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魏 农 武烈珍
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台湾佛光大学和澳门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四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佛教”、 “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佛教与民族的关系”以及。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变革”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择要对其进行概括性介绍。
一、全球化时代的佛教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佛教如何发掘自身资源,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近几年来佛教界与学术界关心的热点话题。在这次会议上,方立天、吴有能、郑庆云、郑筱筠,魏德东等专家学者就佛教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方立天指出阐扬。缘起论”是当代佛教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在题为《当代佛教要重视阐扬佛教核心思想
‘缘起论’》的主题发言中,提出阐扬“缘起论”是当代佛教的重要历史使命。
“缘起论”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各种条件的集合而生起,随条件的分离而散灭,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因果联系之中,并随着因果联系的变化而变化。 “缘起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为世界相互依存提供重要的哲学根据和理论支撑。阐扬“缘起论”是当代佛教的重要历史使命。今后需要进一步强调从缘起的一般意义层面去阐述人类社会的哲学理论基础,阐述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世界观,在人们内心确立正知正见,进而推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
(二)吴有能提出。缘起论。与“互联性”彼此呼应。香港浸会大学吴有能副教授在《人间佛教之全球化基础与姿态》的发言中指出, “互联性。现象是全球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与佛教的“缘起论”彼此呼应。
佛教以因缘法理解万法,事物相互构成一个庞大的因缘网络,共同演化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原理。因此,世界中不存在孤绝于世的个体,反之,事物都是紧密关联而共同形成因缘和合的关系结构。佛教的“缘起论”是佛教教义中与全球化论述最相关的部分,可以满足全球化理论发展的需要,更可以在面对有关事实的价值判断时,提供独特的精神资源。
(三)郑庆云提出宗教教育对解决文明冲突具有独特作用。澳门大学郑庆云教授的发言《宗教(佛教)教育在解决全球文明冲突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从文明冲突论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宗教教育可能具有的抑制文明冲突的功效。
文明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当前的关注点是如何减少甚至防止文明冲突再现。在实践中应发挥宗教教育的独特作用。宗教教育的内容在照应学校自身宗教背景的同时,应该涉及世界其他主要宗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正面的宗教教育可以让人们学习如何欣赏每一种文明和传统的主要价值,帮助世界进入一个“对话的世纪”,从而减少乃至避免日后因为无知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冲突。
(四)郑筱筠指出当代中国南传佛教以内敛和外显的方式寻求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郑筱筠研究员的发言《内敛与外显: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南传佛教》指出,中国南传佛教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内敛和外显的两种方式寻求发展。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的外显表现为: (1)突破自身理论体系限制,积极从事社会慈善事业; (2)突破固有的布萨羯磨制度和禅修制度,举办中国南传佛教禅修中心; (3)加强与国外僧团、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4)积极加强与内外社会各界的交流,寺院经济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内敛表现为: (1)创办云南佛学院和各佛教分院,努力培养僧才,提高僧人队伍素质; (2)注重发扬传统,着重加强禅修实践活动。两种方式并行的发展模式使中国南传佛教既保守又开放,以极强的兼容性积极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现实、面向人生,由此而出现了世俗化、本色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五)魏德东提出中国当代佛教兼具保守性与开放性。中国人民大学魏德东教授的发言《当代中国佛教的保守与开放》以保守性与开放性为切人点,透视了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势。
佛教的保守性是指在佛教理念、佛教组织和活动等方面,强调教义的原初意义和佛教的终极价值,维护传统体制,提倡传统实践方式,侧重戒律与修行,不惜使佛教与世俗社会保持较高的张力,并较为排斥佛教与世俗社会的接近及其相互影响。保守性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中国的佛教徒绝大多数为新皈依者,是从无信仰转为信仰,或由世俗信仰转为宗教信仰。他们在改变信仰的过程中付出了较高的社会网络代价,因此对于自身的宗教身份具有高度的自尊,极力维护其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神圣性,潜在地以此作为其世俗社会牺牲的补偿。佛教的开放性指的是佛教在思想、组织和活动形式等方面主动适应时代的需求,对固有的佛教表达方式作出损益,以随顺社会的发展。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中国人间佛教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旅游与文化消费成为佛教重新进人大众生活的首要媒介。但是商业行为与佛教活动的混淆不清,也招致了广泛的批评。保守性与开放性是佛教存在的两个层面,缺一不可。佛教的保守性维护了宗教的核心价值,确立自身的身份认同,保证了佛教正统的一脉相承,而佛教的开放性搭建起佛教与世俗社会的桥梁,使佛教与时俱进,与不同的环境相适应,为佛教的存在和发展赢得时代的合法性。中国当代佛教应该努力实现保守性与开放性的互补与共赢。
二、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人间佛教”是近代以来中国佛教最主要的发展方向。然而,关于“人间佛教”的具体定义与内容,一直没有形成共识。近年来,虽然学术界和佛教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仍然是异说纷纭。在此次会议上,黄夏年、刘成有、梁容、张雪松等学者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透视人间佛教的发展历程,进而展望其前进方向。
(一)黄夏年分析了人间佛教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研究员在题为《关于“人间佛教”的思考》发言中,列举了当前“人间佛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建议。
当前“人间佛教”存在的问题: (1)中国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佛教没有能及时跟上。(2)在社会转型期,佛教的观念变化速度不够,找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3)政教关系的调适度不够,佛教界内部的调整也有偏差。(4)佛教界内部缺少人才,没有理论创新。(5)道风欠缺,思想涣散。针对这些问题,黄夏年建议: (1)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以适应当今竞争激烈、宗教林立的社会状况。 (2)佛教界人士在不违背佛教根本思想与原则的前提下,作出适当的变革,以丰富“人间佛教”的多样性内容。 (3)建立一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可操作性的“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对佛教做全面而综合的考虑,协调佛教与各种宗教的关系,给当前的佛教作出最好的定位。 (4)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弥补佛教界缺少理论研究人才的不足。 (5)加强制度建设与道风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人间佛教”发展方向的正确,为未来的佛教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努力做好普及佛教的工作,正确树立佛教在整个社会的形象,改变人们对佛教的偏见,真正实现为社会服务。
(二)刘成有分析了印顺法师早期的信仰转向及其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刘成有教授的发言《印顺早期的信仰转向及其意义》,梳理了印顺早年信仰转向的历程,分析了其人间佛教理论的特质。
印顺在信仰佛教之前曾先后接触过老庄思想、儒家思想以及基督教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批判性认识。在皈依佛教之后,印顺确立了人间佛教与人间净土思想,其核心的观念有两个: (1)人本的思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自利利他。 (2)创造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进取与自觉,要创建人间净土,实现对自然界与社会的净化。印顺的信仰转向及其宗教观折射出一定的理论意义: (1)明确地将宗教的现实作用作为其理论思考的出发点。 (2)体现出体用一元的同一性思维方式的影响。 (3)突显出个体解脱的内在超越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
(三)梁容分析了台湾佛教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香港中文大学梁容博士的发言《人间佛教的全球化与地域化之论述——论人间佛教的生态实践》,借分析人间佛教在保护生态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了佛教如何在当前全球化与地域化两种趋势冲突激荡的背景下,对于解决世界上的突出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于不同地域文化特质的差异,全球化在其开展蔓延过程中必然与地域化构成张力。佛教作为一种地域化的传统文化与传统宗教之一,可以对生态危机提出基于自身思想资源的独特反思。在人间佛教思潮的影响之下,台湾佛教界参与和实践佛教的环保,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伦理建构与规范整合,也将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作出了新的诠释。人间佛教谨慎地持守了佛教的自身文化传统与思想脉络,并未不假思索地全面拥抱全球化的立场,对全球化的问题提出了批判性的反思。
(四)张雪松分析了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特质。中国人民大学张雪松博士的发言《管窥人间佛教的多元化理解——从对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重新解读谈起》,分析了印顺法师的两部著作《中国佛教史略》与《中国禅宗史》之间的关联性,总结了印顺法师对佛教、对中国佛教的整体理解和高下判摄,并论述了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独特之处。
《中国禅宗史》是以《中国佛教史略》的研究成果为写作起点的,其中的思想一脉相承,印顺法师认为,慧能继承了道信以来的传统禅宗思想,倡导“念般若法”。按照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关系,印顺法师将中国佛教史分为两期:一是汉魏两晋,以“性空”为本,大小乘兼宏,相当于印度佛教的中期;二是南北朝隋唐北宋,以“真常”为本,专宏大乘,相当于印度佛教的后期。慧能的禅学属于第二期,是继承自印度佛教后期的“真常唯心系”思想而又进一步中国化的佛学。因此印顺法师对慧能禅学评价不高。印顺法师强调人间佛教是印度固有之意,是“少壮的”,这与太虚法师和星云法师的认识有着显著不同。太虚法师认为人间佛教是末法时代当行的佛教,星云法师认为人间佛教是从印度释迦牟尼直至中国禅宗六祖一贯的主流思想。
三,佛教与民族的关系
宗教与民族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但两者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佛教自传人中国以来,对我国的一些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过来也在民族文化的作用下有所变化。尕藏加、罗桑开珠、周拉、宝贵贞等专家学者就佛教与民族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尕藏加指出藏族僧侣的宗教职业生活在寺院,家庭和社区三大层面逐步建立、发展并不断演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尕藏加的发言《当代藏族僧侣与宗教职业生活》,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僧侣与寺院、僧侣与家庭,僧侣与社区三大关系层面,探讨了当代藏族僧侣的宗教职业生活。
尕藏加以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康宁寺和西藏芒康县罗热寺为例,论述了僧侣与寺院的关系。康宁寺实行全部僧侣住宿寺院的制度,同时允许僧侣外出念经。罗热寺推行以寺养寺,绝大多数僧侣除了参加寺院在一年内定期举行的六次宗教活动外,其余时间完全由个人来支配。现在,由于僧侣登记制度的实行以及僧侣档案的建立,僧侣与寺院的关系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尕藏加通过对西藏昌都县向达寺三位僧人的描述,论述了僧侣与世俗家庭的关系。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下,许多寺院僧侣的经济生活主要依靠各自的世俗家庭,僧侣与世俗家庭之间已形成了一种不可脱离的牢固关系,而且不少僧侣与其世俗家庭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互利的良性关系。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寺院,其僧侣在经济生活上可以达到自立自养,不用过多参与世俗性社会劳动。尕藏加描述了信教群众和巴塘县宗教局干部眼中的僧侣。信教群众既肯定了当代僧侣的聪明才智,又指责他们的佛学知识和道德修养偏低。宗教干部认为,当今僧侣的宗教学习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其经济条件或物质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僧众内部也无形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彼此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总之,藏族僧侣的宗教职业生活,是在寺院、家庭和社区三大层面逐步建立、发展并不断演进。这是僧侣作为寺院职工、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等多种身份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亦是宗教与正在变迁中之社会相适应的具体表现。
(二)罗桑开珠论述了佛教对吐蕃社会及后来的藏族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中央民族大学罗桑开珠教授在题为《论佛教对吐蕃社会文化的影响》的发言中,分析了佛教对吐蕃社会的宗教思想、教育方式、语言文字、造像艺术、建筑风格和音乐舞蹈等方面产生的历史性影响。
佛教传人吐蕃并得到吐蕃王朝支持后,首先控制了吐蕃社会的宗教思想和教育大权。通过与统治藏族社会思想意识千余年的苯教进行“佛苯教理之争”,佛教赢得了吐蕃社会正统宗教地位。桑耶寺修建后,藏族社会正规的寺院教育开始形成。这种寺院教育改变了吐蕃社会原来分散的、个体的、以家庭为单位边劳动边学习的教育方式,形成了脱产而集中的、有专职教师授课的,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级体系和组织制度的寺院教育体系。佛教传人吐蕃后,新创制的藏文首先用于佛经翻译,这些佛经成了学习藏文的材料。赤松德赞时期因译经的需要,改进了藏文的拼写规则,丰富了词汇内容,完善了语法结构,推动了整个藏文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藏文的使用功能和表述能力。吐蕃的造像艺术主要用于佛教传播和佛教信仰,其最大成就是将印度佛教的神只、人物、法器等或多或少的进行了本上化转型。桑耶寺、大昭寺,小昭寺等一批佛教寺院的兴建,给吐蕃的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建筑理念和运用技术。佛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吐蕃音乐,而且逐渐改变了音乐的服务对象和歌词内容,礼赞佛教和宣传佛教方面的内容不断增多。佛教思想和文化逐渐渗透到吐蕃民间歌舞之中,在吸收吐蕃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立的具有本土艺术特点的佛教歌舞。
(三)周拉提出“顿渐之诤”对汉藏佛教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周拉教授在《从“顿渐之诤”看当今汉藏佛教交流》的发言中,回顾了汉藏交流史上影响深远的“顿渐之诤”。
吐蕃在赤松德赞时期从印度引进了瑜伽行中观宗自续派及密宗,从汉地引进了禅宗。这两个宗派教义不同,为了争夺宗教地位,冲突不断,互不相让。它们之间的矛盾被吐蕃统治阶层所利用,使得“渐悟派”与“顿悟派”在思想上的对立进一步深化为政治上的矛盾,最终导致了“顿渐之净。。 “顿渐之诤”对汉藏佛教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顿渐之诤”是吐蕃时期汉藏佛教交流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汉藏佛教交流史上规模较大、影响深刻的一次交流。至今,很多人对汉藏佛教交流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顿渐之诤”上,尤其是藏传佛教界很多人对汉地佛教教义思想的认识还停留在“顿门派”代表人物摩诃衍的禅宗思想上。由于受到传统学者的影响,今天很多藏族人对摩诃衍及其禅宗思想的认识是负面的。同样,内地也有部分人对藏传佛教持负面的看法。为了避免产生偏见,为了提高互相认识,应加强中国佛教内部的交流、对话,从而加强中国佛教内部凝聚力。
(四)宝贵贞指出内蒙古宗教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中央民族大学宝贵贞教授的发言《内蒙古宗教制度改革与民族发展》,概括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内蒙古地区宗教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当时的宗教政策导向、宗教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重点谈了她对宗教制度改革的看法。
内蒙古宗教制度改革是一场自我教育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的价值追求从彼岸回到现实,为蒙古民族走向现代化奠定了现实基础。然而,由于这场改革是宗教内部和社会外部的综合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从今天的眼光审视宗教改革的过程和结果时,可以发现,当时大众对宗教的认识还基本是把宗教及其制度与封建剥削制度等同,往往夸大了它的统治功能而忽视了文化功能,忽略了佛教对于提升民族文化的意义。对于宗教自身的发展而言,这种大规模的宗教制度改革导致的宗教世俗化的结果,还有待于历史的检验。
四、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变革
在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人间佛教亟待整合的当今时代,中国佛教面临着重要的转变。在此次会上,部分学者回顾了中、印佛教史上几次比较关键的变革,希望通过厘清其中的现象与根源,总结历史规律,发掘成功经验,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探明道路。
(一)学愚提出大乘佛教的产生是“佛学模式转换”的观点。香港中文大学学愚教授在《佛学模式转换: “无我”与“如来藏”》的发言中,借助“模式转换”的理论,对大乘佛教的兴起提出新的解释。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和佛教界对大乘佛教的起源还不甚了解,人们尚无法从思想上建立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联系。为此,需要借用新的理论来透视大乘佛教的兴起。借助“模式转换”理论,佛教思想中“如来藏”对于“无我”思想的大幅度超越,可以被视为是当小乘佛教遇到危机时,佛教徒重新诠释佛法,创造新思想的模式转换。 “佛学模式转换。可以回应近年来日本“批判佛教”对于中国以“如来藏”思想为基础的佛学思想的批评,维护中国本土佛教的合法性,也可以启发人们跳出自己的本位,全面认识佛法,重新理解大小乘佛教及其发展。
(二)冯巧英提出净土宗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冯巧英教授的发言《净宗形成探源》,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晋地区的民族、宗教状况对净土宗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净土宗形成初期的几位祖师都出自三晋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晋地区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除佛教外,中亚、波斯等地的宗教也从西域传人这一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状况对净土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中国原住民属于多神信仰,大乘佛教也称有恒河沙数诸佛,而教等则是一神二元论。净土宗则着力强调阿弥陀佛,重视信仰,反对过多的理论思辨,表现出较强的宗教性; (2)以“阿弥陀佛。为咒的净土法门揉合了当时道教符篆派、民间巫术、杂密的净土宗的思想要素,更具有宗教神秘性; (3)在战乱不休的时代,净土宗为民众设立了一个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没有夷夏之辨的理想国度,有较强的民众性, (4)思想上摆脱了师承门户的桎梏。净土宗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它吸收了当时三晋地区各民族和外来宗教的思想、信仰、行法,又将独特的思想理念融化到各民族和各教派中去,形成独特的教派。因此才能在隋唐以后的几次民族大融合中影响不衰。
(三)妙日指出讲“顿悟”是各禅宗祖师理论的共同特征。台湾佛光大学妙日教授在《东土五祖及南能北秀的禅修方法》的发言中,通过分析对比东土五祖及北宗神秀、南宗慧能等人禅法的风格与方式,推翻了“南顿北渐。的绝对论断,指出禅宗各代祖师间一脉相承的顿悟思想倾向。
中土禅宗各祖师的修行方法,虽然在风格、方式上有所差异,但都强调“众生自心本具清净佛性”的理念,这一理念是贯穿在各祖师理论中的核心思想。讲“顿悟”是各祖师理论的共同特征。在这一共性之下,如来禅主张通过观心看净、坐禅摄心的渐修方式达到顿悟,而祖师禅则强调不假渐修、回归本心的顿悟成佛。被指为全主渐修的北宗神秀也是以渐修作为通向顿悟之境的途径。探究禅修的核心观念与修持方法,还可以为现代禅修者提供参考,帮助现代禅修者建立信心,学会借助于禅修去除精神上的痛苦。
(四)贾晋华分析了唐代洪州禅学的真正风貌。澳门大学贾晋华教授在《古典禅与人间佛教》的发言中,指出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学并不反对念经坐禅,论述了古典禅对当前人间佛教建设的重要意义。
与晚唐以降编造的机锋短语和故事中所显示的反对念经坐禅的形象不同,马祖及其弟子辈对佛教典籍十分精通谙熟。他们从《楞伽经》及其他如来藏系经论中发掘出如来藏思想的一些精微含义,并融摄唯识理论和般若空观,提炼出平常心是佛性、本有的觉悟、人生日常作用为终极境界的显现、无心会道等禅学观念,较为完善地融解了染与净、迷与悟、凡与圣、人心与佛性、人世与出世等两难张力,从而既将禅宗导向现实人间,又维护了佛教的理论根基和信仰精神,最终开启了禅宗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古典禅。古典禅强调对一切众生皆具有成佛的要因、能力及本觉的坚定信仰,对成佛的终极目标的不懈追求,对出世精神和超越态度的彻底了悟。这些对于加强人间佛教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建设,避免世俗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启导意义。
《宗教与世界》2010年第1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