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寺的“石经”(系列之五)
石经寺的“石经”(系列之五)
“朝肉身、赏石经”,是许多川西香客的夙愿,朝“肉身”盼得其灵气,见“石经”方解其名气。但在民国时期就有“朝肉身”容易而“赏石经”难的现象。对此说法不一,诸多谬误,贻笑大方。笔者经多方调查比对,初步解出石经之“名”。
石经寺得名就源于石刻经书,通常的说法是因清朝简州牧宋思仁送了一部32块的石刻《金刚经》而名。庙中清道光丙申(1836年)之秋碑刻《续刊石经序》中有“……我朝乾隆三十二年,州牧宋公思仁,游山有感,送石刊金刚经一部至寺,因名石经寺。未及一月,公即升济南知府。作善降祥,其应如响,足以征矣。是此经者不亦寺之重器乎。迄今历时既久,前僧未及检视,遗失之,止存一板,计二百五十余字。僧目击心伤,不忍听其残废,坐视圣教倾颓,有志续刊以彰前征 ……”。
民国期间乾隆版的“石经”只存一块,而这块“石经”只有普通算盘大,字为工整的蝇头小楷,需拿在手上方能细细鉴赏。作为“寺之重器”,只有显贵的客人来了,客堂才会命照客师(注①)拿出来让其一睹真容,所以“赏石经”难就难在这里。其它补刻的石经似乎在质量上无法与这块相提并论,因而鲜有人提及去赏它们。
说起民国时期石经寺客堂的知客待客,是一件很有学问也很有趣的事。在香会期间,为了加强接待能力,知客师是三个,除演净、常满(兼)外,还聘了一个宝光寺出来的圣聪。知客下有照客,照客下是烧水倒茶的勤杂工。知客的才干首先要会识人,一见来人就知是什么来路。是“来烧香的还是来刮腊油(白吃白拿倒刮腊油)的,该如何接待。其接待的方法与民间所传“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这幅对联有点类似,是受形势所迫不得不这样做。如客人来了,知客喊“请坐、泡茶来”,杂工就奉上盖碗茶,照客师会端来一盘瓜子和一盘点心(白米酥);若知客喊“请坐、端茶来”,就只来碗盖碗茶,瓜子和点心就免了;若知客喊“请坐、倒茶来”,就有照客师用一个盅子在保温桶里倒出一盅红白茶水(便宜货);若知客喊“请坐、拿茶来”,则杂工们会大声回答“水开了就来”,其实这水是永远不会开的,有时坐久了,知客师会故作生气状的喊“咋过还没拿茶来“,而杂工们仍然照样回答“开了就来”,而不会行动。
但经笔者调查,“石经”之名不应这么晚才出现,至少在明朝楚山时代就已有此称呼,只是楚山本人出于向明蜀王报恩的目的,才改称“天成寺”。从最近发现的明代《石经楚山和尚语录》(注②)可见一些端倪,首先是原书名直书“石经楚山”,其次卷四《垂示诫语》的《前二日告别钦差镇守四川上衣监太监梅公书》落款有楚山自称“石经绍琦沐手书别奉拜”的文字。
目前寺中所存一块“石经”,材质优良、古色古香。但正文仅207个字,且内容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内容为主,与上文《续刊石经序》碑中记载不符;另据石宽天(注①)介绍及亲手鉴别,得出无论材质、字体、所刻内容均不是解放前那块;寺方解释说,现在这块“石经”的确不是清乾隆年间的石刻《金刚经》之一,但却是明代楚山祖师亲手所刻的石经。理由是在《石经楚山和尚语录》里有载,楚山当年就自称“石经楚山”,传说有友人送来几块安徽优质的砚台石,楚山本人亲自将其磨光,再刻上经文,并编号“二十七”。若然如此,现在这块“石经”也堪称镇寺之宝。
此外,还有一个“石经”的线索。笔者民俗调查期间,在石经村汤家湾找到一位刚解放不久,在久隆乡公所当会计的汤同新(现年84岁)。据他介绍,1952年简阳县久隆乡公所组织人进庙去没收寺内的生活用品,共挑了几十挑到乡公所。其中包括两挑跟当时的算盘体积差不多的“石经”,厚约2厘米,字只有成人小指头大小,字迹清晰工整,但具体内容不清楚,共40来块;后来在分配时,其它家俱日用品等都很快分给了群众,唯独那40来块“石经”无人问津,只好堆放在一房间的角落里;现在还健在的简阳人付再科、曾崇英都还清晰记得这一幕。
最开始笔者怀疑“石经”被当地人拿去补墙铺路,或可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但到了现场的住户中打听有无带文字的石板,结果一无所获。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行政隶属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汤家湾及其上游划归成都市,而久隆乡公所老一批工作人员相继离开或逝去。经过一系列反复调查,最后汤同新大爷传来消息,他委托打听的一位老同事告诉他,当年因为觉得“石经”没用,就将其扔进了一口井里,现在井已被填,上面修了一所小房子。笔者怀疑井里面的“石经”,大量是清道光年间重刊的那部,而那块乾隆年间的真“石经”也极有可能混在其中。这才有了邀请石宽天来鉴定寺庙现存“石经”的那一幕。虽然“真石经”未能找到,但值得欣慰的是真“石经”还有重见天日的可能。
借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头的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希望同仁们一起来努力,让“石经”如同石经之“名”一样,能度过苦难,再次展现其文物和文化价值。
1、石宽天解放前夕在石经寺客堂任照客师两年,那块原版《金刚经》“石经”经其手不下百次。
2、这是最近才发现的明代原版《石经楚山和尚语录》(有残缺),据石宽天说,民国期间寺中僧人都不曾见过。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