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佛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论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夏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论——黄夏年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热心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活动,很多著名的地方景观都获得了文化遗产或者双遗产的通过,像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重庆大足石刻等地,已经获得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甚至双遗产的证书,它们是佛教界的骄傲,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代表。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单位也开始进入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在现有的申报单位中,也有不少与佛教有关的非物质遗产的申报。

  一、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它下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从2001年开始,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的的昆曲和古琴。

  二、佛教仪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根据上述的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以看出,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处于濒危的状况的历史文化遗产。少林武术之所以能够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少林武术早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到现在为止已经至少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过去天下武功出少林,学习武术是中国人健身与求取功禄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我国学习少林武术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主要在一些爱好武术的人中传习,已与过去有规模的学习少林武术不可往日同语了。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心系少林,关心少林武术的发展,主动提出要将少林武术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符合联合国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件的项目太多,当时提出申请的项目有几十项,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排名第一的少林武术最后只能不得不暂时放弃,让给了其它项目。

  少林武术虽然入围非物质文化申请,但它毕竟是一项范围广泛,涉及到超出佛教以外的一种具有文化特点的文化遗产,它既属于佛教,也属于非佛教的人士,既具有佛教的特色,还具有佛教以外的公共性特点,是一种有交叉特点的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武术开了中国佛教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先风,为中国佛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根据联合国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笔者认为,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佛教里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佛教的历史悠久。我们且不说印度佛教创生的历史,就说佛教进入中国,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联合国指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应该是:“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根据佛教历史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佛教里面有很多文化现象与活动都可以与这五种规定有重要的联系。因为在漫长的佛教历史中,因佛教种种需要,在自己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并在后人不断增衍和改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固定的程序与特色的内容。这种固定程式与一直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就是我们所要考察的佛教里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发点之一。

  佛教的礼仪,可以作为申请非物质遗产的重要项目。佛教的礼仪,包括仪式与仪轨。仪式是佛教里面最重要的内容。佛教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原始佛教时期已经有一些简单的仪式,这些仪式主要在戒律里面体现出来,但是它的文化特征还不明显。佛教的仪式出现,主要在大乘佛教以后,人们出于对佛陀的礼拜与崇敬,以及宗教功能扩展的需求,仪式得到了强化。其中礼佛与忏悔是最重要的仪式,其次就是许许多多的各种驱鬼与祈福禳灾有关的仪式。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固然是伴随着理论的演进而进行的,但是在仪式的功能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东晋道安法师顾虑佛教缺少统一的规制,于是制定了僧尼轨范三例:一是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是常日六时行道(日三时,夜三时)、饮食唱时之法;三是布萨、差使、悔过等法,为当时天下寺舍普遍遵行。虽然道安所制定的规范已经失传,但是它毕竟是中国最早的仪轨源头,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并对后来佛教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其后的梁武帝等人,也对中国的僧制有所发展,丰富了中国佛教的仪式。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创新时代,智者大师在创立天台宗的同时,制订忏法,僧众依室坐禅,别场忏侮,六时礼拜,促发各宗之间的行仪教判活动。晚唐百丈禅师制订的禅门清规,成为后世禅寺依教奉行的根本准则。宋代天竺忏主遵式等人致力于忏法的推广,强调“当自倾竭种种供养三宝。若不尽其所有供养,行法不专必无感降,如绝无己物方可外求。”忏法“流布诸后,普结净缘”,大兴于世。至明清时代,佛事忏仪已经成为佛教界的主要活动,元代修订的《百丈清规》也日益完备,中国的佛教在礼仪方面已经完全具备了自己的特点。

  中国佛教忏仪佛事众多,纵观忏法佛事,无非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与僧人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礼仪,一方面是用在大众场合举行的佛教仪式。这二方面的内容,范围广大,数量不少,有的是每天都要进行,例如早晚课或过堂、上堂坐香仪式,等等;有的是在一些重大的活动中要举行仪式,例如开光法会,水陆仪轨,等等。虽然其含义不一样,但是都是用于厘祝国家,礼佛增信,禳灾却鬼,增命延寿,超度荐拔等等目的。随着时代的前进,佛教的仪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往古代那些繁琐的仪式也正在被简捷的仪式所取代,还有一些仪式,也因不合时势,也不再被使用了。

  按联合国教科文的说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作为佛教的仪式本身来说,自它创立之后,一直是通过佛教僧人的身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唐代义净曾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六举僧人日常礼节说:“众僧或有杜多乞食但着三衣,设他来请奉金宝弃如洟唾,屏迹穷林矣。即如东夏斋法遣疏请僧,虽至明朝不来启白,准如圣教似不殷懃,必是门徒须教法式。”这里所说的“东夏斋法”,就是中土佛教的民族个性;“必是门徒须教法式”则是依托于人的本身而相传的方式存在之表述。

  我们以“唱导”为例,来说明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从古代起,佛教界里就一直有唱诵师的传统。《高僧传》说:“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昔佛法初传,于时齐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礼,至中宵疲极,事资启悟,乃别请宿德升座说法,或杂序因缘,或傍引譬喻。“唱导”是佛教的宣传手段,宋赞宁《大宋僧史略》云唱导“从唐至今。此法盛行于代也。”宣传佛教,就要广说,伴随宣教的活动,产生了专门的唱导仪式。《高僧传》作者慧皎法师特意指出:“弘赞毘尼,则禁行清洁。忘形遗体,则矜吝革心。歌诵法言,则幽显含庆。树兴福善,则遗像可传。……并以轨迹不同,化洽殊异,而皆德効四依,功在三业,故为群经之所称美,众圣之所褒述。”主持“唱导”的人,都是佛教法师,他们是在代佛宣法,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受到人们的尊敬,地位很高。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凡是在寺院宣经说法之人,都要受到隆重地礼请送拜,要有仪仗队相迎相送,掂香礼佛感恩众生。僧传记载东晋庐山释慧远,“道业贞华风才秀发,每至斋集,辄自升高座,躬为导首。先明三世因果,却辩一斋大意。后代传受,遂成永则。”慧远是道安的弟子,道安创立了“饮食唱时”之法,慧远将其光大,创立了唱导的仪式,成为“后代传受,遂成永则”有源头。正是由于唱导在礼拜佛教和宣讲佛教中的重要性,慧皎在《高僧传》里专门立有“唱导”一科。僧传中记载,释道照“披览群典以宣唱为业,音吐寥亮洗悟尘心,指事适时言不孤发,独步于宋代之初。”释昙颕“性恭俭唯以善诱为先,故属意宣唱天然独绝。”释慧璩“众技多闲而尤善唱导。”释昙宗“唱说之功独步当世。”释僧意“亦善唱说,制睒经新声,哀亮有序。”释昙光“回心习唱制造忏文,每执炉处众,辄道俗倾仰。”释慧芬“音吐流便,自旦之夕袁(御史中丞袁愍孙)不能穷,于是敬以为师,令子弟悉从受戒。”释僧喜“亦善唱说,振誉于宋末齐初。”释慧重“常自为唱导,……大明六年勅为新安寺出家,于是专当唱说。”释法愿“又善唱导,及依经说法率自心抱,无事宫商,言语讹杂,唯以适机为要,可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释法镜“于是研习唱导有迈终古,齐竟陵文宣王厚相礼待。”“唱导”在民众中拥有广泛地影响,许多著名的唱导师都是当时皇帝和宫廷的座上客,士众归依,地位尊极。《高僧传》评论唱导:“尔时导师则擎炉慷慨,含吐抑扬辩出不穷,言应无尽。谈无常则令心形战栗,语地狱则使怖泪交零,征昔因则如见往业,核当果则已示来报,谈怡乐则情抱畅悦,叙哀戚则洒泪含酸,于是阖众倾心,举堂恻怆,五体输席,碎首陈哀。各各弹指,人人唱佛,爰及中宵后夜钟漏将罢,则言星河易转,胜集难留。又使人迫怀抱,载盈恋慕,当尔之时导师之为用也。”唐代以后,以宣唱为特点的唱导渐渐与梵呗相结合,明清以后,随着世俗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唱导为特点的佛事活动也颓变为与民间曲牌相结合和具有地域性、更具佛教音乐文化的一种形式,并先后分成了南北两大流派。当然,这种典型的佛教文化活动,随着佛教人才的匮乏,而渐渐地改变了它的初始形式,但是他的初衷依然未改,仍然在民间拥有影响。

  由上可见,唱导本身就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其文化内涵深厚,不仅仅是佛教的仪式之一,而且还具有表演艺术的特点,并且一直扎根于佛门,影响波及整个社会,佛教僧人通过口述心传,将其沿续下来,予以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这门仪式与艺术,也正在变得萎缩,目前正需要我们加以保护和整理。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佛教仪式之保护问题

  佛教仪式传到现在,已经成为定规,并被逐渐统一起来。近年来,佛教界人士正在不断努力提升佛教的文化品位,佛教的仪式也在这一提升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特别是在强调道风建设的思想指导下,佛教的仪式正在被佛门人士关注,诵经念佛,坐禅拜忏已经在整个佛教界里蔚然成风。但是社会毕竟正在发生大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正在得到有关方面人士的重视,有复兴的的趋势,佛教界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大的发展,然而从总体上言,佛教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尚不可能达到中古时期;就宗教来说,佛教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还是有限的。现在的中国社会,佛教更多的是依附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情况下而得到了生存空间,它并不是在广泛意义上,依靠自己的影响力而走向社会,它也没有在整个社会的大众中间进行传播。佛教界人士是更多的是在寺庙里面活动。因之其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少林武术之所以不能够被批准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在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也与佛教的影响力及其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里面有很重要的关系。因此,在这个形势下,佛教的礼制不可能在社会上普及,其影响已经不可与往日相提并论,特别是随着掌握佛教仪式的老一辈僧人正在离我们而去,已有千余年佛教历史的仪式也在这个大背景下处在濒危的状态,亟待挽救。近年来一些学者与热心佛教居士,以及教内人士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佛教仪轨的整理与发扬有所恢复,然而总体下滑的趋势仍然是存在的,其形势还是严竣的。

  联合国提出的能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即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我们理解,就是凡是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应该是原生态的文化类型,并且正在处于边缘化的情况,就像现在全国一些地方政府将剌绣,甚至陕北民歌、无锡惠山泥人等等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而提出申请,那么对佛教来说,欲要将自己的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也要遵循这一规定。

  一千余年来中国佛教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仅就佛教仪式来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佛教界不可能全部申请,也做不到这一点,正确的思路是从中选择符合联合国提出的三个基本条件,而且是当前最需要保护的项目,将其作为自己的申请对象。像上述的“唱导”仪式就可以被列为申请的项目之一,因为“唱导”是中国僧人创立的一种原生态的文化活动,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然而现在佛门里面已经很少有人再去使用与关注,其真正地处于濒危的状态。此外也有人提出像佛教的“过堂”等仪式也可以申请列入,在此聊备一说。

  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其目的还是在于保护,使之能够被后人继承下来,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佛教界对保护文物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在流传下来的许多重要的文物,一是与佛教有关,像全国各地的艺术雕刻多与佛教有重要的关系。二是佛教寺院一直有收藏文物的传统,特别是与文字书画有关的文物,有很多都是通过寺院珍藏之后而传给后人。三是,佛教界本身就在创造文物,像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典的写经与刻经活动,对中国文化的保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这一文化活动中创造了文物,历代各种雕造的藏经,对我们来说都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的珍品。此外,与雕造藏经有关的技术,如印刷术、木版雕刻技术等等都是古代具有原生态和艺术价值的项目,目前这一技术也随着先进的电脑排版,机器印刷而被淘汰,所以它们也可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中,从而得到应有的保护。

  虽然中国佛教界一直有着保护与创造文物的传统,但是也应该看到,佛教界所保护的更多的是一些已经成型,具有固化特点的物质,例如佛像雕刻与藏经图画等等。但对一些非物质的无形资产,佛教界并没有意识到要去保护起来,所以佛教界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在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非固化物质的保护。像佛教仪式就没有得到佛教界的很好保护,出于各种原因,佛教的仪式仪轨当前正在弱化,出家人中能够正确掌握与使用仪式,以及正确唱诵的人并不多,特别是一些不常用的特殊仪式或者在大型法会上使用的仪轨,了解的人更不多矣,以致于现在如果某一出家人能够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就能受到寺院的欢迎,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保护佛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欲要保护佛教界自己的无形资产和品牌,首先要做的还是抢救性的工作,其中抢救人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特别是那些拥有丰富经验,懂得规矩,满腹经纶的老一代僧人是佛教界的宝贵资源,尤其值得佛教界的重视。众所周知,当代中国佛教曾经有过一个断层,经过“文革”以后存留下来的老一代僧人,到了新世纪时已经所剩无几,其岁数至少也过了八十,有的甚至已经是九十或者是百岁的老人。笔者曾经在成都某一寺院见过一位八十余岁的老人,他的唱功非常好,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在宁波某一寺院担任维那,主持寺院的法事,后来因为岁数已大,思乡心切而告老还乡。当时笔者曾经想对他做一些口述史的采访,但是因为事情太多而暂时放下,事过一年以后再去寺院,告知已经圆寂,为此笔者深深感到痛心与惋惜。如果我们能在这位老人生前让他培养一些弟子,或者将他的绝活——唱诵予以录像或记录下来,至少我们能够在这方面留下一些珍贵的资料,这对整理佛教的仪轨必将有莫大的帮助。虽然现在学术界和佛教界都在致力于保护前辈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学术单位正在忙于口述史和录像的工作,但是由于经费和种种其它原因,这些工作并没有全面展开,只是一些热心人士在做一些尽可能做的工作而已。其实这项工作最应该做的还是佛教界自身,只有佛教界对这些宝贵的无形资产重视了,才能彻底改变当前弱化的局面,所以要说保护,首先是对人才的抢救性保护。像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对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的老人实施特别的保护政策,无锡市对能够制做惠山泥人的老一辈艺术家都专门拨出经费数万元,请他们带弟子,让他们手中的绝活能够传世。许多地方都把老一代的工艺大师捧为上宾,为他们配备具有大学学历的学生,就是想让他们把自己的技能传给后人。这些做法值得佛教界人士借鉴。

  其次佛教界要制定长期的保护计划。佛教仪式众多,佛教界人士应该摸底排查,编制名录,然后依照轻重缓急的次序,制订规划,对这些仪式进行有序的保护计划,同时还要加以整理和研究,让这些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千年仪轨得到新生。当前对佛教界来说,筹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并不是难事,关键还是在于观念的建立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领导层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充分重视,以身作则,推动整个佛教界形成重视文化,爱护遗产的风气,则千年的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以流传下来,嘉惠后人。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肯定是不能穷尽的。申请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固然重要,佛教界要将自己的项目纳入这个活动是必然趋势,但是也应看到,这需要过程,并不是一下就能成功的,关键还是要在这方面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为将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准备,打下基础。可喜的是现在整个社会与政府都在重视抢救文化遗产的工作,各地政府都在努力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者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佛教界也要顺潮流而行,乘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对属于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整理,如果有更多的寺院参与,整个佛教界都能动员起来,那么佛教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天就会早日来到,而且能够取得成功。我们寄希望于佛教界早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取得成功,实现佛教界在这方面的零的突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