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文化的渊源在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贤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化的渊源在佛教

  2006年4月21日,广州千年古刹光孝寺内,采自中国大陆黄河壶口瀑布的水、黄帝陵的土和取自台湾日月潭的水、阿里山的土汇聚、交融为一体。这是现代版“西游记”—“重走唐僧西行路”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上极富感染力的一幕。

  交融后的水土将作为部分原材料,制成三尊玄奘像,一尊留在中国大陆,一尊送往台湾,另一尊将作为礼物,随同两位高僧,于今年7月19日开始,沿着玄奘当年西去取经的路线,从西安出发,徒步穿越中国境内的陕西、甘肃、新疆和巴基斯坦、尼泊尔,预计历时4个月,行程万里最终到达印度的那烂陀寺。

  作为本次活动选拔出来的西行僧人之一,明贤法师接受了《凤凰周刊》的专访。

  传播佛教文化的使命

  凤凰周刊:作为“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大陆僧人的代表,媒体都很关注您,但是网络上关于您的信息凤毛麟角,能否多介绍一点自己?

  明贤法师:我老家是湖北武汉,1973年生,19岁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出家,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老和尚的第11代法子,在他身边参学了很长时间。2000年,我离开了云居山真如寺,参加江西省佛学院的组建,现任教研主任和副教务长,教授佛教造像、戒律、传统文化等课程。

  凤凰周刊:西行僧人要担负的使命是什么?

  明贤法师:组委会也许认为是文化传播。而我自己觉得,过去玄奘大师把佛教从印度带到中国来,这次我们要将一部手写的《六祖坛经》送到印度,因此我们的旅程既是取经又是送经。我的使命是让人们知道中国还有佛经,不要把它束之高阁。现在的时代,人们很浮躁,很多人不知道有佛经,不知道佛教文化的重要性。

  凤凰周刊:您取自中国大陆的水土与台湾慧宽法师带来的水土交融为一体,这个细节打动了活动现场的很多人,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明贤法师:人们被打动是因为这符合了大家心里的渴望,渴望大陆和台湾同胞心心相连。

  大陆佛教发展的契机

  凤凰周刊:比较大陆和台湾佛教界的现状,差异是什么?

  明贤法师:我认为,最大的差异是寺院管理体制的不同。台湾寺院是子孙丛林,即寺院住持由师徒延袭,不传外人,如子孙世袭。而大陆寺院是十方丛林,是在僧众监督下,于十方各宿大德中选举住持。对于某一间寺院,来自天涯海角的和尚都能进来学习,而不是只有本寺庙的弟子才能住在庙里修行,这方面,大陆显得非常宽松。

  大陆佛教显得更有中国包容一切的大唐文化的血液在里面,即使经历了文革,一旦恢复,还是有原汁原味的精神。但是,今后的中国大陆的转型和发展中,大陆佛教的十方丛林会不会也变成像台湾那样的子孙庙,是一个考验。

  所谓的寺庙现代化问题,我想随着经济科技的逐步完善,是必然的,只是经济对佛教影响的表面现象。佛教是肯定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台湾的佛教也是适应了他们经济发展的潮流。

  凤凰周刊:那您认为两岸佛教界可以互为借鉴的地方在哪里?

  明贤法师:台湾佛教界的管理体制应该借鉴大陆的十方丛林,大陆向台湾可以借鉴的,是台湾佛教界对学术理念的重视,对思想的重视,对教义教理的整理。在台湾,专职做这些工作的人很多,文化素养都很高,这也是他们发展人间佛教的学术背景,但是大陆目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大陆佛教寺院的管理者,一身肩负数职,既是思想界的领袖,又是管理寺院建设的领导。

  凤凰周刊:您怎么看待刚在中国大陆举行的世界佛教论坛?

  明贤法师:佛教论坛我没有参加,但了解一些情况。我认为,这标志着大陆佛家界在时代舞台上逐渐发出声音,佛教论坛的主题词是构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提法,是一切问题得到解决的良方,具备指导价值。按照佛教的说法,一个人的心就是一个世界,如果人世间有不公正的事情,就是心里还不够干净。这样想的人,并不是妄自菲薄,而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

  凤凰周刊:不少学者预见,中国大陆佛教不远的将来会出现兴盛的局面,您怎么看?

  明贤法师:与其说大陆佛教会兴盛,不如说人们内心的声音会发出来,任何一个忽略宗教的社会,是背离人们心灵的。目前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比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科技,带来贸易,带来教育、医疗卫生、饮食行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身安了的时候,人会考虑怎样安顿心的问题,所以目前是大陆佛教界发展的一个契机。这在哪个时代都如此,比如唐朝,唐朝佛教的发展是来自唐朝文化的海纳百川,是国家能力强大的表现。

  凤凰周刊:目前佛教界内部,最为关注的话题是什么?

  明贤法师:我们关注西方宗教逐渐步入东方,中国佛教在强大压力下如何发展。还有,中国大陆的宪法中,不能让佛教教义进入教育系统。中国大陆没有佛教大学,现有的佛学院远远不是一个大学的概念,是由寺院内部建的。

  文化界已脱离佛教渊源

  凤凰周刊:之前您提到中国大陆文化界堪忧的问题,具体怎么说?

  明贤法师:目前,中国的文化界不足以引导人的心灵,最根本的是文化界没有重视到文化渊源的问题。文化界所谓对美,对艺术的种种发掘,到了根源上就同归心源了,是人的心理结构的问题,即生命问题,就是宗教要解决的,宗教是文化的文化。文化界没有和宗教挂钩,脱离渊源,所以人心存在普遍的迷茫。用音乐、舞蹈、学术的形式,让佛教来引导人的心灵,这是中国文化界应该做的事情。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玄奘大师历经险阻西去取经的精神不光是对佛教界,对当今文化界也是一个警钟。有学者认为,国际文化影响民族文化,所以只强调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实对于将来的地球村文化,任何民族文化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单独保留哪一块都是远远不够的。对待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有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包容能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升级,得到发展,有再生能力的文化才是真正得到了保护的文化。

  我认为现在文化界不能只强调保护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教条在其中,抓住的应当是神,而不是形。每个时代文化都有当时人们能受用的形式,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凤凰周刊:现在是网络资讯的时代,您对网络时代文化有什么看法?

  明贤法师:我觉得网络时代的文化与过去没有什么区别,这只是形式,人们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人们心灵匮乏的东西依然还是那些。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提高人们内心的文化素养,尤其是佛教素养,这样网络的品位也会提高。

  凤凰周刊:您平时用网络多吗?知道博客吗?

  明贤法师:我要上网查找资料,用邮件和别人联系。我知道博客,现在很流行,但这也只是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还会有更好的形式出现,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是人内心的困惑。我真的觉得网络能解决的问题实在太有限了。有些热炒的东西实在索然无味,应该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关注。知识和文化是两个概念,现在有很多人有知识没有文化,人文素养不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