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发展的中国同行
宗教——与发展的中国同行
裴飚
经历了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征程,新中国进入全面发展、迅猛堀起的新的历史时期。
发展的中国百业兴旺,崛起的中国蒸蒸日上。这与昏暗腐朽、萎靡涣散、积贫积弱、受苦受难,屡遭列强侵略、瓜分、欺辱的近代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不同于西方大国的发展一崛起模式,中国的发展和嵋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科学发展,二是和平崛起。
在祖国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宗教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工作者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宗教发展史告诉我们,宗教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宗教自身也获得发展与进步;反之,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宗教自身也会逐渐衰退。
改革开放30年,是国家发展进步的30年,也是宗教发展进步的30年。宗教界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努力发挥积极作用,也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迎来了“黄金时期”。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坚定自觉地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党和国家确立了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拥有亿万信众的中国宗教,一定会顺应时代的要求,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人民的福祉,做出特殊的贡献。
和谐的宗教——与和谐的社会同融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地区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道德失范,资源紧张匮乏,生态环境恶化;国际间,纠纷层出不穷、冲突此起彼伏,在许多纠纷和冲突的背后,都有着极其复杂、深刻的宗教背景,乃至于一些西方学者得出了“文明冲突”的悲观结论。
面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这些严峻挑战,中国独树一帜,鲜明的提出了充满东方大国智慧的化解之道一—“和谐理论”。
对内,构建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局面。
对外,共建和谐世界。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开展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并列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五大关系),注重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2008年,国家宗教局在之前“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宗教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社会矛盾的凸显,提出了“全力保稳定,齐心促和谐”的宗教工作主题。
中华民族是崇尚和谐、以和为贵的民族,中国各大宗教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和思想,从古以来就有融合社会、维系和谐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中国宗教界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不断巩固和加强宗教领域的团结和睦,呈现出五教同光、共致和谐的气象,另一方面,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有益的成果。连续举办的两届世界佛教论坛就是成功的范例。论坛以“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和阶社会,众缘和合”为主题,大力倡导“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愿景,以宗教特有的亲和与智慧,为纷纭繁杂的世界,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
立足时代要求,总结历史经验,宗教要保持其自身的和睦,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应当把握好这样——些基本的关系与准则,即: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一教不干丑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一一教不碍学;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教不妨俗宗教与宗教的关系——教不诋教。惟其如此,和谐的宗教,才能与和谐的社会同融。
文化的宗教——与文化的繁荣同兴
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强盛,不仅是经济的富足、政治的稳固、军事的强大,而且必有其深厚的文化、文明为依托。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传统是民族的本。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促进经济大发展,而且要推动文化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切愿望。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在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也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使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宗教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历史现象,不仅表现为一种信仰形态,而且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广泛地与哲学、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以及科技、教育、医疗、体育,乃至于人们的礼仪、风俗。习惯等,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我国著名宗教家赵朴初认为宗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宗教的本质是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宗教不仅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而且是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宗教水乳交融,儒、道、佛三家学说,在不断交流、借鉴中,融会参同,相互补益,离开了这些内容以及大量的民间宗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便失去了主体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护、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既是树立民族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宗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矿藏,蕴含着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思想、伦理、审美等人文价值。深奥玄妙的宗教哲学,启迪着人们在天地自然之道中安身立命的智慧;神圣庄严的宗教道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异彩纷呈的宗教艺术,丰富了多姿多彩的艺术殿堂;风景秀丽的宗教胜地,构成了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内涵丰富的宗教礼仪,增添了各民族的习俗风情。
不止于此,宗教还在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两岸四地广泛开展的宗教文化交流,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增强民族共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如同宗教中包含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一样,宗教文化中,也包含着有益成份和有害成份。我们应采取历史的、辨证的态度与方法,全面认识和对待传统宗教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添独特的光彩。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宗教在其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文化的宗教,必将与文化的繁荣同兴。
慈善的宗教——与善良的人民同心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党和国家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与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民生建设。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各界共同参与,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在这方面,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发挥宗教界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和公益慈善事业。
宗教界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有着深厚的信仰基础和高尚的道德感召力。爱与善,作为人类生存智慧和道德智慧的结晶,是各大宗教普遍共有的核心教义和价值取向,佛教的“慈悲为怀”、“利乐有情”,道教的“齐同慈爱”、“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天主教、基督教的“博爱”、“奉献”等等,都是爱与善的体现。
我国宗教一向有慈悲济世、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鼓励宗教界多做善行善举”,宗教界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方面,积极参与,成绩斐然。各宗教团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支教、义诊等方面,发挥了广泛而有益的作用。
宗教界在救灾、赈灾中的积极作用尤为显著。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两岸四地宗教界携手共济,众志成城,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地震发生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海内外宗教界就捐款捐物逾亿元,有的还派出救援队、医疗队赶赴灾区开展救助工作。什邡市罗汉寺,积极协助政府开展救援工作,不仅安置灾民、伤病人员1700多名,而且将禅房改为产房,使108名婴儿安全诞生。最近台湾发生“8·8”水灾,两岸宗教界又联手合作,率先展开了赈灾募捐活动,充分体现了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和相濡以沫的同胞之情。在救灾活动中,各地宗教界还相继举办消灾祈福法会等宗教仪式,客观上起到了安定人心、修复心灵的作用。
中国宗教界在救灾、赈灾中的优秀表现,反映了新中国宗教、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宗教的崭新面貌,也让社会大众真切体会到了宗教的积极意义。
实践证明,宗教界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不仅是政府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从宗教界自身来看,也是提升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慈善的宗教,与善良的人民同心。
让我们回到全文的主题,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向着和谐型、文化型、慈善型方向迈进的中国宗教,一定会与祖国的发展同行!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