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以社会学视角解读宗教的长期性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晓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社会学视角解读宗教的长期性
  陈晓毅
  实地处理宗教问题的逻辑前提,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宗教问题的最根本的出发点。事实上,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完全是一种客观现实。本文拟在追溯社会主义宗教长期性认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引入短缺论和功能论来谈谈这一问题,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一、 对宗教长期性认识的形成及其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50 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都发表过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长期存在的讲话。但明确提出宗教长期性作为中国宗教“五性”之一的,始于1953 年李维汉部长主持的中央统战部民族工作会议总结。可以说,这是解决当时少数民族地区宗教问题的务实策略,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正确理论和科学认识。1982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重要文件,全面阐述了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必然长期存在的根源,从根本上改变了“左”的思想指导之下形成的将促进宗教消亡甚而消灭宗教作为处理宗教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写出了“社会主义宗教论”的历史新篇。江泽民说:“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则将长期性作为当下中国宗教三大特性的根本。以史为镜,我们会发现:正视宗教长期性,宗教问题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信教群众的利益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才能形成协调、健康的关系。
  二、 宗教长期性的根本原因是“短缺”
  当前,学界对宗教长期性的研究,一般认为由其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四种因素决定;有的学者则认为有宗教的传统影响、现阶段宗教存在的社会条件和人的心理因素这三个原因; 有人则将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存在的原因概括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笔者认为,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存在的这些根源可以归纳为“短缺”的存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常常形成“短缺”,而人对需求的想象能力远远超过实现自己需求的能力,因此这种短缺似乎将会长期存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事实上是基于现代中国在物质和文化等方面都还普遍存在着短缺状况而言的。短缺的客观存在就对社会组织、文化系统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家、社会所能提供的满足措施相对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显得相对不足,社会群体、个体在社会中常常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出现形形色色的短缺。社会组织和文化系统所提供的解决这些短缺问题的方法中,有世俗化的方法和宗教的解决方法。当世俗化的解决方法可以有意识有把握地解决的时候,人们一般不诉诸于宗教方法;但是世俗化方法有时而穷,并不能解决一切短缺问题,这时人们常常会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生灵的叹息,无情世界的心境”——宗教。这样,各种宗教就有了发挥其作用的空间。教徒的皈依行为,事实上就是对自己生活中所遭短缺的一种解决方式。宗教在社会主义长期存在是多种短缺原因交相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人类的各种短缺都不复存在时,宗教才会消亡。各种短缺不复存在的时候,事实上就是人类生活完美无缺的时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就是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所说的“当社会通过占有和有计划地使用全部生产资料而使自己和一切社会成员摆脱奴役状态的时候??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三、 宗教的正功能是宗教长期存在的价值所在
  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就其正功能而言,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宗教具有心理调适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控制功能、个体社会化功能、认同功能、文化功能、交往功能等方面。笔者认为,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宗教也是人类生活的手段之一,其功能可以归纳为短缺弥补功能。在社会主义中国,这功能主要表现为弥补个体、社会、心理、文化等四个方面之短缺。
  1、宗教在个体短缺弥补方面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弥补、地位提升和机体疗治等三个方面。某些教徒将对宗教的皈依作为自己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身体健康等目的的一个手段,充满着功利性色彩。
  2、宗教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社会整合、社会控制、个体社会化和社会救助等四方面。各宗教从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组织等三个方面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弥补世俗某些方面整合程度的不足。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控制功能与传统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通过宗教观念及其相关的宗教戒律、超自然的奖惩等形式来实现的,其作用在于弥补世俗控制力量的不足之处。宗教利用某些超自然的力量来鼓励信徒行善积德,遏止信徒作恶积怨;通过宗教戒律等形式将某些社会规范神圣化,从而达到规范教徒行为的目的。五大宗教都倡导人们多行善少作恶,都倡导教徒遵守国家法令。宗教控制力量是一种超人间的形式,具有神圣色彩,某些效果是人间的约束措施所难以企及的。宗教在某些群体中起到了教给个体行为规范,教会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使他们尽快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融入社会。宗教团体有时会将社会、个人的捐助用之于各种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如修路搭桥、助学建校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救助力量的短缺。
  3、心理弥补功能主要体现为心理调适、群体认同、意义支撑三方面。心理调适功能为信仰者提供了一种驾驭自身、适应客体的特殊方式,对各种短缺带来的心理失衡进行调节,从而弥补心理方面的缺失,因为宗教“可以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慰藉,可以满足他们对爱和关怀的渴望,可以帮助他们化解由于暂时的社会不公而带来的愤懑和怨气,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及人生其他种种烦恼。”在某种程度上说,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治疗术,因为现实的烦恼、紧张的情绪在宗教里都被精神的幻想克服了。人类有依赖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宗教为其信徒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心灵归宿的家园。共同的宗教信仰会使其信徒之间有着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发展出一种特殊的情谊,强烈的认同感就相伴而生了。各种旨趣不同的宗教是人类生活丰富多彩的意义系统的强大来源,它们为信徒提供了特殊的世界观,提供了对相同事件的大异其趣的解释系统。宗教信仰者在这些解释中“明白”了事情为什么这么发生,从而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并获得了直面人生困苦的勇气和力量。
  4、文化功能主要体现为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多元化等三方面,分别弥补了世俗文化在这三方面的不足。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文化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上都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而是连续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宗教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是文化中极为璀璨夺目的一部分,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就是宗教对其信仰、仪式的传承,这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了传统优秀文化。源于印度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达到了很深的地步;基督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始于唐代之景教,中经元代之也里可温,到明代之后才渐成气候。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现代世界,中国、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作为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宗教,也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文化交流作用,它促进了中西间的友谊和交往。多元化是现代世界文化的特点,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以其迥异于世俗文化的特质,与文化的其他部分一起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各种著名的宗教名胜古迹更是将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
  宗教功能的正负随论者的立场而不同,隐显亦依时事而移易。对于五大宗教而言,道教土生土长,民间色彩较浓;佛教空灵圆融,哲学思辨较强;伊斯兰教主要在民族地区流传,民族色彩显著;天主教和基督教与中西交往密不可分,国际性色彩彰显,这些各具特色的中国宗教现象也使得其功能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因此,判断宗教的功能是积极还是消极,我们应当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具体细致的工作作风,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总体而言,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在正反两方面的功能都是客观存在的。宗教负功能可以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发挥各级宗教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加以抑制,并引导其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转化,从而走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轨道。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宗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实有着上述诸种正功能,而这一点正是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长期存在的价值。(作者单位为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所)
  (摘自《中国宗教》2005.5)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