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由统一思想观点比较基督教与佛教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3日
来源:不详   作者:竹内 清治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由统一思想观点比较基督教与佛教

  -两个宗教的异同性及以统一思想解决其课题

  新东洋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天地正教总会 教鉴きょうかん(KYOUKAN)/竹内 清治

  摘要

  本文乃以十五世纪的日本,由佛教的信众与西方基督教的传教士所引发的“佛基争论”为背景,当时代不但未能深入真理并达到一个透彻的争论,反倒是造成彼此的裂痕与伤害,并延迟了彼此间相互了解与对话的契机。

  相隔六个世纪后,再以当时争论的四个主题进行比较与分析;四个主题包括:

  一、佛教与基督教的历史性的教义争论

  二、本体论中的异同性与课题的解决

  三、人性论中的异同性与课题的解决

  四、救赎论中的异同性与课题的解决。

  比起批判相异之处,本文对基督教与佛教在教理之间有许多融通与相似之处,一一提出相关之文献佐证,同时也针对看似相异之处的教理,也点出还有相当值得深入并且相互探讨的空间。

  特别是在救赎观点上,作者以《统一思想》(Unification Thought)与《统一原理》(Unification Divine Principle)为研究的工具,提出《父母思想》来重新诠释与比较佛教与基督教彼此可以相互融通之处,藉此来促进另一波宗教共融与对话之契机。

  一、佛教与基督教历史性的教义争论

  在日本,关于佛教与基督教教义的“佛基争论”,最先从十五世纪时,正值基督教传教期间,佛教徒与基督教的传教士之间引发了争论,接着,从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在佛教徒与基督教徒之间的争辩再起,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兴起的新宗教中继续延续了这些争论。

  其所争论的中心议题,乃是有关创造主是否存在、灵魂的灭与不灭、罪恶的起源与救赎方法等等两教义相异之处,这些事实可从中国的耶稣会寄给本部的《耶稣会年报》、传教士的通信的书简等可得知。

  当时佛教徒主要提出的批判是:既然照基督教的教义是:神创造了整个世界与人类,但为何神不创造完全、没有持有恶禀性的人类呢?基督教的永久责罚之说显示了神无慈悲的这一点。与此相比,佛教的慈悲乃是无限的,甚至总有一天,在地狱的人也一定会成佛。

  相对的,基督教则批判佛教:虽说是佛,原本也是人,并非绝对的存在,因此无法拯救人类,佛教教理上的“善恶不二”说乃是破坏伦理道德。

  当时的“佛基争论”是围绕在“本体论”中有关根本性的课题进行论争;但是当时双方的议论并未达到最完全。

  当时代以“因缘法”为根本的佛教徒,曾针对基督教的神观─“显示永远的神,什么是使神成为神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疑问,基督教给予的答覆是:“神是创造天地的第一因,这根本不成问题。”如此地否决了佛教徒的提问。

  而基督教也根据的密教教理中将本初佛(A^di-buddha)视为诸法之本源、万物的创造者,但查看本初佛因行果德此面向时,基督教则从另一个角度欲来探寻佛法中是否有成为神永远绝对性根据的本因;因而提出:“所谓的根本佛,但若以‘法’为中心,无法成为创造性及主体性的根据,因为根本佛原本为人类,而非第一原因。”

  基督教教理论及的是创造主的神与被造世界;人类的始祖及其原罪,还有因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得到救赎与复活的拯救论,甚至还有历史终末与审判之说。

  然而,佛教里并没有所谓的创造主—神,佛教主张缘起性空的理法,教导人如何断除烦恼及了脱生死以及业、善恶因缘果报之教理,并主张可透过觉悟得到解脱及涅槃,以此为基础论述根本佛。因此,这两个宗教的想法是南辕北辙,会产生教理上的对立,也许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如同强调自我牺牲的爱、代身受苦的慈悲一样,教导行善灭恶、克服恶魔、撒但,预言未来会出现救世主—即基督教中的再临主,佛教中的弥勒佛等等,因为有这些共通性,作为追求最高善的高等宗教,一定可以寻找出一致的道路。

  二、本体论中的异同性与待解决的课题

  (一) 基督教的本体论(Ontology)

  基督教中的神,是天地的创造主,是唯一、绝对、永恒、不变的穷极存在,而且神性的根本核心是爱,主格是父亲,所以称神为父神。并且,神通过其所经纶的摄理历史,召命并且树立有信仰的义人(Righteous)、先知预言者(Prophet),引导国家,派遣弥赛亚(Messiah)拯救人类,以此来引导历史的方向。

  耶稣基督的主祷文中提到的:“我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六章9节),很明确地显示出神与人乃是的父子之关系。

  但是到了公元325年,当时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于尼西亚召开第一次的大公会议,在318位主教各自表述其信仰论点,而“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Trinity)”的学说,就在会议上被讨论并记录下来,成为后来的天主教(Catholic)与东正教会(Eastern Orthodoxy)的基本信条。

  (二) 佛法中的佛身论 (Buddha-kaya)

  佛陀─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大觉悟者”的尊称,代表着宗教所追求的理想最高体现之人物。佛陀是一位觉行圆满、是真理的正觉者、智慧与慈悲之体现者。又,另与佛陀同义的如来(Tathāgata),是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者,也就是永远的真理体现者。释尊也说:佛陀不只一个人,在过去、未来也存在。

  然而,从纪元前后开始,在兴盛的大乘佛教教理中,却流布著「永远的根本佛是以真如的理智与慈悲为本质”这样的教理。虽然释尊体现的法是不灭的,相对于生身,佛的法身(Buddha-kāya)则是指佛陀所成就的正法(True buddha Dharma)、净慧等功德,与真理契合之身。“佛身论”就此展开二身论、三身论、四身论之说。

  三身论(Sanskrit: Trikāya)指的是化身、法身、应身;是“永远的真如法性的本体法身”、“理智不二、智慧与慈悲的因行而具备完全功德的报身”、“由真如而来的,为众生济度应现的应身”之三身观。四身论则是将三身变化后增加的内容。

  大乘经典中,《法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的久远本佛、《华严经》的毗卢遮那佛(Vairocana Buddha)被视为报身佛(Dharmakaya Buddha)、密教的大日如来(Mahavairocana)被视为理智不二的法身佛(sk.Dharmakāya)、净土宗的阿弥陀佛(Amitābha?)被视为法身佛等等,被当作永远的根本佛,即使在大乘各宗里,本体论都是以佛身论为基础而建立的。

  法华思想中的“法报应三身”,三身即一身、一身即三身,并将报身也分为自受用报身(自受内证法乐之身)与他受用报身(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两种来解说。

  在日莲系宗门里,有如此的教理:与久远元初的妙法成为一体的报身如来—也就是本有常住,一念三千的妙法莲华之自受用报身如来这样的佛身论。

  《华严经》的毗卢遮那佛 (Vairocana Buddha),是莲花藏世界中的教主,意思是代表光辉的太阳,译成光明遍照,在佛的一心,法界的万象一时印现时的觉悟境界。

  (三) 密教的本体论

  密教的本体论里(分成胎金两界),胎藏界以色等五大为大日如来之“理法身”。以六法解说法界体性,这六大也就是地水火风空识的调和与和合。

  净土宗的阿弥陀佛,因为是无量光佛,也出现本佛思想—一切诸佛之光(智慧)与寿(慈悲)的根本。

  但大乘佛教思想中并没有承认根本佛是创造主。佛教的本体论并没有提及唯一神—传统的创造主。因此,在佛教中,宇宙并不是被创造的,而是将宇宙解释为无始无终的永远生命体,佛法本体论中有关是否有创造性,当遇到基督教或回教,不得不成为一个严肃的问题。

  然而,在法华思想中,显示本佛与众生的关系,比喻为“父子因缘”的说法,非常令人注目。虽然慈悲的慈是定义为“与乐”,悲是“拔苦”,但法华思想中,说慈是父爱,悲是母爱。这个爱并不是渴爱或贪爱,而是带有真实的爱的意涵,被尊为慈父悲母的爱。虽然以父母因缘说明本佛与人类,和以父母心情关系显示神人关系的基督教内容,可以找出共通性,但父子因缘(父母与爱子的关系)是否为爱的种子与生命的母体,以及血统在哪里形成的问题,必须使之更加明确。

  关于有无创造性的问题,众生—特别是人—作为天赋的本性,持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并在万物界行动。人类的创造性不只有本能习性,具备心情的、理智的内容,产生源源不绝的新构想之发展性的禀性。在此,要说明父子因缘的话,人类的创造性不能说是来自父母的本佛吗?《大乘起信论》里,提到真如的理、真如的智,难道不能再继续讨论思考有关真如的爱及本因的创造吗?在现世与来世,不也可以问问真如本因及真爱创造的是非吗?

  三、人性论中的异同性与课题的解决

  (一) 论人性

  大乘经典中记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涅槃经》,人类具备清净本性、佛性的本心,并说拥有影响三世(前世、现世、来世)的永远生命;但也教导世间是:充满苦恼与罪恶、布满无明、被烦恼束缚的六道轮回的凡夫。

  大乘佛教中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又在天台法华思想中出现“一念三千、性善性恶”的生命观;但在修道上,就如同日本净土真宗的亲鸾上人,眼见罪业深重、烦恼具足,在爱欲的大海里载浮载沈,不得不体验悲痛纠葛的“本未有善”的凡夫众生。不得不说正是进入末法时代。

  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显示人是被造为相似于神、持有神性、是神圣的神之圣殿(哥林多前书章三6节),神的灵寄宿于人身上,并且在人生中,给予生育、繁殖、治理万物的三大祝福(创世纪一章8节)目,以神的爱为基础,被授予永远的灵的生命。但即使是基督教,圣徒保罗说每当叹息,就被肢体的善恶矛盾性所苦(罗马书七章22~24节),叙述人的悲惨,修道生活严格,罪恶感是非常深的。

  (二) 罪与恶之论

  然而,关于罪恶的起源,在基督教的教理中是:人类始祖未能遵守神说“不可吃”的诫命(创世纪二章7节),摘下禁食的善恶果来吃,这“原罪”(Original Sin)造成了所有罪恶与苦恼的来源〈创世纪第三章3节〉。关于禁食的“园中的果子”(The fruit of the trees of the garden)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人们盼望针对罪的起源,有个正确的解答。人类始祖违反天法后,将无花果的叶子绑在腰间,人类对于犯罪部位感到羞耻而想要隐藏,是人之本性,因此原罪的内容,通过人类的禀性可以找到答案。

  关于罪恶的起源,佛教的无明之说是:“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大乘起信论》,解释为根本的无知;但天台法华思想的教导是:“元品的无明是谤法不信”(对于正法的背弃不信)。

  那么,仔细地查考起来,在过去,在多久之前、又是如何发生以致犯了谤法之罪?

  日莲大圣人《御书》中记载:“无明为谤法…三千尘点之初,吞饮恶缘之酒,沉醉徘徊于五道六道,现在躺卧在谤法之家。”《御义口传》中又云:“失去我等众生.五百尘点的下种之珠,于五道六道轮回”《御讲闻书》,但“失去下种之珠”及“恶缘的酒”是什么呢?《御书?兄弟抄》中讲到了魔王的事:“喝下贪嗔痴的酒,欺骗迷惑佛性的本心。”

  在佛典中,有关于恶魔的记述,其作用是大概有夺命、夺功德、破坏、妨碍善、谗言等,特别有“欲界第六 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天子魔)的课题,释尊在菩提树下与魔王决斗,降魔成道。佛道修行中的“三障四魔,纷然竞起”“随之,将人向恶道”《摩诃止观》,?魔来鬼来,灾起难起?、?如果魔不竞起的话,应知道这法门就不是正法了?、?魔王显现出三十二相,相好光明的佛身?《御书》,是个非常难缠的敌人。

  在《圣经》中则是记载着耶稣在四十天禁食后与撒但的争斗,叙述撒但如何试探耶稣,并且用计谋诱惑全世界、与信仰的选民以色列人对抗,寻求吞噬的东西,并在人间徘徊,控诉人类,使人类痛苦,伪装成光明的天使欺骗人类,同时它也作了这世界的神、这世界的君王〈约翰福音十二章 31节〉。

  恶魔,特别是魔王(天子魔),虽然在基督教称为撒但(堕落的天使长),而降魔成道是佛教的正见,基督教亦强调应与撒但争斗并胜利,绝不能忽视这重要的共通点。

  并且,在基督教中,全人类是堕落后的人类始祖的后裔,是罪人,耶稣基督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约翰福音八章44节〉,前面提及过日莲大圣人《御书?兄弟抄》也叙述了这严肃的内容:“这个世界为第六天的魔王所属,一切众生无始已来,成为魔王的眷属”(眷族是指一族郎党、妻子奴仆的意思,血族也包含在内),相通的内容非常引人关注。

  (三)《统一原理》的堕落论

  那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使人类变成“撒但的子女”、“魔王的眷属”呢?这非单单是基督教与佛教,不得不说是所有人类的根本性问题。完全解明这个问题,将会解决所有宗教不同的拯救观,并开启解放人类罪恶与苦恼的道路。

  《统一原理》(Unification Divine Principle)中第二章〈堕落论〉则清楚地解明撒但的罪状及其真面目,正是给予解决这根本问题的解答─也就是人类始祖受到天使长诱惑而犯错,导致性方面的堕落,失去本然的血统,继承撒但的恶的爱、生命与血统。

  四、救赎论中的异同性与课题的解决

  佛教的修道在原始佛教强调的是八正道(?rya '??ā?ga mārga?),大乘佛教是六波罗蜜(Parami),并为“戒.定.慧”三学所摄。大乘佛教中也强调信仰、慈悲,在书写宗门里,教示以菩萨为基础的利他行为及救赎之道。

  净土宗中,揭开由阿弥陀佛的本愿他力而来的救赎,说明了称名念佛的净土往生,进入末法时代强调这一点,并发展至主张万民救赎。这净土思想,与基督教说的因神的恩宠而来的救赎,相似性引人注目,比较净土宗的“他力信心”与基督教的“信仰是神的赐物”这两者的解说,这一点是与亲鸾上人的净土真宗思想较相近。

  然而,基督教的救赎论中,高高的揭示将神视作唯一、是神与人的仲保者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主。也就是堕落后裔的全人类无法自救,身为父亲的神派遣弥赛亚拯救人类。耶稣以无原罪的独生子降临、教导神的爱、代替全人类背起罪、苦难的生涯及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而赎了罪,甚至因为复活,胜利了罪与死,开启拯救人类的道路。因此,当人类悔改、相信并接受福音时,此信仰被视为义,并且获得拯救,是因神的恩宠所获得的救赎观。

  但就基督教在宣教的同时,扩大到世界,建立这种“因信称义”的救赎观,却否定了佛教及其他宗教的救赎道路,于是在东洋的日本,就无法避免的发生了像“佛基争论”的冲突现象。那么,是否有超越这不同点、而使基督教及佛教救赎论达到一致的共通点呢?

  教导实践爱的耶稣基督,对当时以律法为中心的犹太教的拉比(老师)说:要“爱你的邻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十章25节〉、“要爱你们的仇敌,并且为迫害你们的人祷告。”〈马太五章43节〉、“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更大的”〈约翰福音十五章13节〉,在十字架的最高处也鲜明地显示这一点。佛教中的慈悲,是拔苦与乐、慈父悲母的爱,也说如来接受一切众生受的苦《大涅槃经》,教导以身受苦《佛说弥勒成佛经》。因此,在实践真实的爱上,可以找到基督教与佛教相通的内容。

  然而,《圣经》的〈以赛亚书〉预言弥赛亚是“灵妙的仪士、大能的神、永远的父、和平的君王”,约翰福音中写道:“罪人的父是恶魔—虚伪的父亲”〈八章44节〉,并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三章3节〉。这意味着因堕落成为撒但子女的人类,必须重生成为没有原罪之神的子女不可,耶稣为了复归全人类的本然血统、成就地上天国,以真父亲的身份降临。基督与人约定会再临,是为了成就未完成的使命,再临的弥赛亚会成为真父母,为了将人类还原为上天的眷属(血族)《和平神经第十一篇?文鲜明着》(Pyeong Hwa Hsin Gyeong Vol.11 Written by Dr.Rev. Sun Myung Moon )而显现。

  佛教中,与基督教弥赛亚再临接近的思想,就是弥勒下生的思想。弥勒经典中,明确指出:释尊之后,经过很久的期间,弥勒慈尊将下生,降魔成道。这位弥勒佛具有主师亲的三德,以智慧与慈悲引领众生,并要来成就和实现爱与和平的世界。佛陀─如来拥有主师亲之德,大乘佛教的法华思想说明了这一点,因为父母就是父母,如同叙述的,尊称为慈父悲母。

  当“父”与“父母”的思想站得住脚时,就可以发现基督教与佛教救赎观中,有一致的可能性。而且在本体论及人性论中也讨论了父子因缘的共通性,救赎论中也能以父母思想为共通基盘相呼应之。

  这父子因缘的特性正是爱、生命与血统的关系,如同刚才所述,爱的种子与生命的体、血统的连结,必须解明不可。在法华思想中的日莲宗门里,讨论成佛的种子,教导种.熟.脱的顺序,说明了由久远元初的本佛而来的下种。但其意义是:在众生心田植下佛种的妙法莲华经,即使将下种解说成闻法与发心,也没有说明关于由爱与生命的种子而来的血统连结。因此,关于本佛的眷属(本眷属妙)与魔王的眷属之因缘理由无法明确。

  像这类根本问题,说明基督教的真髓与佛教的核心,吾将以统一思想—这是透过“文鲜明老师(Dr.Rev. Sun Myung Moon)的教导‘真爱、真生命、真血统的和平思想’”《和平神经第七篇?文鲜明着》(Pyeong Hwa Hsin Gyeong Vol.7 )而一一解明,因着真父母的爱,人类“血统转换”,复归至本然的血统,而大大打开了寻找树立真家庭的道路。

  引导统一天宙的文鲜明夫妇,是救世主(Christ)、弥赛亚(Messiah)、再临主(The Second Advent),并成为天地人真父母(True Parents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Humankind ),甚至登上万王之王(King of Kings),并且为完成使命而尽力。令人感谢的是,真父母要“总合性的完成所有的宗王们的使命”《和平神经第七篇?文鲜明着》(Pyeong Hwa Hsin Gyeong Vol.7 ),因为胜利万苦的圣德,被颂赞并侍奉为“上行完成”之真爱的弥勒慈尊。(Viia-critra Bodhisattva─法华地涌菩萨四上首之第一)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