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和尚与电脑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妙华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和尚与电脑
  妙华
  和尚常在深山老林,结茅而居。一瓶一钵,云水万里,被人看成是正常的。如果住在闹市,甚至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且不说和尚自己怎么想,走在街上,从人们的眼光中,还是可以读出几分好奇的。
  如果有两个或多个佛学院的学生,从北京西四大街走过,我敢说,那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代生活进入了和尚的生活,谁也无法否认——不管是门内人,还是门外人;不管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有文化的;不管是崇尚传统的,还是反传统的;不管是认为文明可以使社会进步的,还是认为文明使社会落后的。面对现实,我们敢于思考、勤于思考也好,不敢于思考、懒于思考也好,现代社会已经介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走入现代社会。
  于是,我,一个和尚,在教内外目光的照耀下,也加入到了现代化的行列。这绝不是为了赶时兴,而是源于自身建设的需用。
  于是我用讲经写书的钱,加上好心人的供养,于1995 年购置了一台586 电脑。从此,我感到我的手与脑已由386 升级成了586。那些无序的思想灵感从此有序化了,我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更可以将讲经的录音进行深加工,使一次讲经法会具有广泛而持久的社会效益。现在,讲经时录音、录像、出书,已经成为我必备而熟悉的一条路径。然而,使我真正感到有受益的是,电脑给了我新思路、新方式,使我知道了怎样继承传统,开拓未来。由此也引发了我对佛教现况的思考:我希望我们的佛教有着传统的精神,又有着时代的风姿;我希望我们的出家人,既是满腹经纶的人,也是有现代文化科学头脑的人;既是有传统文化修为的人,又是具有现代思维水平的人。出家人心身健康,举止安详,总之,他们是社会的导师,尤其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导师。由此又引申到我们在现代化条件下弘法利生的思维方式。虽然我们的教典中有大小五明是菩萨学处的说法,但怎样在现实中运用,并使之逐步系统化,我们却探求得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讲,寺院的管理和弘法,还没有从传统的巷子里走出来。我们对教义教理的研学,总是在经院哲学的定义里转圈子,很少能从社会实际出发,观察社会,研究社会,深入人心,亲切生动地把佛法的道理传达给社会。如果一个人在他的思想中既无力继承传统,又不能接受现代,他又怎能为人师表,去净化人和社会,他又怎能在社会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录音、录像、CD 、VCD 在社会上已经普及,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地球被看成是地球村。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讲经弘法,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三四年来,我仅凭个人的能力做了一点初步尝试,收效是明显的。但一个人或三五个人的事业是有限的,只有整个教界,将传统和现代当成一个命题摆在桌面上,从一般性事务中挣脱出来,以修道和弘道为核心,投入一些设备,培养一批人才,我们的学风和道风才相应有了一个良性的环境。我们的信众才会对佛教提高认识,相似佛法和附法外道才少一些可趁之机。
  赵朴老在一次讲话中说,凡事我们要反求诸己。
  可以说是从教界目前的各种交扰困惑中,对我们自身提的一个醒。一位在北大读博士后的同参一日兴奋地告诉我,看到了我的《人生的解脱》、《迷与悟》、《坛经与人生》。他说,真不敢相信是你写的。而且一本接着一本,一本比一本质量高,其实如果从义理的阐释上来看我的书,和教界的前辈们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从它之所以受到信众们的认可,我认为是由几个方面决定的: 一、面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实际,用佛法净化改良我们的生活。二、提倡科学佛教,用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原理和已经取得的成果论证、诠释佛法。三、弘扬大乘佛教,树立圆融、正信的人生佛教。在语言上,尽可能通俗、平白,所列举的事例,也大都是在大众生活中有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过的。在讲到义理深刻、过于抽象的地方,穿插一二个能点明主题的公案故事,既能调节气氛,又能帮助听者理解主题。整个成书的过程,因为有电脑帮忙,从修改、排版到封面设计,可以说省时、省力又省工。如果我们的大藏经能被输入电脑,外出携带阅读就便利得多了。如果我们各名山大寺,以及省市自治区一级的佛协花几千甚至是万把块钱,彼此联起网来,我们彼此的信息传导、弘法和管理都将打开新的局面。这些事只要统一了认识立马就能做,并不是天方夜谭。而且我坚信,这条路早一天晚一天是要走的。
  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时间,我又增置了一台东芝便携式电脑,出差在外,虽然多了一件行李,但是,方便极了。我可以把我看到的人和事,抽空敲进去,既抓住了闪念即过的思想,也充分利用了时间。散文、日记、各类教务数据我都可以输入进去,有用时便可以随时调出来。回忆起初学电脑,仅是否购置,就观望了一年时间。后来是在别人无意中说到电脑时的一句话才确立了我购置电脑的信心。别人说,学电脑就像拉电灯开关一样容易。就这样,我拥有了自己的电脑,也从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成的事,我也能办成,只是多花一些心血而已。上机半个月,我便能打出一篇完整的文字,既没有专职学习,也没有读几本关于电脑的书,现在,对于机内的配置大小,以及日常运用,也显然不是门外汉了。但是,电脑毕竟不是人脑,它不能代替我们去思考、去修行,如果有人问我,怎样处理电脑和修行的关系,我会轻松地回答他,电脑只是工具,所有的工具是中性的,甚至包括金钱和科学。如果我们坐着小车,握着手机,现代化成了我们个人全方位的受用,社会上的人可能有几分看不顺眼的,甚至认为其中还可能潜伏着一种危机。只有我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电脑才能表达我们的思想。只有我们是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电脑才能传达我们的道德和修养。我给我的便携式配置了一个读听系统,如果它的识别率达到80%以上,我讲经时的语言就可以同时被转换成文字。弘法是家务,这句古话就会变成现实。(摘自《中国宗教》2003.10)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