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各大宗教发展的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各大宗教发展的新趋势

  2008年,中国各大宗教都展现出新气象和新趋势。从总体上说,宗教的发展速度较快,从现状可以预见,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宗教仍会不断发展。宗教领域保持了团结稳定的局面,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我国宗教发展的主流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文化的国际交流空前活跃,宗教的国际性明显增强;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关联民族平等与团结、社会稳定与和谐、国家统一与安全的重大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

  (一)2008年,中国各大宗教均展现出一些新气象

  佛教方面,魏德东撰写的本年度佛教报告认为,2008年是中国佛教富有担当而又充满创新的年份。在社会服务方面,佛教界快速有力的汶川救灾,展现了佛教界参与社会事务的强大力量,标志着人间佛教发展的新阶段。在自身建设上,佛教界采取了多项前所未有的举措,如讲经交流会、佛教外语交流会等,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术界对佛教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予以了新的理论解读。互联网和社会大众围绕佛教形象所产生的意见分歧,表明了佛教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引人注目、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道教方面,王卡、陈文龙的道教报告直接以《道教发展的新气象与新机遇》为题,说明自1978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传统文化重新受到重视,古老的道教终于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2008年中国道教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宫观建设、社会慈善、对外交流、刊物出版和道教文化及旅游活动等方面,均展现出发展的新气象。道教界不仅享有良好的政教关系,而且与学术界、文化界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作为“五大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和相对较弱的宗教团体,道教的新气象让报告人颇感欣慰,并认为:“至少在维系当代中国宗教发展的平衡方面,道教的存续和发展有一定意义”。

  伊斯兰教方面,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穆斯林恢复朝觐的第30年,2008年中国穆斯林赴麦加朝觐人数近12000名,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在文化教育领域,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2008年出版了第二批四部教材。2008年,中国穆斯林积极参与了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活动,包括“5·12”大地震之后的抗震救灾活动,在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穆斯林代表担任火炬手,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维语班的学生担任奥运志愿者等。2008年适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银川市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回商大会暨中国穆斯林企业家峰会,标志着“回商”成为继“晋商”、“徽商”等称呼后的新概念。

  中国基督教的新气象与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换届的顺利进行直接相关。2008年1月9~14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与会代表听取并审议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章程》、《中国基督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基督教全国两会新一届领导。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的召开及一系列规章的通过,为中国基督教会带来一些重大变化,其中的主要表现是领导班子年轻化,进一步突出集体领导,更加注意教会内的制度建设,突出两会的服务功能,更加注重加强与基层两会和教会的联系,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等。

  (二)2008年,中国宗教发展的一些新趋势逐渐显现,而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呈现的一些趋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一,中国各大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的趋势有明显的强化。

  2008年,各大宗教在自身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中国佛教协会等组织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讲经交流会、第一次佛教外语交流会等活动,对中国佛教界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道教在建立地方道教协会、建立和加强各地道协之间的合作方面有明显进展,比较成熟的地方道协已形成一套相应的内部运作管理模式。伊斯兰教在广泛宣讲、及时转化解经工作的成果,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撰写穆斯林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卧尔兹(讲经)方面的进步,有助于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经学体系。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独立自办方面,2008年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50周年座谈会的举行,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换届的顺利进行,都有助于中国基督教团体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在独立自办、自选自圣主教的道路上继续前行。2008年是中国基督教界和学界提出神学思想建设以来十周年,中国基督教神学重实际和重实效性的特色更充分地得到张扬,教界所讨论的问题不少是与当今社会密切相连的,如教会在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包括构建和谐家庭)方面发挥作用,如何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等。

  第二,在充分发挥宗教的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展示出方式更为直接、形式更为开放和合作更为广泛的趋势。

  宗教界的慈善活动是其信仰实践的组成部分,是宗教信仰的外化与物化。宗教为慈善活动提供了深刻的信仰基础,慈善又使宗教的社会关怀找到了落实的途径,从而彰显自身的社会价值。2008年,各大宗教团体除了在抗震救灾和服务奥运中有良好表现外,在公益服务活动方面也成绩突出。如具有宗教背景的规模大小不一的社会服务机构,开展赈灾、助残、扶贫济困,预防艾滋病宣传,捐助建设希望小学,开办孤儿院、安老院、康复中心、诊所,开展义诊、义务维修等各种类型的慈善服务工作。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面临灾难时,宗教的功能和宗教界的慈善公益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界的救灾不仅能在物质层面给予灾民以救助,更能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以抚慰。宗教界通过宗教仪式、心理疏导等方法,使一些灾民和深受灾难冲击的普通中国人获得心灵的安宁。这使得宗教团体服务社会的方式更加多样、直接和高效。虽然我国的五大宗教在救灾中都在尽量淡化自己信仰的独特性,但宗教慈善公益事业本身为不同宗教、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对话与交流平台,有利于人们在爱的奉献中了解宗教应当具有的正功能,从客观上也有利于宗教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宗教团体与政府、大众、企业和基金会的合作,一方面加强了相互理解,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宗教界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制度保障的问题。

  第三,宗教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增强。

  在国际交流方面,各大教界与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与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乃至北美、欧洲的联系和交流明显增多,交流的领域进一步扩大,甚至涉及经商和旅游等方面。中韩两国佛教艺术家进行了互访,分别演出了《神州和乐》与《灵山斋》。2008年,丹尼尔斯枢机率领比利时天主教代表团访问中国教会。互联网为宗教传播提供了便捷,也加强了国际宗教活动的时效性。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位小和尚以平淡无奇的博客(2年内达到了近3000万人次的点击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佛教的关注;另一方面我们常常在网上看到基督教的宣教活动,网上仪式亦不断增加,甚至在一些地区引发了某种紧张。从本书中伊斯兰教报告对穆斯林流动问题的分析可见,目前中国有300万名流动穆斯林,这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外国穆斯林向中国的流入有直接关系,其流动的趋势、特点和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

  第四,有些宗教团体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了过度世俗化、商业化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宗教的神圣性。这一趋势在2008年继续发展并引发了更多的讨论。

  中国天主教会在教职人员灵修生活、主教退休、司铎养老、教职人员和修女的医疗保险、固定资产管理、收入管理等基本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与监管。自1982年始,因电影《少林寺》的成功而得以重生的少林寺就一直吸引着众人的注意。近年来,少林寺僧人衣着华丽,为手机开光,接受政府奖励的豪华汽车,有保洁员打扫卫生,兜售昂贵的巨香,武僧人的巡回表演,在寺院上网以及释永信在国际媒体上的CEO形象等,早已是全社会的热点议题,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在绝大多数国人认为“僧人应静心修行,不应积极入世”的背景下,少林功夫却已成为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宗教与文化品牌。因此,对少林寺问题的学术探讨,让部分学者走向了对宗教的开放性和保守性的讨论。这种讨论所关注的实质问题是,少林寺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性挑战面前恢复和发扬禅宗精神,能否做到“功夫与禅修一色,武僧与禅僧齐飞”,真正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象征。更宽泛地说,中国各大宗教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它能否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与时俱进,能否容纳探索创新,同时又在滚滚红尘中保持其神圣性。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