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宗教人文态度
佛陀的宗教人文态度
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创始人中,只有释迦牟尼是一位不以非人自居的导师,他多次承认自己只是单纯的人,不以神自居,或者自诩为神的各种化身,以及自己受了圣灵的感应。佛陀不但只是人类的一员,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于人的努力和智慧,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只要每个人肯发愿努力,将自己潜藏在内的本觉佛性开发出来,人即成佛,成为智者或者觉者,也就是人间的佛陀。所以,他的言教没有“袖中秘籍”,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而不是顺从神的意旨。因此,释迦牟尼着重于人生解脱的弘化,凡与人生解脱无关的问题,佛陀都不感兴趣。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代,人们已对人生的问题及由此引出的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并产生了许多争论。近代佛教学者张澄基先生将此归纳为四类16个问题。
第一类问题:这世界:(1)是永恒的?(2)还是非永恒的?(3)是既永恒又非永恒?(4)还是非永恒又非不永恒?
第二类问题:这世界:(1)是有限的?(2)还是无限的?(3)是既有限又无限?(4)还是非有限又非无限?
第三类问题:证得大觉的圣者(或如来)死去以后:(1)是存在?(2)还是不存在?(3)是既存在又不存在?(4)还是非存亦不存在?
第四类问题:心灵与肉体:(1)是一?(2)是异?(3)是既一又异?(4)还是非一非异?
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类问题是相当重要的哲学问题。古往今来,东方和西方的哲学家和宗教家,朝夕研究,极欲解决,但均无明确之结果。由于其宗教意义巨大,当时很多学者和宗教领袖都想和释迦牟尼探讨这些问题,以获得圆满答案。可是佛陀一概坚决拒绝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佛典中常说的“十四无记”,又作“十四不可记”或者“十四难”。根据《俱舍论》卷19记载,此“十四无记”即:(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亦常亦无常。(4)包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亦无。(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在《中阿含经》中记载了印度耆那教的学者瓦哈,就16个问题逐个向佛陀提出询问,而且明确地向瓦哈指出:“……关于这世界是永恒的……非永恒的……;有限的……非有限的……;心灵与肉体是一……是异;如来灭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等等问题,这些话好象是傀儡戏,像是一座(进去就出不来的热带)森林,像是荒芜的沙漠,这是束缚人的枷锁,它们使人困惑、沮丧、忧悔和痛苦;它们不能使人得到和平与知识,不能导向寂静、智慧和解脱;对于修习梵行和消除炽热的烦恼,是毫无用处的!”
佛陀上面这段话,对人类所探讨的哲学问题和哲学努力,作了一个最后的总评价,很多佛教学者都认为这是释迦牟尼一生传教中最要紧的一段训示。瓦哈听完了佛陀对他所提问题的回答后,又问:“你既然拒绝这些理论,那你是否有自己的哲学主张呢?”佛陀果断地回答:“如来是不受任何理论的约束,他已从一切理论中超越解脱了……”瓦哈紧接着又追问:“已解脱的圣者,死后会投生到什么地方?”佛陀批评地回答说,这些问题本身就问得不对。例如,前面有一团燃烧着的火,如果把燃料撤去或者烧尽了,火就会熄灭。如果有人问,或是向东灭去,还是向西方、北方、南方灭去?这个答案就无法回答了。因为问题本身就问得不对。火靠燃料而燃烧,燃料烧尽撤去,火就自然熄灭,而不是向东、南、西、北任何一方灭去。与此同理,悟道的圣者,圆寂之后,身心俱寂,远离有无一切戏论,问他存在不存在,投生不投生,都是不合实情的。多数之哲学问题亦复如是,皆为无意义的玄想,没有利益,亦没有结果。
从另一方面说,一部哲学史清楚地告诉我们,哲学发展之内容,皆取于原始哲学问题。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早先所关注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之构成因素是什么?”有此原始问题,而有宇宙元素的由水、由火、由原子等等所构成之种种哲学。至苏格拉底时,形势已经变化,苏氏对宇宙之元素的老问题便不感兴趣了,他不问世界是什么构成的,而问:“人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的问题已经超越前人之旧范,有了批评之性质。讲这段话的意思,乃说明哲学内容之发展,是由原始哲学问题决定的。释迦牟尼否认印度当时流行的这些重要哲学问题,表明其思想已不受此等问题的制约,因此他拒绝勉强去回答一个不合理或可笑的问题,并作出不合理或可笑的答案。佛陀的这种态度,当时未为人们所理解,不但是外道教徒大失所望,即是佛陀的弟子,也有人感到困惑不安。在《中阿含经》中之《箭喻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鬘童子尊者在僻静处习禅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心生一念,想到:“这些理论(16个问题)世尊总不肯解释。将它们搁置一边或摒斥……,我要到世尊处去问问他,世尊如果向我解释这些问题,我就继续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否则我就要放弃梵行回去度那世俗的居士生活。”
于是鬘童子尊者于傍晚时分,从僻静处起身,走向世尊所在地,到了跟前,他向世尊行过礼,恭敬地坐在一旁启禀世尊说:“正在习禅定的时候,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有很多(要紧的)问题,世尊总不肯讨论,将它们搁置一边或予摒弃,那就是:世界是永恒的……不永恒的,有限的……无限的……,这些理论,世尊并未为我解释,这样并不使我高兴,对我也不合适。如果世尊知道这些答案,就请向我解释,如果世尊不知道答案,就应该向任何正直诚实的人一样,老实承认说:我不知道,我没有那种见地……”
佛陀说道:“鬘童子啊!请你回想一下,我有没有对你说过:来啊,鬘童子你来跟我学道,我就为你解释这些问题,世界是有限的、无限;肉体与精神是一、是异;圣者死后是存在或者不存在……”
鬘童子想了一下说道:“的确没有,世尊!你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佛陀说道:“那么,鬘童子!你是否向我要求过:世尊!我来跟你学道,你要向我解释这些问题,世界是永恒的,非永恒的……。”
“也没有,世尊!我未向你这样要求过。”
“好了!好了!我们两人都没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了解,我也未曾作过这样的许诺,来跟你解释这些问题,你也从未对我如此要求过。既然如此,你跟谁发这样的脾气呢?向谁作这么大的谴责呢?
鬘童子,这好比一个人被一枝涂满药的箭所射伤,他的友伴,亲戚替他找来一位医生,而病人却说:现在,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等我查清那射伤我的人是属于武士阶级还是婆罗门阶级,是农民阶级还是贱民阶级,……或者他说:我要先查清伤我的人是高是矮,是黑皮肤或是黄皮肤,……我要先查清伤我的弓是弹弓或是弩弓,箭杆是芦杆还是苇杆,箭翎是鹫翎、鹰羽还是孔雀羽,……箭镞是倒钩的、铁的、小牛牙的还是夹竹桃的。……鬘童子,那人还没有把这些事情搞清楚以前,他就会死掉。和这情形完全一样,任何人如果说:我不要在世尊座下修行,除非他对我解释,世界是永恒的、非永恒的……;圣者死后存在,不存在……,那么,在世尊还没有把这些问题给他解释明白以前,他早就死掉了。修行梵行,并不靠世界有无边际的教条,不靠永恒不永恒的教条,……不论流行的世界为永恒或非永恒的教条,世间不免有生老病死,忧患苦恼,而我所要教导人的,就是要在现生中消灭这忧患苦恼……。鬘童子!我为什么没有解释这些问题呢?因为这是无益的,它们和宗教原则无关,也不能导致厌离、无欲、止患、寂静、神通、无上智慧以及解脱涅槃。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没有解释。”
从佛陀和鬘童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佛陀并没有逃避这些问题,而是肯定的说,人类的生命实在太短,智慧太有限,在未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他早就会死掉了。所以这些问题人类不能知道其答案,这些问题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经过上千年的苦思探索,仍旧没有决定性的结果。所以,人们不必枉耗生命去探讨这些问题。
二、《箭喻经》中可以看出,佛陀认为这些哲学问题,非但人类不能解决;进一步说,人们不应该枉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们。献身宗教的人,尤其不应该理会这些问题。因为那是徒扰身心,无补于心灵之进益。作为宗教领袖人物,不论正反,皆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举例来说,如果圣者死后他的灵魂继续存在,就是堕入常见,说他不继续存在就堕入断见,而实际的情形则是非语言及思维所能描写的。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所以不应该谈论这些问题。
三、佛陀之沉默,除了上述两项原因外,是否尚有其他的意义?近代学者对此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首先一种看法,认为释迦牟尼是一个“不可知论者”。这种看法是极端错误的。佛陀绝对不是一位不可知论者,因为不可知论者是肯定真理是不可知的,对人生一切是持失望、怀疑和悲观态度的。但佛陀对人生和宗教的态度,都有积极和正面的看法。对许多问题,佛陀都有肯定的答复和指标。例如,他肯定业力因果、道德规范,肯定涅槃解脱,并指示达成之道等,所以佛陀绝对不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的沉默,只是以行动来表示,用妄想思维去忖度这类问题是徒劳无功的。再说,任何宗教创始人,必定有积极正面的教法指示其徒众,并且必须能使其徒众确实得到宗教经验之效果才行。怎么能说佛陀是不可知论者?
再一种看法,认为佛陀是断灭论者。有很多欧美学者认为:“涅槃就是断灭。”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如果涅槃就是断灭的话,自杀不就可以达成涅槃?何必费那么大的精力来修戒、定、慧?涅槃当然不是断灭,佛典中常常可以看到对涅槃的内涵性质的积极和正面的描写。例如,涅槃被描写成为无死、无灭、无衰、无染、无垢、无乐……,涅槃是依怙、是所归等,因此,足见佛陀对绝对真理——涅槃,决未予以否定或者怀疑。相反,他给予涅槃积极的肯定,只是不鼓励人用妄想去臆测它,用比量思维去限制它而已。因为用现在经验界的资料及概念,来忖度涅槃及其他不可及之哲学问题,是不易有结果的。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佛陀是个实用主义者,或者称之为实效主义者。这种看法我想是较为适当的,因为佛陀明白的说,这些哲学问题或玄学思想,并不能帮助一个人去消灭烦恼和痛苦,或导致和平与解脱。佛陀的所关切的,正式消灭烦恼和趋入解脱。在这个目标之下,一切无结果的哲学玄想自然被屏弃了。由此可见,佛陀的沉默具有极重大的意义,显示出了佛陀心境是何等之深广超越,判断是何等之明智卓越。佛教徒若能不忘记佛陀的宗教态度,对这些问题的沉默,就永远不会失掉佛法的精神和宗风——重实践、重实证,而不重语言文字、思维的宗风。佛陀之沉默,对如来只超越一切的这些争论采取了应该采取的态度,继而对人生的探讨作了极其伟大的贡献!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