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心头坐——读一诚大和尚《无杂相》心得
真佛心头坐——读一诚大和尚《无杂相》心得
楼宇烈
佛教禅宗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一个佛教宗派,它最充分地体现和发扬了佛教的人文精神,同时也突显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注重自我超越和不离日用的修养实践特点。
以慧能为代表的中国禅宗,历代祖师都反复强调“佛在自性中”, “即心即佛”, “佛法事在日用处”。如,六祖慧能说: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坛经(宗宝本)》)马祖道一·禅师尝言: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无际了派禅师更明白地说: “佛法在你日用处,在你著衣吃饭处,在你浯言酬酢处,在你行住坐卧处,在你屙屎送尿处,拟心思量,便不是了也。” (《五灯全书》卷四十七)
但是,在许多信佛人中,总是想到自心、自性之外去求佛。此诚如六祖慧能所指出的: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坛经(宗宝本)》)同时更有许多修禅人,总想到日用之外去修禅。正因为如此,马祖道一和南泉普愿一再教导学人“平常心是道”,不许“造作趣向”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而赵州从谂禅师则从“不与尔论玄论妙,论机论境,一向以本分事接人” (《碧岩录》卷一)。
所以说,在禅宗的教理中,佛就是了自本心,识身中净土,归依自性。禅就是做本分事。持平常心,就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慧海《顿悟人道要门论》,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就是“吃茶吃饭随时过,看水看山实畅情” (报慈文钦禅师语, 《五灯会元》卷九) 。
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佛教信众要求的变化,在时下的禅师中,能以上来祖师以平常语、真实语来接引学人者,实在不多见了。日前,当今硕德高僧一诚大和尚以其新作《无杂相》一书见赠,恭读之下,见大和尚接引学人、应对四众弟子之法语、机锋多平实浅近,然却句句切中要害,启人智慧,发人深省,大有古尊宿之风貌,无异与古德觌面受教,顿生无量欢喜。
此书以虚云老和尚的开示做开篇: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心头坐。”首先要大家认识“心头”的“真佛”,不要被名相所蔽而生出分别心来。所以,大和尚用释迦灵山会上拈花示旨、维摩居士闭口演不二法门的故事,来启发、破除人们对名相的执著,说: “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象。”大和尚进一步更点出了“达摩西来意”的精要,说: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讲一个歇字,所谓歇即菩提。妄想一歇,就是菩提心,就是佛,就是祖师。”因此, “妄想心除了就是佛心”。 “参禅没有窍,万事随缘了。人要认得自己,不认得自己怎么行呢?前念不灭是心,后念不生是佛。不生不灭,就是即心即佛。”
学佛修禅要在践行,不在口说,大和尚反复告诫大家,开示说: “光讲不行,讲的那是假的,是空的,要靠实际功夫。”所以,佛子的修行,必须要说到做到。他说: “修行就是要这样子,讲得到行不到,不如不讲;讲到就要做到,才是修行。”并引古语说: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那么,又当如何践行呢?佛法就在平常日用事中,随时、随处、随事皆有佛法。大和尚在开示中说: “善男子谛听,汝看何处不是佛法?纵目四观,天清地宁,山遥水远,寒来暑往,不紊其序,顺个自然,不可挑肥拣瘦,常常念觉、念正、念净,时时淡泊,事事淡泊,平平常常,直直行去,随处触着撞着,无非本来面目,参得这个话头么?。而当某居士问“什么是禅的境界”时,大和尚直截了当地回答说: “饥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直与古德同行。
大和尚所在道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是全国著名的道风严正的模范道场,而当“某师问:和尚佛事做得特别庄严,摄人心魄,如何做到?”这个问题时,大和尚只回答了三个字: “无杂相。”不要看轻了这三个字,其实它是整个佛法、禅宗的精髓所在。“无杂相”,也就是《金刚经》中说的“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离一切相,方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亦无一定法可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连“法相”也无。 “无相”则“无念”,亦“无住”,心无杂相,无杂念,心就清净了, “心清净了就是佛”。大和尚有一次在回答某师问方丈作为一寺之主,在愿海中角色的问题时,曾表达了他建设道场的一个理念,即: “要用智慧来庄严道场,要用慈悲来培养僧格。”用这样的理念建设起来的道场,怎能不庄严,不摄人心魄呢?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 朱宇杰
《中国宗教》2010年第1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