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中日武术对佛学、佛教借鉴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旭旭,袁镇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日武术对佛学、佛教借鉴的比较研究

  郑旭旭,袁镇澜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6-49页

  --------------------------------------------------------------------------------

  【英文标题】A Comparative study on Buddhism employed in Chinese andJapanese martial arts

  ZHENG Xu-xu Inst.of P.E.,Jimei Univ.,Xiamen 361021,China;YUAN Zheng-lan P.E.Dept.,Wenzhou Normal Inst.,Wenzhou 325000,China

  【标题注释】论文说明:该课题为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课题《近现代中日武术发展的比较研究》(287SS0063)之子课题。

  【作者简介】郑旭旭(1957-),男,福建福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文化。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袁镇澜 温州师范学院 体育系,浙江 温州 325000

  【内容提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观察访问法,就中日武术对佛教的借鉴进行比较研究。佛教的式律、佛教的禅修,佛教禅宗的认识论,为中国武术体系的健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日本武士把佛学作为文化教养的必修科目,特别在解决“武”之生死决斗时的“心”的问题,用佛教的“禅”的修炼,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英文摘要】Adopting documentation,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thispaper 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Buddhism employed in Chineseand Japanese martial arts.The rules of Buddhism,The Dhyana,andthe Chan sect provided sound lessons for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While the Japanese warriors took Buddhism as compulsory coursefor cultural accomplishment.When faced with the choice of "survival"or"death"in their duel,the Japanese warriors used the Dhyana toget rid of the fear of death.

  【关 键 词】武术/中日/佛学/佛教/借鉴

  martial arts/China and Japan/Buddhism/lessons

  【参考文献】

  [1][3] 王长青.少林武术精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1.  [2] 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95.

  [4] 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8.  [5] 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1998.25-26.

  [6] 葛兆光.禅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 梁晓虹.日本禅[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1.

  [8] (日)今村嘉雄.日本武道总说[M].东京:讲谈社,1987.146.

  [9] (日)富木谦治.武道论[M].东京:大修馆书店,1993.147.

  [10] (日)田中守.了解武道[M].东京:不昧堂,2000.128.

  [11] (日)富木谦治.武道论[M].东京:大修馆书店,1993.148.

  [12] (日)汤浅泰雄.气、修行、身体[M].东京:平河出版社,1995.61-62.

  --------------------------------------------------------------------------------

  在论及武术与佛学、佛教的关系时,有必要对涉及的几个术语作简要的限定:“佛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门学问,信佛者未必研究佛学,而研究佛学者未必皈依佛教。“禅”是佛教的一种修炼方式,是以静思为特征,“禅宗”则是起于达摩的一种佛教流派。

  1 中国武术对佛教的借鉴

  1.1 寺以拳显,拳以寺存

  论及中国武术与佛教的关系时,离不开嵩山少林寺的少林武术。少林武术以其特有的风格,在中国武术的众多流派中独树一帜,经久不衰。现仍流传于河南登封一带的少林武术中,有便于演练传习的拳、棒单练套路;有拆解应用的对练套路;有练快、练重、练硬、练轻的功法;有疗伤治病的方药。少林武术表现出“重在实战,朴实无华;出招进退,拳打一条线;非曲非直,滚出滚入;内外兼修”[1]的特点。虽有人,为炫其武艺之奇,借佛教之名,假达摩之传,故弄玄虚,使少林武术有扑朔迷离之阴影,但嵩山少林寺有武僧,有武艺之传承,却是实实在在的。

  传自印度的佛教,以鄙视世事为特征,“在佛教看来,肉体潜能的开发,无大价值,武艺不论多高,力气不论多大,在神通面前,简直微不足道。僧尼习武,从戒律言,属不务正业[2]。然而武术,为什么在佛门中得到长期发展呢?僧人作为一种群体,尽管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因果的认识与俗人不同,但他们必须生存,要生存就有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有人身安全的基本需求。寺院靠田租为生存的经济基础,就必须调整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在兵荒马乱、盗贼纷起的年代,寺院远离政权中心,有抵御强盗掠夺、应付纠纷之需,所以就有“拥武自立”之需。

  武术的长期传承需要一定地域或场所,需要有传承之人群,需要足够的供给,还需要一定的历史背景,嵩山少林寺恰在这些条件上基本具备。

  寺院生存与自卫的需要,需要原始的武力,少林寺众多的僧众,寺院所拥有的财产,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和群体。少林寺名扬神州,恰是“以武显寺”之结果。跋拓之徒僧稠携艺入寺,为少林寺兴武之始;十三棍僧助唐王,唐王立而封昙宗,是少林寺以武耀世之时;宋代福居和尚邀集全国18家武林高手,到少林寺交流武艺,是少林武术集大成时;明代大将军俞大猷,伤少林寺武术“已失古人真诀”,而将实用之军中武术传授给宗擎、普从二僧时,少林寺武术与民间武术和军旅武术的交流亦可见一斑。明朝月空和尚率僧众,御边抗倭,战死疆场,表现出少林寺武僧爱国济世的悲壮慷慨。少林寺以其独特的环境煌僧众的爱国济世,与凡俗武术界的交融,成为中国武术的繁衍、聚散的一方重地。而这种寺院与武术相依相存的状况在佛教界并非少林寺一家。

  1.2 对佛教戒律、禅修的借鉴

  对武术功用的理解,在我国是见仁见智。在我国民间,习武者的目的大多是自卫。作为身体运动,武术区别于其他身体运动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技击功能。习武自卫,如双刃之剑,一方面是自卫、卫家,另一方面亦有误伤无辜之虞,所以寺僧传习武术或民间习武授徒,十分重视择徒而教,并常有借鉴佛教的慈悲为怀的心境,借助佛教的戒律,防止武术的不当使用造成伤害,如少林十戒:“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劫;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禁酒淫”[3]。

  佛教禅修是佛门重要的修炼方式之一,禅定是:调和身、心、息,克服杂念、昏沉,苦乐皆舍,万虑俱捐,心如明镜止水,清静澄彻[4]。中国武术特别是少林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气的形体动作,一是所谓的动功,仿动物之熊经鸟引,二则借禅修之打坐入定,维持一种姿势,持续较长时间中,意识集中,调整呼吸,以意识引导呼吸,以达到内气充实的效果。这气既是一种实在的物体,亦是一种潜在的禀赋。南拳讲究以气催力,借气发力。据《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载,妙兴大师谈练功习技有:“……老衲谓无论练功习技,必须养气,气沛则神定,神则则力足,力足则百体舒泰”[5]。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成拳,在桩法练习中,首先要求做到的是:身形端正,凝神静气,寂静调息,扫尽情缘,以达到杂念不生之境。这与佛教的禅定方法,不仅在理论上相似,在操作方法方面也大致相同。以调身、调心、调息为载体的气功健身法,虽然不是起源于印度和尚达摩的《洗髓经》、《易筋经》,但佛门气功不失为我国众多气功中的一大流派。内炼功的许多坐姿是模仿佛教入禅的各式打坐。

  1.3 对禅宗认识论的借鉴

  佛学作为一门学问,其典籍可谓汗牛充栋,修佛,通过佛教典籍入门,不失为一种方式,但禅宗六祖慧能则以“直指佛心”的理论,引发佛教的革命,舍弃浩如烟海的佛典,“以心传心”。著名学者葛兆光认为:中国佛教本身虽然门派众多,但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则可以划为两大类:以“三世轮回”、“因果报应”为理论核心,以形式的纯宗教迷信的低级佛教,在民间及文化较低的上层贵族中迅速蔓延;而以内心精神自我解脱为主的、哲理思辨型的禅宗却在士大夫心中扎根[6]。

  “直指佛心”的“悟”,可以说是中国武术对佛教借鉴的精华部分。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得到较大的影响,“不立文字、触物即佛”,这种“不立”与“皆立”的思想,对中国拳学是有很大的启示的。中国传统武术流派繁多,所流传的方式多是以套路为传承的主要载体,但拘泥于套路之多少则陷于形式主义。正如中国的士大夫对佛教的借鉴不在于仪式,而是取其精神解脱与哲理思辨一样,中国武术界中有几位先驱,以哲理思辨方式从“佛学”中吸取营养。

  在好莱坞电影中宣传中国功夫的李小龙,在研习了多种中国武术流派后,以一个哲学求索者的角度,提出“一法不立,万法皆容”的截拳道理论。当代武术技击家万籁声先生,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其“自然门”武术,要求对敌之时“自然而然”,不受拳套的约束,对后人万先生有“练自然拳被打,练自然功打人”之教诲。

  这就是武术习练的由博返约,是思辨哲学中的法(具体方法)与理(拳理)。没有“博”的厚实基础,不可能悟出“约”,没有反复的实践,不可能对武术有这种“悟”。一般的武术流派,以武术套路数目的多少,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种从拳理上去把握武术的思考与实践,是从佛教禅宗认识论中“悟”出的一种精华。

  2 日本武道与禅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是公元6世纪。有人认为,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而辉煌,而最重要的“使节”、最直接的媒介,就是佛教[7]。日本佛教虽然有多种流派,但最具代表性的仍是“禅宗”。源自印度,在中国与老庄思想、魏恶玄学、儒家思想相渗透的中国禅宗,是宋朝时传入日本的。日本人荣西、道元所传的“临济宗”、“曹洞宗”,在日本流传最广。佛教由于修行的方式,对教义理解的差别分为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适应性。日本的佛教中有“天台是宫家,真言是公卿,禅是武家,净土是平民”[8]之说,同样是在武家中流行的“禅”,又有“瞑想式的参禅”与“动中禅”之分。但这些无碍日本武士对佛学禅宗的借鉴。

  2.1 文以佛学立心,武以技艺练体

  日本,武土掌握权力的年代长达700余年,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除以武力治国外,有必要具有精神方面的教养。镰仓时代的上级武士,十分留意密教和禅的修行。室町时代,有“文武两道”如“车之两轮”之说。所谓“文”就是宗教、学问、艺术。这些是知识的、美的感受性的、“心”的作用的产物。相对于此,“武”就是身体训练。在日本历史中,“文”与“武”或“心”与“身”的锻炼是不可分的,所以武术在日本不是单单的技术,而是逐渐地变成艺术性与精神性很高的(教养)东西。因此日本武道与佛教、艺术等的关系很深,具有内在性很高的特质。例如在习武的道场设神坛祭祀,在神社进行“奉纳比赛”,先拜神,再与对手互致礼节。在技艺的磨炼中促进养成信仰之心,加强与他人交流。日本武道在今天还吸引这么多欧美人的关心,其深厚的精神性是一个重要的理由。

  日本的武道源于镰仓时期,在日本历史上,几代武将都是禅的热心修行者,如北条时宗、上杉谦信、武田信玄等著名战将,都亲历寺院参禅,或是请高僧大德至家中请教实践的。被称为明治三舟的胜海舟、山岗铁舟、高桥泥舟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都认为,自己是通过禅修、练剑,达到大智大勇、视死如归的境界的。剑是日本武道的代表,在日本剑道的秘传书中,似乎常有什么文字同剑技没有直接关系,看到的只是一些禅味十足的片语只言或诗一样的警句。例如在授予本派传人以“师范”资格的最后证书上,只写了“一圆相”3个字。这是佛教大圆镜智哲学的一种比喻。在剑术神阴派的秘传书中,有一句叫做“西江之水”,从字面上,根本看不到它同剑术有丝毫的关系。这是禅机对话中的趣意。

  2.2 借鉴佛教“三学”的修炼

  佛教思想中有代表性的“三学”,这就是“戒、定、慧”。戒,就是约束自己的身心,端正自己的姿势,在每天的生活中加以实践;定,就是瞑想,是摒弃杂念,净化内心的内在的实践,心集中于一个对象,不使散乱,高度的精神集中;慧,就是通过“戒”与“定”的过程实现自己,就是得到悟的智慧。佛教的三学修行中,“戒”与“定”是过程,以和为道而行,前方“慧”这个“悟”的世界就开通了。从武术来说,到“悟”,则入“无心而入自然之妙,无为而穷变化之神”[9]的境界。

  日本现代的武道研究者田守中等人,引佛教的“三学”与武道修炼的3个阶段比照:

  戒:全部生活的准则与实践=作为武道修行者基本的态度与姿势;技术修炼中准则与实践=稽古(练习)、修行中追求的姿势;技术及与之有关的准则与实践=形(类似中国武术的套路)。

  定:把技术迁移到实战的心理状态中=心法。

  慧:戒+定=超越生死。

  在“戒”的阶段锻炼的技,与在“定”的阶段炼的精神,作为“身心一如”集约在技术水平(实践)中,可以称为“技”与“心”的一体化。日本武道典籍的《兵法家传书》、《五轮书》等都有详说“身体与精神”、“技与心”的平衡,一般用“心技体”、“气剑体一致”、“悬(动、进攻)待(静、伺机)一致”表示。他们认为:“有志于剑之道,潜心向学,磨炼技艺,随着剑技的进步,精神自然而然就得到提高,……只是佛与武道不同之处在于,相对于一方是在‘行’之中‘炼心’作为直接目的,武道与艺道则是在为达成具体的目标的努力中精神随之修成”[10]。

  2.3 死亡的哲学、行为的哲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富木谦治先生认为:“人是智慧的动物,具有理想、追求梦想。科学的进步使人的生活便利、丰富而多彩。但是,人的最终、最强的欲望是对生命的追求。这种追求表现在对死的恐怖与生的不安。能够根本上解决人内心不安的不是科学而是宗教。——禅的特色是站在超越生死的立场,养成‘生的时候堂堂正正、死的时候大义凛然!’的态度。宗教是通过把有限的人生归于无限的神而得到安宁”[11]。

  江户初期的禅僧泽庵,是将军家光、剑术名家柳生宗矩的禅师,他对武道的心理状态有如下的说明:初学者与拙劣者的心理状态称为“无明住地烦恼”,这意味是处在迷茫的、昏暗的境地。与对手相向时,只拘泥于对手剑的动作,只注意对手身体的动作,或只注意自己挥剑,注意为被周围所分散的状态,不是真正高明的心理状态。而相对于此,名人与高手的状态称为“诸佛不动智”,这就是前后左右八方能应对的心理准备,心不停留于固定的一处,是自由自在、行动自如的状态。这种状态,泽庵称之为“正心、本心、无心”,相对说,门外汉的“无明住地烦恼”的状态称为“偏心、妄心、有心”。武道的稽古要超越“被某一事物所拘绊的固定的”方式,要训练到不被任何事物所拘、自由自在的心理状态。这种训练继续下去就到达“无心无念”状态,就是通过技术的不断重复,随着身心锻炼,从有意识的动作进入无意识动作状态[12l。

  在日本武道练习场上,在日本武道传书中,在日本剑士的头巾上,经常看到“拳禅一如”、“剑禅如一”的字样,日本武道界是如何借鉴佛教的禅宗呢?铃木大拙认为:“原来禅在日本从一开始就同武士的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虽然禅从来未暗示过他们去从事那种嗜杀成性的职业,但禅确实被动地支持了悟入禅境的武土们。这种支持具有道德和哲学上的双重意义:道德上要让武士们在一旦决定进路之后,就勇往直前,决不后退,哲学上使武士们明晓生死并无差别。这种决不后退的精神自然是来自哲学上的确信,不过禅宗是一种意志的宗教,因此,和哲学相比,禅在道德方面也许更能激励武士的精神,当然,禅在哲学上是反对理性而注重直觉的,认为直觉才是到达真理彼岸的捷径。这一切,都使得禅对武士阶级产生了巨大的魅力。武士阶级的精神比较单纯,绝少沉迷于哲学上的苦想,这种根本的禀性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去寻求禅的精神,这或许就是武士与禅之间发生密切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禅的修行单纯、决断、自恃、克己。这种戒律式的倾向同武士的精神是一致的。作为武士,就应直视眼前厮杀的对手,而绝不能左顾右盼;为了粉碎敌人,他必须勇往直前,而绝不能有物欲、情爱以及任何理智方面的邪念。真正出色的武士,应是一个严格修道者和苦行僧,而禅正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授予他这种钢铁般的意志”。

  哲学可以借助理性去躲进安全港,禅则直接诉诸于行动,而最有效的行动就是一旦决心已下,就要勇往直前、绝不回头。这点上,可以说禅是一种武士的宗教。他们向往着能象樱花随风而逝那样去走向死亡,这种对死的态度正与禅的教义完全吻合。日本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生命哲学,但却有死亡哲学,虽然这种哲学有时看上去有些鲁莽。武土的精神由于吸收了禅而成了自己的哲学并一直波及到一般民众。在以后的时代中,民众即使不接受武士的专门训练,他们也能把握武士的精神而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的理想去献身。日本的著名武道家都注重禅的修养,当代日本剑道的练习中,“默想”是练习中必经的一环,练习的开始之时与结束之前,都要“默想”几分钟,这是“禅修”在现代武道中的表现。

  3 结论

  (1)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与佛教都有密切关系,但两者在对佛教、佛学借鉴的取向有很大的区别。

  (2)在中国,佛教寺院作为特定的环境,为中国武术的整理、传承产生巨大作用,如嵩山少林寺与少林武术。

  (3)中国武术大多数是生活型武术,普及的层次是平民,简单易行为平民所喜爱。借佛教树流派之威望,借佛教的戒律立武术流派的门规,是中国武术借鉴佛教的典型之处。

  (4)佛教禅宗的“悟”的方法论与“空”的世界观,为中国武学的建立提供辩证的思维。借佛学之思维立武术技术体系。这类人较少,但代表着中国武术借鉴佛教的精华所在。

  (5)日本武道以“文武兼修”为“车之两轮”,文以佛学立心,武以技艺练体,把佛学作为武士必修之课目。

  (6)日本武道特别注重练“心”,以佛学之“空”的学说,强调“无心无构”是日本武道借助佛学理论之特别之处。借助“悟”的方法建立行为哲学,凭直觉而果敢行动。

  (7)日本武道以禅之理念,建立死亡哲学,以“生死一如”认识死亡,强调以“平常心”面对搏杀的对手,消除对死的恐惧;“默想”作为“修禅”方法,在现代日本武道,特别是“剑道”中广为应用。

  收稿日期:2001-11-05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