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从比较宗教研究看宗教的起源和本质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比较宗教研究看宗教的起源和本质

  早在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时代,就有人试图探索宗教的起源。近代,当学者们在世界上各个不同的角落发现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存在宗教信仰时,探寻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就成为比较宗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宗教信仰是不是人的天性?

  为什么地球上相隔遥远的民族有几乎同样的神话和信仰?宗教的根源和本质问题在当代仍然是一个因扰着人们的问题。人们原来以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宗教就将走向消亡。但现实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因此,宗教的源和本质问题仍以其永久的魅力,吸引着比较宗教学者有的注意力。

  宗教的起源和本质论种种

  在比较宗教学史上,学者们根据各自掌握的材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端,对宗教的起源和本质提出了形形包色的见解,构成了五彩续纷的图画,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自然神话论。

  认为宗教起源于神话。这些神话来自人对“神的普遍感觉”的需要。各个民族,各个种族,都依据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民族的传说”或“部族的传说”中,表现出这种需要宗教的普遍感觉。这些传说即神话,都是自然物的人格化,尤其是较大的太阳、月亮及其他星辰的人格化,也有某些自然现象,如狂风暴雨、雷鸣电闪的人格化。人类之所以把自然物人格化,根源于人对自然物的恐惧、谅奇和追求因果的理性需要。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麦克斯?缪勒。

  2、万物有灵论。

  泰勒被称为万物有灵论之父,他认为宗教起源于万物有灵论。原始人由于不能正确解释睡眠、出神、疾病、死亡以及做梦、幻想等现象,以为有一种与肉体不同的东西即灵魂独立存在。上述现象就是灵魂暂时离开肉体(睡眠和做梦)或永远离开肉体(死亡)所致。原始人的抽象思维不发达,他们还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分开。因此,当他们在实践中需要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时,必然运用类比推理,由已及彼,以为自然界的一切东西,从山川湖海、草木顽石、日月星辰到飞禽走兽,都同人一样有灵魂。万物有灵论由此产生,由万物有灵论而必然产生自然祟拜,推演出比较高等的多神教。

  3、鬼魂崇拜论。

  此论的代表人物是斯宾塞,他认为其他一切宗教形式,如实物崇拜、自然崇拜、动物祟拜、植物崇拜等等都是从祖先崇拜发展出来的。祖先崇拜是—切宗教的起源。因为任何自然神都是自然的人格化,因此在任何超自然神背后,都可以找到一位人格,凡是超越普通的—切,野蛮人就以为是超自然的或神的。超群的名人也是如此,这名人或是创立部族的远祖,或是—位著名的巫医,或是某些新技术的发明者,他们个前受人敬畏,死后其鬼魂受人崇拜。简而言之,这就是“人死封神论”。

  4.图腾论。

  有些原始部落以为自己的家族或部族与某种动物或植物有血统关系,因而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图腾加以崇拜。“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人的阿尔昆琴部落,意思是“他的族类”、“他的亲属”或“他的氏族标志”。

  图腾崇拜是原始部落的普遍现象。斯密斯认为图腾崇拜是—切宗教的起点。因为祭祀是宗教成为宗教的必备条件,而一切祭祀都源于图腾圣餐祭。斯密斯在考察闪族人的祭祀时,认为他们用来作祭品的牺牲就是图腾动物,它与受祭的神与主祭的人,都是属于同一血统及同一宗族的。这种图腾动物一般是不准宰杀的,但遇到一定的节日,全族人集合一处,然后宰杀图腾动物,用它的血和肉作团体的圣餐,借这种圣餐,人便恢复了与图腾神的密切关系,并目分享了神的生命力。

  图腾论者认为,万物有灵论即万物人格化时期,仍然没有宗教,只有当人类把这种人格化的混合物投射到一个图腾的精灵上面,宗教才产全了。

  弗格伊德同意斯密斯关于—切祭祀都源于图腾圣餐祭的观点,并且从男孩的“恋母情结”引申出兄弟们的弑父行为,弑父后分而食之,兄弟们便分享了父亲的一部分生命力。弗洛伊德认为,图腾的大宴,就是重新举行纪念这种值得留念的犯罪(弑父)行为,并用以安慰负疚心的方法。

  5.法术论。

  代表人物是J?H?金.他把法术作为宗教发展的开端,代替万物有灵论崇拜。金氏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力”,一为有魂魄的力,这是人与兽共同的,万物有灵论则是由此推演出来的,另一种是无魂魄的力,即物质的力,法术论是由此引申出来的,而后者更为古老。

  金氏认为,原始人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由畏惧而生恐怖,现实生活中对于幸运与恶运的普遍感觉,便是宗教的第一个细胞。当人发现自己所以发生这些幸或不幸的“原因”时,便使用这些“原因”,作为获取幸运与避免不幸的方法,这就是法术的开始。

  在最早的时期,每人都是自己的法师,以后产生了以法术为职业的萨满。金氏强调,在最早的法术的媒介物中,没有神或神力,而只有物质的力,所以物质的法术是先于万物有灵崇拜的。不久,马累特提出了先万物有灵论,由各方面论证法术先于万物有灵崇拜。法术论在其后的发展中分成了若干学派,对法术作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

  6.人的本性论。

  这是以苏格兰宗教学家朗格为代表的。朗格在所著的《宗教的形成》一书中,认为不少原始民族在很早就有了“高位神”的观念。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宗教学家施米待提出退化论学说,认为宗教在最初阶段是建立在原始一神论之上的,以后,退化到多神论。为什么原始人会有“高位神”或一神论观念呢?

  朗格认为,宗教是从人类的本性中自然地产生出来的,以满足人类思辩上的好奇心, 以及他的道德的情感的需要。当原始人有“创造”的观念后,由人的本性必然会推测到一位创造者,他创造了人类和创造出人类从未曾创造过的东西,原始人便把这位创造者当作伟大的超自然的人,并给他附加上种种道德的属性,而加以崇拜。

  所以,朗格认为宗教是一种思辩的信仰,即是信仰有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的存在;也是一种道德的信仰,即是相信这个伟大的力量,以超越的制裁指导人生;又是一种感情的信仰,即认为这超越的力量是爱护其子女的。

  7.神的启示论。

  这是天主教教会和伊斯兰教会的主张。它们认为,宗教的各种真理并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天主或安拉在原始的启示中,与最初期的语言同时降示给人,并要人遵循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的学者也曾经企图在外教民族(指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外的民族)中,找到“古代原始启示”的痕迹。

  此外,还有“遗传信息论”,即认为人类有信仰宗教的本性,这种本性通过遗传因子传给后代,因而任何人天生就是信仰宗教的;“傻瓜碰到骗子论”

  这是18世纪“百科全书派”的观点,认为宗教和—切有神论观念都是“骗子们”为了麻醉人民的思想而编造出来的谎言,广大人民则由于“愚昧无知”,轻信了“骗子们”编造的谎言而上了当。

  以上各种关于宗教起源和本质的理论,或者从护教主义立场出发,把宗教说成神的启示;或者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把宗教说成人的天赋观念,是人的永恒的情感;或者把宗教说成个人和社会的联系,是一种道德规范,等等。这些解说同宗教本身一样五光十色。

  除了神的启示论外,都从不同的角度(包括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神话学的等)揭示了宗教的起源和本质的某一方面的真理,在宗教学史上都应有其恰当的地位,把它们都斥之为资产阶级观点而予以否定,是一种简单化的倾向。但是这些理论的共同缺陷是不能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宗教。比较宗教学首要的任务就在于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宗教的起源,揭示各种宗教共同的本质屈性。

  人为什么创造神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实体,又是一种理论体系。作为前者,它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作为后者,它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种,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同任何社会意识形式一样,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形式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不同的是,宗教是人们意识中对于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是把人间的力量幻想为上帝、神祗、精灵等等超人间力量的实体而加以信仰和崇拜。

  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不管宗教的观点如何荒诞无稽不管宗教约内容如何光怪陆离,也不管它表面上似乎远离现实生活,它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处于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的精神需要,是人按照人们的生活式样和现实世界的情景以及人的需要创造出来的。

  人为什么创造神?为什么在原始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世界上各民族毫无例外都产生了宗教?这需要从人本身的特性来说明。

  1、走出伊甸园。

  基督教《圣经?创世纪》说,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亚当,又从亚当身上抽下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挂,作为亚当的配偶,让他们住在四季如春,果子丰硕,宝物遍地的伊甸园。亚当、夏娃赤身裸体并不感到羞耻,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后来,他们在蛇的唆使之下,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偷吃了禁果——智慧果。

  于是有了理性和智慧,能辨善恶与羞耻,但却犯了“原罪”,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要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从此人类走上了艰险的征程。人类始祖亚当、夏娃所犯原罪世代绵延,使人类世世代代都是罪人,难以摆脱痛苦。

  《创世纪》的描述尽管荒谬,但仍不失为对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理性产生根源的一种解释。它还以—种歪曲的形式,说出了—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即人类如果没有理性,像动物那样浑浑噩噩地生活着,那就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和痛苦,也就没有宗教信仰。宗教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即走出伊甸园之后才产生的。

  黑格尔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那样天真无邪、和谐一致的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原始、最低级的自在状态,那尚未偷吃智慧果的亚当、夏娃是主体意识尚未觉醒的人类的象征,而他们在伊甸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则象征着人和自然浑然一体,主客体尚未分化的自在和谐状态。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原始人,还没有宗教。

  宗教发生学证明,宗教信仰产生的时间,应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由于人类居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彼此隔绝,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我们无法确定宗教产生的“绝对”年份,而只能作近似的宏观的判断。

  宗教的产生至少要有两个基本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前提。

  一是主客体的分化。宗教是一种意识形式,是人类对自身同周围环境的一种反映。动物没有把自身同自然界对立起来。“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所以,动物也就没有作为自身同周围环境的关系的一种反映的宗教。

  当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时,主客体还处于未分化的直接混沌状态,个体自我意识尚未觉醒,因而不能产生宗教。

  二是抽象思维发展到能作简单的推理判断。宗教的产生需要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以致能够脱离经验的现实,形成一般的表象,乃至概念,使幻想脱离生活。但是,不论在个别人身上也好,在整个人种里也好,抽象思维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最初的原始人没有“圆”、“热”、“硬”等抽象概念,他们只能用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意义,比如用“像月亮”、“像太阳”、“像石头”来分别表达某物是圆的、是热的、是硬的等意思。所以,最初的原始人也就不可能有“上帝”、“神”等等观念。思想起源史、考古学、比较人种学的研究成果都证明,人类初期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宗教是抽象思维有一定程度发展的人类在试图对周围世界加以说明和解释的理性活动中产生的,它既是人类理智的不可避免的迷误,又是人类认识的进步。

  2.自然的人格化。

  人类既已走出伊甸园,就再也回不去了。只能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开始艰难而漫长的征程。这是—部充满优患的历史:狂风呼啸,暴雨倾注,奔腾怒吼的山洪,曾把底格里斯河流域的人畜卷入汹涌的大海;多瑙河流域的雷鸣电闪,曾使欧洲大陆的早期居民失魂落魄;扑朔迷离的大雾,山呼海啸的旋风,凶猛异常的野兽,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更替,都曾使原始人恐惧和惊异。

  原始人拥有的只是极其低下的生产力,他们几乎是赤手空拳地同大自然搏斗。自然界同原始人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原始人“首先依赖于自然界”,他们的全部生活资料几乎都依赖于自然界的思赐,这使原始人对自然界产生依赖感;另方面, 自然界“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这使原始人对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异己力量产生恐惧感和神秘感。对自然界的依赖感、恐惧感和神秘感是原始宗教产生的重要原因。

  人的实质性的二律背反是,人既是被动的存在物,又是主动的存在物。作为前者,人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的生活和活动受制于自然界,自然界常常使他们难以驾驭;作为后者,人有思维,会制造工具,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当一支支原始人在世界各处的原始森林中孤军奋战时,他们需要认识、说明和解释周围世界,需要精神支柱。但是,认识不可能超出时代的局限。

  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则思维的性质,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所具有的经验储备,取决于人的实践范围。原始人的实践范围极其狭隘,这决决定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于包括人自身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的因果联系、本质相规律等等的认识,不可能不陷于错误。他们只能运用最简单的类比判断,由已知的东西去推断未知的东西。

  用幻想去解释和征服自然。人自己是有意识、有意志的,于是他们就产生一种信念: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和自然界的一切,不论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草木鸟兽,都是有人格、有意志的,而且它们还具有人所没有的特性,这就是万能性、永恒性、普遍性等等”,即所谓“神圣性”。

  它威力无穷,能随心所欲给人带来不幸和幸福,人们无法抗拒、无法逃脱,只有望而畏之,畏而仰之。所以,原始人崇拜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神,即不是以某种普遍精神为形式的神,而是自然界的自发力量乃至自然物。如太阳、月亮、风、雨、雷、电、山川、各种动物、树木、顽石等。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更替等等自然现象,本来是自然规律,原始人却把它看作有意志超自然的实体。

  所以,恩格斯指出:“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从而创造了许多神”。

  3.人——神关系的建立。

  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有意志有人格,这还不是原始宗教产生的标志。宗教的拉丁文religen是联系的意思,就是说只有当人——神之间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起利害相关的联系时,宗教才产生。促成宗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灵魂不灭论和万物有灵论。

  原始人不能解释梦的现象,是灵魂不灭论产生的重要根源。在梦里人们原地不动,却可以作长途旅行,可以同仇人格斗,可以跟很远的地方的人们或已经死去的人们见面。原始人认为这不是他们的躯体在行动,而是一种独待的、寓于躯体之中的灵魂在行动,睡眠与作梦是灵魂暂时离开肉体,死亡是灵魂永远离开肉体。

  原始人还发现,人死亡后躯体变僵硬,而后腐烂,这使他们确信,生命的体现不是躯体,而是另外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即灵魂。“灵魂不灭”这一重要的宗教意识在宗教的起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原始人的思维持征使他们运用类比判断从人自身推广到动物和整个自然界,认为自然界的—切不但有人格有意志,还有灵魂。灵魂不但不灭,而且是神圣的、威力无穷的,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由此产生了动物崇拜和整个自然宗教的信仰。第二,灵魂不灭意识是产生“电”和“祖宗神”的重要思想根源。

  第三,灵魂不灭论在宗教体系中必然导致对超现世的彼岸世界,即天堂、地狱的肯定和信仰。但是,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只是到后来,原始人根据他们的生活样式和需要来构造神灵的世界和生活样式,并且把白己的本质和心理状态附加给神灵,以为神灵有同人一样的需求和喜怒哀乐。

  于是规定了—套对神灵崇拜的仪式,来实现人——神之间的联系。企图用祭祀、崇拜、祈祷、赞颂等办法,取悦神灵,影响自然物的灵魂(自然神)的意志,乞求它们多赐福少降灾,这样,原始宗教就产生了。普列汉诺夫正确地指出:“广义上的而且当然是在确切得多的意义上的宗教,实际上只有当社会人为了自己的道德或一般地为了自己的行动和设施,开始向神或诸神

  人——神利害相关联系的建立,使原始人有了统一的精神支柱,他们借此组织氏族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原始宗教不仅是早期人类对周围世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和解释,而巳具有礼仪规范和价值规范的效力,是—种实实在在的实践力量,我们很难用现代的观点来断定原始宗教的消极作用甚至鸦片作用,因为人类不可能有别的精神支柱来代替原始宗教。假如没有原始宗教作为引掣,原始人也许难以渡过程长的艰苦岁月,进入文明社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