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三农”观比较研究
儒、释、道的“三农”观比较研究
来源: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
作者:张树卿
我国古代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组织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农民则是国家最基本、最广大的社会群体。“民惟邦本,本固则邦宁”的道理,不仅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儒学、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三农思想及其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总结三家的“三农”思想及其实践得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解决我国新形势下出现的三农问题,不但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大的学术理论意义。
一,儒、释、道的“三农”观
儒家的“三农”观
儒家是根植于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学问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诸学者,他们都不是静观冥想,坐而论道的哲学家,而是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儒者大多数出身于农家,自幼生活并成长于农村,亲眼目睹父辈在小农业经济生产生活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所以,儒家学者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深厚的眷顾。在儒家经典及诸子著述中,对三农问题多有记载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概括起来,儒家的三农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关于农民问题,儒家主张以人为本,正如《荀子·王制》所指出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基于这种认识儒家明确提出重民、安民、爱民、教民、富民思想。孟子就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1。没有民就没有国,没有国就没有君。在他看来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更换和替代的,唯有老百姓是不可以更换的。故孟子倡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刘勰在其《刘子·爱民》中指出:“是故善为理者,必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休民力;轻约富敛,不馈人财;不夺农时,以足民用;则家给国富,而天下可致也”。荀子重视民生,主张富民教民,指出“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民富国强,民贫国弱。尤其是“《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教则易为善,善而从正,国之所以治也;不教则易为恶,恶而得位,民之所以殃也”2。第二,关于农业问题,儒家主张“以农为本”。在儒家看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是衣食之源,立国之本,而土地则是农民的命根子。在对待农业问题上,儒家认为“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3。土地即指耕地,只有通过农业才能产生出财富来。故此孔子指出:“为君之道,所重在于人食”。儒家从国计民生大局出发,重视农业提倡农桑。提出“百亩之田,不夺其时,而民不饥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而民不寒矣。·······征伐有节,诛杀有度,而民不横死矣”4。第三,关于农村问题,儒家主张邻里和睦,在儒家看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6。家和万事兴。要处理好邻里之间的关系,因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倡导邻望邻好,友望友好。
佛教的“三农”观
佛教是从古代印度通过和平交往方式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宗教,外来文化。中印两大民族文化在长期的接触、碰撞、融合过程中,佛教逐渐走上了本土化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面对中国古代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实 ,中国佛教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正视中国国情。在政治上必须承认并接受封建王权大于教权的现实,在经济上必须适应封建小农经济“自食其力”的最起码生存要求,必须改变印度佛教时期依赖政治保护和商人支持,而“手不捉金银”,“不掘地,不垦土”,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做法;在文化上必须尊重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并做出适应的妥协和让步,否则很难在中华大地立足。中国佛教在主动调整自身定位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国情。由此形成并提出了佛教的“三农”思想。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问题:佛教得出如下认识:第一,理解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艰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艰难度日。第二,同情农民的生活处境。尽管辛苦劳作,有时连温饱都不可得。中国佛教之所以能够得出这样的认识,大体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在于佛教自晋代以后,尤其是唐代以后,在自养慧命和色身方面,自觉不自觉的放弃了“抵掌空谈,坐食百姓”的生活方式,走上了“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7的自食其力的发展道路,并由最初的个人行为发展为佛教制度化管理。其二,自汉代以后,汉地出家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出家的,他们比谁都清楚农民的辛苦和处境。佛教适应时世的变化和佛教徒亲身劳作的体验,使中国佛教对农民不但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给予了足够的同情。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问题:佛教认识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解决物质自养方面,主动把发展农业问题放在了优先考虑之列,对官方赠送的土地和通过其它方式获得的土地,给予用心经营和有效管理。除此而外,佛教也不一概排斥商业贸易活动。佛教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封建经济有了必然联系,而一旦佛教经济势实力强大到构成对封建王权的威胁时,佛教必然遭致皇权的致命打击。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8毁佛事件,究其根本原因,皆由经济利益矛盾而起。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问题:尽管佛教信仰思想可以超脱,但其现实生活又不得不关注芸芸众生;尽管佛教有跳出五行外,不在烦恼中之说,但佛教仍然无法彻底摆脱烦恼。主张慈悲为怀的佛教,对农村落后,残破的景象,对众生生存环境的忧虑,时时予以牵挂。
道教的“三农”观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用鲁迅的话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了解了中国道教,即了解中国的大半”9。如果说儒家创始人孔子,把人们领入了社会发展了社会学;那么,道教创始人老子则把人们领入了自然界,由此推动了自然学的发展。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深刻的折射出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矛盾,以其道教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指导,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作为置身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熟知其国情的道教,对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决不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道教的“三农”观主要有以下内容:关于农民问题:道教主张“贵农”。其教义理论根据是“贵生重生”,“生为第一”,而生命存在的一个最基本前提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衣食保障。因此,“重生”必然导致“贵农”。道教“重农”,“贵农”认识渊源于道家的“上农”思想。而早期道教许多教徒来自农家弟子,他们自幼对农桑之业耳熟能详,加之道门奉行“力耕自养”,“我耕我食,我蚕我衣” 10,“道人宁施于人,勿为人所施9”的教戒,使“农道合修”、农道并举成为道教传统。张道陵创立的道派,史书称之为“五斗米道”与道教尚农道风也有某种关系。道教与农民的密切关系,反映出道教“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11”的民本观。对饱受剥削和压迫的广大农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关于农业问题:应该说道教之兴起根源于农业,根源于粮食。“民事之急,无甚于食,而王者夺其一,卿士夺其一,兵吏夺其一,战伐夺其一,工艺夺其一,商贾夺其一,······”。加之天灾人祸,使得官逼民反。道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故此,道教具有浓重的农业情结,其农业思想具有以下主要观点:第一,以农为本,农业是民生主业,粮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百姓衣食足,天下安定。第二,提出“地主养”的土地观。认为天属阳主生,地属阴主养。“天生人,地养人,人主成12”。土地是农民最主要最稳定最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来源。对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民以食为天,人们每天离不开饮食,农民离不开关乎身家性命的土地。第三,农业生产的丰歉,关乎家国的稳定,关乎天下的太平与否。关心重视农业问题,就是关心重视国计民生,关心重视社会稳定。中国历史发展证明:农民只要能够吃饱饭,甚至能够喝上粥,就不会铤而走险,就不会走上与政府对立的道路。反之,导致农民没有了生路之时,就会出现“民不畏死,何以以死相惧之?”的尴尬被动局面,农民选择造反就成为其唯一出路。这样的历史教训必须记取,前世不忘,后世之师。第四,提出了许多农耕管理思想,如适时耕作,不误农时;“慎其种”、“立苗有行”等。关于农村问题:早期道教信徒多来自农村,来自农民,他们深知农村的贫穷落后状况,亲身体验了农村生活的简朴,简单和艰苦;因此,他们迫切希望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态,渴望减轻赋税,期盼增加农民收入。
二,儒、释、道“三农”观比较
相同点与不同点
尽管儒、释、道三家都关心并重视三农问题,但三家关心重视三农问题的所持的立场,最终目的不同。儒家注重现实人生,对三农问题是站在社会全局的高度,站在安农安天下立场,对三农问题是说得多做得少,侧重在思想认识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引起统治阶级的重视,为决策层解决三农问题建言献策,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至于学术界有人以孔子鄙视樊迟学稼的一段对话,即“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以及宋代以前社会上出现的“农者不学,学者不农”现象为根据,认为儒家不但轻视农业,轻视农民,轻视农村,而且也阻碍了我国农学的发展。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特提出如下看法:第一,孔子所言自己不如农,不如老圃是实事求是的。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没有学农务农的经历,当然不如他们。不存在贬低农民之意。第二,说樊迟“小人哉”,所指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意是说他缺乏儒家读书人应有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志向,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其二,是从社会分工角度说的,孔子认为读书人的社会职责在于管理国家事务,“学而优则仕”,充当“劳心者治人”的角色,而不在于亲自去务工,务农等。用现代的话说,博士毕业去做家庭保姆,实属大材小用,人才浪费。宋代以前社会上确实存在“农者不学,学者不农”现象,这虽然与儒家倡导的“学而优则仕”人生的价值观有直接关系,但不能以此否认儒家不重视三农问题。事实证明,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适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由于被统治阶级所接受而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儒家在“劝农”方面的说教和言论,在稳农、安农、务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在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古代农学家几乎都认真研读过儒家经典,其研究农学的动机,方法都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农学著作包含了大量儒家经典中有关知识,“中国古代农学著作之丰富,实为世界第一,约有5、6百种之多”,这些农学著作实际上是在农学领域中延伸的儒学著作。由此可见,说儒家轻视三农问题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佛教关心重视三农问题,是从佛教慈悲角度出发,站在宗教的立场上,侧重人的精神解脱和灵魂安慰。同情理解三农问题,目的在于发展壮大佛教。道教关心重视三农问题,是从“道”的理论高度看问题,站在道教的立场上,关心重视三农问题的目的,着重点在于鼓励教徒“农道合修”力耕自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道教组织,发展壮大道教在社会上地位与影响。儒、释、道三家关心重视三农问题的实际社会效果不同,比较而言,因为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所接受,通过统治阶级的三农政策而发挥社会指导作用,所以儒家三农观最为现实,最为实际,其社会作用和影响也最大。佛教和道教的三农观,由于其活动范围有限,加之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故此其社会作用和影响也远不如儒家。儒、释、道三家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和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对研究古代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李大明主编《四书五经》现代版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496页。
2,《荀子·大略》转引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
3,《礼记·大学》
4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5,《孟子·公孙丑下》
6,荀子〈〈荀子·富国〉〉
7,张树卿著《宗教与文化比较研究》2001年版第241页。
8,三武一宗,指
9,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
10,丁祯彦,李似真点校《化书》卷六,《俭化·悭号》中华书局,1996年标点本,第64页。
11,高定彝著《老子道德经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49章第266页。
12,《太平经合校》第392页
内容提要:
儒学、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三农思想及其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总结三家的“三农”思想及其实践得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解决我国新形势下出现的三农问题,不但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大的学术理论意义。
关键词:
儒家、佛教、道教、“三农”观,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张树卿,男,汉族,1954年出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白诚师范学院教授,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儒、释、道思想比较研究,宗教与文化比较研究。该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五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儒释道思想比较研究,批准文号:吉教科文合字[2005]第143号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