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教对清代社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成龙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对清代社会的影响

  作者: 成龙客

  佛教对清代社会的影响

  佛教在清代虽已处于衰颓状态,但流传依然广泛,并对中国社会的各个 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前所述,清世宗用僧人密参朝政,待其暴卒后,京城内谣言四起,政 局动乱,如果不是新即位的高宗采取断然措施以稳定人心,那么清廷的混乱 局面很可能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清朝的统治也有夭折的危险。

  在政治上,佛教在清朝依然起着维护封建统治、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 它教导人们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要作任何反抗。清朝时存在着许多有关 佛的谚语,诸如“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把人们的 幸福与否,看作完全与念佛有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模糊了人民对 统治阶级残暴本性的认识。这在清代的反清起义中有生动体现。例如,嘉庆 十八年(1813 年)九月,北京的林清起义前,起义首领林清不作任何积极准 备,不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完全以“弥勒佛下凡”的空头说教进行动员。 有人劝他学习击剑,他竟煞有介事地说,有神佛保佑,“剑术不足道也”①。 林清还竭力向起义者灌输只要常向神佛祈祷,他们就能“不怕刀砍”。结果, 九月十五日,林清以勉强拼凑起来的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他们既未经任何 战阵训练,而且有的起义者临上阵时手里连武器也没有。)进攻清朝统治的 神经中枢——紫禁城,双方刚一交火,起义者即遭擒杀,起义很快即以失败 告终。

  经济上,由于佛教寺庙勾结官府,抢夺土地,使清朝中叶的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另外,“为僧多清闲”,他们不参加生产劳动,也不向封建官府交 纳赋税和负担差役,这就把赋役都加到了劳动人民的头上。应该说,佛教寺 庙和佛教徒的特殊化,成为清代中晚期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的因素之一。也 正是这样,朝野上下的一些有识之士,例如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提出利用寺庙 财产兴办学校的主张,为世所瞩目。思想文化上,佛教的影响也很大。其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与宋、元、明代一样,清代的儒家学者大都面目是孔孟之儒,而心神却 是佛、道。清初的理学家们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 学体系中充满了佛教的唯心主义。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佛教的衰颓促进了 清代理学的没落。

  佛教对清代的文学影响也很大。被誉为融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于一体的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就是以一僧一道来到青埂峰下,僧人与那块鲜莹明洁的石头的对话为引子,揭开全书的序幕的。而书的结尾,即林黛玉病逝后,贾宝玉毅然抛弃新婚之妻薛宝钗等遁入佛门,更反映了作者 在“补天”的理想(即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失败后而产生的颓废心情。这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的确是人们的精神“鸦片”。

  清代的诗僧、画僧人数颇多,为繁荣当时的诗坛、画坛作出了有益的贡 献。函可可称为清代诗僧中的佼佼者。他被清廷流放到辽沈地区后,在非常 艰苦的环境中,写出了许多精采的篇章。这些诗篇非常生动、形象而又深刻 地揭示了清初东北在经历明清之际战乱后,社会凋蔽不堪的残败景象,反映

  ① 兰簃外史:《靖逆记》卷五;《林清》。

  了辽沈地区人民和流人的悲惨遭遇。例如,他在《老僧》一诗中,描写了一 个9旬高龄的老僧在回归离别20年之久的故乡后所见到的凄惨景象和表达的 心情:“言从故里过,残败几间屋。不闻旧人声,但闻山鬼哭。虽复身首遗, 凄凄恨孤独。”再如《即事十首》(之十)表达了作者虽身陷囹圄而坚贞不 屈的精神:“身死固足悲,身辱亦足耻。与其辱以生,毋宁饥以死。”①

  此外,比较著名的诗僧还有:苍雪(1587~1656),云南人,著《南来堂诗集》;借庵(1757~1836),浙江海宁人,诗作在乾嘉道 3 朝颇负盛名, 著《借庵诗钞》;敬安(1851~1912),字寄禅,俗姓黄,湖南湘潭人。同 治年间出家为僧,一面学习佛法,一面刻苦钻研诗赋。辛亥革命时,他热情 赋诗,支持资产阶级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并与革命志士往来,被称为清末 著名的爱国诗僧。著有《八指头陀诗集》(分正续集)。

  清代的画僧,多以风格各异的山水、花草、兰竹、松石而争奇斗妍,相 互争雄。其中,号称清代 4 大画僧的八大山人、石涛、石溪、弘仁最为有名。 八大山人(1626~约 1705),俗名朱耷,字雪个,为明朝宗室后裔。顺 治初年出家人僧,后为道徒。他的画,多以花鸟、山水、竹木见长,往往点 染数笔,即形神逼真,起到以假乱真的作用。但他画的山水、花鸟、天地多 有孤傲、凄凉、悲哀之感,显然是以画言志,寄托自己对故明皇朝的眷恋心

  绪,表达了对满族权贵的愤怒与痛恨心情。

  石涛(1642~1707),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道济,别署大涤子、 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为明宗室后裔。他入寺为僧后,曾云游江南各地, 观赏名山大川。随后,发奋作画,笔情纵恣,不拘泥于前人成法。但石涛的 画也和八大山人一样,时时显露出内心的隐痛。石涛不仅画绘得好,而且还 精于画理。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非常重视实际写生,反对脱离实践的 胡画乱造。

  石溪,又作石谿(1612~约 1692),俗姓刘,名髠残,字介丘,别名残道人。他皈依佛门之后,云游名山大川,为其后来的山水画提供了取之不尽 的素材。他用笔精炼,画面自然、紧凑而又和谐,充分表达了热爱祖国、向 往幸福生活的心情。

  弘仁(1610~1664),字渐江,俗姓江,名韬,明末为诸生。清军南下时,他曾参加南明政权的抗清活动,失败后剃发为僧,并纵情山水,尤擅长 画黄山风景,层崖陡壑,伟峻沉重,颇得清初画界好评。他还被誉为“新安 四大家”之一。

  此外,扬州的虚谷、焦山的大须等人,也都是清代有名的画僧。

  佛教对民间秘密宗教的滋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由于清代佛教寺庙遍布全国,这就为民间秘密宗教提供了活动场

  所。许多教派的教首们都把寺庙作为基地,张帜鸣锣,招收徒众,发展势力。 许多僧人也参加教派组织,在其中穿针引线。这样,清代的民间秘密宗教教 派和教徒人数急剧增加,成为威胁清朝统治的一支潜在力量。

  其次,神佛既成为民间秘密宗教思想信仰的核心,又是农民领袖鼓动下 层群众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

  清代民间秘密宗教的教义可以从其经卷(又称宝卷)得到反映。它们的 宝卷有许多是在专门印刷宫廷经书的内经厂印制的,经皮卷套,锦锻装饰,

  ① 张玉兴选注:《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第 47、28 页。

  异常精美。而经书的首尾均绘有佛像,一切款式也与真正的佛经相似。正是 由于打着佛教的招牌,民间秘密宗教的经卷在社会上流传极广,影响很大, 促进了教派势力的迅速增长。

  清代民间秘密宗教思想信仰的核心,如劫变、弥勒下凡和“真空家乡, 无生老母”的信仰,无一不与佛教有着渊源关系。

  例如,民间秘密宗教把世界由始至终分为 3 个时期,每个时期都由一位 佛来执掌:过去由燃灯佛、现在由释迦佛、未来由弥勒佛掌管。再如,佛教 一向祭奉弥勒佛。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弥勒佛的下凡在广大下层群 众的心目中,被认为是帮助他们驱除压迫、赢得光明和理想世界到来的象征。 一些农民领袖如天理教起义首领林清,就是把自己打扮成弥勒佛的化身,并 以此组织和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武装起义的。又如,清代的民间秘密宗教广泛 流传着“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诀。这实际上是吸取了佛教禅宗的 空、道家的无和佛教净土宗的彼岸思想,即用佛教的彼岸思想否定现实世界, 从而对封建统治阶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地位进行了挑战。清代的一些著名 的农民起义王论清水教起义、川楚陕红阳教大起义等,无不打着无生老母的 旗号,招收徒众,聚集力量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