈善”为佛教发展的三大救命圈,以下将接着来讨论其内容。

  二、佛教三大救命圈的内容

  慈航法师认为未来佛教的发展,必须要朝着“文化、教育、慈善”这三个方向努力,如他曾说:“我平常有三个口号:就是‘文化,教育,慈善’。因为有文化,可以宣传佛教的教义;有教育,可以栽培弘法的人材;有慈善,可以得到社会上的同情;所以‘文化,教育,慈善’,是今后佛教的三个救命圈!”①至于这三者的详细内容,慈航法师在他的文章里有进一步的说明:

(一)文化:慈航法师理想中的文化内容有四个部分:1、编一部藏经:以佛教八宗为标准,分为八类,将同一宗的经论注疏合为一类,全用新式标点符号以便于阅读。而且分别出版袖珍本和精装本两种,以便于携带和供养。2、编一部佛教百科全书:用科学的方法和通俗的文体,将各种佛经、佛论,撷其精华,举其大纲,以介绍中学以上程度之学者作参考用。3、编一部佛学白话丛书:把藏经里的一些材料,用小说、话剧、诗歌、传记、童话、寓言等体裁,编出有趣的小丛书,让每一个角落的人都能阅读。4、编一部佛学英文丛书,把佛学中的一些材料,译成英文去贡献世界。②

(二)教育:慈航法师理想中的教育是:1、办一个佛教大学,分为五院: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佛学院。除了佛学院是专门研究佛学外,其余四院的课程都和普通大学一样,但每周须上两小时的佛学常识,令学生对佛学有一基本的认识。2、办一个世界佛学院:最上面建造一座佛塔,中间建一个大礼堂,门口设立一座图书馆,两边则建筑各国的僧伽学舍。各国的僧伽可住各自的学舍,食宿、行持、上课皆可分开进行,遇有大集会、大演讲时,则可齐聚于大礼堂举行。③

(三)慈善:慈航法师理想中的慈善为:l、办一个商场,由佛教徒集合资本,聘请的员工也都是佛教徒。2、办一个工厂,里面的工人和职员,也都是佛教徒。3、办一个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职员等都是佛教徒。这样既能为失业的佛教徒提供工作机会,所得的盈余也能举办各种慈善事业。④

由以上文化、教育、慈善的内容来看,慈航法师的佛教改革理念的特色是:1、拥有开阔的国际观,如:在文化方面,希望能编一部佛学英文丛书;在教育方面,则希望能办世界佛学院。因此,他的视野并不局限于只关心中国佛教的复兴,而是更进一步的希望能将佛法弘扬于全世界。2、弘法通俗化:他希望能将佛经的内容用通俗的文体、小说、话剧以及童话等形式,让一般人更容易阅读与接受。这是让佛教的观念与简单的义理能深入一般民众的重要主张。3、主张开办佛教事业,他希望佛教徒能集合资本来开办佛教事业,如此不但能解决佛教徒的就业问题,也能将盈余用来举办各种社会慈善事业。这一点针对当时一般社会大众普遍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是对社会生产完全没有贡献的负面印象,有其对治的作用。

民国初年的中国佛教,虽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当时的佛教界,开办了许多的佛学院,也开办了许多的佛学杂志,还有人从事社会慈善的工作。大家都尽力的从事他认为对佛教发展有帮助的事业,但是,明确的将文化、教育、慈善这三者提出而成为一个共同的口号的,慈航法师可说是第一人。证诸后来台湾佛教的发展,的确也是朝着这三个方向发展,如现在台湾的一些大道场,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慈善这三方面的工作,其中最有名的应属慈济和佛光山,它们在这三个方面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就是到台湾依止慈航法师学习的学生之一,他后来能开创出佛光山遍及世界各地的庞大事业,应该有部份是受到慈航法师的影响吧。除了这些大道场之外,各地的佛教寺院也都会随份随力的从事文化、教育、慈善的部分工作。因此,佛教能够在台湾兴盛发展,与佛教界在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是脱不了关系的。这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慈航法师的先见之明。

三、对复兴中国佛教的看法

慈航法师除了提出以上说明的佛教的三个救命圈以外,他对如何重建大陆佛教,也提出了他的一些看法,其内容如下⑤:

(一)佛教应当民间化:他主张在全国的省市县区及乡镇村里,皆设立佛教所,以宣扬佛教教义,来利益民众,也可使佛教深人民间。

  (二)佛教应当大众化:他认为佛教应该要重视一般民间的教化,以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为统一的课本,在各地的佛教所,组织佛教信徒护法会,以协助僧伽对民众的弘化。

  (三)佛教应当社会化:慈航法师认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像一盘散沙,因为各个寺院各顾各也。所以,今后最好将全国佛教所有的寺院庵堂都统属于中国佛教会之下,由佛教会统一设立佛教教育机构、文化机构、慈善机构。各佛教机构,均以僧伽为领导,以在家信徒为职员,僧伽合作来办理佛教事业。

  (四)佛教应当教育化:慈航法师认为佛教不只是宗教,也是一种教育。所以,今后对一般在家人说法,可以改为教育式的方式。除了宣传劝化一般人受三皈五戒,修十善四摄六度以外,对于一般求学的人,可以教授因明、唯识、三论及各个佛教国家的历史地理,并仿效学校式的招生报名收学费,再加上英文和国文。如此,不但可以吸引一些人来求学。也可以提高僧伽的素质和声望。

  (五)佛教应当工作化:慈航法师认为今后每个僧伽都应该要有工作,其工作的内容有以下五种:1、办理各级佛教会的会务。2、于各处佛教所从事弘化的工作。3、在各处佛教学校当教职员。4、在佛教文化机关办理刊物编译等事务。5、于各个佛教慈善机构办事。

  (六)佛教应当系统化:慈航法师认为中国佛教的寺院过于散漫,所以今后的中国佛教应以五项事业为标准:会务、教育、弘化、文化、慈善,组织一个上下一致的系统,这样不但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可以节制,还可以避免彼此的排挤和资源的浪费。

  (七)佛教应当文艺化:慈航法师认为今后僧伽的所到之处,小则设立佛教阅书室,大则设立佛教图书馆,任人阅读或借出,以推行佛化。

  (八)佛教应当慈善化:慈航法师认为过去一般人会说佛教徒能说不能行,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佛教徒很少办理社会慈善事业。所以,今后的佛教徒应该要多从事对国家、社会、人民有利益的事业。这样不但可以合乎佛教慈悲布施的教义,也能博得社会人士的同情和赞赏。

(九)佛教应当律仪化:慈航法师认为佛教本来最重视律仪,但在今日的中国佛教却不重视。因此,今后应该严格的管制僧伽的出家,如他认为今后的出家者年龄应该要在五十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最好是正信居士。

(十)佛教应当革命化:慈航法师认为要复兴和重建中国佛教,必须要改革中国佛教的旧制,如:私人滥收徒众、传戒受戒而不学戒、剃派争小庙、法派争方丈……等。这些中国佛教的弊病若是无法格除,则复兴中国佛教之路甚远矣。

由以上的内容可知,慈航法师认为要复兴和重建中国佛教,除了前一段已经介绍过的文化、教育、慈善以外,对内:必须要革除中国佛教传统的弊病、重视佛教的律仪、严格管制出家僧伽的资格。对外:则应该要重视佛教的民间化,和一些通俗的弘化活动。而这些工作应该要有一个统一的系统,来统筹其相关的事务。如:中国佛教会。此外,他主张僧伽每个人都应该要有工作,这与巨赞法师佛教改革的主张相同,应该都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批评佛教出家僧伽不事生产,对国家社会毫无帮助的一种响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慈航法师在佛教的三大救命圈和如何重建中国佛教的看法中,都同样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那就是佛教必须要民间化、大众化。这是一个宗教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重点。因为,群众(信徒)是一个宗教发展的基础,一个宗教若是丧失了群众基础,迟早必定会走向灭亡,而精英式的宗教传播方式也必定无法持续久远。所以,佛教要在世间常住,就必须要走向民众,在一般的群众中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因此,慈航法师能够洞见到这一点,并明确的提出来,这在当时的佛教界中实属非常难得。当然在他以上的这些看法中也有至今仍无法施行的,如关于佛教应当要社会化和系统化这两点,环视现在佛教界的现况,仍然是各作各的,各管各的,无法统一筹划办理佛教的事业,这也在无形中造成了许多佛教资源的浪费。

  四、结论

  以上介绍了慈航法师的佛教改革理念,他除了提出“文化、教育、慈善”这三个佛教的救命圈以外,他还认为中国佛教要复兴必须要民间化、大众化、社会化、教育化、工作化、系统化、文艺化、慈善化、律仪化以及革命化。这些看法都是他长期在国内外弘法的心得与心血的结晶。但是他在有生之年,因为受到时代环境的限制,几乎都无法付之实行。他在当时唯一能作的就是教育来依止他的年轻僧伽们,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年轻的僧伽身上。所以,除了僧伽教育以外,其余的理念在当时都只能算是口号。

  但是,这些佛教改革理念的大部分后来都被台湾佛教界所实践,可以说后来台湾佛教能够蓬勃的发展,除了经济起飞的因素以外,最重要的必须要归功于台湾佛教界的出家僧侣与在家信众共同努力的把佛教往文化、教育、慈善这三个方面去推广。所以,首先提出文化、教育、慈善的佛教这三个救命圈的慈航法师,实在值得我们为他对中国佛教发展的贡献上记上一笔。

  【注】

  ①慈航法师,《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菩提心影·人生篇》,《慈航法师全集》,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印行,1955,p.121。

  ②参照慈航法师,《我理想中的文干匕》,《笠提心影·杂俎篇》,《慈航法师全集》,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印行,1955,p.25。

  ③参照慈航法师,《我理想中的教育》,《菩提心影·杂俎篇》,《慈航法师全集》,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印行,1955,p.26。

  ④参照慈航法师,《我理想中的慈盖》,《菩提心影·杂俎篇》,《慈航法师全集》,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印行,1955,p.27。

  ⑤以下十点的内容,请参照慈航法师,《重建大陆佛教的刍议》,《菩提心影·法教篇》,《慈航法师全集》,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印行,1955,p.259--267。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