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儒释道的孝道观:圆融无碍的生命情缘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忠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儒释道的孝道观:圆融无碍的生命情缘

  作者: 王忠文

  前言

  中华文化以儒家、道家、佛教为主流思想,对于孝道最为崇尚。自舜以大孝的资格,得到尧的禅让而成为天子后,孝道便十分的受到重视,以致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政治观。《吕氏春秋.孝行》谈到"孝"是治理天下的妙术:"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曾子把"孝"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他说:"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礼记.祭义》)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现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

  中国自五四运动以后,许多知识分子反对旧礼教,提倡新思想,甚至认为读经谈孝是开倒车。这种心态其实是值得反省的,胡适先生在六十年代便非常感慨地说:"我在三十年前,曾主张废止读经,经过三十年以后,我又要提倡读经,尤其特别要提倡读孝经。"

  孝道概谈

  孝道在中华文化里可谓渊源流长,甲骨文中已有孝字。至于《诗经》和《尚书》中出现孝字更多。从文字的意义来说,孝的上面是个老人,弯腰弓背,白发飘拂,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已经不能好好照顾自己;而孝的下面是个孩子,把两手朝上伸出,托着老人,作服侍状。

  《尚书.无逸》载,殷高宗武丁行忧丧三年之礼,居倚庐,柱楣,三年不言政事。《战国策.秦册》载殷高宗子孝己遭后母之难,忧苦而死。《管子.小匡》载,正月之朝,乡长复事,桓公都要询问乡里有谁慈孝于父母,长悌闻于乡里的,以及谁不慈孝父母,不长悌于乡里。有慈孝者不告,就是蔽贤,有不慈孝者不告,则为下比。由此可见,在殷周之时,中华民族就已经非常重视孝道。周代的孝,主要是孝养父母(《尚书.酒诰》),追孝先祖,不忘祭祀,继承德业(《诗经.周颂.雍》)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如此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就是奉养和顺从父母。《汉语大字典》对于"孝"有七个定义:(1)祭祀;(2)孝顺。善事父母。旧社会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3)能继先人之志;(4)指居丧或居丧的人;(5)指丧服;(6)效法;(7)姓(425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孝道"为"孝养父母的准则","孝顺"为"尽心孝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1389页)。

  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敬养和顺从,从衣食住行、娱乐和思想上照顾父母,尽人子之责。至于广义的孝,孝的对象就不仅仅局限于父母,还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以及伯叔姑舅等所有亲属长辈;还指邻里所有长辈;甚至还包括君主。广义的孝不仅仅是家庭生活,还包括按长辈的意志办事,实现长辈的愿望,实现人生价值,报效民族和国家。

  孝道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任何人都应以孝为立身之本,自强不息地在社会中实现永恒的人生价值。

  儒家的孝道观

  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尤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天子修孝,在行博爱广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如此则德教加被天下。诸侯修孝,在不骄免危,节制慎行,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谨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从而守其宗庙。士人修孝,在努力生产,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整体而言,儒家认为行孝包含三个阶段:生则养,丧则哀,祭则敬。生则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上是说供给饮食,服劳奉养,不失其勤;冬温夏清,晨昏定省,不失其劳,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精神上要做到以父母之心为心,和颜悦色,得其欢心,承顺无违,不失其敬。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扬名显身,光荣父母,以孝移忠,以忠成孝。《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丧则哀是说在父母去世时要守丧尽哀,动尸举柩,哭痛不已,疾痛在心,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以致毁瘠不形。《孝经》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祭则敬是说斋之日,必思其居处,忆其音容,祭之日,必有见乎其位,闻乎其声,有如孔子所说:"祭如在"。儒家行孝三阶段,就有如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礼记.祭统》也如此强调:"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再如《孝经》所言:"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今人指责儒家提倡"愚孝",这其实不是儒家的本怀。实而言之,儒家倡导从义不从父,主张子谏父,臣谏君。《孝经.谏诤》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荀子则提出孩子在三种情况下可以不从父命:一是"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二是"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三是"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荀子.子道》)《孝经》和荀子主张从义不从父,主张谏诤,原因在于如不从而从,当谏不谏,使父身陷不义,将是更大的不孝。

  道家的孝道观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为老子,五千《道德经》,谈的主要是清静无为和道法自然。庄子继承老子的道论,而以寓言和种种奇言妙语发挥要义。《道德经》一书,谈到"孝字"只有两次。经中第18章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指的是父、子、兄、弟、夫、妇,也就是家庭中所有成员。老子这句话是从人类纯天然的本性而讲的,指出孝子慈父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38章)的产物。在老子看来,孝慈之心是人的自然性情,根本不需教导即有,而仁治所教导的孝慈只注重外面的行为,完全是形式主义。《道德经》19章进一步谈到:"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是因为仁政的实施,埋没人民的天性,而产生人为的孝子慈父。(18章)因此,老子指出人君若能放弃仁政,效法圣人之不仁,以万物为刍狗(5章),则人民便会自然恢复自然的孝慈天性。

  《庄子》一书谈到"孝"字的比《道德经》较多,约莫有十四次。在《庄子.天运第十四》,庄子提出"至仁无亲"(最高尚的仁爱是没有亲人),此因"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那最高尚的仁爱太伟大了,孝本来不足以说明它。这不是说最高的仁爱超过孝,而是说它与孝根本不相干。)又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也。"(用恭敬的态度来行孝是容易的,用亲爱之情来行孝是困难的;用亲爱之情来行孝是容易的,要忘掉亲人就困难了;忘掉亲人是容易的,让亲人忘掉自我就困难了;让亲人忘掉我是容易的,要整个忘掉天下就困难了。要忘掉整个天下是容易的,要让普天下都忘掉自我就困难了。天德可以遗忘尧、舜而不愿做,恩德普施千秋万代,天下人却都不知道,这难道只是深深慨叹而侈谈仁孝吗?孝悌仁义、忠信贞廉,这些都是用来勉励自己而使本性劳苦的东西,不值得称道。)

  道家原为人生哲学,道教则以吸收黄老学、阴阳五行思想、儒家谶纬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孝道观,基本上大量吸收儒家的人伦思想。道教的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一书里谈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修仙离不开孝,假如没有良好的道德,就难以修成仙道。道教的《太平经》、《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净明忠孝全书》等重要经典,都详述许多关于尽孝的道理。

  佛家的孝道观

  佛教源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在和儒道的对立中,为了适应中华文化的伦理,而消融了许多儒道思想。印度文化,原本不像中华文化如此重视孝道,这是因为印度文化的出世思想极为浓烈。婆罗门教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1)梵行期:要专心研究吠陀经典,不问凡事;(2)家居期:娶妻生子,履行世俗义务;(3)林栖期:孩子长大后,便弃家入林修行;(4)遁世期:到晚年,则舍弃一切,四方化缘,求得死后解脱。佛教虽然反对四姓阶级,提倡众生平等,其苦行思想虽然较为淡化,但仍旧具有强烈的出世思想。

  儒家自韩愈起,提出道统说,以抗衡佛教的法统。儒家以孝道伦理,批评佛教的出家,极为不孝,提出的理由包括:(1)出家人剃发,犯毁伤之忌;(2)出家人不蓄妻,犯无后之罪;(3)出家人绝于事亲,犯不孝之过。佛教则辩白:(1)孝不由形相,应出于内心;(2)妻子财物乃身外之物,不足惜之;(3)世间孝不足道,出家方为大孝。

  为了立足于中国,佛教遂走向中国化,大力弘扬有关孝道的经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并称之为"佛门第一孝经"。甚至,从原始佛典《长阿含经》中发展出《盂兰盆经》,提倡盂兰盆节,标榜目连救母的精神。

  中国佛教认为,孝并非只是事亲,其更高层次在于修身养性。出家人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解脱,而是为了救助更广大的众生。中国佛教较为推崇菩萨道的思想,正如《华严经》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当愿众生得离苦"。而且,中国佛教更从广义上提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提倡戒杀美德。作道场为众生祈祷吉祥,为亡灵超度,被当作是最大的孝。佛教徒身在古庙,心系父母,时刻为父母求福,这也是孝。佛教徒尊敬师傅,对佛祖诚心,也是孝。如此一来,中国佛教就成了"孝道无边"。

  有关中国佛教专论孝道的文集包括《弘明集》、《广弘明集》、《镖津文集》、《灵峰宗论》。特别是宋代契嵩在《镖津文集》卷三有《孝论》,用极大的篇幅赞扬古代的圣人之孝,"天下之为孝者,吾圣人可谓纯孝者也。"该论又把孝分为理和行,"孝有可见也,有不可见也。不可见者,孝之理也;可见者,孝之行也。理也者,孝之所以出也;行也者,孝之所以形容也。"契嵩论孝,开始把儒释道三家融汇在一起,他说:"天地与孝同理也,鬼神与孝同灵也。故天地鬼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诈孝欺。佛曰:孝顺至道至法。"

  儒释道广义孝道观综合论述

  由儒释道的心灵境界,组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生命情缘。佛家以"缘起性空"作为生命观,强调人生只是虚妄的执着,其三法印为"无常、无我、涅盘寂静",此即"我法二空境"。佛家主张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人既然生存在一个无常变异的世界里,就应该放弃对自我于世界的执着。倘若无法洞悉人是的无常,执着于万事万物的假相,终必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如果生命懂得随缘,面对人世的虚幻,随遇而安,不执着,也不背弃,这就是活在当下。

  道家认为以道德为中心的执着,会压迫许许多多的人,将之逼迫到痛苦的深渊。因此,道家主张把集合的队伍解散,撤除中心指标,让个人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世界。道家相信,唯有拆除以道德为中心的本位理念,人类才能回归到心灵的故乡。"万物并作,无以观复",只要心灵虚静,对别人没有要求

  、没有期许,不用道德压迫别人,不用爱心要求别人,那么每个人就可以回到本来的自我,世界也会重回美好。

  儒家肯定道德是人生的最后真实,在道德的心灵世界里,生命可以自我肯定,价值不会流逝沉落,只要有心追寻,道德一自觉,生命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转向无限。此即唐君毅先生所说的"天德流行境"。儒家相信人间的福报,会因人世的无常而不定,但人类的道德自觉永不会失落,因为道德内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只要有心追寻,道德就会在自觉中呈现。

  中华文化源自大易生生不息的精神,因此对生命情缘有着积极的肯定。印度哲学的根本精神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而中华文化则是要积极地投入这个世间,大家互相担负苦难。人生是苦,我就投入它;养孩子苦,父母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学生苦,"集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乐事"。中华文化的生命情缘观包含了家庭伦理,其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缘分"和"命定"。

  "缘"本是一个偶然,代表一个相遇的机缘;"分"是我们的家世背景、志趣和才学。"缘分"的意思是"缘会而有分定",在这个"缘"的当下,让"分"把命定下来。"分定"是孟子的义理,是性分中本具的德。"分"也是道德和责任感。要有"分"才能稳定缘,有道德的人才有生命中的美感,享有人间永恒的喜悦。缘会是美感,本分是道德,随缘很好,但是要能不变,稳得住才放得开。

  佛家讲"缘",儒家则讲"命",孔子在《论语》的最后一句话里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我们的命是父母生下来的,需要用爱心去认同。不要伤感自己的命不好,这会成为一种障碍,以致陷落在生命的缺憾里。所以说,认命就是好命。在生命情缘的流转中,要跟随善缘,谁和我们在一起都很好,好父母、好兄弟、好姐妹、好家庭、好婚姻、好朋友、好同事、好社会、好国家、好世界。

  华族最盼望的就是一家大小,老中青三代每天都回家相聚,很"圆",但没有拥抱、谈心还不算满,要拥抱才体贴,谈心才会贴心。我们的内心要满满的都是亲情、爱。、友谊,好温馨好实在。满满的就是有笑容、有体贴,能读对方的眼神,读你千万遍也不厌,这样就满了。人生追求团圆,真正的意思不是在于过年过节的形式团聚,而是圆了要有满,心底满满的感觉才真正温馨。但是,太满就没有余地,还是要留有缺口的。孩子还没回来,就不锁上大门,虚掩留个缺口,还留一盏灯,他才会觉得家在那儿。

  圆满之后的消融是必要的,如此消融之后还会有圆满,周而复始,永无止休。这就好像胃装了满满的食物,要消化它才会变成营养。成绩好或事业有成的人,不能太自满,要懂得谦虚,进而回馈大家。"圆融"就是说圆满要消融,经过消融才会无碍,如此便是与命同在,与缘同行。假如没有圆满,说消融并没有意义。老子庄子轻松自在,孔子孟子圆满庄严,讲自在轻松,是要热爱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谈崇高的理想和道德使命,是要走更长远的路。

  我们对别人的好不要成为一种障碍,愈放下自己的好,愈能看到别人的好,这叫无碍。假如处处说自己好,那别人就好不起来,这叫有碍。我们的不好要改过,但更难的是放下自己的好。因为我们容易忘记自己的不好,但很难忘掉自己的好。

  人生往往在等待中过去,最后人都变老了。所以,要得救就要解脱出来,不能陷在条件的设定中。儒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家说"无待",佛家说"当下即是",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所在皆是。人生是漫长而坎坷的,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修养和修行是无穷无尽的,请给自己一个机会。今生今世是圆满庄严的,每个当下的解脱是消融自在的。人生如果能一方面圆满,一方面消融,那就不会有障碍和陷落了。

  结论 今生今世有两件大事要做?第一件大事是"了前生",怎么做呢?很容易,那就是孝敬父母。人生第二件大事,要"修来生",怎么修?教养下一代。我们是今生,儿女或下一代是后生。我们不会有后顾之忧,父母的生命在儿女身上,老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生命总是会往下传。

  人生完全自己负责,不要怨天尤人。我们要通过中华文化儒释道的兼修,来让人生安身立命。人生路上,我们最爱的就是父母和子女,香火要相传。还有,薪火也要相传,老师和学生也很重要。人生很简单,小时候为父母读书,现在为儿女读书;小时候为老师读书,现在为学生读书,一点都不会有存在的迷失和价值的失落。我们不感怀为谁辛苦为谁忙,为了父母和下一代,我们都认了,认祖归宗,认回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