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生活艺术>> 职场商道>>正文内容

怎样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1日
来源:美佛慧讯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们一个人在世,就是一个人、一个事。怎么样把人做好?怎样把事做好?每人皆想要出人头地,但种种因缘没法满自己的愿,诚所谓“得意者十之一、二,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今天来研究,怎么样把人做好?怎么把事做好?不但要做好,而且要做得更好。表面看起来做人实在很普通,做事情也没什么,其实这当中有很深的道理。人与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尤其目前这个社会,人与事的接触更频繁、更复杂、所以要掌握大原则。
  其实,无论因缘变化如何,只要掌握住大原则,即能掌握人与事的重心,所以先要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先要有计划与想法,亦即要立一个心愿、立一个大志。
  做人——做好人、做大人;做事——做好事、做正事、做大事。做人应该做一个好人、一个善人;接着就是事,做善事做好事,由事来显出我们人格。做好事、善事就是好,相反的即是坏人。每人皆希望做好人、做好事。
  其次,不但要做好人、做好事,进一步要做正人,正正当当的人。要做正正当当的人,就要做正正当当的事。何谓正事?正事就是不违背法律、道德。这就是正正当当的事情,乃至因公而忘私。
  在我们佛法里面讲——众生欢喜、诸佛欢喜。要想得诸佛菩萨的加持庇佑,就先要以慈悲心去观照大众,这样就真正是一个正人,一个正事。
  除此之外,更进一步要做大人,要做大事。何谓大人?心量广大,做事情不为自己而为别人,为公而忘私,这即是大人。在佛法里有一部《八大人觉经》,能够依据这八个方法、八个道理去实践,这就是大人。
  我们现在要有这种思想,第一要做好人好事、第二要做正人正事、第三要做大人大事,先要建立这些观念。为什么要建立这些观念?因为人有三世因果,做了善事、正事、大事,将来果报就在净土、就在人道、在天上。
  今天提供四个原则(站口)作为通达人与事的一个桥梁、一个站。我们把四个站口照顾好了,人与事一定圆满无碍,无论士农工商、世间法、出世间法皆会有所成就。是那四个站口呢?即是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除我慢心、“对下以慈”——除嗔恚心、“待人以和”——除粗暴心、“处事以真”——除虚伪心。
  对上以敬——除我慢心
  对任何人皆要有恭敬心。用恭敬心去除自己心中的一个大障碍,就是我慢这个大障碍。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业障、十分恭敬即消十分业障,消了业障即能增长福德和智慧。有了恭敬心,做人一定会有成就,做人有成就,我们再来做事情,就会减少很多的障碍,所以要“对上以敬”。
  对下以慈——除嗔恚心
  对下以慈要有大悲心,佛法来讲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什么叫无缘大慈?就是不管与我有因缘、没有因缘的皆以慈心对待他。等于儒家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又更进一步,即是所谓的冤亲平等、物我平等。不但对人甚而对动物、植物也要关心。慈悲心的养成很重要,心当中有了慈悲心,心里就很安祥、和谐,心地就能放光明。
  待人以和——除粗暴心
  对人要和气、和合,家里面能和合,则家和万事兴;国家能够和合,国家就能富强;道场能够和合,道场就能兴隆,所以“和”很重要。在佛法里面,释迦牟尼佛制了一个制度——六和合(六和敬),把六和合(六和敬)做到了,自然道业也能成就,道场也能兴隆。
  处事以真——除虚伪心
  做事情要真,研究学问的人,对于自己所学要真,不是沽名钓誉,不是做学问来弄个一官半职,若研究学问是在升官发财,那就不是真。做学问以真,你的学业一定能成就。
  做事情,要认真负责,自己应该做的事绝对不推诿,而且还多做,本来是一天的事情,半天就做完了,什么原因?布施啊!善法是从小,从细微处集合起来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行之”,不要认为这是小小的善事,没有什么,我一定要做个大善事,什么叫大善事?在佛法来讲“救人一命,胜造七层佛塔”。
  救人一命是大功德,我们想想,这一生能有多少机会去救人一命?这大功德做不到,我们就在日常生活上一点一滴,这样子来积功德,所谓公事门中好修行,慢慢慢慢集合起来,由小的善变成大的善,在佛经里面讲,就是“广集福慧资粮”。
  所以我们做事情就要真——真诚不伪。真,就能除去我们虚伪的心。我们多半都有些虚伪心——好面子,这个虚伪心用什么来除呢?用真,用真诚不二这个心。做人、做事重要的就是一个真、一个诚,我们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就是福报啊!这个就是做事的大原则。
  总之,用恭敬心,去掉我们的我慢心;用慈悲心,去掉我们的嗔恚心;用谦卑和合的心,去掉我们的粗暴心;用真诚不伪的心,去掉我们虚妄不实的心。从这四方面来用功、来学习,朝这四个站口去努力,无论是做人、做事,一定对自己有一个好的交待。把四个站口站稳了,一定是善人、是正人、是大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