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佛教——人间佛教实现的要核
人心佛教——人间佛教实现的要核
文 麦砢·项宇(澳大利亚)
人间佛教,从提出到实践,皆以契理契机为准则。人心的缘起贯穿于整个佛教史的发展中,中国佛教诸宗派均以心教为主干,儒化后的佛性论以人心为依归,禅净二宗也以心论为要核,人间佛教的提出更是由人之心而出发。本文将从上述几方面,论述人心佛教是当前人间佛教的可行前提与基础。
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
从释迦牟尼佛成道的第一句感叹“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世人皆有佛性,到其立论说法的四谛与十二因缘,大小乘佛教的发展及其传播,皆以立足于人心——人生——人间为原则。谨列如下经文为证: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法华经·方便品》)
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维摩经·佛国品》)
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壹阿含经·等见品》)
上个世纪初期,太虚的人生佛教有如狮子吼,把沦落为“地鬼死神”之佛教带回人间生活。而后印顺进一步阐发“佛在人间而非天上”之经义,提供了从人间力行菩萨道的理论支持。如何使佛教在世间既保存其本质的不变而契理,又依据人间的现实需求而契机?这是人间佛教的践行和发扬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太虚大师指出:
“理是诸佛诸圣、满证分证诸法性相之理实,机是众乘众趣、已修未修众生行果之机宜;不契理则失实而本丧,不契机则失宜而化滞,无佛法亦无僧及信徒矣。”(《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四篇支论“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
人间佛教,顾名思义应含有“人间”和“佛教”的双重含义。所谓“人间性”,是以人为本、为人间之利益发展服务,而非与世间俗利同流合污。所谓“佛教性”,是应化于世间的觉悟之教,以出世的解脱成佛为目的。因此,人间是入世的,佛教是出世的,人间佛教的实质就是入世与出世的一致;人间是凡俗的,佛教是神圣的,人间佛教是凡与圣的相互统一;人间是形式的,佛教是内容的,人间佛教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人间是出发点,成佛是目的地,人间佛教是出发点与目的地的相互呼应。人间是所化之机,佛教是运化之理,人间佛教始终与契理契机相伴行。总之,人间的佛教是围绕着人本身,而人心则是人的主导。
心的缘起——佛法的理论基石
佛法的起源一开始就以人心相连,释迦牟尼佛因内观自心,逆观十二因缘而证悟四圣谛之因缘起灭。从根本上讲,佛教缘起法就是人心的缘起。心可通世间出世间,一切有为与无为皆由心而无所不通,心可以自凡入圣。
回眸整个佛教史,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以缘起理论洞察人生真相的原始佛教阶段;以缘起性空思想破除法我二执的般若理论;以“三自性”去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的法相唯识学;再到以佛性、心性缘起去说众生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中国佛教的真常唯心理论,无疑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即人心的缘起理论。
佛学理论的发展自隋唐之后,日益突显其走向人性与心性的探求。诸宗的努力使中国佛教不断地成为人心的佛教。禅宗进一步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把世间法与佛法逐步统一起来。为佛教的中国化建立了佛性归于心性的思想体系,为佛教的人心化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推进了中国佛教的本土化和人间化,促进了佛法与世间法的结合,为近百年来的人间佛教的倡行提供了可能的依据。
禅宗以心论佛,不仅把一切诸法归诸于自心自性,而且将以往佛家所论述的真如实相转为成“当下”的现实之心——人心,六祖的这种“即心即佛”的“革命”产生了由外求转入内修的指向性转变。《坛经》中对此有一系列论述:“自心是佛,外无一物而能建立。”“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
六祖惠能把原来抽象本体的佛心论证,直接诉诸于人们容易理解与接受的人之心性。这种心的“革命”无疑改变了佛法理论和修行方法的向度:从原来的佛度师度转变成自性自度;从修禅静坐转变成道由心悟;从依教修行转变为无字心传;从出世解脱转变为入世成佛。至此,中国佛教完成了从佛本走向人本乃至人心的过渡。
禅宗的心的“革命”——即心即佛,心外无佛,使佛教的修行法门趋于简化。净土宗所提出的“横出三界”的“念佛成佛”,同样源于人心的需求。净土宗以人心的信、愿、行为宗,它不仅仅停留在称念佛名向往西方极乐的口念上,而在于其以“心净”的菩萨道实践为核心。为此,印顺法师从“众生清净”和“剎土清净”两个方面,对净土做出了全新的说明:
“大乘学者,从这二方面去修学,如得了无生法忍,菩萨所要做的利他工作,也就是:一、‘成就众生’;二、‘庄严净土’。使有五乘善根的众生,都能成就善法,或得清净解脱;并使所依的世间,也转化为清净:这是菩萨为他的二大任务。修福修慧,也是依此净化众生与世界为目的的。这样、到了成佛,就得二圆满:一、法身圆满。二、净土圆满。”(《妙云集·净土与禅·净土新论》)
由此可见,人心的修学,依然是佛教“归于净土”前提。修学者唯有净化自身之心,方能获得净土的境界。外在的净土来源于内心的创造,印顺对净土思想的梳理,理清了人们对于净土的认知,揭示了人间佛教以“人心为本”与“以人心创造人间”的核心特征,为现在的人间佛教指明了方向。
人心的佛教——人间佛教的基础
人间佛教以现实的人心为基础,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格,即可增进成佛、进化成佛。世间法是佛法的资粮,佛法则是其升华。故学佛先从做人开始,这是太虚大师建构人间佛教的理论前提。他指出世间之乱,“端在人心”,而世界之平,平在人心、定在人心,佛法应当“满足人心安慰人心于佛法的需要”(《佛乘宗要论》)。而其思想特质中的以人为本和入世精神,都是以人心的究竟为要旨。
“现在讲佛法,应当观察民族心理的特点在何处,世界人类的心理如何,把这两种看清,才能够把人心中所流行的活的佛教显扬出来。现在世界人心注重人生问题……应当在这个基础上昌明佛学,建设佛学!引人到佛学光明之路,由人生发达到佛。”(《佛陀学纲》)
太虚大师在此指出由人生发达到佛的进路:
首先完成人格,解决安全物质的生活,增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
进而完成优美家庭、良善社会、和乐国家、安宁世界,到士希贤、贤希圣的地步,成功人中圣人。
再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到圣希天的地位,这是在人生上求进化,绝非离世独善的生活。
太虚设计的人间佛教的道路,恰与儒家《大学》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相接轨,然后在此基础上走向成佛的道路。太虚说:“像这样高尚的进化,就是十信心菩萨地位,也就是达到人格优美高尚的地位,使世间受其教化,古来圣贤都如此。这是大乘佛法头一步所行;所以大乘佛法初步,是人间世一切所行的道德。”(《佛陀学纲》)
太虚认为:“应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直依人生增进成佛’,或‘发达人生进化成佛’,是名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人心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完善人格,就能完成即人成佛的“真现实”:
“所谓佛,意义是觉者,就像世间有学问的叫做学者一般。所以,有普遍大彻悟的叫做觉者,觉者是人类最高人格的表现──因为人是小宇宙,与大宇宙一致不二,以全宇宙为自体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才是人生最高的意义;所以世界人类不可不求最高人格的实现──在人类得到最高觉悟的就是佛。”(《佛陀学纲》)
太虚的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传统理解中,将人心小宇宙的觉知与大宇宙的至高价值相连接,人们从而可以“发达人生到最高最圆满的地位的。以最高成佛为模范,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完成人的意义。”(《佛陀学纲》),可谓“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真现实论宗用论》)
为此,太虚认为,人心是社会的改进,乃至宇宙进化的能动力,就是“能知的活动心,与心上发生的能造作的意志”。(《真现实论宗用论》)他所提出的教理革命,也就是要挖掘这种能动力,要从人心上入手,因为“世间一切事物,皆从人心的思想转变出来”。(《真现实论宗用论》)所以太虚说:
“革命事业的指导者,呐喊着‘革命先须革心’。因为,心能给予新生命之源泉。我之所谓‘革命当从革心起’,就是把心中旧的恶习气革去,在革命的意义上,无论政治、社会、文化,使顿成新的善的生机,这才是伟大的革命。”(《真现实论宗用论》)
因此,太虚认为,要改善人生,就要从心着手。“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建设人间净土论》)”这就是说“心净则佛土净”。土之净秽,全在人心,人心龌龊,土自不净,人心若净,土自然净。各人只要凭一片清净之心,广积善缘,久而久之,即可变浊世为净土,所以净土并不是离开这个人世间之外,去另寻一个佛国净土,而是就在这个人世间。
结语
人间佛教以人间需求而契机应世,以般若不易为契理;佛教的根本在于改变世道人心,因此必须依照人心的教育法则而展开其人间的教化。当今在中国大陆,佛教正以其大众的文化性、旅游性和功利性而表现出明显的非宗教特征。面对人心的需求及其“缺位”所带来的困扰,人们除了渴望其真正成为善导人心的觉悟之教之外,更由衷地期待一个能够摄涵人心基础的人间佛教时代的真正到来。
人间佛教的基础在于人心的佛教,它不仅是佛教发展的历史必然更是当今时代的期望。为此,人间佛教的人心要核的论证是可以不断完善并完成的,而人间佛教在人心教化中的可行操作与实践,则是亟待着人们的力行与回应。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