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大陆学术界的民间佛教研究综述——宇恒伟 肖文杰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民间佛教不同于精英佛教,甚至也不同于一般僧侣佛教和居士佛教,它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印度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最广大的群众基础,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多姿多彩的变异特性,因此,研究民间佛教对于更清晰地认识佛教中国化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中国化佛教的特征与流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是“雅文化”,民间佛教并没有留下很多正统的记载,不过众多的历史典籍、方志、碑刻、笔记小说等为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广阔的考察空间。

早在20世纪上半叶,鲁迅、周作人、胡适、顾颉刚等知名学者,在五四运动弘扬平民文化的影响下,在文学等研究领域对民间佛教有所说明和论述。如鲁迅在《古小说钩沉》中,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作了补遗,这为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民间佛教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则从小说史的角度,对东汉至清代流行于民间的小说的演变进行了大致归纳,从而为研究民间佛教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顾颉刚在《妙峰山的香会》中,以社会调查为基本方法,结合历史史实,以妙峰山为研究对象,说明以妙峰山为代表的香会的历史演变和组织功能,这实际上是民间佛教的个案研究。这个阶段是大陆学术界民间佛教研究的萌芽时期,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但其开创之功是不容忽视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陆学术界的民间佛教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间佛教”作为概念被提出和应用,并相应出现了若干关于民间佛教的论文。学术界对民间佛教的含义、特征、表现、与其它宗教的关系等问题予以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时期对民间佛教研究基本上仍包含于文学、民间信仰等研究领域。

大陆学术界关于民间佛教的研究以民俗学、社会学为基本研究方法,在民间佛教的含义、特征、表现、历史演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民间佛教的内涵和外延

要研究民间佛教,必须首先对民间佛教作出界定,即确定研究的对象。目前,学术界对民间佛教的概念没有一致的看法,并用民众佛教、民俗佛教、世俗佛教、庶民佛教等概念指代民间佛教。学术界对民间佛教通常理解为佛教的民间化、民俗化或民间的、民俗化的佛教,对民间的含义没有深入探讨。因此,要界定民间佛教就需要在实际考察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相关学科的方法,进行仔细的分析。民间佛教的信仰、活动、组织等都内含于民间佛教,这些也是界定民间佛教时需要考察的内容。很多学者用民众佛教作为民间佛教相类似的一个概念。如方广铝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既有比较精细、高深的哲学形态,也有比较粗俗、普及的信仰形态。由此,它能适应不同层次人们的不同需要。前一种形态可称为‘高僧佛教’,而后一种形态则可称为‘民众佛教’。这是从特点和功能方面界定民众佛教。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庶民佛教”,是民间民俗化佛教在20世纪的新型表现形态,其实质是佛教信仰的民间化或民俗化,是以功利型佛教、香火型佛教等遮蔽信仰型佛教。与之对应,“文化佛教”及“文化佛教徒”就是对治功利型的“香火佛教”、“庶民佛教”而设。还有学者指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的信奉者多为上层人士,但随着佛教传播的深入,佛教影响的扩展,佛教信仰向社会的中下阶层渗透,逐渐成为大众的信仰。

2、澄清佛教与民俗的关系

佛教与民俗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佛教对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民俗产生过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佛教又将民俗为自己所用,在信仰、仪式、活动场所等方面显得更加绚丽多姿。学术界论述佛教与民俗的文章繁多,涉及的问题复杂多样。佛教如何走向民间,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多从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和内容方面论述,但也有例外,如雷翔在《“佛教道士”的度职仪式——恩施民间宗教信仰活动调查》提出,明、清以后佛教僧尼走向民间乡民社

会,按乡民需求吸收世俗弟子,改变仪式内容和形式,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民间佛教。曹刚华的《<大藏经>在两宋民间社会的流传》认为,由于当时社会地域的不同,《大藏经》在民间分布也不是很平衡,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大藏经》流传密度就高,反之则流传较少。佛教与民俗的关系还牵扯到佛教教义对民间信仰的影响,民俗中混合多种宗教元素,佛教深入民间社会生活、节日,佛教与民间神的融合等问题,这些方面也都有一些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赵行良的《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夏广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与唐代民俗风情》,陈开勇的《南朝民歌(四月歌)所反映的民俗佛教内容研究》。一些研究则从地域或民族等独特性问题出发,研究佛教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如沈佐民的《九华山佛教地藏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谐社会的互动》,徐威的《从北京传统节日和庙会看佛教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和《佛教节日与老北京民俗》,刘长久的《从观音信仰说起——兼及遂宁市对观音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舒晓炜的《泰国出家、放生的佛教民俗》,蚁梦的《泰国社会的佛教民俗(上下)》,张锡禄的《佛教对白族民俗的影响》,汤夺先的《裕固族的宗教民俗》,卢兵的《藏族寺院民俗体育文化初探》,谢重光的《佛教的外衣,道教的内容:福建民俗佛教论略》和《客家民俗佛教定光佛信仰研究》,刘礼堂的《唐代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刘元春的《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林顺道的《浙江温州民间念佛诵经结社集会调查研究》。

3、勾勒民间佛教的历史演变

从历史层面描述民间佛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由于史料的缺乏等原因说明民间佛教的历史又面临很多困难。目前,学术界对民间佛教演进过程作论述的寥寥无几。李四龙在1997年的《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中,将佛教走向民间划分为四个阶段:两汉、南北朝、隋唐、宋及其以后,他认为,佛教传人之初就隐含了民俗化并走向民间社会的倾向。南北朝时期,民间社会对佛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佛教开始进入民间社会。有唐一代,民间社会的佛教活动十分频繁,已具相当规模。北宋以后的佛教日益世俗化、民俗化。笔者认为,这只是粗略划分了民间佛教的历史,至于具体怎样演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学术界断代史的民间佛教研究成果相对多些,如《唐宋之际城市民众的佛教信仰》、《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宋代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的经典及其功用》。笔者认为,东汉时期,印度佛教在权力阶层的允许下,以神通和民俗为基本路径,在民间的演化形成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东汉明帝时,印度佛教开始在民间传播。从汉桓帝到汉献帝,印度佛教在民间获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造像盛行,佛教深入社会节日。东汉末到三国时期,印度佛教的民间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印度佛教不仅在民间的传播更为广泛,而且以神通、灵验等民间故事宣传生、老、病、死,但通常又并伴有道教色彩。

4、以多角度、多方法探析民间佛教的具体问题

民间佛教是一交叉课题,涉及民俗、佛教、社会、历史等方面,需要研究者有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从纷繁芜杂的历史典籍和社会实际中鉴别、整理和归纳民间佛教资料。从文学角度考察民间佛教,主要是从文献中探讨民间佛教的内容和特征。如何剑平的《从中晚唐的维摩诘经变画看民众的佛教信仰》,张小讲的《<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简梅青的《晋唐间民众佛教信仰的若干问题探讨——侧重于<法苑珠林>及诸种佛教灵验记之文献学分析与唐代民众佛教信仰的思考》,曹刚华的《<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这些研究集中于唐宋时期,其特点是从文学角度勾勒出民间佛教演变的某些特征。从民俗学角度考察民间佛教,主要涉及佛教的民俗化、民间信仰对佛教的影响、民间佛教崇拜、民间造神运动等问题。如贾二强的《唐宋民间信仰》、李林的《梵国俗世原一家——汉传佛教与民俗》。从民俗学角度探讨民间佛教是当前学术界最流行的方法,这一方面为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素材;另一方面在理论的深刻性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从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角度考察民间佛教,主要涉及中印文化交流对民间佛教的影响、民间信仰和佛教的对话等问题。这种研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宏观层面特别是中印文化交往论述民间佛教,如笔者的《从唐代民间佛教看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二是从个案研究角度如观音信仰、保生大帝等,探讨不同宗教或文化的对话,如李利安的《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和《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儒教文化的对话》,杨树赭的《壮族民间师公教:巫傩道释儒的交融与整合》。从历史学角度考察民间佛教,主要涉及民间佛教的组织、表现形态和历史演变等问题,如傅晓静的《唐代民间私社的基本功能》和《唐代民间私社的组织形式与活动方

式》、杨君的《从敦煌写经看佛经在唐朝民间的来源及其流传》、周雪芹的《从敦煌愿文看唐宋时期民众的佛教信仰》,吕风棠的《宋代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萧放的《民众信仰与六朝社会》,杨梅的《中国古代的定光佛信仰——兼论唐宋以来的民间“造佛运动”》,张琪亚的《论民间祭祀神佛形象的世俗化》,雷闻的《论中晚唐佛道教与民间祠祀的合流》,王世光的《前清儒者视野中的民间佛道信仰》等。

5、民间佛教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首先,从文明交往方面探讨民间佛教既是一个新视角,又面临诸多困难。民间佛教具有二重性,它包含诸多内容,从文明交往角度探讨民间佛教必然涉及以下问题:印度佛教进入民间的背景和路径、印度佛教民间化的形成和表现、民间佛教的类型、民间佛教的特质、民间佛教的基本结构、民间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民间佛教与正统佛教的关系、民间佛教与精英佛教的关系、民间佛教与居士佛教的关系、佛教民间化与世俗化的关系、民间佛教在佛教中的地位和意义、民间佛教所体现的中印文明交往关系等。

其次,探讨民间佛教的地域性差别是一个难点。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讲,敦煌民间佛教得到的关注较多,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但如何了解其它区域的民间佛教状况主要局限于资料的匮乏。目前仅有的研究成果有《唐代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佛教的外衣,道教的内容:福建民俗佛教论略》、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

最后,在居士佛教系统中,探讨民间佛教的形成和演变、类型、表现形态、特征是研究的重点。民间佛教也是居士佛教的内容之一,从属于居士佛教的下层部分,它与居士佛教的上层部分构成了佛教的在家信众。因此,民间佛教与居士佛教甚至僧侣佛教都是关于佛教信众的研究,对于合理、准确地认识佛教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大陆的中国民间佛教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缺陷:民间佛教研究从属于其它研究,以民间佛教为题的研究少而又少,并且多是个案研究;对民间佛教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即只从个别方面探讨民间佛教,未将民间佛教研究置于宽广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关于民间佛教的体系论述更无从谈起;民间佛教是一交叉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事民间佛教研究需要多方面搜集资料,而现今国内的学者使用的材料非常单薄;从研究方法上看,学术界偏重民俗学、社会学,而忽视了历史学方法,这造成民间佛教研究进展缓慢;关于民间佛教纵向研究的著作几乎未见,这方面还有待改善。可以预见,随着文化进步以及社会各界对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的重视,在更多学者的努力下,民间佛教研究在未来几年内一定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学术领域,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宇恒伟 肖文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